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傳播神學的新建構

劉鎮歐            

   二十世紀是個變動的年代;特別是二十世紀下半葉是個科技發展變動劇烈的年代!新 興的電腦網路科技無疑地已對人類社會產生鉅大的衝擊,同時也逐漸對人類生活與互 動行為產生深遠而廣泛的影響,其中最直接的証據便是「現代生活網路化」;亦即人 們對一般日常生活中食、衣、住、行、育、樂等各項活動的資訊與實際需求,可透過 網際網路的中介,獲得一定程度上的滿足;並且,可以採用電腦新興技術開發新的人 際互動與生活經驗的可能,創造出一系列以「cyber」為英文字首的「網路文化」 (cyber culture),以及營造出令人無法抗拒的「網路世界」(cyber space)。

   在面對這世紀末的資訊狂潮,教會因秉持救人靈魂的宣教使命,亦不可避免地被捲入 風潮中,企盼為「網路衝浪」(network surf)的弄潮兒帶來新的生命與盼望,使他們免 於同遭〈網路上身〉(the Net)女主角安琪拉自我孤立的命運。

   然而,根據筆者這二年多來的觀察與參與,其結 果是令人失望的;大多數熱心網路宣教事工的教會機構或團體,徒有救人靈魂的「屬 靈使命」,卻沒有解析新時代科技文化的「世俗知識」;犯下許多認知錯誤與因之而 來的作法偏失:

一.將網路「僅」視為便宜且快速的「大眾傳播工具」,而非「溝通對話工具」的認 知錯誤(註一)。

二.「重WWW輕BBS」的宣教作法偏失。

   因著上述的認知與作法偏差,大多數台灣教會傾向將網路當成教會簡介、資料查詢、 以及活動看版來使用;其網頁內容包括教會牧者與教會地址的資訊、聚會時間與內容 、講道篇章、經文查詢、相關教會網站查詢、以及重大教會佈道與培靈聚會的活動訊 息,媚孱完全規限在教會的傳統事工項目與工作內容;輕忽上網使用人的資訊擷取與 詮釋的主動性,以及忽視網路傳播媒介本身具有的互動特性。

   因此,筆者以「敬重投入網路事工的主內肢體」之心,但「質疑以“亙古不變”的思考作法面對“變動不居 ”的網路世代弄潮兒」的態度;不耑才疏學淺,提出個人對網路傳播科技特性的粗淺 看法,以期收拋磚引玉之效,共同構建立基於電腦網路傳播科技的神學思考和宣教策 略。

   首先,我們應了解到:任何新科技的引進,都會對特定社會的文化與人際關係形成重 要且深遠的影響和衝擊。科技不僅是一組工具,更是定義世界的方法;它早已超出工 具性的角色,成為一種微妙且具有長遠社會與政治影響力的意識形態。電腦中介傳播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CMC)與過去傳統的傳播科技,無論是在技術或文化層面上,皆有極 大的差異。電腦中介傳播科技最大的特色便是接近性與互動性;尤其互動特性是區別 新與舊的傳播科技。傳播學者羅傑斯(E.Rogers)則進一步指出:八0年代以降,此新興 科技具有三種明顯和傳統傳播媒介不同的特性:

1.互動性

   這是具有多面性的觀點,可從四個層面來檢視:

  1. 立即的訊息回饋
  2. 問題的反應能力
  3. 溝通連繫的能力
  4. 平等的意見表達

2.分眾化

   訊息可以在大團體裡的個人間互相流通,傳播過程的參與者較具同質性。在傳播的過 程中,參與者同時是訊息的傳送與接收者,使得訊息傳送者與接收者之間傳統的界線 變得模糊。綜合而論,分眾化隱喻大眾傳播系統的控制權,已由訊息傳送者轉移至訊 息接收者。

3.異步性(asynchronicity)

   參與者可在適宜的時間收發訊息,使得傳播系統的控制權一部份由訊息傳送者轉移至 接收者。

   以上三點電腦中介傳播科技特性,不僅使得參與者在傳送和接收訊息的過程中,擁有 更多的自主性和選擇權(註二);而且在傳播的特性上,擁有近於人際傳播的互動性 質,也有類似於大眾傳播的廣播功能。因此,使它的使用彈性得以大幅提昇;難怪有 些研究學者將它稱之為「小眾化的大眾傳播」,或者是「大眾化的人際傳播」;這對 於人類傳播的本質、模式與形態,造成多面性的影響。

   過去教會傳播神學的架構是著重於「效果研究」的線性傳播模式——Who(傳播者)say s what(訊息), in which channel(媒介), to whom(接收者),and with what effect(效果),它的典型特質便是認為傳播者在影響訊息接收時,理所當然地具有 某些意圖,因而傳播應該被看作是一個「說服的過程」。

   如今,這樣的看法已不再適 用於新興的電腦中介傳播,因為它所具有的互動、分眾與異步的特性,使得傳播過程 變為非線性的;而是一種新穎的傳播模式——輻合模式 (convergence model)。在此模 式中,傳播的定義是由參與者建立並彼此分享資訊,以達「共通的了解過程」:

   當二個以上的個體趨向幅合時,在彼此間資訊意義交換的圈狀過程。因此,輻合模式 著重於傳播過程中所具有循環的、動態的、以及參與者之間相互獨立的特性(註三); 所以,電腦網路應被視為基督徒與非基督徒分享信仰體驗,溝通信仰差異,並尋求相 互了解的「溝通對話媒體」,而非僅是說服他人信仰的「大眾傳播媒體」。

   因此,當教會投身於網路宣教事工時,應順應電腦中介傳播的特性,理解網路場域人 際溝通的需要與特質(註四);轉將事工重心放在上網人口最多且互動性最強的BBS站 經營,才是抓住網路世代弄潮兒心靈需要的上策(註五)。

   此外,在這一波新興的網路宣教熱潮中,令人遺憾的是:擁有「最大教勢」的長老教 會在所經營網站上的表現,無論是在質或量各方面,都是令人失望的(註六)。如果 教會未能敏感於世紀末人心渴望溝通的需求與表達,仍囿限於傳統信息單向傳播的思 考;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台灣成為全面網路化社會,形塑新的網路文化之後,教會的 信息傳播就只能在「蕭牆之內自說自話」。

   註釋:

  

  1. 根據新的社會心理學與文化研究的報告指出,網路已成為新世代的「身份塑造與文化 趨勢建構機制」的工具。
  2. 趙雅麗,〈電腦情境的人際溝通與「人機」互動的審思〉,第四屆電影電視錄影國際 學術會議論文集,1995年,頁111-115。
  3. 卜慶玲,〈“虛擬社區”內的傳播之研究--以交通大學資科系BBS站為例〉,交大傳播 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頁16-20。
  4. 因文長限制無法一一詳述有興趣的讀者可參閱拙著,〈世紀末人際溝通——虛擬社區 的再思〉,曠野五期,1997年10月,頁74-81。
  5. WWW與BBS網站的訊息傳播對象是不同的;WWW上網人口特徵是專業人士居多,精於理性 思考,情感需要與表達較穩定,互動性較低;BBS人口特徵是在學學生居多,強調理性思考, 情感需要與表達較強烈,互動性較強,是有話要說也拼命說的新新人類。因此,因著傳播 互動對象的特質與需要不同,應有不同的網站經營方式。有志網路事工的主內先進,可參 考校園網路團契的信望愛BBS網站與心靈小憩WWW網站的作法,以及兩者結合的方式。
  6. 目前只佔教會網站數的十分之一弱,其網站內容大多數是傳統事工項目,了無新意, 亦乏人問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