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樂唱片市場的歷史演變論

 
 

作者:蘇友瑞                   

   

  本來嘗試想討論『古典音樂CD唱片低價化』的現象,但是越思考、越發現存在一種歷史演變的角度,可以帶出很有意思的古典音樂文化現象。當然這篇只是遊戲之作,不是非常嚴謹的學術論文,多個幾年或少個幾年、寫錯人名、寫錯廠牌名......通通可能發生。

  古典音樂唱片出版現象的歷史溯源,我想可以從 EMI 的李格一統江湖談起,約是50-60年代。這時是一個『黃金時代』,水準高明超的演奏家多得要命,廠商可以自由挑選他想要、他偏好甚至他利益所在的演奏家。所以無論有多少商業運作或醜聞,製作的唱片就算不夠滿意也往往是極高水準的成品。這麼容易產生好產品的年代,我不論道德是非只論成果效益,故稱為『黃金時代』。

  再來是70-80年代,古典音樂五大廠的情勢明朗,我稱為『青銅時代』。這時仍存在50年代大師教出的不少青出於藍的繼承者,每個演奏者都要向先師挑戰:他如果不能演奏出另一種絕佳的詮釋並且擁有自己的特色,那麼大廠商如何推銷他的商品?於是,在這種時代,無論是何種演奏傳統的訓練,演奏家總是費盡心思去產生具有個人特色的詮釋方法。以我個人主觀而論:DG的吉利爾斯、拉撒路四重奏團,PHILIPS的聖馬丁弦樂團、布倫德爾,CBS 的顧爾德,通通算是這個『青銅時代』的產物。同時間,以古樂器演奏為號召的演奏也開始出現,所謂『回到作曲家時代的聲音』那只是一種特色,通不過理性的論證。但是,的確也走出一條創新詮釋方法的路線。

  再來是90年代,新發行的唱片之獲益仍大,但是如何吸引愛樂者購買新出版的唱片?於是進入『星光時代』。這時詮釋的創新己經無能說服人了,明星的塑造成為主流方法,詮釋的怪異也是另類選擇。當然,演奏家本身的外表一定要有特色:特別美、性感、醜、甚至特殊殘疾,通通可以成為賣點。這種現象跟好萊塢己經相去不遠,故稱為『星光時代』。

  再來進入二十一世紀初,走向了『微利時代』。因為再也不可能靠新發行唱片獲利了,當然只能靠再版的大師級唱片獲利。這種再版唱片如何獲利?非常簡單,一張CD唱片本身的材質,價格可以相差超過五十倍,當然這種差別的就是音響效果的明顯差異。而從使用的『訊源』到製作成唱片的過程,也相差過超過百倍。種種省錢方法的運作之下,即使是把再版的大師全集賣得便宜五成,仍然可以獲得鉅額利益。因此造成音響界開始發現『第一版CD唱片』居然比『新出版CD唱片』好聽,CD也像LP一樣講究版位的現象開始產生並流行。

  以上是主流的古典音樂廠商之寫照,非主流的廠商當然就不一定了。從這種走向看來,唱片小廠在青銅時代與星光時代還可以放手一拼,到了微利時代大概就只好認輸了。於是小廠商倒得倒併得併,最後留下的小廠商自有其獨以存活的特色,其中最大的共同特色就是『音響效果』。

  因為,只要對音響效果稍稍敏感一點,非常容易發現『新出版的低價CD唱片』有一種令人非常不舒服的『躁感』,讓『長時間聽音樂』變得非常不舒服。除非你的音響系統把這些躁感通通修飾掉,否則長期聽音樂變成很不舒服的事。在我的體驗中,這種不舒服的感覺即使是低價音響系統照樣會出現。

  於是小廠商的唱片有了絕佳賣點,就是直接訴人性最原始感官的音響效果。不管是走錄音不修飾的美好時代唱片還是走修飾明顯的 RR、TACET等廠牌,它們共通的特性就是讓長期聽音樂變成很舒服的事。

  十多年前我可以用手提音響加耳機大聲聽當時貴死人的吉利爾斯與拉撒路四重奏團,連續重覆聽三十幾次也不會『躁』;而現在『新出版的低價CD唱片』,卻是聽一張『躁』一張;EMI的第一版馬替農的德布西明明好聽的要命,現在同一演奏錄音之EMI大全集低價版卻『躁』到聽不完一張CD。你說是我十多年前音響要求低嗎?十多年前不是沒有買過超低價唱片,例如我最愛的唱片之一:DG的肯普夫演奏貝多芬 OP.126 與其他鋼琴小品集;它當年才200元一張,超級低價,但是偏偏一點『躁感』都沒有!

  很明顯的,低價化唱片帶出來的是人類原始感官的不舒適。

  低價化CD唱片讓很多人以低門檻進入古典音樂大師的世界,這是絕不可抹滅的優點;但是它是否也同時毒化熱愛古典音樂的原始熱情?那種違反感官的躁感會不會進一步讓古典音樂成為理智上的熱情而非感官上的真正享受?明明很躁,就是要說它是好唱片(事實上大師的演奏也的確非常好);久而久之,古典音樂不是聽覺感官的滿足,而是理智上的說服,最後是不是導致口是心非的虛偽古典音樂欣賞者增加?

  這是一種特殊的音樂社會學現象,很可能走向悲劇,需要的是擺脫流行觀點的有識樂友共同承擔!

[ 回 企畫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