永遠的馬利亞(二)

萬福與痛苦

約瑟與馬利亞把孩子取名叫耶穌。這是遠在受孕懷胎時,上帝就親自取的名字,這名字的意思是說:「將百姓拯救。」

聖經上記錄,上帝早就預備著約瑟與馬利亞,尤其是馬利亞的心。當耶穌出生第八天,因其為頭生長子,按理要到聖殿獻祭,表明將耶穌獻給上帝。

當天在聖殿,馬利亞碰見兩個人。這兩個人各自得到上帝的啟示,知道這孩子是極其的特別。其中一人名叫西面,他一看到耶穌,就說:「這孩子是上帝在萬民面前預備的救恩,是外邦人的光,以色列人的榮耀。」聖經上說,孩子的父母「心中稀奇」。這可能是因為放在心中的秘密又被一不認識的人說出來了。

但是,西面馬上對馬利亞說:「這孩子會使以色列中許多人跌倒,許多人興起,又要做毀謗的話柄,叫許多人心裡的意念顯出來。」這是第一次,他們聽到關於自己孩子的非常不好的預言。這跟王有什麼關係?跟救世主有什麼關係?然後,馬利亞聽到宛如一大盆冷水的話:「妳的心將要被刺透。」

第一次,他們發現榮耀與羞辱,萬福與痛苦將並存。而且,持續一貫的,並非某人的胡言亂語,而是出自一陌生人,這陌生人說他的靈感來自上帝的權能。

而後,當他們回到伯利恆,他們在夢中得到上帝的啟示,叫他們立刻啟程逃往埃及。走後不久,希律王就來屠城,基於對謠傳中「已出生一王,一拯救者」的焦慮不安,他下令殺死了伯利恆城內所有兩歲以內的孩子。

約瑟馬利亞在埃及流亡,直到希律王死後,才重返以色列,懼於新繼任之王的惡名,他們被迫遷居素有色情惡名的拿撒勒。

這孩子的出生,一開始就帶給他們動盪不安的歲月。榮耀與羞辱,祝福與咒詛,萬福與痛苦並存,這是上帝對馬利亞的心理預備。善於「安靜思想」的馬利亞,會在日後不停的咀嚼這出於上帝難解的謎。

能安慰馬利亞的,仍舊是上帝的權能。馬利亞必須用其一生與上帝權能同行,否則,這「未來的王」的重負,將壓垮她的肩。

漸漸離開的孩子

聖經上記載,耶穌約三十歲左右開始了他的傳道生涯。聖經只有一次提及孩童時的耶穌,那時他也不小了,已滿十二歲,跟著父母到聖殿,竟然對宗教發生濃厚的興趣,以至於跟父母失散了。父母轉回家,都走了一天的路程,才發現耶穌沒有行在親族中間。父母慌亂回頭尋找,又回到聖殿所在地的耶路撒冷,發現耶穌竟然還在聖殿裡邊聽邊問。

焦急尋找的過程是充滿緊張不安的眼淚的,沒想到耶穌卻安之若素,一點沒有為失去父母而混亂。因此馬利亞對耶穌說:「你為什麼這樣做?我跟父親好傷心,回來找你。」我想,那種傷心應當是指沿路尋找的過程,幾乎懷疑耶穌會再也找不回來。那時馬利亞一定是在母親的愛中亂了方寸,完全忘了孩子的預定身世與上帝的權能。結果找到耶穌,卻發現耶穌一點不急,好像對自己父母根本不在乎!

結果耶穌回答馬利亞:「為何這樣慌亂的找我?我難道不應當在我父的家中?」

馬利亞立刻安靜下來。聖經說她將耶穌的話「存在心中」。這事一定讓她再在一次被提醒耶穌並不完全屬於她。耶穌將上帝稱為父,並藉此說出他跟上帝非人所能理解的親密關係,這絕非一般人所能理解。身為母親,這種感覺絕不舒坦。那是一種母愛的被剝奪。

但馬利亞還是將此次經驗存在心中。這又是一次給馬利亞的心裡預備。

當耶穌開始傳道以後,耶穌就四處為家遠離馬利亞了。但是傳道初期認識門徒之際,耶穌還沒有完全離家。

所以耶穌所行的第一個神蹟就是跟馬利亞在一起的。那時耶穌的父親約瑟已經去世。耶穌與馬利亞一齊去參加一個婚宴。新郎新娘跟馬利亞很相熟,馬利亞去祝福,也順便幫些忙。結果在婚禮中,竟然酒喝完了。馬利亞就習慣性的叫了長子耶穌說:「酒沒了!」她的本意是要耶穌想些法子,不要讓主人太尷尬影響婚禮興致的,沒想到,耶穌跟母親說:「我跟妳有什麼關係?我不需你來提醒,我有我動手的時候。」

其實耶穌的意思是說:「我跟妳的關係就要改變了,我將要按上帝的旨意來做事。」

因為耶穌即將展開他受託的使命。馬利亞聽懂了!馬利亞不再使喚耶穌。她叫僕役直接聽兒子的話。結果耶穌將用來洗臉洗手的水缸裡的水變成上好的酒。

這是耶穌所行的第一個神蹟,在馬利亞面前行的。耶穌在傳道即將展開之前,自己顯明了他身上有上帝的權能。

經過這事,馬利亞知道她作母親的職分已經完成了。耶穌將前赴他在母腹時就被預告的使命。

果真耶穌離開了馬利亞。萬福伴隨痛苦。馬利亞這一生都在深深經歷。

孩子,雖然我不明白,但我陪你受苦

作母親的心不可能因為母親職分完成了就停止。馬利亞知道耶穌離家後的情況。別人會告訴她,她也會自己探聽,當耶穌被群眾擁戴時,甚至不用探聽,就從街頭巷尾得知消息。當耶穌就在家鄉附近時,馬利亞會擠在群眾間,做一個群眾,聽他講道。她以他為傲。但是耶穌忙碌於他的託付。他跟上帝的關係比跟母親的關係還要親密。

曾經,耶穌受擁戴的情況的確接近預言的實現,他到處被群眾擁戴,他一如先知預言的,使瞎子看見,瘸子行走,長大麻瘋的潔淨,聾子聽見,死人復活,窮人聽見福音。他不管走到哪裡,都被眾人包圍,有一大群人跟隨他。眼看著,他將為王,他將成為救世主,預言就要實現。

誰知道情況急轉直下。當群眾擁他為王時,耶穌拒絕了,不但拒絕,還責備擁他為王的人只看今生,不知永恆。他不顧死活的與宗教領袖為敵,說他們將宗教當成絆跌人的工具,一點不知上帝的心意。

群眾漸漸離開他。耶穌告訴門徒,他做王的道路,就是上十字架,然後三天後復活。但是門徒無法理解。

耶穌傳道三年半後,被一門徒出賣,他被抓,被審,被判釘十字架。

當耶穌被釘上十字架時,門徒與信徒紛紛走散。許多人嘲笑他,說這種人怎麼可能是王?還有人挑釁道:「如果你像你自己說的,是上帝的兒子,是神,你就從十字架上下來證明給我看!」

這一切事發生的時候,馬利亞正站在十字架下面。她不可能忘記天使的預告,不可能忘記上帝以權能證明這預言,不可能忘記上帝的權能持續在耶穌成長過程中證明真實,不可能忘記耶穌離開她時,也已經有了屬於上帝才有的權能。她確確實實知道自己的孩子正是先知預言的王,預言的救世主。因為她經歷了上帝的權能。

可是如今耶穌卻被判死刑,釘上十字架,門徒紛紛逃離了。此時此刻上帝的權能在哪裡?當初她把耶穌讓給了群眾,就是因為她早知道耶穌的生涯不在作母親的手裡。但她怎會知道這生涯會導向死亡?當年西面說:「這孩子會使許多人跌倒,」又對馬利亞說:「妳的心會被刺透。」現在全應驗了。

耶穌釘上十字架後,用僅剩的氣息,把寡母託付給唯一站在十字架下的門徒。馬利亞作母親的心幾乎要碎裂。但她仍舊站在十字架下,默默看著耶穌,陪伴他臨終前最後的六個小時。在十字架下,還是有少數深愛耶穌的人,他們喚他:「王,基督,救主,老師.......。」

只有馬利亞在心中喊祂:「孩子!」孩子,我不明白為何上十字架是你的結局?我不明白你的死跟你將做王成為百姓的拯救有何關係?我不明白如今上帝的權能在哪裡?但是我陪伴你受苦。因為我是你的母親。

永遠的馬利亞

馬利亞跟所有的門徒一樣,不知道耶穌的使命就是上十字架。不知道耶穌必須經歷死亡,然後戰勝死亡,三日後復活。不知道耶穌成為拯救,與政治無關,是要將百姓從罪惡裡拯救出來。不知道耶穌成為那預言中大衛後裔做寶座為王,是在成全人類的救贖。直到耶穌復活,馬利亞至少經歷了三天心碎的心路歷程。為什麼?為什麼?上帝的權能在哪裡?

身為母親,親眼看著耶穌離世,馬利亞比任何人都痛苦,但是馬利亞也比任何人都勇敢的陪完耶穌最後的人生旅程。母親的職分是上帝的選召與恩典,但是使馬利亞永垂不朽的,不是馬利亞職分的神聖,而是她普世共有的母親的心。

很多人都說藝術家在人生最後階段,創作會有特別的躍升,彷彿經驗到某種神秘啟示,擺脫繁麗的技巧,走向質樸,走向共通的人性與人性的躍升。

米開朗基羅就是一個例子。他年輕時創作的馬利亞,也是帶著神秘的平靜的高貴的微笑,懷裡抱著死去的耶穌。而馬利亞的穿著,充滿繁麗的花邊皺折,顯示高難度的藝術技巧。

但是到晚年,米開朗基羅的作品躍升了。他又創作了一個馬利亞與耶穌的雕塑。連五官都沒呈現,明顯的拋棄華麗技巧,只刻出站著的馬利亞,抱著在懷裡已死去的耶穌。從馬利亞站著的姿勢,可看出那哀傷真是很大的,幾乎要站立不住,可是馬利亞還是站著,為要抱住懷裡的孩子。

這才是我心目中的馬利亞畫像。她痛苦哀傷,她疑惑,她的心被刺透,她心碎,她幾乎要死去。但她還是堅強的陪伴耶穌的死亡。這種堅強不是因為她比別人更有神性,而是因為她有普天下共同的母親的心。

馬利亞以這母親的心,成為人心目中永遠的馬利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