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暴力的省思

劉鎮歐


  

電影暴力就像鹽巴一樣,口味愈吃愈重。
——美國導演艾倫.派庫拉——

  

影像暴力肆虐的時代

   我們生活在一個暴力肆虐的時代!暴力無處不在:從大都會到鄉村、殘酷大街到寧靜 巷弄,私人談話到大眾媒體報導。我們每日經由孩童虐待、婦女被強暴、層出不窮的 犯罪事件,以及人際互動交往中日漸喪失的彼此信任感,了解到暴力的猙獰面目。

   不論是言詞的或是身體的暴力,都會造成身心的傷害與恐懼;進而增強人們對自身安全 的關切,造成過度的自我防禦和保護,卻又助長更進一步的社會暴力循環。

   今日,在影像傳媒主導、甚至形塑一切娛樂、消費、文化、教育、以及價值構建的時 代裡,影像暴力日漸成為傳播和社會學者日漸關注的焦點。

   近年來的科學研究已經不再懷疑「影像暴力」和「現實生活中暴力侵略性」兩者之間所具有的明確關聯。當然 ,我們也了解暴力的成因相當複雜,可以溯源自該隱因嫉妒之心謀殺自己的親兄 弟亞伯,也可能是社會結構性的暴力犯罪,不能只化約為單一的成因。

   然而,有一點不容辯駁的是:今日大眾影像傳媒中的影像暴力所扮演的角色,並非如業者所言,只是「忠 實地反映社會現實」,而是對社會的暴力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傳播社會學者史坦利.羅斯曼(Stanley Rothman)和羅伯特.李奇特(Robert Lichter) 曾對美國黃金時段電視影集的暴力做過縝密的研究。透過內容分析發現,電 視影集所呈現出的暴力,其實比街頭上實際的暴力行為來得多。

   在黃金時段,每部影集便包含三點六件犯罪案件;也就是說,電視台一個晚上最少播放五十件犯罪案 件,一週就有三百五十件;其中有十二件謀殺案,另外還有十五到二十件搶劫、 強暴、攻擊等案件。所以,電視影集中不單「犯罪率高」,而且所描繪和強調的 都是最暴力與最嚴重的犯罪案件。

   黃金時段影集對暴力犯罪的不實誇大,使得業者所言「忠實地反映社會現實」的論調不攻自破, 而其代表的意義則是影像傳媒對於暴力題材的迷戀,使之成為剝削性商品(exploitation products); 也就是一味地追求即時效應的賣點,絲毫不考慮節目的品質優劣以及其藝術與社會價值。

  

影像暴力滲透面既深且廣

   美國知名的影評人麥可.米德維(Michael Medved)在其警世名著《顛覆好萊塢—— 大眾文化與傳統之戰》(Hollywood vs. America Popular Culture and the War on Traditional Values) 中提出爆炸性的觀點,詳細檢視好萊塢是如何藉其所製作的電影、電視、MTV節目痳痺人民的心靈; 因為這些包裝精美的節目都加劇了我們所面對的社會問題:從青少年懷孕到街頭暴力。

   麥可.米德維經過多年鍥而不捨地對影像傳媒的暴力內容做仔細的觀察和分析,驚人地發 現到影像暴力的質與量已有巨大的惡劣變化(參見該書頁184-200):

   1.暴力內容劇增

   近期的電視和電影內容,不僅包含驚人的死亡人數,在情節方面亦描繪得十分 逼真和駭人聽聞。例如,〈終極警探2〉(Die Hard 2)和〈藍波III〉(RambooIII)等電影, 滿佈橫陳(堆積如山/眾多)的屍體,以及一百多個殺人情節(案件)的誇張陳述。 如此長期地曝露於暴力影像之中,一般閱聽眾在耳濡目染之下,對於暴力的口味愈來愈重; 時至今日,只得加重暴力的劑量,才能體驗/感受到在暴力渴望中的快感。

   好萊塢導演艾倫.派庫拉(Allen Pacula)對此現象評論道:「電影暴力就像鹽巴一樣, 口味愈吃愈重。」而現今對於媒體影像暴力的高容忍度,也將促成對於社會暴力行為的接受。

   2.暴力內容滲透層面漸廣

     暴力內容的情節描述已經不只出現在社會寫實、幫派、恐怖、戰爭等類型影集中,亦 逐漸以巧妙的包裝隱含在兒童卡通和MTV等青少年節目裡;這種暴力通貨膨脹的影響嚴 重地挑戰分級制度的公信力。根據娛樂研究團體的最新報告顯示:PG和G級的影片有六 成以上的打鬥場面,以及近四成的死亡畫面。

   3.從暴力行為中榨取歡笑元素結合成新型式的「殘酷喜劇」

   凡是看過阿諾史瓦辛格電影的人,都能感受他在電影中的冷酷殺手性格;殺人時,眼 睛眨也不眨一下。影片中對待屍體的態度宛如卡通片一般地無所謂,把人體 當作卡通人物一樣肆無忌憚地惡意且輕忽處理,整體情節內容完全忽略對觀眾情緒 所造成的創傷,「同情」的觀點從未出現在這類影片中。

   導演巧妙地藉著影像符號將暴力和虐待加以「美學化」,透過「美學化」造成社會大眾 對於暴力和虐待的「痲痹狀態」,使得民眾在面對暴力和被虐待的情況時,竟一笑置之, 而閹割了民眾反省和反抗的能力。

   當這類型影片在全球票房造成銳不可擋的風潮之後,便有更多的動作片 明星追隨阿諾的腳步,從暴力傷害行為中榨取歡笑的元素。這種把喜劇與暴力結合的 惡劣作法,已將對人性破壞性的訊息帶入一個令人寒心的新紀元:觀眾開始從銀/螢 幕上學習殘酷,以及對傷痛的漠視。

  

影像暴力的曝受影響

   麥可.米德維亦在書中痛陳對暴力犯罪的傾向感到可悲。影像流行文化在不安全與對暴力 偏執題材的推波助瀾之下,由於「世界性的觀影認同」態度,已促使犯罪活動層次不斷 升高;因為大家對暴力犯罪心生恐懼,導致一般人都抱持「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 人瓦上霜」的心態和做法,而這種態度又更助長了社會犯罪的發生。

   根據傳播和犯罪社會學者長期的苦心研究,發現長期曝受暴力影像的人,特別是小孩和青少年, 會出現下述四種行為影響:

   1.日漸加重的暴力影像口味

   對於日積月累地曝受於暴力影像的觀眾而言,已造成「血腥痲痺效果」,唯有日漸加 重暴力的口味,才能體驗/感受到在暴力飢渴中的快感。

   2.產生直接的攻擊行為效應

   可觀察到的直接效應包括日漸增加的攻擊性態度和行為,以及深信攻擊侵略的方式 是解決人際衝突的好方法。

   3.對他人傷痛日漸麻木(desensitization)

   根據學者的研究報告指出,即使長期觀賞暴力性節目的人在行為上未變得更加暴力,亦 會對現實生活中暴力受害者的傷痛日漸痲木、漠不關心;以致逐漸容忍社會暴力的層次日增, 因而逐漸失去感受驚嚇和傷痛的能力。

   4.心生「殘酷世界」併發症("mean world" syndrome)

   與上述描述相反的反應,便是心生「殘酷世界」併發症。 覺得世界變得愈來愈危險,宛如電影和電視影集節目所描述的暴力一般,因而變得日 益小心、過度自我保護,遠避一切會產生暴力事件的地方,深怕自己成為下一個受害 者。

  

白曉燕案的影像暴力與媒體渲染的依存反應

   從四月份白曉燕案的媒體報導和民眾反應中,便可清楚檢証影像暴力和媒體渲染的依存關係, 以及對社會大眾的行為呈現和心理反映:

     1.除了平面媒體,如報紙和雜誌,恣意浮誇地以煽情、戲劇化描述犯罪細節和「重建犯 罪事件」外;便是影像媒體,如三台和第四台,毫無顧忌地在受害人住家附近全天候架 設SNG車,以及跟蹤警方辦案,並以類似「連續劇」的手法報導此一撕票新聞。

   影像媒體一再地剝削受害者的隱私,近距離且未加修飾地拍攝受害者受虐身體,刺激觀眾和讀 者的情感,並且粗暴地對待加害人的無辜家屬,終於引爆有識之士對媒體暴力積蓄許 久的不滿,發起「全面通緝媒體暴力」活動,盼望大眾聲討媒體影像和文字暴力的惡 行(可參閱WomanNet網站的「黑心媒體報導惡行紀實」一文)。

   2.有些社會大眾對白曉燕案暴徒所犯下令人髮指的罪行,所採取的解決辦法竟是駭人聽 聞的死刑處決方式,如「五馬分屍」和「凌遲處死」等古之酷刑,完全是「以暴制暴 、以殺止殺」具有侵略攻擊行為的心態。

   3.除了媒體的冷血報導之外,我們亦看到高層官員在「感同身受」的談話之後,依然快樂地 打小白球所表現出的漠不關心;然而,更令人心寒的是,白家附近竟成為新興的「觀光夜市」 ,一位在白家門口賣香腸的老伯開心地表示:大賺了一票!

   4.白曉燕案發生的直接社會恐懼效應,便是校園湧現家長接送潮,深怕自己的小孩成為 下一個受害者。根據中國時報的民意調查顯示:八成二的民眾擔心小孩被綁架,深 深覺得台灣愈來愈不安全。

  

影像暴力的省思和建議

   雖然此次白曉燕案曾激起社會大眾對治安敗壞和政府無力解決問題的不滿,促成五○四 悼曉燕大遊行,提出「總統道歉、連戰下台」的訴求;但是,對於「媒體影像暴力和剝削」 的惡狀,除了少數有識之士外,卻未提出強而有力的批判,錯失一次全民和媒體省思影像暴力 的機會教育,並且暴露出民眾媒體素養(media literacy)的不足。

   當然,我們並不是認為媒體應直接為白曉燕之死負責,而是認為應強力督促影像傳媒,提醒 其在報導犯罪事件時所應負起的社會責任,而非一味追逐收視率的提升。

   我們深切地盼望影像暴力的曝受量能夠在媒體業者的自我職業道德約束和人民的有效 督促之下,大量降低;因為人的社會化和道德發展是一生的過程,長期且穩定地曝 受於暴力影像之下,已被實証科學研究證明是有害身心健康的發展。但是,我們亦 不想強制加上暴力檢查的制度,因其有礙藝術表達的自由。

   因此,對於影像業者,我們呼籲:

     應在肯定人性尊嚴的基礎之下,製作「正當暴力」(valid violence) 的節目,亦即暴力 情節僅是在影片中強調事件衝突的嚴重性或用來產生對暴力的省思;而不是一味地剝削利用 「恣意暴力」(gratutiousviolence),肆意地誇大渲染暴力的情景和場面設計。

   此外,對於一般社會大眾,我們亦建議:

  1. 父母和成人應視自己的行為為孩子的「角色模範」(rolemodel),隨時檢視自己是否沈 迷於暴力節目。
  2. 父母應為幼小的孩童選擇支持社會價值的電視和電影節目。
  3. 父母應勸阻青少年子女少看暴力影集;如果子女為了某些特殊理由一定要看,父母也 應陪同孩子一起觀賞,討論影集中所傳佈的道德標準和價值,並與子女商討其他的人際衝突解 決辦法。
  4. 積極地寫信抗議過度渲染暴力的影像傳媒及其廣告商。
  5. 敦促學校教育單位開設媒體通識課程,並加強學生的媒體素養訓練,批判地分辨「正當 暴力」和「恣意暴力」節目的分別。

   如果,我們不及早建立對影像暴力問題的正確認知態度,現代的年輕人愈是活在由生 到死、眾說紛紜的媒體形塑價值觀的時代,愈是不知信仰為何物;除了個人的享樂主義之外, 將沒有任何具體的價值可以依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