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社會學:
一個對古典音樂唱片市場的社會學思考

 
 

作者:蘇友瑞                   

● 當古典音樂唱片成為跨國企業商品

  古典音樂唱片是一個跨國的經濟市場,理所當然有資本主義的社會學現象。今天無論是五大、Naxos、其他有『跨國行銷』的唱片廠牌,只要是跨國行銷,往往得符合大型資本主義企業的社會互動歷程。於是,對他們來說,『賣得出去』與『利潤』比什麼都重要。當然了,自由競爭的情況下,強者自然會出頭。甚至從廠商的形象廣告立場,特殊的藝術大師也可以提供特別非營利的角度來支持。然而,只要是自由競爭的大型跨國企業,就逃不了一種社會學的觀察: 『 什麼叫做好產品?限時、定量且有特色可以行銷的,就是好產品。 』

  什麼叫做『限時』?假設今天計劃 12/01 出版貝多芬32首鋼琴全集,指定了天才鋼琴家某人灌錄。ok,如果該鋼琴家自覺第27號鋼琴曲不夠理解,那麼他能不能延期錄這首?很顯然的,『不能』,因為大型跨國企業不允許這種時間拖延。這叫做『限時』。

  那麼,能不能不錄這首?當然也『不能』,因為『定量』:如果是有名的鋼琴家,你再怎麼不懂該曲目也要給我錄音,大量生產就是大量利潤。

  『特色』呢?帥哥美女、天才殘障、復古搞怪,或者講究發燒錄音。這些『特色』為了行銷全世界,勢必非常媚俗:迎合短期爽快的效果,就算是講究發燒錄音也只是把錄音修飾成『越錯誤的音響越好聽』的媚俗水準。

  於是,『好產品』不等於『好藝術』,甚至可能是『混藝術』。

● 『混過去』而非真誠演奏的唱片市場

  在這種社會學的現象分析下,做為一個演奏家、錄音師,他們這些站在創造藝術的第一線之藝術工作者,能不能真誠、用力創造出好作品?這就很難了!因為,整個社會大環境是要你『寧可混也要生產產品』,而不是要你『沒關係、慢慢來,生產出你最好的作品』。也就是說,演奏家、錄音師是否認真做事,我們只能請上天保佑他有藝術家的良心、儘可能認真去做。良心?訴諸個人道德會不會是一個危險的社會要求?

  於是我們可以看到所謂知名的演奏家,除了『少數』他真誠演奏的作品外,常常都是『混過去』的商業產品。更慘的是,錄音本身也是高難度的藝術;因而所謂發燒的錄音,一樣多的是『混過去就好』的錯誤錄音。因此讓購買CD唱片成為很辛苦的一件事:我們總是要努力去小心踩到地雷片:因為這個貝多芬很強的演奏家,表演莫札特可能是垃圾;這張是錄音很好的CD,同系列其他錄音卻都是垃圾...........

  是製作人太貪財嗎?是演奏家太可恥嗎?是錄音師太偷懶嗎?都不是,是社會環境因素。當跨國企業的社會現象就是這種外在條件時,除了聖人,誰能免於社會環境的絕對影響力?

  如果聽古典音樂但求輕鬆有趣就好,這種社會現象到也不必太在意。但是,如果聽古典音樂希望聽到深刻而精緻的藝術,那麼這種社會現象影響可就大了!

● 跨國企業的商品與精緻藝術的侷限性

  當跨國企業形成一種的不會傷及產品利潤的特殊文化,那麼我們的藝術素養將會被產品蒙蔽。

  例如說,當古典音樂市場被現行跨國企業壟斷時,該企業特殊的『排法特性』就會讓CD消費者得到偏差的古典音樂資訊。結果,法國音樂界中深厚藝術水準的演奏傳統,例如管風琴的演奏與鋼琴的演奏,我們就幾乎無緣聽到。『排法特性』不會傷害跨國企業的利潤,因為總是找得到替代者來行銷。因此我花了三十多年的CD唱片聆聽購買經驗,居然不認識法派鋼琴演奏傳統與法派管風琴演奏傳統;甚至因為完全錯誤的管風琴演奏,而誤判法郎克最後三首管風琴聖詠曲的藝術價值,這真的是嚴重的蒙蔽。

  等到開始玩音響之後,才發現錄音的藝術也會受到蒙蔽。為了大量生產商品,錄音師不必去考慮音樂作品的藝術立場、演奏家的特殊風格,他只要把『音效』錄下來就好了,是否忠實表現演奏家的藝術表現一點都不重要。更甚者還會扭曲錄音訊息:小提琴的高把位高音本來就會尖銳,硬是用等化器修飾成溫暖好聲;鋼琴的泛音結構擊性極強會讓錯誤設計的音響喇叭破功,乾脆全部刪除讓它聽起來不會破音....

● 深厚文化對跨國企業商品化的制衡力量

  當一個社會因為跨國資本主義而商品化,就會出現另一種制衡的力量。比方說,正因為音響媒體被壟斷,所以出現 MYAV網站這種貼近消費者的網路音響社會。同樣的,唱片的製作生產被壟斷,當然也會出現很多獨立製作人對抗這種流行風氣的腐化。

  因此,會出現一種特殊的唱片廠商:他不以賺錢為唯一考量,而是以文化傳承為考量。於是他要求演奏家必需發揮最高水準,慢慢製作;錄音師必需了解音樂,正確錄音。也沒有什麼野心想行銷全世界,於是CD解說也可能只是以本國語言為主。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廠商?通常是在某種深厚的文化素養之下,他對文化傳承有一種使命感,覺得捨我其誰的責任,因此不以賺錢為考量來制作最精緻的藝術。當然了,他也許在另一個領域是很商業、很媚俗的,但是轉到他重視的文化使命,他會變成真誠的文化支持者。

  就好像國內汽車市場,己經被壟斷成不注重安全、不注重耐用、不注重操控,只要配備外觀一流就好。同樣就會出現獨立改裝小廠,有能力把充滿問題的汽車產品,導向特殊愛好汽車的消費者所重視的安全、耐用與操控的特殊汽車產品。

  放眼國際電影界也是一樣,如果不贊成好萊塢的隴斷,至好還有歐洲五大影展的對抗。甚至還有所謂獨立個人影展:只靠一個導演、幾個演員,再加一台高級的DV(或其他便宜的攝影器材),照樣可以極低的成本下拍攝電影藝術的真誠產品。

  尋找這種文化深層的制衡商業走向之唱片產品,我有幸找到了『美好時代』(http://www.rwind.idv.tw)這家唱片代理。

  我必需強調,美好時代代理的CD唱片廠牌雖然是我所謂深厚文化對跨國企業的制衡力量之展現,但是,並不保證我一定喜歡每一張唱片。因為我是一個要求『絕對性藝術水準』的嚴苛欣賞者,貝多芬、舒伯特、布拉姆斯、巴哈、莫札特應該如何演奏才是最高水準藝術,我都己經有個人的定見。同樣的,閱讀這篇文章的讀者你也會有一樣的定見,因此同樣不保證你一定會非常喜歡這些唱片。

  但是這唱片全都是精緻的音樂文化,這是可以保證任何人都聽得出來的。

  一張唱片是否精緻,可以分成『文化技巧』、『演奏詮釋』與『錄音真實』三個角度來談。

● 精緻音樂的特性:文化技巧

  『文化技巧』意謂著,沒有任何藝術可以無中生有地成為悠久的歷史傳統,它必定承載著某種藝術文化的需要。相對的,一般所謂『超技』、『準確』是一種無根文化的技巧。就好像麥當勞可以準確地讓任何新手都能做出相同口味的漢堡,而且以速食的立場可能還蠻好吃的,但是它的文化傳統永遠比不過台南擔仔麵 ── 有人會因為吃到『正宗』麥當勞而感動地淚下如雨嗎?

  以管風琴演奏傳統來說,現代管風琴有非多音栓可以改變音色,但是到底演奏巴哈應該使用什麼音色才是正確的?這就必需回歸巴哈演奏史上的文化傳統。隨便過度依賴個人創意而忽略文化傳統,即使技巧很高也會變成搞怪媚俗。以法郎克的晚期管風琴作品來說,因為法郎克自己標示不清,所以更需要還原當時的音栓使用方式來進行演奏,否則將會完全破壞樂曲的精神。除了美好時代代理的 RICERCAR廠牌外,其他唱片真的都是亂用音栓!

  鋼琴的演奏更需要文化傳統;現代的演奏家都己經為了大量生產而成MIDI演奏家,也就是他們以為不出錯、演奏音色一致、速度感穩定、完全按照原譜演奏....才是『正確的演奏』。從大量生產商品的立場,這種正確的演奏可以透過錄音剪接不斷重整,當然容易製造明星與產品。透過美好時代的唱片,我們才發現至少在法國演奏史上,音色的多樣化控制力、為了音樂結構得以理性修改原譜、適當的彈性速度....都是他們深厚的演奏文化。他們演奏一串快速音符絕對不是精準演奏正確就算了,而是考慮樂曲的藝術價值給予音色上合適的變化與控制。比方說隨便一個在台灣名不見經傳的 EL BACHA(http://www.elbacha.net),在舒伯特D.946即興曲第一曲之中段慢板的快速起伏音群,很明顯的是比市面上一大堆演奏還要有音色的控制力,一個一個音符清楚彈出一致性的音色、上行音符使用漸強的音色、下行音符使用漸弱的音色。更不用說在台灣被嚴重忽視的本世紀最偉大的演奏家 Yvonne LEFEBURE(蕾菲布,http://www.rwind.idv.tw/fy-cab.html)了,以個人觀點,她演奏絕對是本世紀最偉大的前三名,連一般愛樂者很崇拜的巴克豪斯、許納貝爾都遠遜甚多。這些演奏家可以如此震憾人心,就是因為他們的技巧不是『炫技的技巧』而是『文化的技巧』。以 Yvonne LEFEBURE 的實力要錄一張把貝多芬《悲愴》奏鳴曲演奏地非常《熱情》是輕而易舉,但是她延續了法派演奏傳統,音色是用來表現藝術而不是炫技,所以她成為最偉大的鋼琴演奏家,卻不能成為最流行、最知名的鋼琴演奏家。

● 精緻音樂的特性:演奏詮釋

  所有演奏家都有自己的演奏風格,這些風格表現了自己品味水準與對樂曲本身的認識,因而有千千萬萬不同的詮釋方向。大量跨國企業的唱片,早就沒有像樣的詮釋了:要嘛不是精準的MIDI式演奏的浪漫派樂曲,不然就是無病呻吟、胡亂加料的巴洛克演奏,這是搞怪與混水摸魚!

  不過在台灣古典音樂市場流行的唱片,不少名家都是獨特的演奏詮釋的。以鋼琴而論,我個人很欣賞吉利爾斯的演奏詮釋、很喜歡肯普夫的德奧派演奏文化傳統;若說到貝多芬鋼琴奏鳴曲我最愛的演奏唱片,並沒有被美好時代的唱片改變過。但是與整個唱片出版數量比較,像樣的演奏詮釋之比例也太低了吧?相對的美好時代之唱片,雖然很多是我不喜歡的詮釋方向。例如說,我不喜歡莫札特室內樂演奏地讓我有當貴族的滿足感:但是我得被說服,莫札特的原意就是有這種成份,只能說我不喜歡。然而,絕大多數的唱片都有像樣的演奏詮釋,相對於現今流行的唱片實在也差太多了!

  台灣有另一種跨國行銷的『小廠牌』唱片,雖然不像五大唱片一樣墮落到玩弄美女帥哥牌。但是,它嘗試跨國企業,就面臨到『限時、定量與特色』的陷阱。比方說,它可能強調它的唱是『罕見曲目』,問題是,罕見曲目一樣有藝術考量的詮釋問題,不能因為是罕見的,就使用MIDI式電腦演奏混過去。可惜的是,這些曲目特殊的跨國小廠,演奏詮釋一律走向MIDI式演奏:無論是宗教音樂、民族音樂、作曲家罕見曲目....通通是機械式無生命演奏。更嚴重的,甚至利用壓低成本的方法『限時』『定量』大量生產演奏、錄音拙劣不堪的唱片,卻美其名曰考量消費者荷包的便宜唱片。在台灣社會普遍不尊重專業而重視價格的偏差消費環境中,這種無法提升音樂素養的唱片自然成為消費大宗,對演奏詮釋應有的認識當然更無法提升了。

● 精緻音樂的特性:錄音真實

  精緻的音樂唱片一定是個『整體』,以文化使命自居的唱片廠商不會讓錄音毀掉表現演奏家藝術水準的殺手,所以他們會重視錄音的真實性。一定有讀者誤以為我在談的是發燒錄音、用幾十萬幾百萬高級音響的震憾效果,我得說『絕對不是!』。

  談到錄音的真實,至少要分成『歷史錄音』與『現代錄音』兩方考量。前者指的是,錄音技術不先進的時代(也包括一些錄音很隨便的現代廣播錄音,因為演奏者是傳奇大師而有發行唱片之需要),原始錄音母帶的錄音品質就很差的情況下,如何表現藝術水準地製作唱片?後者指的是,現代高級的錄音器材輔助下,如何表現錄音師對唱片藝術的控制能力?

  首先談歷史錄音,我一定要好好崇拜一下美好時代代理的 MALIBRAN-MUSIC(MM)廠牌的唱片。它發行傳奇小提琴演奏家提博(Thibaud)的歷史錄音(http://www.rwind.idv.tw/cdrg179.html),是商請真正聽過提博演奏的老錄音師努力把錄音很糟的母帶,一點一滴『加料還原』成他心目中聽到的聲音。結果,1953的錄音,比現代錄音不相上下!1927、1933的爛錄音,使用一般便宜的音響系統說不定還聽不大出來!這才是真正用心製作歷史錄音的態度。反觀很多歷史錄音的發行,真的,只要多用點心製作,歷史錄音不會那麼難聽的!

  在台北市的新天新地唱片行(http://www.stsd.idv.tw)就是由美好時代的企劃報行林主惟先生所開,他有一個唱片櫃全都是歷史錄音,不乏福特萬格勒、季雪金、老克萊伯、舒李希特(Schuricht)、哈絲姬兒的歷史錄音,可以聽看看,用心製作的歷史錄音唱片,或者廣播錄音的糟母帶製作的好唱片,真的一點都不難聽,更能體會老大師無窮的媚力。

  再來談現代錄音。從音樂欣賞的立場,要捕捉演奏家真正的藝術水準,錄音師必需忠實呈現他聽到的真實音樂,而不能事後剪貼添增音效。比方說,在台灣一些音響迷喜歡的國語歌曲錄音LP(傳統黑膠唱片),使用調整妥當的唱頭一聽,很容易就發現他們因應歌手高音域的能力不足,使用等化器過度修飾。至於古典音樂唱片呢?這一分鐘演奏地不好?OK,重錄一小段剪貼上去......。要如何表現多隻樂器合奏的音樂(例如管弦樂曲)?OK,用多隻麥克風分別錄下每隻樂器聲,再混音成兩聲道唱片.....這樣子不是不好,它仍然可以產生真正有水準的藝術。但是,對於存心想混的錄音師來說,這種錄音方式卻是最容易製造虛偽的發燒錄音之方法。於是,貝多芬或莫札特的小提琴奏鳴曲,小提琴的聲部過大聲(為了捧紅該小提琴家)的唱片,處處可見。交響曲每個聲部清清楚楚,但是你就是會覺得不自然,這就是存心想混的錄音師使用偷雞式的多麥克風錄音法產生的廉價快感。

  若要談到『正確且捕捉到演奏家的藝術精神』之現代錄音,蕾菲布(Yvonne LEFEBURE)在 FY/SOLSTICE 的唱片就是最佳代表。蕾菲布對音色控制的技巧甚至可以在不同的作曲家表現出完全不同的音色走向,例如說 FYCD 088 這張蕾菲布的佛瑞、杜卡之鋼琴曲集,佛瑞的曲目使用 No.459480 的史坦威鋼琴,杜卡的曲目使用 No.423540 ,兩者聲音卻相差極大:前者的鋼琴,響板與其他琴弦之共鳴非常清晰,有一種很像是金屬片震動的餘韻。後者的共鳴聲響明顯較弱,於是中、低音會比較柔、比較霧。據林主推先生請教 FY/SOLSTICE 唱片錄音工程師得知造成如此不同特性應該是菲布的音色控制力,但是若沒有藝術品味極高的錄音師,這種藝術表現是錄不出來的。

● 精緻的古典音樂藝術如何追尋?

  我從娘胎就開始聽古典音樂,到現在也聽了三十多年、買了破萬張的CD唱片。第一次被他人的古典音樂素養電到,是與經典雷射唱片行林智意先生的一番奇遇。第二次被電到,就是到新天新地唱片行被林主惟先生與美好時代的唱片瘋狂引發買唱片的慾望。

  先前經典雷射唱片行的奇遇,反映的是台灣不重視專業取向、只重視價格取向的社會問題,果然導致不分人文、科學,各行各業專業人才的生存危機與普遍社會的知識墮落;家財萬貫的音樂欣賞者都要斤斤計較跑單幫的CD掮客比專業提升欣賞素質的經典唱片行便宜10塊錢,怎麼不會造成古典音樂界向下沈淪?於是失去了一家真正懂音樂的唱片行。

  現在的新天新地唱片行之奇遇,反映的是如何對應跨國企業主導的流行風氣之腐化力量。原來我三十多年來對古典音樂的視野仍然是有限的,只有透過像美好時代這種真正跑到文化大國去挖掘承擔文化使命的唱片廠商,才能真正了解古典音樂的完整風貌。還有多少人文、藝術、科學的視野是受制於這些社會學因素,造成我的視野有無形的枷鎖呢?

  所以我把這次的感動寫成這篇文章,還有多少真誠的音樂心靈是受制於社會學因素而無法得到最好的音樂?期待這篇文章能解放很多音樂心靈中無形的社會枷鎖!

[回企畫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