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格麗特的象徵
 
陳韻琳

[音樂]:白遼士《浮士德的天譴》、古諾《浮士德》
    
  Quel trouble inconnu me penetre!
      聖潔的居所


  What unknown emotion now fills me!
  I feel that my whole being is in the grip of love.
  Oh, Marguerite ! Here I am at your feet!
  Hail, chaste and pure dwelling where
  One can feel the presence of an innocent and holy soul.
  What wealth in this very poverty!
  What bliss in the humble cottage!
  Oh nature, this is where you created her beauty!
  This is where the maid grew up beneath your wing,
  Slumbered under your gaze!
  Here too, breathing into her soul,
  You lovingly turned this angel of heaven
  Into a fresh blooming woman.
  This is the place ... yes ... here it is!
  Hail, chaste and pure dwelling etc.

  〈聖潔的居所〉是古諾《浮士德》中的名曲,這首曲子也表達出來歌德文學名著中的原意。

  每聽古諾的音樂,都分外能感受到他音樂中不時洋溢的神聖感,這首曲子中,浮士德對馬格麗特從肉欲昇華出來的聖潔情感,古諾表達的尤其貼切。

  這種情感,在白遼士的歌劇中,是以〈Merci,doux crepuscule!Oh sois le bienvenu〉(謝謝你,黃昏!)來表現。
  Merci,doux crepuscule!Oh sois le bienvenu

  Thanks,gentle twilight you are welcome
  Reveal to me at last this secret sanctuary
  Where I feel as if a beautiful dream were stealing over me
  like the caress of the fresh morning air!
  It is love,it is love,I hope
  Oh,how one feels
  care vanish in this place
  How I adore this silence and breathe
  a pure air
  Oh sweet girl,My enchanting one
  my too longed for lover
  What feelings possess me in this moment of destiny
  What delight to look upon your maiden bed
  What pure air I breathe
  God!God!
  After my long martyrdom
  what happiness!
  God!God!God!

  在這裡,白遼士對大自然主題的熱愛,一如往昔的表現,這段音樂有一大半是透過黃昏瑰麗的大自然神聖感,轉入馬格麗特的神聖吟詠的。



  

  比較起來,古諾「人味」很重,白遼士「自然味」很重,但他們都將這段詠歎調處理的很有神聖感。他們兩個加起來,正好是歌德真正的原意。因為馬格麗特對浮士德有這麼強的神聖感,是因為她天然質樸的純真性格。

  浮士德重走人生一回,最先經歷的是愛情,這多少也看出歌德對男性心理的掌握。按推算,浮士德遇見梅非斯特時已是五十歲左右的男人,當時人壽命不像現在這麼長,因此那時的五十歲,也差不多等於現在男人的七十歲左右吧。

  一個七十歲的男人回返青春時期的愛戀,愛上情竇才初開的青少女,這樣的故事在藝術家中是屢見不鮮,(你可以舉出多少個?)歌德自己也發生過類似的故事,只是那少女顯然不在意名利地位,不想為了得到歌德當時的名利地位,犧牲自己的一生,因此歌德求婚被拒。

  可是這樣一個經驗過不知多少人世歷練的老人對青春少女的愛戀,當然從一開始就不是訴諸情慾感官,而是傾向著精神心靈的,這種愛戀,是對青春的懷想、對單純心靈的眷戀,是對反璞歸真的渴望。青春少女,成為一種象徵。


  永遠否定的精靈梅非斯特,怎樣把浮士德與馬格麗特的戀愛徹底否定呢?就是把浮士德引向純肉欲感官的愛情,他要浮士德將注意力只集中於馬格麗特的肉體,他要激起浮士德純肉體的慾望,而且只有肉體。

  但浮士德被梅非斯特帶進馬格麗特閨房,感受到她的寧靜、整潔、滿足、貞潔的性格,他的愛情立刻昇華成對反璞歸真的嚮往了。浮士德跟馬格麗特犯罪前,曾到森林洞窟中,透過在大自然的倘佯,企圖抗拒他渴望馬格利特的慾念。

  這就是為什麼古諾歌劇中的〈聖潔的居所〉(Quel trouble inconnu me penetre!)和白遼士歌劇中的〈謝謝你黃昏〉(Merci,doux crepuscule!Oh sois le bienvenu.)詠歎調中充滿著神聖的感情。

  但浮士德終究是個歷練過人生的老手,又有了年輕的身體,他並無青少年的羞澀膽怯,卻有青年的性慾,因此,他和馬格麗特發生性關係在所難免。這根本是浮士德靈與肉、精神與官能之戰。以當時的風俗道德,他們勢必要趕快結婚,但是,浮士德沒有,這造成馬格麗特得單獨承受罪責。

  在原著中,浮士德非但沒有跟馬格麗特結婚,又刺死前來挑戰的、馬格麗特的哥哥華倫汀,以致於梅菲斯特立刻帶著浮士德逃亡,他們逃亡到魔鬼聚會之處,這也就是〈瓦爾普及斯之夜〉這著名段落。

  

  〈瓦爾普及斯之夜〉對浮士德與馬格麗特的悲劇之前後邏輯,是非常重要的段落,古諾的《浮士德》處理了,但白遼士的《浮士德的天譴》沒有處理,他卻將〈瓦爾普及斯之夜〉置放於《幻想交響曲》中了。究其實,〈瓦爾普及斯之夜〉其實是關係著浮士德的結局的,就是馬格麗特之死。



回【主題音樂】 回【文學天地】 回本篇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