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下的女性自我──張幼儀

作者:SMS


什麼是人生最值得追求的理想與目標?什麼是人間的愛與情義?人是不是一定要順著傳統社會的價值觀來認定自己的人生意義?還是人可以自由自在地朝著自己所喜愛的目標飛翔?個人的存在意義是不是一定要依附在所愛的人身上?男人和女人的角色定位是不是一定要依照社會所賦予的?諸如此類的問題,相信這些問題不僅是徐志摩和張幼儀所關切的,也是各個時代中人們所關切的。

從幼儀和志摩兩人關係的故事來看,我們可以看到民國初年的中國正值保守和自由價值相互衝擊的年代,以往中國人所強調家族、人情、面子的處事原則,逐漸受到西方個人自主、潛能發展、公平正義等價值的挑戰。處於這種轉換年代中,幼儀和志摩的故事不僅是單純的「婚姻觀」的革命,更是個人自我、家庭利益、社會倫理等各項價值的激戰。為了對這場激戰有更清楚的了解,本文將以幼儀的生長歷程為主要軸線,以此對一個中國女人和她的男人、家庭甚至社會規範間交錯複雜的故事進行深入淺出的探究。

壹、婚前的幼儀時代的俄國

一、張父的家庭觀

對傳統中國的社會來說,一個家族裡不同家庭間的關係是相當微妙的,其中的關係除了會受到家族長輩對不同兒子的好惡深影響外,共處於一個屋簷下的各家庭為了彼此的表面和諧,即便彼此間有嫌隙或摩擦,也會盡量加以排解或容忍。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是「好面子」,無論是家庭還是個人的面子都相當重要。

根據幼儀的說法:他們張家也非常好面子,他們堅信名節是個人的第二生命,而自己的名聲又與所處的家庭有著緊密的關連性。我們看到,當幼儀的老家發生了錢財失竊的事情,而幼儀的大哥又受到誤會的同時,幼儀的父親並沒有訴諸公堂,而是選擇悄悄離開故居。這樣做的目的,除了是幼儀的家人無法忍受族親的誤會所加諸的異樣眼光外,張父的「悄悄離開」和之後定期回故居省親的行為也是不希望外人看到張家失和。也就是說在張父的價值觀裡,為了家族內的表面和諧,以及外人對家族的良好評價,即便要自己被誤會而離開家庭也是值得的。

至於婚姻,張家也是依循傳統,認為女兒的婚姻對象是由父母長輩選擇,當然,男孩幾乎也是如此,因為這種順服被等同於「孝順」。至於家中長輩考量的標準不是時下所在乎的的身高、體重、外貌,而是男方的教育水準、家庭的社會聲望,最後才看他的脾氣。也因此,徐志摩的教育水準和家庭財富地位才會那樣獲得張家人的青睞。

當幼儀要嫁到徐家之前,張母給了她兩點忠告:第一是凡事絕對只有一個「是」的答案,第二個是無論夫妻關係如何,她都得持續以同樣尊敬的方式對待公婆。從幼儀對張邦梅請安禮儀的指正裡,我們可以看到幼儀到了老年對於中國人的倫理觀念依然十分講究。

二、張家的教育觀

與當時中國一般農業或商業家庭相比較,幼儀的父親特別重視孩子的知識的教育和價值的養成。從張父為張家四代子孫所提「嘉國邦明」的族譜可以看出,他對於孩子的期許是從愛家到愛國,即便在張父被迫搬離故居,經濟情況困窘的時期,張父依然十分重視子女的教育。更特別的是,張父不僅讓家中的男孩從四、五歲就開始學習傳統的四書五經。之後,二哥在中國所就讀的新式學堂除了教導諸如物理、地理等理論性知識外,也介紹西方自由主義的思想。

根據幼儀的說法,二哥自幼所接受的新式自由思想不但在形式上影響到他積極反對家人為幼儀裹小腳,從幼儀和二哥之間的互動來看,這對幼儀的影響似乎超過了生理上的解放。幼儀自己曾經提到:「我認為我享受教育的欲望,是來自我曉得自己生在變動時代這個事實,而且我非常崇拜二哥和四哥,又是家中第一個沒纏腳的女孩」。

從幼儀的回憶可看出當時中國兩性之間的地位是以男權至上,一個女人必需「在家從父、出外從夫、夫死從子」,女人是在當時的中國家庭裡或者可以說是「不算戶口」的。因此,張父雖然重視孩子的教育,但在經濟困難的情況下還是將男孩子的教育機會放在最優先。幼儀提到,她父母親不會花錢讓女兒唸書,之後即便張父還是讓幼儀和大姊一同上學,也是因為張父覺得讓學校養育兩個女兒,在成本考量上比起自己養更經濟實惠。幼儀的父母親甚至說:「女孩子家讀不讀書無所謂,……女孩子家活著就是為了結婚,你得流在家裡準備接受命運的安排」。

三、小結

整體來看,婚前的幼儀受到張父的影響頗大,特別是在家庭觀上。從幼儀接受邦梅的訪談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幼儀始終以張父的「家庭觀」為傲,無論是張父受到委屈而不聲張,或受誤會後搬離老家還會為了顧及整個家族的面子而固定回家探訪雙親,與幼儀後來對志摩以及徐家兩相比較,我們都可以在幼儀的身上發現包括「顧全家族利益」、「善盡家庭成原則任」等張父的家庭觀。

但另一方面,一方面可能是幼儀本身性格特質,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受到二哥和四哥西方自由思想的燻染,雖然張父表面上並不是十分注重女兒的教育,但幼儀在出嫁之前基本上確實已有幾分「自我意識」,特別是二哥和四哥是她十分敬重的兄長,這種自由價值觀有形無形的傳遞更是可能在他們各式言語或日常生活互動中進行著。也就是說,即便當時的幼儀還沒有什麼「自由」或「自主」的概念,但在她的心中,已經感覺到自己有想要和哥哥一樣唸書求知的欲望,並且會發出聲音試著去爭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