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傳統到現代的轉化
談國樂與西方古典音樂的不同境遇
蘇友瑞

  分享音樂聆賞以來,一直面對的問題就是:一個文化上的華夏子孫,為何談到比較嚴肅的音樂就只能談論西方的古典音樂,而很少談東方的國樂?

  我個人的想法是:自從秦始皇焚書後,樂經失傳;原本充滿愛情性愛的《詩經》還能留下『后妃之德』的附會,完全抽象化的音樂自是難以談什麼禮樂教化了。於是音樂從知識份子階層開始徹退:我們談論高級知識份子,會說他以文章著名、以書法著名、以繪畫著名,極少『只』因為音樂就著名的。就算是著名的嵇康《廣陵散》,老實說,若不是他先以文名成為竹林七賢,否則他的音樂水準會不會有人重視恐怕很可疑。

  時間到了清朝近代,幾首經典級的國樂連作者姓名都不知道;甚至因為不重視記譜的嚴謹度,連原譜是什麼都有一大堆不同版本,演奏起來更是天差地遠。琵琶獨奏版的《春江花月夜》可說是逍遙意境的第一名曲,但是流行的絲竹版卻是味道盡失,到底那一首才是真正的春江花月?《十面埋伏》更慘了,我有十多張《十面埋伏》的唱片版本,每個版本差異都是貝多芬與蓋西文的差別、古典樂與搖滾樂的差別......

※     ※     ※

  於是面臨東西文化交流了,國樂家開始向西方古典音樂借鏡。但是立刻遭遇深層文化意識的嚴重衝突,因為西方古典音樂的深厚傳統是建構在『拯救的人生觀』:管弦樂的合奏與平衡的目的是產生『走入世間』的美感而不是出世的美感,幾乎不能產生任何逍遙意境;音樂的曲式(如奏鳴曲式或賦格曲式)更是西方文化特有的『人神之間的衝突對立』,更不適合國樂。於是國樂西化的結果,往往造成無法平衡兩種價值觀的徹突,連帶難以產生驚人的典範級作品。

  最後只剩下『吸收了國樂風格的西方古典音樂』留下來,例如黃河鋼琴協奏曲、梁祝小提琴協奏曲....這些音樂在本質上完全是西方古典音樂,就好像馬勒的《大地之歌》或拉威爾的《鵝媽媽組曲》第三曲,雖然有東方音樂的風格,但是本質上仍然是徹底的西方古典音樂。

  所以很少嚴肅聆樂的知識份子談國樂,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國樂尚沒有『成功地』從傳統『轉化』成現代,就好像新幾內亞的原住民得辛辛苦苦面對現代文明一樣。因此像我這種在網路上談論古典音樂十多年的寫手,大概只有陳韻琳約略知道我的國樂典藏有多麼驚人。問題是,沒法寫,寫不出來,不知道怎麼寫!因為它的本質就是極度個人化的逍遙內省意境,只有極端親密的朋友才能相互交流;這就好像廣陵散從不彈給外人聽一樣,所以我會在網路胡吹小提琴的弓法,卻不會唬爛琵琶的輪指跟古琴譜的天書琴譜(電腦也打不出來)。

  真的要談論國樂,還得等國樂能成功地從傳統轉化成現代才行。反之,如果談詩詞,這是傳統文學最成功的典範,那就很容易談到東方的文學了。

※     ※     ※

  就算拒絕進步,堅持只欣賞傳統的國樂古典,照樣面臨嚴重的時代脫節問題。現在己是唱片決定音樂欣賞的時代,因此聆賞國樂必需依賴音響器材播放國樂唱片的效果,結果,照樣出現音響科學無法表現國樂古典的困境。

  一般而言,我們現在的音響觀與音樂觀己經徹底的西化:我們要求音樂要有殘響,音質與音色才夠豐富;所以發燒錄音往往講究在音質水準高超的教堂中捕捉音響美,或者使用後製加料的方法去模擬教堂中的殘響。因此用個簡單的說法,這種音響旨趣是『追求直接音與反射音的混合』而產生音樂本身的美感。

  傳統國樂古曲則完全相反。它追求的是一種『從有到無』的意境,也就是說,一個聲音發出了,千萬不要反射回來,就這樣無窮無盡地散發開來溶入大自然。換句話說,如果這種國樂古曲的演奏是在強調反射音的教堂空間,那慘了,很可能會意境全失。

  使用正確音響來鑑聽國樂唱片的結果,沒錯,號稱是在發燒教堂錄下的發燒國樂唱片,通通徹底失去了逍遙意境的旨趣。這樣的唱片演奏只能讓極少數精英感受成功,一般愛樂者縱使滿口逍遙樂天,遇到這種唱片卻是完全聽不懂,網路上到處可以找到這種實例。

※     ※     ※

  國樂古曲裡『與大自然合一』的逍遙意境,我的確在『無位格的音樂體驗』中,發現從貝多芬第32號鋼琴奏鳴曲第二樂章,再到馬勒的第八交響曲《千人》第二樂章、《大地之歌》露一下臉之後,轉向法國古典音樂界的丹第(Vincent D'Indy, 1851 ~ 1931),最後在皮爾奈(Gabriel Pierne,1863- 1937)徹底發揚光大成為最偉大的藝術。文化素養與華夏同樣深厚的法國文化當然可以發展出類似的意境,但是這個路線被現今主宰西方古典音樂界之英美評論家故意忽視,華夏知識份子卻隨之起舞。反而日本的古典音樂界更重視這個音樂根源,上述法國曲目幾乎都可以在日本出版的古典音樂唱片中找到。

  若進行一個不負責任的推測,傳統國樂轉化成現代國樂的學習之處,應該在這些充分表現逍遙意境的西方古典音樂作曲技法中。尤其是皮爾奈,欣賞他的音樂不禁油然生起:『這就是國樂!』的藝術體驗。其中的音樂技巧都是可以具體談論的,而 Timpani 這個重視正確錄音的廠牌更是把這種『聲音發出後從有到無』物理狀態捕捉完美。所有的條件與資源都是存在的,只是看看有沒有先鋒可以走出第一步。

(END)

 註:何謂《管弦樂的合奏與平衡的目的是產生『走入世間』的美感而不是出世的美感》與《曲式(如奏鳴曲式或賦格曲式)更是西方文化特有的『人神之間的衝突對立』》,都是可以落落長寫幾萬字的觀念。但是在這篇遊戲之作當然無法長篇大論,先把這個問題丟出來,以後有空,我會仿『賦格曲──貝多芬心靈的永恒提問』再寫一篇『奏嗚曲 ── 從情感統一、情感矛盾到心靈對立』。

 

我要回應 回目錄 回【音樂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