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伴隨人類達千年之久,各個文明、各個種族,都有不同的信仰;即使他們的教義不同、即使他們相信的神不同,但同樣的,他們都是人類心靈的寄託、精神的慰藉。歷史上動盪不安的年代裡,宗教特別興盛發達,正是因為這個時期的人們心靈特別不安,他們必須藉由精神上的支持,來面對生活中真實的痛苦,以度過眼前的困境。 人們在遇上挫折時感到無能為力、在遭受傷害時覺得不知所措,此時外來的力量便成為另外一種依靠與支持。對於有信仰的人而言,他們即使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也會相信信仰的力量----相信這股力量會陪伴他們、幫助他們、引導他們,透過這股力量,他們感到自己不再孤單無援,於是得以平靜下來、重新面對困難、嘗試解決問題。所以,就某些層面上來說,宗教、信仰乃是人類自信不足下的產物。信仰可以幫助人們前進,但不應矯枉過正,真正有能力的人,該相信的是自己,而非一昧相信外來的力量。 有些人自認為無神論者,但不代表他們沒有信仰,即使是片中男孩的父親也是有信仰的----他相信電腦、相信數據、相信科學。父親教導學生〝電腦未來甚至能以有情感的方式與人溝通〞、利用電腦計算兒子該不該去溜冰,他覺得只要計算沒有錯誤,科學就不會背叛他。所以當父親發現小男孩很有可能已經在湖中溺斃時,他始終覺得這種事情不可能發生。他打電話給他阿姨、到補習班找老師,就是遲遲不肯去湖邊看一下(前天晚上他散步去湖邊勘查,想必湖離他家不遠)。父親一直逃避孩子可能沈溺的事實,一方面是不願失去孩子,另一方面不願相信科學背叛了他。因此他一直找他的孩子直到晚上,才無助地到湖邊去。 然而男孩的父親與阿姨同時失去了摯愛的親人,信仰並沒有幫助他們躲避厄運。但這才是〝信仰〞發揮功用的時刻,父親所相信的科學、阿姨所相信的神,能不能幫助他們度過生命的低潮?有沒有給予他們足夠的力量,面對往後的生活?信仰無法逃避災難,只能幫助我們度過災難,信仰真正的功用,應該是給予人們支持、力量,讓人們在困難中有勇氣面對一切,讓人們透過精神層面的力量,來克服我們真實遭遇的問題。在現今多元化的社會中,人們的信仰也越來越多樣化。我認為,每個人都該有屬於他自己的信仰,無論他相信科學、相信宗教、或是相信自己,重要的是每個人的〝信仰〞是否真能給與幫助,協助我們過得更好,而不應計較信仰的形式。若世間真有神,祂必定慈悲寬容,而不會在意我們以什麼形式呈現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