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樂的欣賞與精緻藝術的辨認:舒伯特D.934隨興漫談

 
 

作者:蘇友瑞                   


  先前許多文章與討論,比較是從我對錄音美學與音響科學的認識,提出它們對古典音樂欣賞的影響。但是我欣賞古典音樂四十年來,主要還是學會了很多古典音樂的辨認能力:且先不要談音樂本身的美感與演奏詮釋的好壞,這就太容易走向主觀的分享。我傾向強調相對而言較客觀的『演奏技巧』之辨認能力,主要是鋼琴與小提琴;學這種鑑賞力後,就可以轉化成辨認其他樂器之演奏能力,甚至擴及整個樂團合奏能力的辨認。其實,我對音響系統與錄音藝術的好壞判定,就是追求最大的『演奏技巧之辨識能力』;如果這張錄音或這套音響難以協助我辨識演奏技巧,不管大家說它多棒我都一概打入冷宮。

  為什麼敢宣稱這種『演奏技巧』的辨認是相對客觀的呢?在此我以親身經驗來說明這種相對客的可能性:同一首音樂,找出不同的演奏版本進行『黑箱測試』:也就是說,我完全不知道現在正在播放那一張唱片,也完全不知道即將要播放那些人的演奏。樣本母群範圍都不知道情況下,開始評論這張唱片的演奏技巧特色。

  讀者可以看出,這與葡萄酒漫畫《神之水滴》的盲飲測試是一樣的相對客觀方法;只不過,我對於漫畫主角能精確猜中年份與酒莊實在覺得不可思議......我只能分辨好與壞、好在那裡壞在那裡,但要我直接說出這個演奏家是誰,實在太困難了做不到。

  重點在於,很多古典音樂迷,往往有一個嚴重誤解:認為能出版唱片的演奏家通常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問題是,當代的唱片、甚至包括被廣告大量吹捧的名演奏家,往往在演奏技巧上都有『嚴重問題』!聽不出來,不是缺點不存在,極可能是你『被教育成那些缺點不重要』、甚至是你音響或錄音主動把缺點修飾掉。雖然『被教育成不重要』好像很幸運不必傷腦筋,但是,古典音樂做為一個精緻藝術,正是因為它的豐富與多樣,以及它對『極致』的心靈追尋。如果被教育成不重要、不重視精緻,就注定了欣賞古典音樂的真正美感是極難達成的。

  以下引述一個多年前的黑箱測試內容,輕鬆揮灑隨意而寫,千萬別把內容想太嚴肅了.......

  話說多年前有樂友chin邀約進行這種版本比較的韻事,不過當時是在一間現己停業的藝文咖啡館(唉,理想主義何其難以生存!)進行音樂分享,而且現場音響系統的鑑識力極度不佳,因此只能當成比較不嚴謹的一次遊戲之作。

  同樣的,事先完全不知道要播放那個演奏家,也完全不知道chin將要帶來多少個演奏版本;但是怕音響性能影響黑箱測試品質,所以前一天事先在現場以『標準唱片』進行多次播放與調音,儘可能熟悉該音響系統的特性,然後才進行隔天的遊戲。音響系統的組合大概是:C.E.C. 3300R => 忘了名字的真空管擴大機 => JMLAB 906。

  我使用的『標準唱片』是 BNL 112929 的 Pelassy 演奏,當然不是考慮詮釋特優,而是考量演奏技巧極佳與錄音真實度夠高。雖然理想上更期待有更好的錄音版本,但是 BNL 最不殺音響(所以也不是最頂級的錄音),反而比較適合這套鑑聽力不高的音響系統來播放。

  chin網友提供的不同演奏版本共14個如下(未按照測試順序,copy自chin所發表的網路文字),每次測試後由 chin 記載,我再事後修正文字用語:

海飛茲(BMG, 1968-09-19 & 20)
許納德罕(DG,1966-03-15 & 16)
布許 Busch(EMI=APR, 1931-05-06)
郭德堡(DECCA ,1979)
西格提(CBS,1949-11-21)
凡格羅夫(BIDDULPH)
克萊曼(DG)
Hoelscher(EMI)
曼紐因(BBC,1957-06-16)
史坦Stein(SONY)
法蘭克Pamela Frank, Claude Frank(ARTENOVA)
卡普松Capuson(VIRGIN)
胡伯曼Huberman
拉雷多Laredo(BRILLIANT)

● 遊戲開始:

  chin 播放第一張。我一聽就說『弓法太輕,音色不飽滿。』,隨及以『標準唱片』解釋什麼是弓法太輕與不飽滿。簡而言之,演奏小提琴的音量大小有兩種控制方法(可以混用),一種是運弓的速度變快來求大聲,另一種是琴弓下壓的力量加強且靠近琴馬來求大聲。過份依賴快速運弓的大聲而無法以慢速加強弓壓求大聲,這就是我所謂『弓法太輕』導致琴音不飽滿的問題。

  然後chin揭曉答案,是克萊曼。
 

  chin接下來播放第二張。我直接稱贊伴奏演奏不錯,而小提琴的風格接近弗萊許一派的拉法;由於是歷史錄音難以判斷音色的水準,但可以聽出音準不如海飛茲那麼神準。

  然後chin揭曉答案,是Busch(布許)。我認為他的詮釋很不錯,勝過海飛茲版;但是個人極不偏好他的小提琴技巧流派。
 

  第三張:我說『弓法很強,愛賣弄音色,但是左手的美聲能力太差,詮釋不佳。鋼琴濫用延音踏板,音色不合格。』

  答案是西蒙郭德堡。後來討論到,他好像就是電影《紅色小提琴》中影射帕格尼尼的配樂者,弓法真的很強。鋼琴伴奏者原來是魯普,他的舒伯特一直有相同問題。
 

  第四張:我說:『琴音太輕太柔媚,我猜是女的.....』chin說:『你已經強到可以分辨小提琴演奏家的性別了???』

  答案是法蘭克(不知是否是兄妹?)。
 

  第五張:許納德罕。內容....事後兩人均忘地一乾二淨。
 

  第六張:我說『錄音有過份加料。演奏還不錯,弓法好,但音色單調;整體詮釋中規中矩,輸給我的標準唱片大的差異大概就是音色了。這是誰?』

  chin說:『Virgin的卡普松,應該算年輕一輩的新人,詮釋可能要等以後。』我說:『可惜跟這樣的錄音方式琴藝會墮落,聽撥弦樂段的殘響就可以很明顯知道加料過度;就算是幾千萬的史瓦弟發利名琴,也絕不可能高把位撥弦時還能有餘音殘響。』
 

  第七張:我說:『弓法太爛了。』

  chin說:『曼紐因,他年紀大了後手廢掉改去辦教育。鋼琴是大師喔!聽聽吧....』我聽一會說:『鋼琴還可以,但這應該不是舞台上所謂演奏大師的風格吧?』Chin說:『沒錯,Benjamin Britten是音樂大師啊!』
 

  第八張:我說:『弓法不好,起弓雜音很嚴重。音色變化非常劇烈,但是不好聽。』

  chin說:『這是西格提,我想連斷句你都會覺得怪怪。』於是我與 chin 努力聽完整個樂章,結論:舒伯特這首音樂極不適合西格提的詮釋方式。不過我卻很喜歡西格提的貝多芬與巴哈,看起來把樂曲內容想太多的西格提嚴重不適合舒伯特的天使般純淨音樂。
 

  第九張:我說:『速度與音色一聽就知道是海飛茲。』chin:『那伴奏只會聽他擺佈的老搭檔史密斯,請聽第三段海飛茲的琴音。』我:『這錄音好像有問題,不像海飛茲的琴音。』chin:『時間有限,我們回去再研究吧!』

  第十張:Laredo拉雷多。內容....事後兩人均忘地一乾二淨。
 

  第十一張:我說『小提琴不合格,琴音不美又刺耳;鋼琴則是爛透了,這又是誰?』chin:『是你先前覺得不錯的史坦。』我說:『我覺得不錯的是史坦早期的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史坦後期就退化地很嚴重了。那個巴倫波因不但指揮很差,鋼琴也一樣差。』

  chin:『可是他有老人緣,而且他的老婆大家都愛。』我說:『那有這種明星崇拜法的?』
 

  第十二張:我說:『一聽就知道不是大師走向,太中規中矩,誇張點說像是學生練琴,是誰?』

  chin:『Hoelscher』。註:請參考我在聖桑第三號小提琴協奏曲的評論,他的確非常中規中矩。
 

  第十三張:凡格洛夫。內容....事後兩人均忘地一乾二淨。

  第十四張:胡伯曼。內容....事後兩人均忘地一乾二淨。

【結論】

chin 認為:舒伯特這首音樂很奇怪,越有名的大師,拉得越有問題.....

psycho 認為:我到現在還是找不到任何錄音、演奏雙雙滿意的唱片版本,哭死啦!!!!

(END)
 

[回企畫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