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面薇諾妮卡 感想之

王毓箴

                     

  在這個世界上,是不是會有外觀長相一模一樣,但彼此卻沒有血緣關係的兩個人,甚至兩人彼此間還會在偶然間有心電感應?

  這個題材雖不能說老套,但總是有人拿來用過,諸如<<真假王子>><<俠客行>>等,還有一些灑狗血的連續劇。故事總是如出一轍,大抵就是諸多配角繞著兩個相像的主角打轉,搞不清楚誰是誰,產生了一些誤會,最後真相大白水落石出。

不過,奇士勞斯基不是別人,他是奇士勞斯基,他所想要詮釋的,是另一外個層面。

故事是描述在波蘭以及法國的兩個女孩子,有著相同的容貌,都熱愛音樂,但兩個人個性不同,彼此也不相識,只曾經在華沙的廣場上擦肩而過。

波蘭的薇諾妮卡熱愛生命,敢於追求自己所要的生活;法國的薇諾妮卡生活平淡得多,雖不能說是無趣而沒有意義,但總是少了點什麼。

波蘭的薇諾妮卡明知自己有心臟病,但她還是選擇不顧一切追求她所熱愛的音樂,她燃燒了她的生命在舞台上歌唱,最後香消玉殞,死在表演之中。

  對她而言,如此的死去反而是幸福的。勇敢的將軍總是希望能夠馬革裹屍;藤子不二雄創作了膾炙人口的哆啦A夢,最後握著畫筆死在工作桌前;對一個音樂家而言,能夠死在舞台之上,那是最好的歸宿。

  波蘭的薇諾妮卡的生命之火曾經如此光亮,已經雄雄燃燒過,就在最絢爛的時候嘎然而止。然而,法國的薇諾妮卡呢?

  法國的薇諾妮卡,她也感受到波蘭的薇諾妮卡之死,突然間,心中感到一陣哀傷,她為波蘭薇諾妮上難過。

  哀傷過後,一陣空虛向法國薇諾妮卡襲來。

  人常常會在突然之間感到空虛、茫然、寂寞、孤獨,但有一種不知我為何生於世、我到底為了什麼而繼續活下去之感。講得粗俗一點,人有時會覺得活得好累、活得不耐煩了。

  相較於波蘭的薇諾妮卡寧願死也要選擇自己生命的價值,法國的薇諾妮卡似乎感受到這份心意,所以,她沒有權力墮落下去,她必須讓她的生命過得更有意義。

  法國的薇諾妮卡在波蘭的薇諾妮上死後獲得新生,她開始重新追求屬於她自己的愛情;最後終於在巧合到不能再巧合下,找到了她的真愛。

  電影帶有一點神祕主義,並且有些宿命論,一切總有那麼一點戲劇化,令人覺得十分不可思議。

  奇士勞斯基想表達什麼?

  如果說,世界上真有心靈感應,兩個不一樣的靈魂,寄宿於兩個不同的肉體裡,其中一個靈魂,可以感受到另外一個靈魂的想法。那麼,即便是某個靈魂所處的肉身已死,另一個靈魂,仍可為已逝的知己繼續活下去。

  人常常有這種感嘆,茫茫人海中,知音難尋!

藝術家更是如此,尤其是偉大的藝術家。在他們的一生中,總是為沒人了解他們而遺撼、難過。

貝多芬死後,維也納曾冒出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作曲家,大家一度驚艷其風格怎與貝多芬如此神似。有人訪問他,他也剎有其事地講著他似乎被貝多芬附身的經過。但,當他再次發表所謂貝多芬遺作時,樂評與作曲家卻又覺得風格與貝多芬雖像,但境界卻天差地遠,總有種畫虎不成反類犬的感覺。最後證實,一切都只是那位小作曲家的吹虛,他只是模仿貝多芬的作曲風格,想打響自己的名號,如此而已。

所有等待樂聖復活的作曲家與樂評都失望了,但他們總算明瞭一件事:樂聖就是樂聖,貝多芬既然已經去世,便再也無法再復活,世上不會再有第二個魯特比希.班.貝多芬了!

世界上任何兩個人,不管他們再怎麼像,不管他們靈魂再怎麼契合,他們始終是兩個人。

在這個世界上,你可能會有一個知己,也可能同時擁有很多知己,但不管如何,你就是你,在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無人可取代。人必須為自己而活,你不能為別人而活,別人也不能為你而活。

波蘭薇諾妮卡已死,法國的薇諾妮卡應該要好好地活著,並不是為了波蘭的薇諾妮卡,而是為了自己。

這部電影給我的最大感觸是:人生只有一次,且不可能再重來,正因為如此,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好好得活著。

人生苦短,生命無常。是故,人要活得精彩,要活出自己的價值,這是人生於世最重要的事情了。

 

Top

[   回議題電影室  ]

 
設計製作:心靈小憩, 1998-2003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