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西遺囑─提博1953年法蘭克福現場音樂會

 
 

文 / 陳奕廷                   

  當1953年一架往日本的法航班機在巴塞隆納附近墜機失事後,悲悽的氣氛不只籠罩著那些受難者的家屬,也同時瀰漫在整個巴黎的古典樂界。因為在這次重大的空難事件中,一個象徵法蘭西音樂極致的形象在此殞落了。賈克.提博偉大的音樂魂魄從此消逝了,然而提博這番揮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的遽然別離,畢竟還是讓整個法國音樂界蒙受了難以彌補的損失,一個偉大的時代已隨著他的離去而終結。提博在73載的人生中留下了為數甚多的錄音,而大部分的錄音都已經用CD的型式再版了。但是提博的現場錄音實在少的可憐,而且不論是音樂會或是廣播音樂會,錄音品質都不甚良好,到目前為止他的現場錄音只有APR所出雙CD套裝中和安塞美及瑞士羅曼德的拉羅《西班牙交響曲》以及日版飛利浦在1996年推出的「Classics系列」中的布拉姆斯《小提琴協奏曲》。

  這對於一個在當時被推崇為法比小提琴學派祭酒的大師來說,實在是有點說不過去。好在,法國的新興廠牌Malibran體恤廣大樂迷大旱望雲霓的飢渴,在去年底推出了提博1953年在法蘭克福的音樂會現場錄音(CDRG150),這個新出土的寶藏不但為逐漸褪去的大師丰采重注源頭活水,更讓我們有機會一窺大師生前的最後一次錄音(根據目前的資料看來,這份在提博逝世前五個月完成的錄音確實是他最後的錄音)。這張CD的發行重新點燃了提博的熱潮,尤其在日本更造成古典樂迷的熱烈迴響,一度出現網路上缺貨的現象。現在筆者就帶領大家來好好欣賞這張CD吧!
 

法蘭克福的瑰寶

  Malibran的製作人杜馬傑(Dumazert)提到了他出版這張CD的緣起。原來自1946年起杜馬傑就為法國國家廣播公司企劃一系列大師的回顧節目,這個回顧系列從易沙意、艾爾曼到密爾斯坦及海飛茲,可說是完整呈現了近代小提琴的發展軌跡。而杜馬傑也藉此發行了十個提博的廣播錄音,就因為這種經驗和對這位大師音樂成就上的推崇,使得杜馬傑有幸在他的製作人生涯中再度為提博的名技背書。這得感謝他在法蘭克福的朋友,因為這位同樣身為小提琴家的朋友在法蘭克福廣播的檔案資料庫中發現了這份以前從未出版過的現場錄音。之後在杜馬傑和提博的兒子菲利浦的努力下這張CD順利誕生了。Malibran對這張CD的製作頗為用心,內頁解說中不但有大量珍貴的圖片,更在現場錄音外收錄了提博一些經典曲目的錄音室錄音。這些曲目包括他著名的1936年Vitali的《夏康舞曲》以及和柯爾托合作的佛瑞《第一號小提琴奏鳴曲》,最後加上齊瑪諾夫斯基的《阿列色斯的噴泉》作為飯後甜點。此外Malibran還貼心的在整張CD的最後附上提博在他50歲生日音樂會後的訪談錄音,對懂得法文的朋友會是一個令人驚艷的Bonus。這種曲目的安排雖然有些舊瓶裝新酒的味道,但是現場音樂會的價值和Malibran優異的轉錄技術,還是讓這張CD具備了高度的可聽性。

   聖桑的代言人當提博剛從巴黎音樂院畢業時,由於他還沒有日後的名氣,基於經濟上的需要,他只好去巴黎的紅磨坊拉琴謀生。而當時法國最知名的指揮家之一,也是日後著名的科隆管弦樂團(Orchestre Colonne)的創始者查爾斯.科隆就是在那裡聽到他演奏聖桑的《哈瓦奈斯》後深受感動,因而決定和他合作一系列的協奏曲音樂會。而正式這些音樂會替提博奠立了無可搖撼的大師地位。所以聖桑的曲子對提博而言有特殊的意義,而終其一生,提博也始終是聖桑的小提琴作品最權威的代言人。

  聖桑依循李斯特的腳步繼續在器樂協奏曲形式上耕耘。他一共寫作了三首小提琴協奏曲,在此我們何其有幸能夠聽到提博版的聖桑《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這首曲子在聖桑的三首同型創作中是最受到大家忽略的。此片收錄的另兩首曲目就顯得較為通俗。《哈瓦奈斯》和《序奏與輪迴曲》都是巧妙結合了超技、豐富的樂思以及優雅旋律的上乘佳作。在這三首作品中,我們可以領略提博在這些曲目上的權威性並非浪得虛名,雖然技巧上有不少的小瑕疵但是基本的音樂性卻是連貫的,正如另一位偉大的小提琴大師克萊斯勒在評論音樂的世代更迭時有感而發地說:「這些年輕的音樂家能夠毫不費勁地演奏出為這件樂器所寫的各種最困難的作品,這是器樂史上的重大成就。但是,偉大的演奏家解釋音樂總會綻放天才的光芒和難以模仿的迷人風采,倘若從這個角度去衡量,那麼我們這個世代和之前的那些也沒有多大的差別!」這也是這份錄音的珍貴之處吧!畢竟豐富的音樂內涵在這個世代已經是稀有現象了,很多人都可以在速度上和海菲茲詮釋的快速樂段相匹敵,但是真正和他一樣做到音準精確又兼顧音響厚實性這般快意恩仇的又有幾人呢?同樣的道理在提博身上同樣適用,他在聲音的質感和彈性速度上的運用仍然是獨一無二的,這些都不會輕易地被後人所超越。

   最後一首現場錄音的莫札特《小提琴奏鳴曲K378》中的《迴旋曲》,這也是提博的得意曲目之一。事實上,除了法國的作曲家之外,莫札特一直是提博的最愛。而他溫暖的音色和流暢的彈性速度也使得他的莫札特展現了無比的魅力。



俱懷逸興壯思飛

  自從帕格尼尼以驚人的神技在小提琴界引起震撼後,後人就不斷地希望在超技和樂曲內涵的深刻詮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之後歷經姚阿幸、薩拉沙泰、易沙意等大師的經驗傳承,姑且不論他們是否滿足了這個遲遲懸而未決的疑問,這個薈萃了眾多小提琴演奏藝術的長流終於形成了19世紀末期小提琴演奏的黃金時期。而提博就是這股潮流下最珍貴的產物之一。提博的琴聲繼承了易沙意明晰而溫暖的特質,樂句處理上也富有法比學派醉人的歌唱性。不同的是易沙意的演奏讓人有大開大闔的感覺,因為他振幅較為寬廣的顫指手法使得他的演奏充滿了即興表演般的戲劇性。而提博的演奏就顯得較為收斂,雖然他也運用了大量精巧而長時間的顫指技巧為樂曲增色,但是這些技巧上的運用減少了即興的色彩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種較為制約的流暢感。因此我們可以說易沙意是浪漫主義的熊熊烈火,而提博則代表了浪漫主義中新崛起的理性思維。提博的琴聲可說是整個浪漫主義最美麗的晚霞,他象徵了一個舊傳統的式微並代表了一個新時代的出現。十九世紀末期的演奏家和現在的演奏家有很大的不同。他們演奏時的首要目標和準則就是要激起觀眾的情緒,而當時的觀眾也不像現在的觀眾一般對演奏家是否按照樂譜演奏顯得錙銖必較,對他們來說演奏時的音樂性比單純的技巧要來的重要許多,所以演奏家不按牌理出牌的即興演出和多不勝數的錯音、漏音再當時是稀鬆平常的事。提博這些老一輩的音樂家多少也沾染了一些上個世代的遺風,所以技巧上的精確可能偶有閃失,但是整首樂曲的完整性卻絕對是現在的音樂家難以望其項背的。聽他在這張CD中所展現的音色變換和層次感就知道筆者此言不需,而且他不僅在音色變化上多所著墨對於樂曲情緒上的推演亦用心良苦。聽他處理聖桑的《序奏與輪迴曲》中輕快樂段的動感和緩板高雅的呢喃那種明顯而毫不混淆的反差效果,就可以知道提博不是死守技術不放的迂腐之人,而是用考量整個樂曲的宏觀去詮釋每一個音符。

   提博的這些特徵源於他靈活而獨一無二的運弓,和他左手精確的揉弦技巧上,事實上他的運弓幅度並不大,可是發出來的聲音卻異常飽滿,這也使得他能夠清晰的奏出極緩慢的樂句,並且能毫不費力地表現快速卻豐潤的斷奏。

  在此,俄國鋼琴大師也是偉大的鋼琴教育家紐豪斯在聽過提博1936年在莫斯科音樂會後的感言可能可以成為解讀提博的最佳參考。他說:「提博對小提琴的掌握可說盡善盡美,不可能在他的小提琴技術上挑出任何的毛病。提博的發音十分甜美,這個措辭完全是誠心的讚美,這種甜美決不是過度的沉溺而是濃纖合度的高雅聲響。他是個徹頭徹尾的浪漫主義紳士,這不僅體現在他柔和的琴音中,他的氣質也是如此。提博演奏中散發的真摯和魅力會讓那些聽過他演奏的聽眾們一輩子都忘不了!」

 

真正的藝術家

  從這張CD中我們有機會見識一個音樂家最真實的一面。正如提博自己對音樂家的定義:「一個音樂家絕不能對他的音樂抱持冷淡的態度,他必須傾注豐富的情感、智慧以及人生的哲理來灌溉他的音樂。一個優秀的演奏家必須懂得去承受艱苦並嘗試去體會真正的快樂,但他們不能以單純的苦難去體會受苦的經驗,他們必須在磨難的當下咬緊牙根地作一個開創者。」這不僅僅是一張珍貴的現場錄音更是一個快樂的音樂家悠游音樂天地的日記,現在就讓我們仔細的閱讀它吧!

 

[回企畫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