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的三層次體驗論與價值系統的再造


前言

  分享眾多音樂與音響的文章後,很想談談這些分享背後的價值理念。其中我個人最重視的是『人文精神』:無論是深入分析音樂內容的藝文作品、還是暢談音響調整的科學文章,通通是基於人文精神的重建而寫。會有這種分享的動力,一方面是個人的愛現,另一面當然也是信仰的動力;因為按照基督教的理念,努力把藝文或科學最正確的知識發掘出來,就是榮耀上帝的聖徒。

  但是這樣的理念,很容易遇到的質疑就是:『談論這麼高級的藝文,是否無法悲憫小人物?』,這直接牽涉到『何謂人文精神?』的重大問題,因此以下將把兩個問題合併分享。

 
談論小人物的工具化能力問題

  我在《【即興長篇連載】如天鵝之歌般的『魔笛』》一文中,發表過『小人物對藝術的感受力』之相關描述,說明了即使是帕帕基諾級的無知無識小人物、甚至連中文讀寫能力都很差的市井小民,照樣可以在個人興趣的指引下直接感受到貝多芬後期弦樂四重奏的藝術境界。所以小人物照樣有深刻人文素養,只是他們沒有『工具化』的表述能力 ── 不但表述不出來,別人要看出來也很不容易。

  其實,小到如何挖土、堆肥與種菜,照樣有小人物的深刻生活洞見,一樣是深厚的人文精神;甚至可以在專業的心理學研究中,成為『園藝治療』的身心健康原則。然而,正因為在網路上、甚至在現實生活中,文字與語言本身就是一種溝通的工具;所以造成談論這種小人物的人文精神,很容易變得自說自話:因為他們最大的特色就是無法工具化溝通,而『談論』的本身正是要求溝通!

  因此,我們討論人文精神時極度偏向以高等知識、精緻藝術為範例,『不見得僅僅是知識份子的自高自大』,更可能只是『工具化』溝通能力的先天限制而己。

  然而這種簡單的工具性問題,總是容易造成現代知識份子憂心忡忡『太過秀異化』與自我省思;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這個答案剛好可以回應『什麼叫做人文精神?』。

 
傳統文化與人文精神的省思

  我得說,從我的知識論立場,傳統華夏文化是『極少』人文精神的;遂造成關懷人文精神的知識份子,不由自主就會呈現『小人物的關懷焦慮』。因為缺乏人文精神,所以我上述的小人物在傳統文化照樣完全不入流;討論古典音樂時並不意謂著主張流行音樂是不入流的,但是我們所處的社會文化卻是處處無形地說這些流行音樂是不入流的。因此造成參與人文關懷討論的知識份子,很容易被誘發『小人物的焦慮』:因為不知道如何說服自己,我們的價值系統擁有真心尊重小人物的人文精神嗎?

  每個社會都會有它的特色與文化,但是並不是每個社會都擁有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以『真實的人』為本,也就是說,每個人的愛恨情仇,都是成為一個真實人的基礎;它們不是要被斷滅,而是要被導正。於是希臘文化相信連諸神都會有愛恨情仇,而訴諸冥冥中自有『命運』可以導正;基督教文化相信人的各種特性都是上帝創造的美善,而訴諸『聖經』成為是非判斷的導正標準。

  相對的,傳統中國文化認為真實的人性是不完美的,要拋棄種種人的先天不完美特性才能成為君子。所以儒家必需事事合乎倫理,從而克制個人天性。性善論乍看之下似乎尊重個人天性,其實卻是大筆一勾,把天性不夠聖潔的特色通通視為必需拋棄的惡念。同樣的,道家思想必需事事追求看開的最高境界,從而放棄種種低俗人性;佛法的本質就是『無我』,認定人性是因緣牽絆的根本;儒道釋結合後的理學家,更是積極為了某種神聖目標而極端克制人性。影響所及,造成期待人人彼此相同而壓抑個人的獨特性,因而與人文精神背道而馳。
 

人文精神的三個層次

  當你看到一個特殊的人之特殊行為,你第一個反應是『他為什麼要跟別人(社會、道德、境界)不一樣?』還是『他跟別人不一樣有什麼關係?』。兩者都是理性思考,價值觀的基礎卻相差十萬八千里。『他跟別人不一樣有什麼關係?』這是人文精神的第一層次,承認除了惡之外,所有人性都是值得尊重也都是有價值的。

  於是我們會焦慮『走向「高技術、高知識、高感性、高思維」,是否過度知識貴族?』,因為我們傳統文化的價值系統從來就沒有承認過小人物的水準與價值;當我們受到現代人文精神的洗禮而開始關懷小人物時,會完全不相信『走向「高技術、高知識、高感性、高思維」,《不見得》會變成知識貴族』;因為我們心中隱隱知道按照傳統文化的價值觀,『走向「高技術、高知識、高感性、高思維」』,就是徹底排除小人物。

  人文精神的第二層次也從這裡得到闡明:『走向「高技術、高知識、高感性、高思維」,變成知識貴族又何妨?』。因為尊重人文精神的社會必定存在人性本能的嚴重偏執,變成知識貴族還算小事,變成畢卡索式以玩女人為樂、或柯爾托季雪金式支持納粹,都是『難以避免的人性本能』。如果我們打算徹底排除人性本能的種種墮落可能,那就一定會走向傳統文化式的徹底排除人性本能,這幾乎是社會文化史上無法避免的真相。

  在華夏文化,越高等的藝文人士往往意謂著越糟糕的社會正義偏差,無論古今皆然,僅有極少數例外而己。但是我們不願意相信高等藝文人士常常更容易面臨心靈的黑暗深淵,導致看不到他們的社會實踐能力之缺陷甚至還包裝成聖潔的道德教化,這正是我們缺乏深刻人文精神的鐵證。

  人文精神的第三層次,是以真實人性為本而尋求至善至美,這就回到我的『心靈躍升』理論了,在此就不詳述,但它與心理學上所謂的『高峰經驗』是相契的。相對的,傳統文化最高的境界:『逍遙』或『天人合一』(例如: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是『以排除人性為本而尋求至善至美』:必需不執著、動靜皆出乎禮、忍耐......透過種種高超的修行境界,從而同樣經歷到『高峰經驗』的最高層次。
 

人文精神是一種價值體系的再造

  因此,很多知識份子主張:『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這往往忽略了『人情練達』即是『人』的消失。『人情』是從大我為本來要求小我的改變配合,而非眾多小我為共同生活而公訂的規範法治;所以人情必定要求每個人都要變成一樣、人情才能練達;同時,尊重個人的人文精神就消失了。於是我們可以看到眾多網路討論的嚴重盲點:討論交流的目的不是為了尊重個人特色,而是為了要證明個人與人情不同是罪該萬死的。其實以我多年的網路生活觀察,邪惡的言論主張還會有人願意同情理解,唯有與人情相異的言論絕對會被鳴鼓攻之的;面對現代多元化社會,如果沒有重新建立深厚的人文精神,幾乎注定了成為一元化的思維。

  人文精神是如此難以定義:它不是一個答案、一個觀念,它背後是一整套價值系統的反省,甚至是整個文化演變的深刻反省;所以我提出上述觀點,使用用三個層次來體驗:『人文精神是一種價值體系的再造』。

  第一個層次是『所有人性本能皆值得積極面對』:所以我主張『價值觀的平等』。

  第二個層次是『所有人性本能皆有先天限制,沒有完美無缺的可能』:所以『不要求個人的完美,而要求社會的完善』。

  第三個層次是『透過積極體驗真實人性,走向心靈躍升的高峰經驗』:所以會有貝多芬的後期弦樂四重奏、會有盧貝松的電影心境轉折......
  這將是一個長遠的生命追尋!

(END)
 

 

回目錄 回【音樂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