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樂的『新天新地』之五:
    樂評家的精緻音樂文化使命

 
 

作者:蘇友瑞                   

  接觸了美好時代的唱片後,一方面固然領受到一番古典音樂中的新天新地,另一方面也發現精緻音樂文化傳統的重要。然而,是否有精緻音樂文化傳統,『樂評』卻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角色;很多愛樂者習慣拿著名演奏家嘲笑樂評家的文字來反對批判性樂評,這實在是嚴重曲解樂評家的社會文化意義。當然了,不是每一個愛樂者都必需嚴苛自我要求到達樂評家的水準;但是只要嘗試成為一個有文化使命的愛樂者,就得正視到樂評家背後是否擁有精緻文化傳統的問題。

  樂評家代表的是一種音樂欣賞水準的文化傳統:當一個小提琴家演奏出鬆軟的音色,樂評家必需嚴格批判它的不適用性;當一個小提琴家演奏出亮麗的音色,樂評家也必需嚴格批判它的不適用性。如果沒有嚴苛的樂評成為音樂社會的運作結構,演奏家只要『能成功拉完一段艱難的樂段』就好;要不要挖掘這個樂段背後更深入的音樂內容?不必,因為只要能拉出來,聽眾自然爽到歪掉,誰會注意到音樂的品味己經變成特效與短期快感?只怕演奏家自己也跟著不上進了。

  誠如 Max Weber 在社會學巨著『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中傳達的理念:文化的更新與演進,主要是依據『傳統』進行批判式的轉化。也就是說,沒有人可以水準高超到無中生有地產生全新的價值信念,否則他會成為社會的禍害。傳統不是提供答案,而是一種提供『如何找答案』的基礎工具;每個全新的有意義答案,都是藉由文化傳統的基礎工具來產生的全新答案。

  也就是說,完全沒有文化傳統的答案,往往會只有新鮮感而無法『深化』。傳統華夏文化並沒有民主的傳統與科學的傳統,所以導致我們社會現代化的過程所產生的民主與科學就是和西方文化不一樣。誰好誰壞當然不重要也不一定分得出,但是隨便來個全盤西化的口號適必導致更嚴重地死抱傳統而無法深刻反省,這己經是前一代談論文化問題的學者共同的宿命了。主張全盤西化的學者,不是被分析出基本思考方式完全是傳統的,就是墮落成買辦明星,都反映出無法深化的困境。

  回到音樂的立場來說:當沒有文化傳統的新鮮詮釋一出現,一定是驚天動地討人喜歡,終究他創造了一個全新的藝術價值與視野。但是文化與藝術都是長期而深入的,不能只滿足於短期快感;因此往往能長遠感動人心的詮釋,一定是承載文化傳統的『全新詮釋』,而不能是『完全反傳統』的全新詮釋。所以創新的十二音列技法作曲家荀白克,自承其音樂傳統是布拉姆斯;我現在鐘愛的法國現代作曲家布洛克(Ernest Bloch, 1880-1959)與皮爾奈(Gaeriel Pierne, 1863-1937),其文化傳統可以上推到貝多芬與舒伯特。

  文化傳統只是創新詮釋品味的工具,所以擁有相同文化傳統的演奏詮釋聽起來仍然很不一樣;比方我先前談論過的法國派鋼琴家,他們共有極類似的演奏傳統;但是蕾菲布與巴夏、Chemin的貝多芬實在天差地遠,他們三人與尤拉菊勒也是天差地遠。相對的,以韋瓦第『四季』這種被演奏爛了的曲目來說,出版商往往請出帥哥美女牌來搞怪:有的慢慢拉、有的像春宮、有的很炫技、有的亂改編,『看』起來很不一樣,『聽起來』事實上完全一模一樣 ── 通通都是『新奇』、『爽』,絕對不會想再多聽幾次......

  前文我反覆論證了文化傳統的知識論意義,這種文化傳統的建立來自嚴苛的樂評。所以樂評家不是只要能分辨演奏家的特色而己,還要能依據文化傳統給予批判式的建議:你不能只會拉小提琴,你還要告訴我你建立了什麼音樂美學,這種美學能不能在台灣生根?與其他世界的音樂文化有何相關?就此而論很多樂評家都是失職的,他們都是學養兼備的音樂欣賞者,『認真寫的文章』也很有水準,但是離一個有音樂社會意義的樂評家還是太遠。那台灣有人堪任這個角色嗎?以我們傳統文化這麼重視人情面子的情況可能無法產生!我們只會說,一切都是有意義的、輕鬆聽爽就好、一切音樂表現都是有特色的.....不知道伏爾泰的憨第德會怎麼看?
(再次強調,上述現象做為一個單純的愛樂者是完全合理的,但是做為一個樂評家就是嚴重失職!)

  樂評家會不會變成傳統文化包袱下壓制創意與新人的幫兇?當然會!而且一定如此!這表示樂評家不能信了嗎?天啊!連『自然科學』都是這樣子,何苦獨獨音樂藝術不能這樣?當我們仔細閱讀科學哲學家孔恩的名著『科學革命的結構』後,我們就會知道,就算理性實證的自然科學都是在一種『藉由典範看科學』的方法論,往往造成創新理論很難一下子被信服,必需有革命階段。同樣的,音樂社會也是一樣;樂評家基於他的角色永遠可能是守舊迂腐的一員,這是人性能力有限的必然。妄想超越這種限制,只會造成樂評家的功能整個毀滅,音樂社會跟著喪失,精緻的音樂文化傳統就跟著消失了。

  所以我的結論是,『樂評家的精緻音樂文化使命』是樂評家最重要的自覺。在我們台灣,音樂社會的文化傳統在那?我們的樂評家除了能指出技巧缺失與演奏家的師承外,有沒有協助創造深厚的音樂文化傳統?好吧!你不相信國內的樂評,國外呢?企鵝評鑑是怎樣的文化傳統?日本五百名盤是怎樣的文化傳統?音響雜誌上的樂評往往反映極為淺薄的音樂傳統,不但錄音美學有問題、演奏美學也有偏差。像美好時代唱片的這些 BNL/SYRIUS、FORLANE、FY/SOLSTICE、INA, memoire VIVE、LIVING STAGE、MALIBRAN、RICERCAR、TIMPANI 各廠牌,先別說演奏地好不好,連錄音的美學走向都沒有任何樂評家提出正視;它們本來就是小眾,但是在台灣居然變成『無眾』;也就是自認為接觸精緻文化的古典音樂界,其實不過是某種淺薄音樂文化的殖民地而己,這就很值得我們加以深思了。

後記:

  其實,我是希望『樂評』兩個字成為嚴肅的專業倫理,所以寫出上述文字來嚇人!......網路上分享音樂心得,不必這麼恐怖嚴肅。真誠、坦白、明確地寫下最直接的感覺與感想,就是最好的音樂分享文章了...:)

 

[回企畫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