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樂的『新天新地』之四:
    『錄音』本身承載著藝術

 
 

作者:蘇友瑞                   

一、如何寫出一篇負責的樂評?

  欣賞古典音樂總是得面臨『錄音』與『音響』的挑戰:音樂藝術,能不能脫離音響的物理限制而獨立存在?沒有聽過現場演奏,只憑罐頭音樂能不能掌握音樂藝術的全部?這些都隱含著音樂藝術必需配合結物理上的音響來實現的論調,究竟要不要考慮?要怎麼考慮呢?

  回想以前『辛苦』聽音樂的日子:當我還在使用5000元級手提cd 與 1000元級的耳機聽音樂時,我家(我的家至少有三個人都瘋狂買cd而不買音響)的cd早就破『一萬張』了。那時為了鑑聽每張cd的演奏詮釋水準,都是使用耳機再加上總譜,努力去還原音響失真、錄音失真而失去的音樂細節。如果要寫出一篇真誠負責的樂評.往往只能辛苦地一聽再聽,才能獲得音樂演奏家貨真價實的演奏藝術水準。

  現在當然己經無法像以前一樣瘋狂,但是音響升級後卻得到一個方便的途逕:以前得要得看著總譜、戴著耳機、聽個十幾次,才能說出這張cd唱片的道理;現在使用正確的音響聆聽正確錄音的唱片,輕鬆聽個一、兩遍就可以說出個大概了。

  於是,在新天新地唱片行聆聽美好時代的唱片,由於強調『正確的錄音』,再要求『正確』的音響配合,因而讓『錄音』本身也承載著藝術。這是怎樣的一種音樂欣賞歷程?且讓我以美好時代的一張唱片來談論我對馬勒第四號交響曲的欣賞歷程。這張唱片是 FORLANE 廠牌(UCD 16563),Jean-Claude Casadesus 指揮,Margaret Marshall演唱。

二、以馬勒第四交響曲為例:

  從第一交響曲《巨人》開始,隱隱預見他在音樂中加注毫不保留的私人情感之方向。需要被渲洩的情感自然得找尋出路,於是馬勒透過第二、三、四這組取材《少年魔號》的交響曲描述追求宗教解脫的過程,在第四交響曲達到最高峰。由於追求宗教解脫與傳統音樂家如莫札特與貝多芬等類似,因此第四交響曲被認為平易近人就不足為奇了。但是我們仍得指出第四交響曲是馬勒走向宗教解脫最成功的藝術成就;例如在最後樂章中,女高音再三獨唱出『聖彼得在天上注視』的旋律,本身己經優美而多情;再從其他各段音樂不同的情感、不同的調性,一再轉入這個淒切的旋律,實在令人感動地不禁潸然淚下!這完全是莫札特與貝多芬後期作品的等級。(引自我在NSO馬勒書的專文)

  那段旋律使用中古聖詠的特殊調式,而歌詞的意涵為:聖彼得是基督教所謂的天堂之看門天使,因此聖彼得在天上向下注視,意謂著是愛與悲憫著觀照世人。因此這一句重要的結尾旋律,如果女高音不能唱出充滿感情的愛與悲憫之感覺,那會掌握不住馬勒第四號交響曲的重要精神意涵。那麼前面的第一、二、三樂章,當然是為了突顯這個樂章的結語而設,應該演奏地輕鬆一些。

  結果我大錯特錯!

  FORLANE 的 Jean-Claude Casadesus 之馬勒第四錄音非常『真實』,不是錄音很發燒,而是忠實把指揮家想表現的『音量起伏』記錄下來,把良好的音樂廳中所應該聽到的樂器聲質感也記錄下來。這種錄音必需是高明的錄音師憑經驗用最少的麥克風選取最佳聆聽的錄音位置錄製,而不是如同一般過於機械化的錄音師,用好幾隻麥克風在不同位置錄製,再送到剪輯室混音。後面這種方法不是不好,而是太容易產生只有特效沒有真實感的假錄音。於是在這種假錄音、隨便錄製的唱片,我聽不出馬勒第四之第一樂章的真正情感起伏。一直到聽到這張 FORLANE 的 J-C Casadesus,我才發現原來第一樂章的情感起伏如此劇烈,MYAV網站的網友形容為『秋聲賦』一點都不為過。難道偉大的馬勒弟子華爾特之演奏詮釋會輸給其他指揮家嗎?我趕快再重聽華爾特,SONY SMK 63350 1945年 MONO 錄音,味道是有點特殊,但是總覺得聽得出好、卻說不出好在那裡.....

  於是我決定買下全曲的總譜來研究,我才發現,原來馬勒在第一樂章加上非常多強弱交替漸變的指示。很明顯的,FORLANE 的 J-C Casadesus 這部份詮釋地不明顯,我推測是指揮家對總譜是否『極端』深入理解的差別。當然,他仍然排第二名,因為其他版本連最基本的 FF 與 FFF 之變化表情都有問題,旋律線的歌唱性更是大有問題。相對的,華爾特與紐約愛樂合作的馬勒第四才真的是超級經典;身為馬勒大暴君的弟子,華爾特真的完全忠實地把每個樂譜上的強弱漸變、聲部強調、速度誇張化,通通表現地一清二楚,他真的是永傳不杇的經典!沒錯,真的有秋聲賦之感動......

  我為什麼發生嚴重誤判?原先聽華爾特的版本,唱片製作實在太差,沒有總譜的研究根本不容易聽到華爾特表現出來的細賦表情!後來聽熟了 J-C Casadesus 後重聽華爾特,突然就覺得前者的韻味與節奏感『味道不對』。當時不知道是什麼原因,直到買了總譜一對照,哇哩咧,原來如此!以後,除非音響真的好到可敵現場的水準,我還是乖乖閱讀總譜聽音樂才能寫樂評,免得樂評又出現失誤。

三、『明言』的音樂感受與『隱知』的音樂感受

  因此我深深體會到,『錄音』本身也承載著藝術。如果錄音師本身沒有深刻的音樂素養,使用編輯電腦音效的態度來面對唱片製作或大師級的錄音,他就會讓我們聽到錄音發燒、但是難以辦認演奏價值的『假錄音』。所以高藝術水準的錄音師加上第二名的 J-C Casadesus,一下子就獲得馬勒第四的藝術感動;糟糕的唱片製作或錄音,造成我不容易指明華爾特的優點、更是無法透過其他『假錄音』的唱片版本發現馬勒第一樂章的多樣表情。『正確的錄音』讓我們可以輕鬆掌握演奏家真正的藝術水準,當然承載著藝術。

  也就是說,如果沒有正確的錄音、正確的音響來輔助,那只有回到鑽研總譜、以耳機反覆聆聽的辛苦欣賞方法。否則,你也許能聽出吉利爾斯的貝多芬鋼琴奏鳴曲表現地比阿胥肯納吉好,但是你根本聽不出為什麼,因為錯誤音響與錯誤錄音會讓你只能『隱知』而無法『明言』。無論多糟糕的錄音製作、多錯誤的音響播放,仍然可以正確表達音樂家的水準。只是正確的錄音與音響播放,音樂家的藝術水準是『明言』的,可以清清楚楚看到他的特性與主張。但是錯誤的錄音與音響播放,音樂家的水準會變成『隱知』的,你不知道如何說明吉利爾斯的藝術水準遠比阿胥肯納吉高很多,但是你就是能『覺得』。

四、結語:

所謂『正確音響』只是設計的理念而不是價格的昂貴,我使用的這對喇叭ortofon 105不過花一萬五仟元。
  那麼,音響不正確、錄音不正確,是否你的古典音樂水準就會變低?大錯特錯!你仍然可以擁有極高的古典音樂素養。但是,如果音響不正確、錄音不正確,還認為不必花心思使用極度鑽研的技巧(例如閱讀總譜或長時間廣泛收集聆聽各種CD)就能『輕鬆聆聽就可以得到』,那我會非常懷疑這是否意謂著缺乏聆聽藝術必需有的『真誠心靈』了。正確的音響是否需要花大錢?其實一萬元以下就有解決方案,再多也能用四萬元以下輕鬆獲得,問題只在於必需先知道什麼是正確的錄音,自然容易了解何謂正確的音響,如此便能以適量的價格選購正確的音響了。(這部份日後會有專文再述)

  MONO錄音也可以承載著藝術,這在我上次的專文【音樂社會學:一個對古典音樂唱片市場的社會學思考】己經以MALIBRAN-MUSIC(MM)的提博(Thibaud)之歷史錄音論述過。所以華爾特的唱片製作粗糙,絕對不是MONO錄音之故,而是唱片公司的錄音師沒有承載藝術的使命。

  據新天新地唱片行的林主惟先生所言,美好時代的唱片代理,原本只是要介紹深具歐洲文化傳統的『好音樂與好演奏』;沒想到這些唱片廠同時注意到『錄音承載著藝術』的問題,造成這些唱片明明不以發燒錄音為號召,卻都是貨真價實的『正確錄音』。要聽到什麼飛天遁地的低頻與特效當然是不可能的,但是要忠實表達音樂演奏家的藝術水準卻是非常足夠的。以前總鄙視錄音技術認為只是音樂藝術的末流,現在才知道非同小可得以呈現唱片藝術的最高水準;這真是我聆聽古典音樂的第二次重大奇遇!

註:新天新地唱片行:http://www.stsd.idv.tw

[回企畫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