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文化

一種致命的迷惑與宰制

柯志明            

  很明顯地,台灣已進入一個「消費杜會」,都會城市尤其如此。

  然而,害我們自許從威權走進一個比較自由民主的政治型態時, 當我們可以白由買賣作生意時,當我們認為資本主義與自由主義乃交相蘊 涵時,這是否意味著所謂「宰制」在台灣已然成為歷史名詞?所謂「自由」 已是一不爭之事實?難道我們不須認真面對一個事實,即能宰制人的不惟 政治力量而已,經濟也是另類宰制力之一?依筆者看來,今日甚囂塵上的 「消費文化」或「消費主義」即是此類宰制的明顯例證。

 

消費主義﹕晚期資本主義文化

  依最原初的意思,交易是一方付出被視為經濟等值的東西,而自 另一方獲取所需物品的一種供需活動。這裡,交易乃建基於根本的物質需 求,其項目不外日常生活的食、衣、住、行。若再進一步 ,交易則可提昇為為了滿足美學、知識、宗教、政治、文化等等非 物質性需求的活動。而無論如何,這兩種交易基本上皆預設了交易 雙方的自主性」-彼此對各自需求有清楚的意識,並能依其需求而 判別交易物的價值。人與交易物的關係基本上是:人役物,物為人 存在。此時,生活尚有許多領域與交易買賣是不相干的,而交易買 賣也不會成為生活的唯一目標。

    但是,今日所謂的「消費文化」則打破了舊有的交易關係,不 但以漫無節制的「消費慾望」(desire to consume)或「消費癖好」 (propensity to consume)取代特定而明確的「需求」(need), 將消費蔓延為生活的重心,並且使商業活動滲入到生活的每個領域  ,成為經濟掛帥的社會現象。於此,消費不是所謂特殊階級才有的 特殊交易形式,而是消費社會裡任何一份子的日常生活方式:誇張 一點說,我們幾乎是為了消費而存在! Ernst Mondel 稱此為資本主 義的最純粹形式--「晚期資本主義」(依 F.Jameson 的轉述, (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因為資本的勢力徹底延伸到我們整 個存在的領域。

    無人會否認消費杜會帶給我們物質生活的莫大便利與滿足:只 要有錢,我們即可滿足需要並享受慾望的各種可能形式。有趣的是 ,少有人會在學理上主張的「享樂主義」,如今卻隨著「消費主義 」攻佔了我們生活的大片領域。結合著新科技成果出現的科技享樂 主義(technical hedonism)即是當前消費文化的流行趨勢,這絕非  伊比鳩魯( Epicurus, 341-70 BC)這等前資本主義時期的古典享樂  主義者所能理會的。然而,新的享樂文化背後卻也隱藏著前所未有  的危機。

 

主體性的喪失

    在消費文化裡,商家不只供給貨品。而且還製造貨品的「價值」  ,進而塑造消費者的物品意識形態、人生意識形態,致使消費行為 不純然出於清楚的自主意識,而是在商人所構造的意識形態網絡裡 的一種非自主性行為。意識形態的構成成了商人透過作生意累積資 本不可或缺的手段。如果交易是建基於買方的自然需求,那麼這是 一受制於買方的交易,只要買方沒有需求,貨品即無法銷售,資本 亦無法從買方那裡獲取。於是,賣方為了能大量獲取資本,即必須 刺激消費慾望,而根本之道即是「製造慾望」給買方,讓買方覺得 進行某種消費是必須的、理所當然的。其精細處在於,製造慾望不 是改變買方的肉體結構(這無法直接達成),而是改變買方的心理 結構-買方對物品、消費行為的意識形態。可以說,讓買賣建基 於非物質慾望的意識形態是資本主義(尤其是晚期資本主義)的重 大成就之一。

    如果我們的需要或慾望是資本家透過各種方式製造給我們的, 那麼我們即不是基於本有的需耍或慾望而買賣,而是出於資本家為 我們設計的慾望或需要而消費。如此一來,我們的消費行為是在不 知不覺中受資本家之意識形態操控的情形下進行的,亦即在符合資 方的欲求倩形下進行的。

    由於意識形態是抽象的觀念,於是消費無可避免地成了一種觀 念的行為,進而成為一種「符號」,再進而透過各式各樣的廣告媒 介建構成一個綿密的符號體系。今天誰不受廣告的影響?誰不依廣 告在購物消費?甚至,誰不依廣告在形塑生活模式?廣告絕不止影 響年輕人而已,但它的確是從年輕人開始形塑一個新世代的風格。 而且,不是名之為廣告的才是廣告。而是幾乎整個傳媒(無論所傳 為何)都不得不視之為廣告。例如,影片一般不被視為廣告,但其 實影片正是影響力最大的廣告(古人言「人生如戲」是困為「戲如 人生」-戲反映了人生;但今天的「人生如戲」卻不同往昔,人 生乃戲之反映-人生由戲所形塑)。因此,一旦我們進入遠個消 費符號體系,則失去自主性乃是交易的自然結果,或者反過來說, 爻易是我們失去自主性的必然結果。

 

新的宰制網絡

    上述這些操控乃是資本家透過影響我們生活的結構性勢力達成 的。資本家為了獲取更大的資金,為了讓生意可以順利進行,必然 想盡辦法介入各種影響我們生活的媒介,其中媒體與政治是最重要 的兩項。介入媒體,使媒體成為其意識形態傳播的工具,日以繼夜  ,透過無所不在的傳媒,以不同的方式不斷對我們的價值觀、世界 觀、人生觀進行洗腦,以符合利於商家累積資本的模式。而為了介 入龐大的傳媒體系,則必然介入更具有宰制力的政治體系,由此合 法化其商業活動。這樣,商人不只左右我們的經濟形態,也左右我 們的政治走向。所謂政經一體,絕非虛言。

    尤其晚期資本主義的特色在於跨國企業的形成,這些國際性的 商業組織發明各種新的資金流動模式、消費模式,並結合著新科技 (如電腦網路)建構起一個綿密的商業系統,將個人零碎的消費行 為網羅在這個系統之下-除非我們進入這個系統,否則很難消 費。於是,反諷地,無國界或跨國界的商業卻自成一個龐大的國界 ,構成一種新型的政治疆域,予人新而精密的宰制。當後現代主義 者不斷叫囂拆解主體以及各種傳統宰制力時,資本主義之純粹形式 卻趁個人主體受挫時,以更眩惑的方式建構了更為牢靠的宰制系統 以加深主體的粉碎。就如F.Jameson所言,這種新形的文化形式以 前所未有的方式對大自然與潛意識領域進行積極的介入與宰制。

 

價值的票面化

    只耍商業全面操控我們的生活,則人與物必然引生「質變」。 人倫世事一旦被商業全面介入,或以商機考量,則必破壞其樸質本 性。例如以交易關係取代基本人倫關係:朋友、兄弟、師生、父子 等等都可能在商業領域裡化約為商人與顧客或生意對手的關係:所 謂親情、友誼皆不出「取利」或「爭利」的範國。於此,鈔票乃決 定人的價值與角色之關鍵,這就是人倫價值的票面化。

    伴隨著人倫關係危機的是事物商品化的危機。所謂商品化即是 把事物視為獲利的工具(商品),亦即以商人的眼光作為評估事物 的最終方式。如果藝術品、各種著作、乃至思想被商品化,則我們 看到的就不是非關利益的東西,而是各種利益符碼。困而各種創作 品不被視為具有非關利益的價值(disinterest value),而必須依 附在商業價值之上:而商業價值乃商人的規定,於是造成像人文作 品由商人決定其價值這種不倫不類的現象。時下以銷售量定位一本 書之價值的所謂暢銷排行榜,即是書商製造的出版謊言,其實有多 少人買某本書與該書具有何等價值何干?這不過是書商賺錢的伎倆 而已。

    自然事物也是如此,山脈、河川、湖泊、森林、海洋及其間的 各種飛禽走獸等等,只得以「商機價值」考量:於是商業已介入的 美稱為「已開發」,正介入的稱為「開發中」,未介入的則貶稱為

   「未開發」,以此衡量某區域的價值。例如,我們總慣於將飽受工  業蹂躪的西臺灣視為保有更多自然原始風貌的東台灣應當效法的生  活走向,於是鼓動政府「開發」東台灣。這就是以經濟評價自然環  境的偏見,也就是自然事物之價值票面化的結果。

     如此一來,真、善、美這種無法量化的價值在消費社會裡都必  須面臨「資本」、「資金」這個新價值標準的重新評估,價值學  (axiology)於是被吸納為經濟學的一支細論。

 

「消」蝕資源,耗「費生命?

     很顯然地,在這種漫無節制的消費文化裡,我們的慾望乃依附  於抽象的意念而無限化-以製造無窮的享樂方式來滿足欲求無厭  的慾望;或者,慾望因五花八門的刺激引誘而欲求更大的滿足。於  是,「生產/刺激/消費/累積資本/生產.....」這種沒完沒了的  資本主義的惡性循環不唯使人失去自我,並且是造成今日能源危機 、生態破壞與污染的最大根源。以墾丁國家公園為例,這個能媲美 夏威夷的熱帶海洋區,除了必須忍受核三廠排放的冷卻水及其種種 破壞之外,還得忍受每年外來觀光客所帶來的大量垃圾,以及為了 吸引觀光客消費而對當地自然景觀的大肆違法破壞(大量挖山造華 麗飯店、旅館等等)。陸上海底生物皆須為此含冤受苦,所謂「一 切受造之物一同歎息勞苦,直到如今」 (羅馬書八章22節),誠乃 實言。難道縱情消費享樂與過量垃圾無處銷毀這種同時並存的現象 ,還不值我們深切反思?

    沒有哪一種制度與文化是理所當然且唯一合理的,資本主義亦 然。共產主義的瓦解或改向並不能反證資本主義的正當性。我們必 須想想,把高資本主義化的消費文化視為當然的生活模式,有何不 可栘易的理由?如果要算的話,那麼我們從中得了什麼?但又賠上 了什麼?非得待消蝕資源並耗費生命之後,我們才要反思「消費」 的本性嗎?

    面對消費文化,未必要像Jean Baudrrillard那麼悲觀。即便消費 文化已牢牢地套住我們,只要我們願意,終有解套之法。不過,這 是存在信念的抉擇問題。倘若我們還要無條件地接受資本主義意識 形態的教化,則暈眩於消費中而耗掉整個生命,恐怕終是逃不棹的 命運。不願如此,我們即必須抗拒消費文化對人類生命無限制的侵 蝕!

 

本文選自曠野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