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音響前輩『音響是手段,音樂才是目的』的主張成為主流思考,但是這句話的真正知識論或美學內涵究竟是什麼?明顯沒有看過任何嚴謹的論述。結果最後看到的是一種可怕的錯誤價值觀:既然一個是目的、另一個只是手段,當然就分出高低了;所以欣賞音樂比調整音響還要高貴?因此唱片多半都是好的、而音響就是神話當道?......
至此己經出現錯誤的『聖俗二分』價值觀,即使在基督教神學上主張『神聖與世俗必需二分』都己經被證明是錯誤的神學思考,因此在這裡是不必花時間在本質論上論述為何是錯的;於是我寧可採取『價值現象學』式的論述,直接觀察這個價值觀在音樂音響圈中出現的現象,看看是否反過來毀滅音樂與音響本身的意義。
※ ※ ※
音響發燒圈子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場。既然願意花上百萬甚至千萬來建構音響系統,當然是對音響硬體嚴苛挑選的理性工作者;然而在『音響是手段,音樂才是目的』的聖俗二分魔咒下,眾多竭力精緻化音響系統的玩家,卻不敢挑戰現有唱片是否錄音有問題或演奏有問題。於是,努力精緻化的音響系統,卻以市場上流行的低水準唱片進行評鑑,後果就非常悽慘了。
從一個最簡單的市場思考:唱片是要賣給一般大眾的,它如果表現出太高水準,一定會曲高和寡賣不出去。再加上我先前近百篇文章通通指出『錄音正確的唱片會殺音響』這個普遍事實,更造成了唱片公司為了行銷絕對不會讓流行的唱片展現太高的錄音水準。於是市場上的唱片勢必走向『加料』,不要讓mp3、電腦喇叭聽起來太難聽(音響被殺)才賣得出去。這樣的唱片,本質上就是錯誤錄音;使用錯誤錄音當成百萬音響的判準,當然會出現笑話。
只有最不在乎市場的小公司,或許才可能出現不怕殺音響的唱片。我的文章雖然多半以法國小廠為主,但是也推舉過美國小廠、德國小廠甚至台灣業餘錄音師的創作。這些殺音響的唱片都表明一種非常單純的現象:只要不加料,就會出現可怕的殺音響效果;只要使用正確音響來播放,音響就近乎等於現場。
因此,凡是主張『音響是手段,音樂才是目的』的聖俗二分錯誤價值觀,作為這種音響玩家必然是嚴苛挑剔音響,進而要求音響應該能把大部份的音樂軟體都播放地很好聽 ── 因為聽音樂『比較高貴』而玩音響『比較低賤』,所以能把『高貴的唱片』播放地很好聽的才配叫做好音響。
結果,他將會永遠得不到真正高水準的音響能力;因為,絕大多數錯誤唱片都會導致音響性能發揮不出來,最後就是導致主觀:例如我先前評論音響論壇紀念CD:明明 MERCURY錄音與 PHILIPS錄音兩者的聲音舞台高度相差那麼大,舞台深度層次相差那麼多;如此極端差異卻仍然宣稱兩者都是好錄音?也就是強迫自己認為『聲音舞台高度』與『舞台深度層次』都只是可有可無的主觀喜好?然後,為著這種錯誤認知,當然就得把自己百萬音響能清楚鑑別聲音舞台的實力,調整弱化成鑑別力下降的次等音響,才能產生兩者皆好聽的假象。
再一個例子:DG的錄音乾到令人抓狂,PHILIPS與DECCA中頻加料厚到油膩不堪,如何讓兩種錯誤錄音的唱片都能播放地很好聽?很簡單,先極端壓縮音響前端的動態,再從音響後端加料補回去;LP播放系統明明是超高難度的音響硬體,卻可以吸引很多發燒友堅持錯誤錄音很好聽,正是因為這種前壓後補的效果。等到把自己的千萬音響調整成這種『前壓後補』後,好!讓我們來播放管弦樂......咦?為什麼千萬音響居然分辨不出長笛與單簧管之音色不同?分辨不出小提琴與中提琴的音色不同?問題當然不是在音響,而是在使用者的水準。
所以,若真的實踐『音響是手段,音樂才是目的』,最後一定是:花一千萬元買到定價一千五佰萬的音響系統,再把它調整成只有十萬元等級的分辨能力,好讓一切唱片都變好聽一點......
※ ※ ※
另一方面,凡是主張『音響是手段,音樂才是目的』的聖俗二分錯誤價值觀,作為這種音樂同好必然是嚴苛挑剔唱片,不在乎音響的表現。問題是錄音水準極差的古典音樂唱片,讓我們根本聽不出演奏家有什麼水準;這種唱片的主旋律還勉強不會錄錯,但是獨奏音色或合奏音色就保證一定會錄錯。連真正的聲音都聽不到,要說能有什麼音樂水準的提升是絕不可能的。
如果音樂只是旋律或線條,當然音響或錄音是否正確就不是麼重要。然而音樂有非常重要的要素正是『音色』:否則通通使用鋼琴就好幹麻使用管弦樂?通通使用A調豎笛就好幹麻換成B調豎笛?如果音樂只是旋律或線條,那麼如同我二十歲前的聽法就夠用了,何必買音響?我二十歲前的聽法是:手提CD加耳機,數千本樂曲總譜,一萬張CD唱片......結果變成只能聽到『詮釋』。
正確音響之所以比『手提CD加總譜』還更能開拓音樂視野,就是它能展現樂譜中看不到的『音色』;而錄音低水準的唱片,音色的錯誤與扭曲是非常嚴重的、嚴重到保證沒有任何人知道貝多芬到底《田園》第四樂章寫作了什麼音色。因此,正因為要開拓音樂視野,擺脫欣賞古典音樂時只會聽旋律而不懂欣賞音色營造之困境,所以才會要求起碼的錄音水準。
無法分辨音色,造成只能空談『詮釋』;問題是『詮釋』太主觀了!憑什麼說海費茲或歐伊史特拉夫是小提琴大師?能盲目測試出來嗎?既然沒辦法,愛樂者憑什麼標準選擇聽那一張唱片呢?我得很不客氣地說:不過是根據唱片公司的廣告與市場上的流行趨勢罷了!
近年因為LP復興,再加上懂LP的發燒友太少,造成DECCA品牌的第一版LP特別高價。高價化不見得是錯的,但是為了這種高價化的市場需求而瞎掰出什麼大師就會笑死人了。我二十歲時,DECCA旗下的阿胥肯納吉唱片出版一大堆,唱片公司全力捧紅廣告不斷;但是任何有點基本鋼琴素養的愛樂者,都可以輕易聽出他只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唱片生產機器罷了!這一點在當年的唱片界與雜誌界都是公認的觀念,結果過了二十多年,本來應該被掃到歷史灰燼的無能鋼琴家,只因為搭上了黑膠熱潮,居然被尊稱為『鋼琴大師』且售價奇高無比!這是何等離譜的笑話?
『詮釋』是如此地不可靠,所以凡是空談詮釋,最多只是入門級甚至更低階的水準,只有萬中取一可能是高水準。如何能從空談詮釋的入門水準走向進階呢?依我個人經驗正是走向分辨『音色營造』的能力。例如說,如果聽不出NSO在呂紹嘉的指揮下,音色營造的能力己經遠遠贏過DG的卡拉揚與柏林愛樂,那就真的不必空談欣賞什麼管弦樂了。理由也不是說呂紹嘉比卡拉揚偉大,而是卡拉揚的唱片錄音『故意』完全削除音色營造,只留下『第一小提琴協奏曲』。這種聲音完全錯誤的唱片還能憑空猜想它有什麼詮釋上的精神內涵,當然是被媒體洗腦的結果。
所以,若真的實踐『音響是手段,音樂才是目的』,最後聽到的絕不會是真正的音樂,而是唱片公司的文宣與廣告唬爛出來的音樂。
※ ※ ※
從以上音響界與古典音樂界的價值現象學式觀察中,都看到了主張『音響是手段,音樂才是目的』的聖俗二分錯誤價值觀,必然導致音響與音樂的雙重沈淪。所以當我開始玩音響不到四年,就極其驚訝地發現:多次音響家訪,都發現使用低水準錄音的玩家,往往音響系統沒有真正RUN開:不是高頻有問題就是低頻有問題。也就是說:使用百萬音響播放劣等錄音,出來的聲音本質就是劣等。相對的,便宜音響播放頂級錄音,出來的聲音就是比劣等聲音高一級。無法分辨音色營造的錯誤錄音,就算使用千萬音響播放仍然是劣等聲音;可以分辨音色營造的頂級錄音,只要一萬八仟元的音響就可以欣賞到真正的貝多芬、華格納與拉威爾了。
這就是『聖俗二分』對音樂與音響最可怕的毒害,它導致人們不敢批判音樂、不敢批判演奏(唱片);殊不知『絕大數的唱片就像絕大多數的電視喇叭一樣,都是電視喇叭級的三流錄音』與『絕大數的演奏家就像絕大多數的流行歌手天后一樣,都是轉眼被遺忘的三流演奏』。對於『好聲音』的分辨能力是一切音樂或音響的最基本能力。對音響輕忽,就是放棄聲音的分辨能力;對音樂盲從,更是抹殺了真正的好聲音。
音樂與音響誰比較重要在此先不討論,然而當我看到連學生族群的 bbs之音響討論區都來一段:音樂是目的音響是手段,不要陷溺在換器材的迷思......我們就足以對這種聖俗二分的迷思感到畏懼了:它居然可以像宗教迷信般從小紮根在我們的社會文化,我們完全無法扺擋。只要一看到任何網路討論區真正實踐了『音響是手段,音樂才是目的』,不必懷疑!第一可能是其中的高手『故意擺爛』不想讓別人學會他的能力,所以故意放這句害死人的錯誤格言;第二就是,這將會是一個音響水準極差、音樂素養也爛到爆的劣等網路討論區。
我還發現一個有趣現象。性別心理學讓我們知道,男性最大的誘惑之一就是權力慾。當一個音響玩家玩出名堂來成為一代大師,風光一陣子後,後起之秀因為觀念先進而開始威脅到前一代大師的地位時;你猜這時己經無能老朽的大師要怎麼迷惑眾人來緊抓自己的地位與榮耀?沒錯!就是立刻大聲說:『音響是手段,音樂才是目的』!!所以你們這些後生小輩永遠贏不了我這個偉大的大師,我不談音響不是我不行了,而是我己經成為『聽音樂』的聖人了.....#$%$^(&%&()^*........
我只不過使用整套『一萬八千元』的兩聲道音響就可以清楚欣賞與評論『不同高低層次的聲音舞台高度』,而有多少發燒友認為音場高度需要多好的空間與多昂貴的硬體?問題只是發生在我播放的是正確的頂級錄音,是市場上數十萬張唱片中極少數的精品;就好像是數千萬戶電視喇叭中極少數的hi-fi燒友一樣,他們也選擇了數千萬組喇叭中極少數的精品;同樣的,演奏家也只有極少數是精品,看你敢不敢以批判的角度去找到真心所愛而己。
勇於懷疑音響硬體的問題,卻不敢懷疑音樂軟體的問題,真的是很值得反省的現象。從中深入的分析,更發現『音響是手段,音樂才是目的』隱含著『聖俗二分』的錯誤價值觀。其實,這也是東方文化僅有的幾個致命之價值缺陷,足以讓東方社會難以成功走向現代化公民社會的絆腳石;這部份就是另一個更嚴肅的議題了,等日後再慢慢加以發揮。
(END)
[回企畫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