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病了嗎?

-論現代人的文明病

張典齊


   這世代心裡不平安的人太多了!

   您知道嗎?鎮靜劑是現今使用最多的藥物之一。 台灣每家醫學中心每個月的鎮靜劑用量都是以百萬計,而且大多數由非精神科醫師開出去。 我有一個朋友,是胃腸科的開業醫師,他每個月的處方中開出的鎮靜劑就超過一萬顆。

   這種現象的產生,心理壓力顯然是最重要的因素,而壓力大幅增加,和現代化脫離不了關係。 原來,適度的壓力對人們的生活是必要且有益的,但過度或持續的壓力對身心健康就可能造成損害。 例如沒有課業壓力,學生的學習效果不會很好, 但過當的課業壓力就可能對學生造成焦慮、失眠、身體不適,甚或自殺。

   很不幸地,隨著台灣現代化的加快、加深,工業化、資訊化、都市化……提供了大量壓力, 幾乎襲捲了所有人。從小朋友到老年人,從家庭主婦到教會牧師(牧者牧出身心健康問題的,時有所聞)。 壓力大舉入侵的結果,使民眾在享受優渥物質生活的同時,也付出身心健康的代價!

   那麼,到底什麼是壓力呢?

   壓力雖是個再普通不過的名詞,天天被人們掛在嘴上,但要對它下一個妥適的定義卻不容易。 醫學上比較公認的定義為:任何須要人去適應的改變就叫壓力,而這些改變叫做壓力源。 例如:老劉病倒了,收入減少,支出卻增加,劉太太要到醫院照顧他, 家事難以兼顧,小孩照料也不周,這對整個家庭來說是一個全新的狀況,每個人都感受到壓力, 必須等老劉病好了,壓力源不再,壓力才可能消失,一切恢復正常。

   談到壓力源,我們不能直覺地以為只有不好的事物才是壓力源,事實上,只要合乎壓力源定義的, 都可以稱為壓力源。例如結婚是喜事,但它卻一樣會帶給人壓力,因此是不折不扣的壓力源。

   壓力源原則上可以分成四大類:身體的、心理的、社會(環境)的,以及文化的。

   身體性的壓力源,最常見的就是生病或受傷,飢寒餓凍也算是。前文所提老劉的例子, 就是典型的身體性壓力源。從心理方面而言, 自我要求高、人際關係出現困難、心理衝突、工作或功課所帶來的緊張都是常見的壓力源。 也就是說,某些性格特質或心理問題皆有可能成為壓力源,對當事人產生壓力。 因此,心理越健全,這方面的困擾也會越少。

   此外,變動的可能(尚未發生或只是可能發生)也會帶給人壓力。 例如,一個人老是害怕會得癌症,這就是壓力了,雖然他根本沒患癌症; 再如前一陣子,陳進興不時做案,夜歸的女子就覺得有壓力,縱使她從未見過狼蹤。

   因為環境變動而產生壓力的情形相當多,包括喜事和災難,只要有可能產生壓力者就算。 至於文化性的壓力源,台灣人對此絕不陌生,語言、生活方式、價值觀、社會規範等文化差異, 本來就較難適應,對任何人而言,都會產生極大的壓力。任何離鄉背井、移民他國者都難以避免, 很多留學生或新移民他鄉者,生活倍感辛苦,也較容易生病,便是由於文化壓力之故。 有意留學、移民的朋友,在決定前可得先把這個代價計算進去!

   以下是現代社會中相當「流行」的幾種身心疾病,盼望透過這些介紹, 使讀者對這些身心疾病能有概略的了解。

  

恐慌症

   首先介紹時下「當紅」的恐慌症。典型病例如下: 嘉瑞今年四十歲,白手起家,三十七歲就成為一家公司的老闆。 一個月前,他駕車南下,在車經楊梅收費站時突然心臟狂跳,呼吸困難,全身冷汗直冒, 死亡的感覺襲上心頭,他隨即被送到附近醫院急診室,但除了心跳過速外,並未有其他異常。 從此,類似的症狀,一個月總要發作好幾次,他到心臟科做了極詳細的檢查,一直未看出有何異常。 於是心臟科醫師把他轉介給精神科。精神科的診斷是恐慌症。

   恐慌症並不是新的疾病,但近年年來卻有增加的趨勢。

   恐慌是人類共同的經驗之一,根據統計,超過三分之一的人每年曾有一次以上的恐慌經歷, 但卻不能說他們有恐慌症的問題。人面對可怕或危險的情況而發生恐慌的反應不算是恐慌症。 發作次數多,且發作原因和環境無關,才符合恐慌症的「標準」。

   恐慌症的症狀顧名思義當然是以「恐慌」為主。常見的有胸悶、胸痛、呼吸困難和心跳過速, 所以病人常會以「快要死了」的感覺來描述之。 這也能解釋為什麼恐慌症的病人大多數會先造訪心臟科門診或內科急診,一開始就到精神科就醫的反而不多。 在臨床上,偶而也會看到同時罹患恐慌症和心臟病的病人,這在診斷和處置上有時會造成困擾, 因為光從症狀本身來看,往往不易弄清楚到底是恐慌發作,還是心臟病發作。 除了以上症狀之外,肢體顫抖、冒冷汗、噁心、腹疼等,也是恐慌症常見的身體症狀。 此外,病人當然免不了會有情緒的變化,以緊張、害怕、死亡的恐懼、瀕臨崩潰的感覺為主。 從這些症狀我們不難了解,恐慌發作是多麼可怖的經驗,也不難了解為什麼恐慌病人那麼害怕恐慌發作了。

  

心身症

   可不要小看心身症,因為大部份的內科初診病人都有心身病的可能。 如果你肚子常會這兒不舒服,那兒不對勁,胃腸科醫師為你做檢查,結果並沒有發現什麼大問題, 也給你一些藥,卻不怎麼見效,最後把你轉介給精神科,你會怎麼想?是感謝他呢?還是生他的氣? 你會採納他的建議嗎?你可能會說,我精神又沒有不正常,幹嘛看精神科,對嗎?

   如果你有氣喘,醫生提醒你心裡要放輕鬆,凡事想開點,你會覺得他囉嗦嗎? 因為你想不通氣喘是肺部的疾病,和心理怎扯得上關係?

   如果你筋骨酸痛,拿著處方箋,到健保藥局拿藥,藥師很熱心地告訴你,你吃的藥中有鎮靜劑, 你會照吃嗎?或者你會回去對你的醫師抗議,說你是筋骨的問題,為何開鎮靜劑?

   先別不高興,你該感謝醫師才對,這表示他有心身醫學的觀念, 知道你的病症是源自「心理因素影響生理狀態」,是心身症的一種,他所做的這些處置和建議是很恰當的。

   每個人都有機會碰到這種情況,因為心身症的病人實在很多。 據估計,大醫院的內科門診病人中,心身障礙者佔了一半以上。 筆者在幾年前曾經做過統計,胃腸科病人中,經診斷為心身症的,約佔就診病人的六五%, 這還不包括與心理因素大有關係的消化性潰瘍在內。另外,也有統計顯示,慢性背痛的患者中, 病因與情緒緊張有關的也超過六○%。而心臟科的門診病人中,醫生處方含有鎮靜劑的也極為普遍。 這些為數眾多的病人,要他們都會診精神科也不切實際, 但在診療上,醫病雙方若能夠在生活心理的層面多作瞭解,對病症的防治是很有幫助的。

  

神經性暴食症

   雯娟從小嬌生慣養,情緒一向不很穩定,她有些潔癖,但似乎並未造成她的困擾。 有一天,雯娟的媽媽半夜聽到廚房有響聲,以為是小偷,於是躡手躡腳前往探看,不料是雯娟, 她正從冰箱中拿出食物,狼吞虎嚥地往口裡塞,和平常吃相斯文的她完全不同, 媽媽嚇呆了,追問之下,雯娟承認這個現象已存在一段時間。 她隔幾天就有拚命吃東西的衝動,吃完仍不滿足,反而會很沮喪。

   暴食症病人比一般所想像得還要多,因為病人暴食大多是在無人的時候,暗中為之, 因此表面上和一般人沒有兩樣,所以不易發覺。

   神經性暴食症顧名思義就是猛吃猛喝,但這和一般的暴飲暴食不同。 神經性暴食症不是因飢餓或被美食吸引而胃口大開的大吃行為; 而是一種無法控制的吃食衝動,這個莫名的心理衝動,逼使當事者拚命把大量的食物往口裡塞,不辨滋味, 不加細嚼就往肚裡囫圇吞。事後很多病人會設法把食物吐出來,且常會感到沮喪, 對自己的行為感到厭惡和無奈。

   這種特殊疾病,多發生在年輕女性身上,男生較少患此病症。 暴食症的病人也常有憂鬱症或強迫心理症的過去史。暴食症的起因尚未有定論,體質因素的可能性很大, 研究報告顯示,這種病人的飢餓和飽足感覺受到干擾,很可能與神經傳導物質有關。 我們也發現,這種病人常有強迫性人格特質,凡事講求完美,思考缺乏彈性,他們也比較任性, 人際關係可能有困難,社會適應力較差。

  

預防與治療

   心病當須心藥醫,心藥何處有?當然找專科醫師或者心理輔導人員。 專科醫師在詳細診察後,可能給藥物也可能建議心理治療。 但本地民眾對於「精神科」三個字一向敏感,不願就診,諱疾忌醫的結果,病情就拖了下來,非常可惜。

   預防方面,需要注意的地方不少,包括小孩教養須注意健全人格的培育、增強對壓力和挫折的耐受度, 減少壓力源、適當的休閒、EQ的培養、感情支持系統的強化、信心的建立 (後兩者是教會最能幫助病人的地方)等都是。

   另外,還有一種「防治」十分有效,值得一提。那就是福音的大能! 在多年診治病人的過程中,筆者常會有一種無力感,醫生雖能用藥物或者心理輔導來減輕病情, 抑或是有限度地改善病人的思考與行為,但對於根本病因所在的環境難處(如婚姻、經濟問題等), 或者性格上的軟弱等,往往無能為力。可是當病人接受耶穌之後,不只病情獲得紓解, 且常令人驚奇地發現,難處逐漸解決了,或者性格的軟弱不再成為困擾。 這實在出乎意外,超乎所求所想,由此可以看出「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 都變成新的了。」(林後五:17),使人明白「一切都是出於神…」(五:18)。 哈利路亞,耶穌真是現代人的希望!

   (作者為台安醫院精神料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