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典音樂的《入門問題》談起 之二 
    ──如何完整吸收音樂訊息?以『讀譜聽音樂』方法論為例
蘇友瑞


前言:
  在我的『從古典音樂的《入門問題》談起』一文提到:

  『如上所述,進入古典音樂的一個很重要的門鑑,就是願意花時間去『閱讀它』。當然,『閱讀古典音樂的音樂資料』遠比『閱讀古典音樂的文字資料』還要難上非常多,因為人類先天不容易專注在聽覺訊息(這部份會另有專文論述)。於是古典音樂界往往出現詭異現象:對古典音樂相關資料瞭若指掌,卻明顯沒有聽到音樂的真實內容。 』


  這裡隱含一個重要的古典音樂之《入門問題》:人類先天無法專注在聽覺訊息,那麼如何完整吸收一首古典音樂的訊息?也就是說,很可能所謂的入門問題,就是發生在:真誠的古典音樂欣賞者比起入門者而言,擁有個人獨特的一套專注吸收音樂訊息之方法。

  很多談到這個進階的《入門問題》的文章,往往強調『要使用不同角度來聆聽每一首音樂』、或者『要聆聽種種不同的音樂類型』。這些都是表面上很正確的原則,卻常常是說得到做不到的口號。原因就發生在,我們普遍對人類心理認知層面有太樂觀的錯誤假設,導致邏輯思辨嚴謹無比的方法,常常是完全不符合心理認知事實的錯誤方法。因此,我以我私人獨特的『讀譜聽音樂』方法論為例,把這個『如何完整吸收音樂訊息?』的進階《入門問題》重新解釋成能真正被實現的方法。

  要再三強調的是,這裡所謂的『讀譜』絕對不是要研究樂譜,而是『找一種方法來幫助專注於音樂訊息』。而且這只我個人極主觀的私人方法,不見得適用於很多人;也一定會有很多人擁有自己不同的專注聆樂方法。



人類難以『專注聆樂』的先天限制:

  首先我要強調,人類的聽覺能力非常強、卻也非常差。人類的聽覺可以接收一大堆我們自己都不知道的多量訊息。從隱含性學習的認知心理學研究看來,說不定我們傾聽一個人講話時,甚至己經無形中『聽到』他剛剛失戀的傷心事,這是聽覺能力極強的地方。但是,正因為聽覺能力太強,訊息太多,所以人類的認知系統無法負荷,導致人類的『聽覺注意力』是非常非常差的。

  兩本書同時給你閱讀,內容完全相同,只是一本書比另一本書多排一段。你可以在幾秒內發現兩本書內容是一樣的?根本不必0.1秒。

  上述實驗用唸的給你聽,一本書唸給左耳聽,另一本唸給右耳聽,兩訊息的先後差距只有六個WORD而己,結果你可以在幾秒內發現兩隻耳朵聽到的內容是一樣的?答案是平均4.5秒(Treisman, 1964)。你看,人類的聽覺注意力多差?

  所以人類是『難以專注於音樂訊息』的,就算是最偉大的音樂家照樣做不到,最多只能說他的注意力會比一般人強。相對的,如果能找到一種方法來幫助專注音樂訊息,那就算是業餘愛樂者,也有可能比專業音樂人士吸收到更完美的音樂訊息;初入門的愛樂者使用有效的專注聆樂方法,也有可能比老手吸收到更豐富的音樂訊息。



『選擇性注意』的聽覺能力:

  『要使用不同角度來重聽每一首音樂』,這句話當然合理;但是,誰有把握認為自己可以從『聆聽音樂』中獲足夠的音樂訊息?

  由於人類的聽覺訊息過量,音樂本身的訊息是需要去『選擇性的注意』出來的。這個意思是說,如果我們相信『只要自己認真聽音樂』就可以接收到大量的音樂訊息,這個假設是完全錯誤的。事實上,我們聽一首音樂,真正『選擇性注意』到的訊息,可能不到 5 %(詳細實驗數據應該更低)。也就是說,『使用不同角度來重聽每一首音樂』這句話的真實心理現象是:『使用不同角度來重聽每一首音樂中特定的 5%』,也就是說,這樣的觀念實踐後,只是讓我們更封閉在那我們注意到的 5 %。而所謂的不同角度,只是根據封閉的 5 % 去進行主觀詮釋。換句話說,如果你對該首音樂己經偏見在 5 %,那麼不管你再聽幾千萬次,主觀詮釋再有幾千萬次不同角度,你仍然只是封閉的 5 % 而己。

  同樣的,『要聆聽種種不同的音樂類型』可以讓自己的聆樂體驗更寬廣嗎?如同我先前一堆『音、樂分立』角度重新聆樂的心得文章所述,當構成古典音樂的種種素材中我偏偏只注意到其中一個『線條』因素,那麼再聆聽幾萬首不同的音樂,我也永遠只會從『線條』的角度去映證原始偏見而己。

  這跟個人的音樂素養一點關係都沒有,就好像人再怎麼偉大也絕對聽不到一千萬HZ的聲音一樣,這是『人類的生理心理限制』,無人可逃。



完整吸收音樂訊息的一種個人方法:讀譜聽音樂

  我熱愛古典音樂開始,就一直苦惱於無法專注聆樂的事實,於是發展了一套『讀譜聽音樂』方法。樂譜當然比原始音樂簡略,所以需要演奏家詮釋才能成為完整音樂。但是世界上大概只有幾個莫札特可以靠直接聽音樂來還原總譜,這就說明了即使是這麼簡略的樂譜資訊,就己經是人類無法完整吸收到的過量資訊了。換句話說,從方法論的立場,我這裡所謂的『讀譜』不是要幫助音樂詮釋,而是要『還原正確的音樂訊息』;因為我們絕對無法吸收唱片的完整音樂訊息,所以透過讀譜來專注吸收便是很好的方法。

  我過去欣賞貝多芬後期弦樂四重奏是這樣的:選擇一首,ok,只盯住第一小提琴,全曲從頭到尾聽一次,ok。再來只盯住第二小提琴,全曲從頭到尾聽一次,ok。再盯住中提琴,全曲從頭到尾聽一次,ok。再盯住大提琴,全曲從頭到尾聽一次,ok。好了,這時我己經把這首音樂的完整訊息吸收地比別人多很多了,好,這次樂譜拿著,一次同時注意四隻樂器,從頭到尾完整聽一遍。ok,會不會跟不上?跟不上就再聽一遍。

  當然,以上這麼累是剛開始讀譜時,到了現在,就算是一次二十幾行的拉威爾管弦樂譜,聽個一次就可以全注意到了,這是死功夫,急不得的。

  有沒有別的方法?當然一定有,我說這是我面對人類聽力先天限制的『個人方法』,當然不是普遍原則,所以不必去理會這種方法好或不好。這種方法對不對不重要,重要的是讀者你自己克服『無法完整吸收音樂訊息』的方法是什麼?

  因此很多人都知道,我一直只聽3B2T,絕對狹窄而不寬廣。但是當我遇到新天新地唱片行的林主惟先生,面對他提出來的法派音樂觀念與唱片,學習速度之快之準是很明顯的。音樂學習速度能這麼快又準,就是因為我吸收音樂資訊的方法論是對我個人非常有效的。

  請注意:音樂的欣賞能力,當然不見得與讀譜有關,但是,與『你到底吸收了多少音樂訊息』卻有直接相關,你如果能藉由其他方法吸收更多音樂訊息而不必讀譜,那你當然會有相同的音樂水準。

  再者,任何方法論一定都會有偏失,無庸置疑。我認為我開始玩音響與遇到林主惟先生之前,無法認識法派音樂,正是讀譜方法論不夠周延之故,因為樂譜無法記載『正確的音色』。當然了,讀譜方法論上述的缺失也不會致命,因為我學會音色藝術後,會自動編碼編進樂譜中;所以現在看樂譜時,己經可以『閱讀出』(猜想出)作曲家想要的完美音色應該如何。所以,方法論一定會有缺失,更正缺失的唯一途徑是『反省式的體驗』── 很多時候,我們的體驗只是加強與映證我們的偏見,能真正反省式的體驗是非常困難的,這點太難解釋以後再說。

  三者,很多『會看譜』的人不見得是使用我這種『讀譜方法論』。我這個讀譜方法論的重心在於利用樂譜來吸收最多量的音樂訊息,透過分開注意聽每個樂器獨立發聲的方式,訓練自己整合多隻樂器合併發聲的音樂辨認能力。反之,會看譜的人,可能只是拿樂譜當成某種思想辨正的根據,而不是當成一種吸收音樂資訊能力的訓練。例如,所謂拿著樂譜緊盯演奏家有無犯錯....這種人再怎麼讀譜都絕對不會是我這種方法論。

  最後,有沒有其他方法?當然一定有!依我個人觀察,強調『正確音響』的音響玩家,是另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論。(註:所謂『正確音響』是另一種音響觀念,強調聲音訊號的完整度而不是強調悅耳好聽,相關論述請參考我的其他文章。)



結語:

  自從我提出『音、樂分立』角度後,才發現原來有這麼多音樂的『音』之訊息是非常多人完全沒有聽到的,甚至千萬音響玩家也聽不到。假設他們的音響不是錯誤音響的前提下,合理的解釋就是他們根本只有『選擇性注意特定 5 % 的訊息』的音樂欣賞能力。如此一來,無論人文素養多高、心胸多寬廣、個性很多元.....通通沒有用!因為連音樂都沒有完整聽到,那有可能產生完整的音樂素養?

  就是因為音樂只聽到小小一部份,所以一聽再聽都聽不到更多訊息,只好進行『樂』之詮釋。因此,所謂的『要使用不同角度來重聽每一首音樂』,常常只是在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總只能聽到獨奏小提琴,今天心情好就說很雄壯、明天失業了就說很悲壯.....使用不同角度來重聽了半天幾百次,還是沒有聽到這首音樂的低音管有多麼美妙。

  所以,做為一個不滿足於只是聽爽的音樂學習者,首先要面對的問題就是『如何克服『無法全面吸收音樂訊息』的困境?』。上述讀譜方法論只是我的個人方法,不是普遍原則;重要的是找出自己獨特的解決方法,這樣子,才能在音樂欣賞的水準上更進一步。



回【主題音樂】 回【音樂社會文化省思】 回【趨勢文化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