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樂欣賞的科學基礎:CD唱片的特殊規格雜談

 
 

作者:蘇友瑞                   


  現在是2011年,近十幾年來古典音樂的唱片市場由CD主導,又從而演申出HDCD、XRCD、SHM-CD、藍光CD....等等一大堆特殊規格;在這些眾說紛云的唱片市場中,究竟有沒有滿足音樂或音響的意義?簡單來說,己經有某一演奏版本的CD,還要不要為了音樂或音響的因素再買下特殊規格的CD?

  從科學的角度仔細思考,問題可能是在經濟學的理性層次,而不是音響科學或音樂美學。

  一般而言,越大型的唱片公司出版唱片的目的越傾向賺取大量的利潤;低價唱片意謂著薄利多銷賣,目標當然是大多數使用低價音響的愛樂族;高價唱片意謂著品味取向,當然偏向賣給使用高價音響的愛樂族。

  再者以一般而論,高價音響HI-FI性能在機率上往往會遠大過低價音響;因此,想讓低價唱片賣得好,就得配合低價音響才能發出好聽的聲音,誘發想買的動機。同樣的,要讓高價唱片賣得好,就得配合高價音響發出好聽,才能誘發想買的動機。結果如我個人所發現的:越是低價唱片,越是刪除高低頻來造成好聽的假象;越是高價唱片,越是敢挑戰足夠的頻寬。越是低價唱片,越是強烈的暫態反應與動態對比免得殺音響;越是高價唱片,越是敢挑戰足夠的暫態反應與動態對比。

  格式與材質都不是問題的重點,重點只是唱片公司想讓他的消費者聽到滿意的聲音而己。因此先前在MY-HIEND網站頂級發燒友twc家訪中見識到貴死人的玻璃CD,沒錯,正因為一片六萬元如此高價唱片一定是為了搭配百萬或千萬音響,所以母帶的轉錄水準不知道比相同錄音的DG大花版唱片高級多少倍!簡直可以說,使用三萬元音響播放這張『高級轉錄』的CD,一定遠比千萬音響播放最糟的大花版CD好之太多。格式與材質從來都不是問題的重點,重點在於錄音本身的品質與轉錄製作的真正水準。

  在這種現實處境下,若要購買這些大型唱片公司的產品:低價音響族買低價唱片就好,高價音響族再去挑戰高價唱片,一般而言是符合現實的最佳考量.....。頂多只是高價唱片會再分成:滿足高價的『鑑聽音響』還是高價的『美聲音響』;前者在我的聽感中似乎以 SHM-CD為代表,後者似乎以 XRCD為代表。兩者乍看是材質技術與轉錄技術根本彼此無關,但是實質上可以輕易聽出來:SHM-CD的母帶轉錄結果傾向『鑑聽音響』而 XRCD的母帶轉錄結果傾向『美聲音響』。兩者使用什麼科技完全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想迎合那一種消費者的能力水準。

  至於我自己,只要不買這些大型唱片公司的產品,就可以跳出這個經濟決定論的迴圈了.....:P

※   ※   ※

  聽起來似乎我主張可以去買 SHM-CD?的確是,如果你就是只喜歡特定演奏又不想買二手LP、二手首版CD,那SHM-CD的確有其優勢;藍光CD我沒有好好測試過,也懶得再測試,有些重要觀念才更需要好好討論。

  如果你是為了音響效果,而不是為了『大師情結效果』,那麼SHM-CD至今我沒有聽過其原始錄音或演奏是『夠正確的』.... 我知道我的標準太嚴苛,問題是隨便都可以找到兩仟多張以上的常見CD可以痛電這些 SHM-CD的音響效果,何苦去跟大家追逐『有問題的大師』── 這樣寫,是不想偏離主題去批判這些所謂的『大師』根本只會敗壞我們真正的古典音樂素養。

  真的要欣賞音響效果,只要挑錄音正確、轉錄像樣的CD唱片就有數萬張可以慢慢挑了;也許向新天新地唱片行買唱片太過特異,沒關係,一般唱片行如博克萊網站,請參考我在《演錄雙絕之頂級唱片的法國觀點》一文中提到的『左邊的唱片』。那麼大概就有兩仟多張CD唱片可以慢慢選,而且保證每一張的錄音水準與音響效果通通大勝任何SHM-CD、就算搬出原始錄音的首版LP也可能輸得一蹋糊塗,因為『錄音』與『轉錄』才是真正決定了音響性能的一切。

  真正的問題,在於追求利潤至上的唱片大廠,為了迎合消費者,他們絕不可能以音響科學為考量、更不可能以音樂美感為考量。

※   ※   ※

  或許有網友會以為上述觀點只是針對優良的現代錄音,那麼歷史錄音呢?首先我們當然先不討論歷史錄音是否成為另一種自我標榜的工具,歷史大師是被真正欣賞出大師水準?還是被商業文宣吹捧出來的?我們假設欣賞歷史大師的目的是:透過有限的錄音水準,儘可能聽到最多歷史大師的聲音訊息,才能幫助我們享受他們的音樂水準。

  這下子問題更嚴重了!因為我的體驗中,MONO錄音的版本(轉錄)問題比現代STEREO錄音『更嚴重』.....我自己手上一大堆非常值錢的 EMI REFERENCE系列的第一版 CD,但是我很清楚,EMI REFERENCE系列是最錯誤的糟糕示範之一。

  歷史錄音無可避免地有嚴重雜音,但是,性能強大的音響,『雜音』(錄音器材本身造作的或背景躁音)與『音樂』的分離度會非常清楚,非常容易讓欣賞者學會『忽略雜音』而專注在『音樂本身』;其實這正是高級的LP音響系統可以讓音響族『忽略』LP的雜音之心理學現象。相對的,性能不夠的音響,雜音會跟音樂混在一起,『完全無法欣賞』老大師的音色藝術,只能從速度與強弱去猜測他們的詮釋水準。

  例如 EMI REFERENCE這種藉由『消除躁音』而得到『好聽』的轉錄,它們完全不考慮高等級音響有分離『雜音』與『音樂』的能耐,只考慮到低等級音響出現躁音會很難聽的問題。結果主動消除躁音之後,就算再使用高級音響,扭曲的轉錄造成雜音與音樂永遠混在一起無法分離,跟使用低級音響的播放結果相差無幾。所有採取這種轉錄方式的歷史錄音,幾乎沒有不是如此的。

  這可不是促進社會平等喔!如果只是不適合高級音響播放也就算了,問題在於這種消除躁音的後果就是把演奏家的音色藝術與細膩的表情通通消除掉;也就是說,客觀上這種錄音根本聽不出老大師有什麼了不起,頂多只能聽到詮釋的特殊性而己。福特萬格勒的高知名度只是運氣太好,他的詮釋太特殊、就算使用MP3都可以輕易聽出來。除此之外,使用這種錯誤轉錄的歷史錄音,是絕對不可能對老大師有什麼真正深刻的理解的。連真正的聲音都聽不到,是絕無可能聽到真正的音樂,歷史大師變得非常容易被炒作。福特萬格勒那張最著名的1951之拜魯特貝多芬第九交響曲之超高知名度可能是最佳錯誤示範:明明是福特萬格勒次一級的演奏水準,最糟的錄音再加上雜亂剪接,透過它能正確了解福特萬格勒是絕不可能的 ── 但是可以賣出非常多張他的唱片!

  EMI REFERNCE的老CD是錯誤示範,所以 EMI REFERNCE系列的 LP相對就好了一點,這是錄音或轉錄違反科學性能之最佳明證,同時就保證通通比不上選擇不消除躁音的正確歷史錄音之轉錄唱片。這些 192X、193X 的正確轉錄之歷史錄音CD唱片,一向是我拿來當成音響測試的重要鑑別工具,常看我文章的網友都可以發現我最喜歡拿 1934的瑪格麗特•隆之山歌交響曲來測試音響的『雜音』與『音樂』之分離度,並且常常誘使發燒友真心的熱愛歷史錄音與歷史大師。

  追求嚴格的音響科學標準,與欣賞老錄音中的老大師不但完全並行不悖,甚至才是正確理解老大師之藝術水準的手段之一;所以我才會常常說:音響的科學要求越嚴苛,音樂的素養越能走向真正的水準。

(END)
 

[回企畫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