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文學概述
陳韻琳
一:定義
提到「網路文學」,就必須先對這四個字作一點清楚的定義,原因是,就像「資訊」兩字已經涵蓋太多太複雜的定義,同樣的,當大家提到「網路文學」,很可能是說到不一樣的定義指涉,因而往往造成雞同鴨講的混亂狀況。
網路文學至少有如下三種不同的定義:
1.在網路媒體上發表的文學作品。
針對這個定義下的網路文學,多半的人在討論網路文學時,其實是在討論「媒體的變遷」。大家會關心如下的問題:如果網路人口越來越多,傳統媒體諸如報章雜誌,是否會因訂戶少閱讀率低而漸趨淘汰呢?當評論者熟習傳統媒體,因而對網路媒體中的作者群輕忽,是否犯了「傳統媒體中心論」的錯失呢?現下網路人口以理工科技人才為主,有沒有這個能力讓其創作水平跟包容大量文史哲人才的傳統媒體抗衡呢?
2.文學作品中涉及「網路傳媒」內容的作品
譬如說在小說中的男女主角是因網路傳媒的對話性而認識,因而開展一段故事等類的素材作品,也會被定義成「網路文學」。針對這樣的文學作品,評論者容易採取的角度是:文學作品中涉及的愛情友情親情,其實跟其他文學作品沒有什麼不同,僅只是作品中重要人物的相遇與劇情發展,跟網路媒體有關,是否需要如此大驚小怪的稱之以「網路文學」?也是從這樣的角度,評論者會不因「網路」兩字對作品「特別禮遇」,要求公允的針對作品的技巧與內涵給予比較客觀的評價。
3.透過網路媒體文本交織共同創作的文學作品
這樣形式的作品,就理論上而言,因文學作品的焦點已從「作者中心」「評論者中心」移到「讀者中心」「文本中心」,而大受矚目。因為網路傳媒,非常容易透過對話性的便捷,而達到共同創作的共識,譬如針對同一主題,若干網路族群交織創作、彼此的文本突發無預期的影響對方的文本,而達到出人意料之外的結局。
這種創作就理論上而言,最有「後現代文學」的調調。但就實際而言,這類創作也最容易「雷聲大雨點小」的無疾而終、或水準超低。原因是,參與者就算具有非常不一致的觀照,但仍必須有類似的創作水平與思想深度,否則文本的交織,會不斷在水平高低不一致中零散化,最後因接續不下而知難而退。當然,若真遇到若干高手彼此較量中產生初人意外的好作品,也的確最是大快人心。
這定義下的「網路文學」,對「文本中心」與「讀者中心」理論,基本上是最易呈現「理論」與「實際」的差距性的。
4.將網路傳媒文化當成世紀文化的交替,在文學作品中呈現出網路特殊文化下的人性與人心
這樣的文學作品,通常已融會貫通「網路文化現象」,諸如「匿名」「虛擬」「斷裂」「平面」....,而在文學作品中呈現出這種新時代文化下的人心人性。
這樣的文學作品,可能作品中完全沒有出現「網路」二字,卻處處可現網路文化中的新時代現象。
筆者自己傾向對網路文學作第四種的定義,因為這樣的文學作品需要對新世紀傳媒帶出的社會文化現象內化反省,而不僅只是把網路傳媒當成一種工具。終究,網路傳媒的某些特質,的確會像電影電視、廣告商品一樣,帶出一種生活方式與思想的革命。
二:舉例——「輕舞飛揚」徵候群
談完定義,我想就前一段時間,在網路上出現的一陣「輕舞飛揚」旋風,來談談網路文學。這篇作品約半年前在網路上發表,立刻引發網路族群的震盪,回應文字與原文轉貼無數,幾乎變成網路族群的流行話題,甚至至今仍餘波蕩漾。這篇網路文學,到底為何引發網路族群的「文化效應」呢? 「輕舞飛揚」,是小說中女主角的網路暱稱。這篇小說,原名叫做「第一次親密的接觸」。 這篇小說,算是嚴格定義下的「網路文學」中的範例。因為:
1. 它是在網路上發表、才被報章注意的文學作品
2. 這篇文學作品的內容涵蓋網路傳媒引發出來的特殊生活、人際、思考方式等特點
3.網路發表後,網路讀者大量以各種方式(甚至是去查ID)涉 入回應討論,以至於繼續增殖文本。
1.在網上發表並呈現網路族生活
「第一次」是篇很好的作品。作者掌握了網路生活的脈動,讓每一個上網者都有萬分親切之感;掌握了理工科學生長期處在科技氛圍下,非常「邏輯」的思考方式;深刻描繪理工科學生思想被訓練的「扁平化」、生活被限制的枯燥煩悶,在這刻畫下,凸顯了上網、尤其是talk打屁的重要性。 這些字裡行間從首到尾一貫藏之的理工邏輯,卻因男主角的的幽默,畫龍點睛的變成一種慧黠。創作者將男主角網路暱稱取名為「痞子蔡」,來凸顯他生命的無聊煩悶沒有重心。 一個這樣的理工科人物,遇上了暱稱「輕舞飛揚」的女孩。「輕舞飛揚」得了不治之症,想在死前深刻的經歷一些感動,暱稱「輕舞飛揚」,正是渴望這種生命感動的表白。 而一篇美麗的故事就此展開。
2.表現出網路文化的特點
但我說它是標準的網路文學,還牽涉到這篇作品抓準了網路文化的特質——虛擬與真實之間的弔詭。 作者在這裡其實是很用心的。他先用「阿泰」凸顯出真實生活的虛假愛情。阿泰一樣上網,但很不幸的,虛擬不只是他網路上的面目,也是他真實生活中的面目。他最大擅長就是拐女生,言語虛虛實實,唯一目的就是上床。阿泰在網上在現實中,都已是愛情真假難辨的人物。這對愛情是一個很大的戕害。 阿泰因此能突顯出男主角的木愣笨拙。 但男女主角一開始上場時也是虛實莫變的。男主角暱稱「痞子」,但男主角完全不是痞子,頂多是個理工呆子。女主角暱稱「輕舞飛揚」,阿泰說:那要看是裙子飛揚還是頭髮飛揚,以此完全相反的兩種可能,襯出女主角的虛實莫辨。 這種虛實莫辨,再在突顯出網路文化中虛擬與真實之間的弔詭。所以這篇小說本身不僅把主題切入網路社會,也呈現了網路文化的特點。
3.讀者之間出現文本交織
而這篇小說的「網路文學」特性還不僅止於此,它出現了「文本交織」的現象,這些現象至少包括:
1.一大群讀者把情感大量涉入,甚至為「輕舞飛揚」向作者求 情,希望不是個死亡的結局。
2.讀者紛紛在網上表達讀後心情,引發讀者跟讀者的對話
3.大量的讀者去成大網站查詢小說中人物的網上ID「FlyinDance」 、和「jht」
4.凡是暱稱改成「輕舞飛揚」或「痞子」,都很容易被上網族 page,要求talk
5.隨後便有根據「第一次輕密的接觸」的改編版本,在最重要 的文本段落,做出最爆笑的改編,以諷刺「輕舞飛揚徵候群」現象。 這樣的小說,以「如果在冬夜,一隻恐龍」最具諷刺效果。 當然,嚴格來說,「第一次親密的接觸」就思想深度而言,還須透過生命火候強化。可是若要研究「網路文學」,這篇小說的確是個重要範例,我們也可以據此觀察,網路文學世代的出現,已將近水到渠成,大概不是傳統媒體可以封殺的了的。在不久的將來,創作網路文學、評論網路文學、甚至評論網路文學中的文本交織,都應當是文學界不可忽略的一個重要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