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社會秩序重建之道

訪蘇南洲談基督徒的社會行動

林淑芬


  不到十年的時間,台灣接連面臨威權統治解體、政爭、產業外移、中國武力威脅、外交處境艱難、經濟不景氣、環保痛苦指數升高、治安惡化等內憂外患,政治、經濟、社會各層面百病叢生,政府與民間普遍呈現一種無力感,尤其四月下旬發生白曉燕遭綁架撕票案後,台灣社會秩序的敗壞、社會治安的惡化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台灣島內人心惶惶,社會大眾除了求個人自保之外,似乎無法可想。

  面對千瘡百孔的社會現況,以平安使者(Peace Maker)自許的基督教會及基督徒個人要如何投入社會秩序的重建?將上帝所應許的平安帶給台灣人民?曾參與各類基督徒關懷社會行動多年、《曠野》雜誌社社長蘇南洲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分別從理念、方法及實際作法等三個層次,表達了基督徒參與社會行動的動力,是來自於耶穌基督道成肉身的生命實踐;而推動社會秩序重建,除了從宗教教育及文化入手外,別無捷徑。

以存在式的參與從事社會改革

  深受丹麥神學家祈克果影響的蘇南洲表示:「我始終認為基督教的信仰能讓我安身立命、知所進退,了解在人生中如何展現生命的氣度。」本著存在式的神學理念,蘇南洲將自己縱身於此世當中,為要「把世界還給上帝」而努力。正如祈克果以摩天大樓來譏諷黑格爾空中樓閣式的哲學體系,蘇南洲認為,「基督教之所以為基督教乃是因為耶穌基督,耶穌基督之所以為耶穌基督乃是因為十字架」,「耶穌基督震撼人心之處,不在於祂是道德的導師,乃是因為生命的實踐,」他堅持,信仰是活出來的,是為「大我」而活的,他也因此反省到,教會界常因過度注重「小我」,因此在面對社會結構性問題時,常陷入手足無措的困境,以致無法在世界潮流中作為中流砥柱,信念與行動無法與時代變局對遇,乃至抗衡。「既在眾人面前宣示跟隨基督,就該跟隨到底,不論是面對權勢,抑或是受苦,都必須思想耶穌會採取什麼態度」。堅持存在式的參與、高舉道成肉身的十字架,是其社會參與的理念所在。

  從一九八九年年底曠野社舉辦「聲援劉俠•關懷殘障」研討祈禱會支援劉俠女士參選立法委員開始,蘇南洲逐漸走上基督徒社會運動的前線戰場;一九九○年十二月八日曠野社發起「二二八平安禮拜」,更是驚動朝野;其後擔任「二二八關懷聯合會」執行長,首倡以禮拜、團契等宗教的方式,及音樂會、美展等文化、藝術的途徑,來推動二二八公義和平運動,為二二八事件療傷止痛;一九九二年擔任勵馨基金會董事暨反雛妓行動專案召集人時,發起「反雛妓宣言」舉辦「買雛菊、救雛妓」及「華西街慢跑」等活動,推動「雛妓防治法」立法,邀請立委、旅館同業公會合組反雛妓行動聯線;一九九三年加入乾淨選舉全國推行委員會,推動「乾淨選舉、陽光政治」;乃至規劃反毒策略、籌劃社區工作、組織「平安協會」、組織「都會發展協進會」推動城市空間改造及都會生活文化提昇等,蘇南洲給人的印象不外乎善於組織、分析力強、有創意、有行動力、敢於動用社會資源。有人認為他與政治界關係密切,是基督徒中的「異數」,對此,蘇南洲表示,他沒有任何政治背景或政治企圖,所有的行動,都因其「自我定位為基督徒」而來。與當局保持「有距離」的良性關係,目的只在於尋求問題得以解決,同時擴大弱勢團體的社會基礎,累積正面善良的力量,以對抗黑暗權勢的壓制。

溫和漸進的方法論

  累積多年的實戰經驗,蘇南洲認為,以方法論來講,「只有建設性的行動才能改變歷史;沒有行動不能改變歷史;而沒有正面作用的行動甚至會造成歷史的負面發展。」雖然理想來自於對現況的不滿,但當個人對社會或團體有所承擔(commitment)時,就必須有決心解決問題,消極的抵制或對抗對現況非但沒有幫助,甚至會造成傷害。基督徒在從事社會改革時,必須同情地理解到,因為罪的緣故,沒有絕對的壞人或好人,社會也不全然是黑暗的,因此,在方法上,必須壯大善良的力量以消減黑暗的力量,以「存同化異」的方式達到一種「創意平衡」。總的來說,社會關懷的重點在於「如何解決問題」,既是如此,就必須以開放的接納態度來面對社會現實,將社會參與看作一項社會工程,從材料、設計、工程管理乃至完工時間,都需以認真而嚴肅的心情來加以具體規劃,僅靠一時的熱情絕難成事。換言之,觀念上雖是激進的,但方法上卻是漸近而溫和的。

教會需要先對社會做出貢獻

  面對台灣社會嚴重失序的現況,蘇南洲認為,還是得由宗教教育及文化入手才是長遠之計。教會自許為上帝的平安使者,擁有高過世俗的倫理價值原則,對重建社會秩序確負有重責;但教會身為社會的一部份,是否能夠以身作則,落實正確的理念與生活實踐?換言之,教會參與重建社會秩序之前,必須先重建教會秩序,從看得見的典章制度到看不見的倫理原則都必須重新確立,否則充滿人治色彩的基督教會如何對建立法治社會提出建言?就基督徒個人而言,每一個人在上帝面前都有一個適當的位置,每個基督徒都該反躬自省,是否盡到自己所領受的職份?雖然基督徒在台灣社會中仍屬少數,但若能集合社會中志同道合者,將資源網路化,相信仍有信仰力量發揮的廣大空間。

  最後蘇南洲也提醒,教會或基督徒在從事社會行動時必須省察到,社會關懷本身即是目的,並非傳福音的手段,它不應被當作副業,而應被視為福音的基本層面,「教會唯有積極參與社會行動,進而對社會做出貢獻,才能對社會產生影響力,才能吸引人相信信仰的價值」,而「社會參與本身便是信仰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