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士德之死(二) |
||
陳韻琳 | ||
舒曼的《浮士德場景》,花了最多樂段處理浮士德死後升天之景,此景在歌德《浮士德》中篇幅比例其實很低很低,但在舒曼《浮士德場景》中,卻佔了很重的比例,所佔的時間是全曲的三分之一,可見舒曼知道這升天段落,意關《浮士德》作品核心的意旨。 舒曼完全根據原著中浮士德升天場景之詩,只稍微作了一點簡化,因此在天使們的合唱中,保留有原著中之詩:「唯有人不斷努力,我們才能拯救,因為有愛來自天庭。」 這段詩作要特別說明,是因為歌德在1831年寫給艾克曼的信中說:「浮士德得救的秘訣就在這幾行詩裡。浮士德身上有一種活力,使他日益高尚化和純潔化,到臨死,他就獲得了上界永恆之愛的拯救。這完全符合我們的宗教觀念,我們單靠自己的努力還不能沐神福,還要加上神的恩寵才行。」 因為這是歌德自己註腳的鑰句,所以特別的重要,這段話意味歌德心目中的浮士德能獲得上帝的拯救,那背後的原因。 儘管浮士德此生追尋真善美,但在追尋過程中卻無法避免罪孽。他與馬格麗特之戀,與最後理想國的締建,都是「欲善卻成惡」。 「欲善卻成惡」的浮士德,跟「永遠否定的梅菲斯特」的相遇,注定使他的追求功敗垂成。浮士德追求真善美的過程,梅菲斯特是竭盡所能的不斷的進行著諷刺與否定,當浮士德死時,梅菲斯特也說:「純粹的虛無....永恆的創造對我們有何意義?無非重新化為烏有,不如說它從未有過....我因此更喜愛永遠的空虛。」 可是浮士德出乎梅菲斯特意料之外的,獲得了拯救,「他者」出現,進行了契約的干預,使浮士德對真善美的追求不僅不是一場空虛,甚能再死後與永恆的真善美相遇。 人們在努力過程中犯了錯誤,卻從永恆之愛中獲得拯救,這正是上帝對梅菲斯特否定力量的再否定,是比梅菲斯特力量更大的力量,於是「欲善卻成惡」的浮士德的升天,還是讓梅菲斯特再一次經驗「總是想作惡、卻總是行了善。」的「欲惡卻成善」。 這非常重要的結尾,舒曼花了很多力氣來創作,長達34分鐘的曲子,完全是宗教式的,聽來簡直就像是一曲我心目中安魂彌撒該有的情感,對死者的安慰、對死亡的寧靜與安詳、對拯救的頌讚,對已逝生命的喜悅與滿足。因為整曲的情感十分一致,所以不同歌者之間的段落銜接上,還算自然,就宗教情感與音樂性的處理,比他1853年間創作的彌撒曲要好很多。但我仍舊覺得舒曼的音樂形式與人聲配器的互動上,能力都不是很夠,因此雖能被旋律或和聲感動,但聽多了總覺得有些單調,缺乏變化。 與舒曼相比,舒曼的〈浮士德升天〉在全曲中比例非常重,可是李斯特最終的〈浮士德升天〉,跟全曲相較比例很輕。但李斯特處理浮士德升天的音樂技法,遠比舒曼強很多。梅菲斯特主題之後的終曲,他是用C大調和弦、管風琴般的音樂,配以充滿古老的神秘氣息的男聲合唱讚歌,最後營造出一種神聖淨化的滿足感,當然這段意指浮士德因「他者」介入,神秘的獲致拯救。 |
||
回【主題音樂】 回【文學天地】 回本篇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