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一流名校取得榮譽文憑畢業,相信是每位莘莘學子夢想以求的求學目的; 因為,榮譽文憑代表著未來的錦繡前程。然而,這種以名校學歷文憑作為攀登人 生高峰階梯的觀念,窄化了生命中追求真善美的境界;「生活經驗」受到輕忽, 而「學歷文憑」卻被聖化,促使人們追求社會既定的價值成就。〈乞丐博士〉( With Honors )(註一)便是對此一問題提出批判與反省的影片。 劇中人物蒙提是位高傲自大、埋首於畢業論文寫作的政治系應屆畢業生;賽門是位以哈佛圖書 館為家,具有豐富人生閱歷且不隨俗的流浪漢;皮卡南教授是位上“夜線”電視 節目多於課堂的名牌教授;三個人的生命交集,引發蒙提對自我期許和社會價值 的重新追尋與定位(註二)。 影片的序場始於「哈佛自由心聲」的廣播節目,它道出了哈佛學子埋藏心底 的聲音:打敗對手,成為偉人。因此,在這強調彼此競爭,認可優勝劣敗成就價 值的校園環境裡,是看不到幫助別人的需要。所以,當蒙提在校園慢跑,培養一 天亢奮的戰鬥精神,自然看不到拾荒老人翻食垃圾的悲苦現狀。令人可笑的是, 他念茲在茲的畢業論文是要治理並幫助人民,滿足各樣人民的需要。 然而,蒙提 因著一場意外,認識了以圖書館為家的流浪漢賽門;賽門以一頁論文交換吃住基 本生活需要的方式,讓蒙提親身體驗現實的生活困境。因此,教授教導的學院知 識與流浪漢的人生智慧體驗,不斷地對蒙提的生活和學習認知方式產生衝突,以 致於困惑;最後,他嘗試重新整合和定位,確立屬於自己的人生方向。 首先,蒙提面對的衝突便是身為一個人的價值看法。社會認可一個人有價值 或是值得他人尊重(註三),必須經過社會競爭而立於不敗之地,並進而對社會 有貢獻的人;因此,大學教授的學識涵養是值得效法和敬重,而流浪漢卻是社會 的失敗者、人間的殘渣;蒙提知道賽門是個「人」,是因為他可以「聞得出來」 ——又臭又髒的人渣。他之所以願意與賽門打交道,乃是他的工具理性提醒他, 必須先委曲求全地取得賽門手中的論文。因此,在二人彼此互動交往的過程中, 蒙提只見到「論文」,未見到「人」;這也是室友寇特妮和賽門挑戰蒙提對書本 中人的定義和社會現實對人價值的看法。 經過一段生活經歷的衝撞與交流,蒙提從賽門身上亦學習到許多人生的智慧 ,因而了解到賽門並不是一無用處的人渣。因此,眼見賽門生活困境,心中油然 而生的困惑便是為何他衣食不缺,而賽門三餐無著?學院中的知識似乎無法解決 此困境,因為它看不見「流浪漢」,只見到「經濟困難者」;並嚐試用金錢和社 會救濟解決此問題,而不是用愛心和尊重來幫助他們自立。因此,賽門曾嘲諷蒙 提所看重的學術生命只不過是「一疊廢紙」——悲觀的思想垃圾,對待援助的人 毫無助益;而賽門與蒙提所分享是「一堆彩石」——生命的甜蜜回憶,看重人與 人、事、物之間情感的交流。 最後,蒙提不再受制於工具理性,只尋求達致目的的快速手段和考量,而重 新反思對自我的期許和社會的價值成就,臣服於追尋終極價值與意義的目的理性 的指導,尋求屬於自己的人生方向,將會以榮譽自生命中畢業,並且毫無遺憾( 賽門臨終對蒙提的期許)。 註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