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型塑心理健康的整全人格

王金石


   人的心理或人格深受成長歷程良窳所影響,從小生理氣質就較畏縮者, 其內斂、壓抑的思考模式,可能會形成依賴性人格(順從性特質)、 畏縮性人格(退縮畏懼特質)或邊緣性人格(不穩定特質)。 反之較自我中心、凡事求完美者,則有可能會具自戀性人格(自我中心特質)、 造作性人格(社交性特質)。

   0~30歲是人格的養成期,成熟人格需具備整合的道德標準、洞察力及自我認識的能力, 均於此時期逐漸形成。父母、師長如具備省察能力,藉著了解、觀察、認識孩子的特質, 適性、順性地予以引導,較有可能形成一個健康的心理或健全、整合的人格。 而據研究指出,50%~60%的老年人,其人格重塑尚具頗大空間的調整彈性, 可見心性必須隨環境轉變而不斷調整配合。

   型塑整全人格的切入點,應就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及至國家政策等方面來加以探討。

  

家庭與學校

   在家庭教育上,若父母親以課業成績為取向,認為非考上好學校不可,將造成孩子極大的學習壓力。 父母的思考應具前瞻性,因兩代間的時代落差將近40年, 等孩子長大時,高學歷可能已無法保證高收入或好工作; 因此引導孩子投入學習領域的先決條件,應是其有興趣且具發展性者, 使其一生真正能夠自我滿足且自我實現。

   父母尤須學習如何重建右腦的能力,了解孩子的感覺與需要, 因為將來他們所要面對的是: 1.更國際化的競爭,2.更多元的情緒模仿,3.更開闊的人際關係EQ的成長, 4.更加強「家庭協商技巧」為具有彈性的互動模式。

   若家庭採權威式的管教,孩子深深被壓抑,學到的不是壓人就是被壓, 對孩子的一生必定是負面的人格教育,其情緒特質將是否定、負面,與不快樂的。

   而學校教育除提供知識外,應是孩子學習人際關係、職能發展、正確兩性交往, 甚且婚姻觀的最佳場所,它在孩子的生命中佔有極大、極重要的份量。 2~18歲是人格形成最重要的時期,如果孩子每天在校10小時,累積的是不斷受挫折、被排斥、 被扭曲、被折斷的感受,其人格可能健康嗎?

   省思目前台灣教育,99%是智育領軍;填塞知識而忽略人格教育, 長此以往,孩子得不到肯定,甚且被學校或家庭放棄,只好向街上發展, 於是20年後,可能又多了一群如陳進興般殺人犯罪的人, 這是因為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得不到生命的尊重與調整,因而形成負向的發展。

   筆者曾在某大學為大三社工系的學生做人格職能測驗。 大部分學生都反應不知道為何要唸社工系,他們不知道社工是什麼?將來能做什麼? 而唸這個系只是恰巧考上而已; 再者,也從來沒有人協助他們做生涯規劃或性向、人格特質之探索。 其實,學校應扮演更多生涯規劃、人際關係、社會化知能的教導, 讓學子經由明確的性向指示後,能集中火力在自己的生命歷程中, 做焦點式的學習或發揮。 大學教育更須著重社會性功能(如職業、婚姻、兩性交往等)之養成, 簡言之,即引導學生依興趣去發展而非重覆挫折、不斷走回頭路,造成生命的浪費。

  

社會與國家

   醫療體系可用心之處是,當孩子有偏差行為或情緒障礙時, 須結合心理師、特教老師、精神科醫生、社工師等, 為孩子做多層次的診斷、輔導與治療,而非只是貼標籤,卻沒有從「人」的觀點去做全面的關懷。

   在社會功能上,更須強化媒體的電檢制度, 因為在青少年階段的孩子尚無成熟的是非判別能力, 氾濫的色情、暴力片除了滿足感官的刺激與好奇外, 還會造成心理畸形、恐懼、不健康的人際互動,或兩性關係,影響深重。

   日前新聞事件中,有一對15歲的輟學生,因沈溺於色情片而致未婚生子, 他們被逐出家門並斷絕經濟支援,為了懷中嚎哭的嬰兒,只好去行搶買奶粉。 小爸爸形容憔悴、小媽媽泣不成聲,而剛滿月的小嬰孩也將因爸媽入獄而寄養他方。 諸如此類的社會事件層出不窮,媒體除了必須全面深入反省、改革, 重視道德倫理、職業良心、不嘩眾取寵外,更應為青少年做好身心靈健康的「把關」, 依年齡層教育,以正確的理念協助孩子健康清新地成長。

   從宏觀的政策角度來思考,所謂的國力強盛與否,不是靠買槍、買武器; 卻需人人均有健全的人格,國家才可能有強勁的生命力, 具體來說,人格就等於是生命。 觀諸當今台灣,不管是破碎、貧困或富裕的家庭, 大多注重物質、感官的享受,精神文化及內心均極匱乏空虛。 是故,社會政策應將「心理健診」納入健保,使成為全民應享的福利, 落實生理、心理的雙向關懷。

  

EQ重塑

   總之,具健全人格的人,是遇事有彈性、能變化且具整合能力者; 知道如何去轉化壓力,對自己及對別人的需要均具敏感度,此即為生活的EQ; 亦是生理、心理在時空軸(即成長歷程)、反應軸(處世態度)上均能自我整合者。 人並非天生即有此種能力,必需藉由不斷的學習、感覺再重塑而成。

   所謂的EQ重塑,即中、右腦較原始的感覺之感官重塑, 因中、右腦受家庭、社會、文化、政治的影響頗鉅。 如您的成長背景較權威、傳統,一直深受壓抑,遭遇衝突常無法以言語表達, 可藉右腦擅長的感覺協助,將心中不滿寫在紙上,達到宣洩的平衡, 或可用左腦的理性分析讓自己站在不同的角色上思考。 過去的戒嚴時期,整個大環境處在一種被箝制、無法伸張的狀況下, 大部分人將情緒轉為理想化的思想,其實是不敢正視自己的感覺、無洞察力, 看不到真正的痛在那裡,而以掩飾或批評帶過,但過一陣子,整個痛苦的感覺又會再度浮現。

   夾在傳統與現代之間無法適從,人格發展被壓抑、扭曲的例子屢見不鮮。 現代事事求變、求新,傳統要人內斂,現代卻爭取開放,本質呈現太過極端, 且無一完善的過渡期,因而呈現更多心理層面無以因應的矛盾、衝突、焦慮與不安。 以下試舉一實例來分析:

   個案:某一國中老師在鄉下長大,在家中排行老大,爸媽務農、重男輕女, 情緒一直被壓抑;從小媽媽被爸爸打,得極力安撫雙方,並為媽媽療傷, 爸爸情緒失控時又得忙著去買酒,免得也被打。 沒有自己,右腦無自己的感覺,以不斷工作為紓解; 事事處處均迎合別人,過度在意別人的需要,以為順服別人才能感覺自己存在。 如今在學校又常與主管衝突、常鬧胃潰瘍、頭痛, 痛恨自己為何要忙著去討好主管、家長、學生,非常地憂鬱,無心工作且不想見任何人。

   此案例是,人雖身在86年,卻以民國66年的傳統觀念壓制自己, 讓自己活在20年前的痛苦感覺中。 主管就像父母,這位國中老師想把弟妹(學生)帶好以博取肯定, 但方式上都是藉由工作,以傭人的角色來自我定位, 長期下來,情緒的不舒服感便轉移到身體,造成壓力性的身體疾病。 輔導過程中,建議她不能只是消極地隔離情緒而已。 因此,多次以空椅子移轉法扮演當時的情境, 將受傷、不舒服的感覺適當地宣洩出來,此即在做健康的整合, 過去是壓縮,現在是表達;過去是隔離,現在是毫不壓抑地挖出來分析; 是要辨識自己及對方的感受,而非只是衝動性的反擊。 不健康的心理如果在人際衝突上爆發,也會造成別人的心理不健康,這是種「不良的擴散作用」。

   而當胃痛、頭痛的時候,需先學會與胃「對話」,此即右腦的「腦內革命」。 將右腦儘量泡在平靜、舒服的轉化過程中,使腦部分泌更多健康的「嗎啡因」, 讓免疫系統增加抗體,抵抗力就會增加。 反之,若一直去想胃痛,想可能是得了胃癌,真的就會朝胃癌的方向發展。 另外可將壓力以想像轉化,因胃痛的感覺像布被絞扭,不妨幫助自己想像, 拿把剪刀把糾絞在一起的布剪開,就彷如剪開痛的感覺; 或想像找來兩個大男生幫忙將打結的胃(布)轉呀轉地轉開了; 也可將胃壁肌肉想像成網,撕得愈開,網狀的洞愈大, 當肌肉一絲絲鬆開了,胃就會感覺比較舒服。 至於與主管的衝突需先觀察,選擇適當的時機、心情、地點,排除不良的情境, 試著以具體的事件,採低調回應與溝通。

   經由身心的放鬆與整合,心理才可能慢慢的平復傷痕,也才有能力去面對自我與現實。 當有了膿疤或傷痛卻不去包紮或處理,人心只會因恐懼而更恐懼、因暴力而更暴力, 最後導致腐蝕而亡。 上帝賜給人的生命原本可以是十分豐富的, 如何激盪出智慧的光彩,如何觸動與成就心靈深處的美感,這是值得大家共同耕耘與省思的。

   (作者為心理學博士,「亞迦貝全人發展中心」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