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 外表坊 -《失眠等於睡著》 |
|
布蘭加 |
|
外表坊的戲一向令我期待。 如同在他們成立宣言的當中所提到「…它叫做『外』。它原則上是瘋狂的…它是勇於實驗的空間…」。 因著這樣的理念,外表坊作戲常常會出現許多很有意思、意料之外的嘗試,不論是呈現形式或者是劇作內容的創意,往往會有一點什麼讓人眼睛一亮。 身為一個貪婪的劇場觀眾,這一點是有吸引力的。 2006年,外表坊時驗團推出第十三號作品《失眠等於睡著》,宣傳文字這樣說: 「23000,000人(台灣總人口數) X 25% (失眠率)= 5,750,000人(失眠人口數) 5,750,000人 × 2,500kcal(每人每日所需熱量) × ( 3hr(失眠時) ÷ 24hr(一日) ) ≒1,796,875,000kcal(台灣每日失眠總能量) 1,796,875,000kcal ÷ 860kcal/kw-hr(1度電最大熱能) ≒ 2,089,390度= 2.08座核四電廠發電量 每夜,台灣島上的失眠能量總和,是兩座核能發電廠。」 很有趣,同時讓人完全猜不出來這齣戲會演些什麼,可以說是一個高招的文宣。 那晚,一走進演出場地,就看見劇場中央有個大大的長方形的水池,很淺,那就是這次《失眠等於睡著》的舞台。觀眾席則是在水池外圍的兩側。水池中有一塊長方形的舞台,簡單地擺設成一個度假小屋的樣子,甚至還有出現陽台的想像空間。 『我喜歡這個舞台。』細步走在劇場裡面,尋找一個舒適的位子坐下來,靜靜的一邊環顧四周一邊如是想。 上次見到願意大膽將水搬上舞台的製作,應該是2003年北藝大的學製《航向愛琴海》。相較於《航》劇那嚴謹又高科技舞台的設計,我更喜歡《失眠等於睡著》出現的這個黑框大水池,很簡單,很直接,一副擺明了「對,我就是想這樣幹!」的氣度。 所有作過戲的人都知道,在舞台上面出現水是多麼麻煩的事情,能免則免,所以很少看到這樣大咧咧的設計。當然,這個設計也很聰明並清楚地帶出所要表達的意象─ 那塊水中央的長方體舞台,就如同一個孤單存在的島嶼。 這個島嶼上住著一些人。《失眠等於睡著》的編導共有三位,李建常、徐華謙、羅景任。演員群包括徐華謙、梅若穎、黃小貓、李建常。 一個舞台作品的誕生一定是由許多人共同嘔心瀝血,拋腦漿灑口水,合力工作完成,不過一個製作當中由三個人共同掛上編劇和導演,即使是在同樣的理念目標之下,至少也有三種不同的工作模式、觀察角度或者是個人觀點,3+3+3+3+3+3……在這其中,要如何達到作品的完整性和平衡令我好奇。 結果發現,《失眠等於睡著》好似在一個概念底下分裂成三個小戲的一齣戲。 觀眾進場的時候,他們就在那裡了。 第一段, 白衣人和黑衣人的愛恨糾葛。剛開始兩個人各自為政,一個在島的這邊磨咖啡豆燒水煮咖啡,緩慢仔細地進行每一個步驟,另外一個在島另一邊釣魚,當然,水池裡是沒有魚的,所以他邊釣邊打盹。 然後他們開始有交集,原來是個男演員和女演員。對詞的時候,他們模擬著別人的愛情,時不時抽離角色,回到現實,互相爭執的時候,則是演譯著自己的。這一段戲很好看,有詩意,我想那當然是因為充滿濕意。 當白衣人因為打著盹跌進水裡的時候,我想觀眾們應該同時間眼睛都瞪大了兩圈。放水當舞台是一回事,但是在戲的一開始沒多久就整個人在裡面打滾跳舞又是另外一回事。 很棒!很乾脆大氣。 說到這邊,忍不住想講一下,「觀眾愛亂笑」是劇場裡無法控制的狀況,但「演員愛抱怨」應該是可以不必遵行的陋習! 布蘭加認識會演戲的人不少,其中愛抱怨的也不少,這點非常討厭!總是很愛叫,真的,叫個鬼! 劇本上寫了要你跪下你就不要站起來,導演要你滾地你就不要爬行,演戲是演員的本業,吃苦受累就跟扛瓦斯的工人要舉重,烤香腸的攤販要被煙薰一樣,理所當然!遇到不負責任的導演或者是神經病劇作家那另當別論,理念不同可以溝通,但是習慣用抱怨來強調或者表達自己的重要,那我會說你根本沒有一個當演員的專業和自信,不要站在台上欺騙觀眾和你自己! 就這樣,當白衣站在冷氣很強的劇場的水池中,溼答答地跳舞的時候,沒有語言,一點點的燈光打在很淺的水波上,光影投射在牆上,隨著白衣身體的律動而搖晃剥裂,讓人覺得整個空間都美麗了起來。 導演設計得好,沒有白放了一池水。 噢,對了,黑衣怕水,但白衣卻可以在水中獨舞。 第二段不是戲,是影片。 由廣告導演羅景任製作,徐華謙等四位演員穿插演出。 當正方形的投影螢幕緩緩下降在劇場裡的時候,其實感覺多少有點愕然。隨著科技普及發達,有越來越多的劇場作品結合或運用多媒體,企圖使演出突破創新。然而在劇場裡面看到出現多媒體的時候,往往總有一種「被打岔」的心情。 印象中,看過劇場和多媒體結合得最精采的兩次演出,一次是2003年在城市舞台上演的比利時終極現代舞團【騷紅Blush】,另外一次則是同年兩廳劇院舉辦的英國劇場藝術節當中,由車站之屋劇團(Station House Opera)所演出的【金屬之路與甜心麵包】(Roadmetal, Sweetbread)。和以上這兩次演出使用多媒體的方法相較,【失眠等於睡著】並沒有拿出什麼新意, 第二段的影片並沒有為整齣戲帶來加分的效果。 這段「戲」嚴格來說根本不能算是戲,只是一段內容不斷重複的影片,多餘而無聊。就劇本的角度來說,我不確定這一段是否有非存在不可的必要,但單就呈現方式來說,便讓人覺得過長,到了最後甚至讓人不耐煩,我想這是那ㄧ天我和周圍不是開始拉筋就是低頭不再看著螢幕的觀眾們的共同心聲。 當然多媒體不是不能運用,但是劇場的魅力不就在於它那朝生暮死的獨一無二嗎?!觀眾買票進黑盒子來,不就是要感受那舞台上散發出來即時的光芒嗎!? 所以當劇場導演打算結合鏡頭等多媒體的運用的時候,對於比例,對於執行方法,對於是否有其必要性,最好三思而後行。 如果沒有把握這一步棋下得加分,建議不如不要。 還好第三段登場了。 觀眾的目光又被拉回到第一段的舞台,也就是在水池中的那塊島上。舞台擺設得和之前有點不一樣,多了個一半擺在淺水中的小沙發和一些細節。跟詩意的第一段、相當意識形態的第二段比起來,第三段十分地「平易近人」,就是一段通俗的戀愛故事。 Peter和Mary在湖邊的愛的小屋裡共度最後的一段時光。因為Peter隔天就要當新郎了,然而Mary卻和並不是他新娘。兩個人在越夜越顯荒涼的湖邊小屋,企圖告別彼此和他們的愛情。 滿慘的,有點悲傷。 好像第一次看到梅子詮釋這樣溫柔又悲哀的腳色,她演得動人。 【失眠等於睡著】當初宣傳的時候,便主打著「失眠」這個主題,甚至還開出了半夜演出的場次。創意可加。雖然以劇本結構來說並不夠完整,走出劇場,我也想不出來到底這一切跟「失眠」有什麼關係,然而整體來說,這仍是一齣值得一看的演出, 至少那晚我因為它,一夜好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