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家的後期心靈(上)

── 以舒伯特的後期心靈談論小孩子的樣式

 
 

作者:蘇友瑞                   

(續前一篇)

五、以舒伯特的後期心靈談論小孩子的樣式:

  於是我們嘗試進一步分析舒伯特這位被稱為『一生永遠呈現天堂似的芬芳』 之音樂心靈,他呈現的『小孩子的樣式』是什麼。我發現,或許可以透過『有』 與『無』兩個字來描述我要討論的『小孩子的樣式』。

  處在深受華人文化影響下的台灣、中國、甚至日本,都很自然的以『無』來 定義『天真與純樸』。例如說,要當一個高士,就應該『無』,在深山中與大自 然合一。日本名導演黑澤明後期作品『亂』,表達了虛無的亂時代,以『發瘋』 的『無』做為回應。再如他最後的作品『一代先師』,描述一對老師夫婦,住在 一個四面皆春水的小屋中,以近乎童稚般的戲耍面對人生點滴,而達到『無』。

  小孩子的樣式真的是『無』?

  在舒伯特的音樂中,絕對不是『無』,而是『有』。他的音樂總是會回歸天 真純樸的本性,因為那是他受創造後的本質。然而,舒伯特並不是『無』,透過 各種音樂,他仍然會激烈的表達各種情緒。面對一個具有位格、可以直接對話的 上帝,舒伯特的天真純樸絕對不願沉默,他一樣想跟上帝爭辯;當然了,舒伯特 不是貝多芬,貝多芬本質上的抗爭特性使他跟上帝的爭辯是如此可怕的鬼哭神嚎 ,而舒伯特本質上的天真純樸只能使他跟上帝輕聲細語的糾纏了。

 舒伯特仍然有爭辯,舒伯特是『有』,有一個上帝與之對話;他不必極端的 封閉在自己的天真純樸中,他一時興起就可以與上帝爭辯,所以,不像黑澤明的 電影或李白的生命末期之詩作,自始至終就只能指向歸隱山林式的天真純樸;舒 伯特呈現的是一種『有對象可嘻鬧』的天真純樸,就如同小孩子纏疼愛他的父母 撒嬌一樣的天真純樸。

  因此,如果錯誤的『只』使用傳統華人文化式的『無』來理解,那麼我們對 『小孩子的樣式之體會』就會很偏狹了。從這些深受基督教精神影響的古典音樂 家之後期心靈看來,他們揭示了一個『有』的天真純樸心境,有一個位格與他們 的後期心靈互動,成為種種包含人生百態的『小孩子的樣式』。

六、與『他者』對話的後期音樂心靈:

  『天真純樸』從來都不是目的,一般人所了解的舒伯特就是一個『音樂很甜 美很輕鬆怡人』的舒伯特,所以,他們會過度的認為『平和的舒伯特』就是舒伯 特應有的天真純樸。這種思想的遠因是科技化帶來的機械主義,造成對『激烈情 感』的壓抑,而導致演奏者總是期待樂曲被詮釋成中庸平和的感受。

  可是音樂家的後期心靈是與『他者』進行對話的。

  縱使是舒伯特如此天真純樸的表達,他一樣在尋求與有位格的上帝之對話。 如果舒伯特不企圖與上帝訴苦,他就不會在『死與少女』弦樂四重奏中表達如此 強烈黯然神傷的情緒。結果,一但這種心靈渴求被忽略,過度被曲解成天真純樸 的舒伯特,就會產生如上述被批評的糟糕演奏。

  當心靈渴求與一個有位格的他者對話時,『境界』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 『誠實』,願意表達小孩子般鬧脾氣與上帝爭吵的舒伯特,遠遠比一味表達天真 純樸般快樂的舒伯特,還要更『誠實』太多了。

  正因為這種誠實是被上帝所看重的,有位格的上帝不在乎舒伯特的境界高低 ,只在乎他的誠實對話。於是當舒伯特在這種對話後,得到啟示走出這種黯然神 傷時,他產生最後期的偉大作品。雖然還會冒出一點憂傷,但是完全屬於天堂般 的快樂是更加的感人。

  這可以說是d.960最後一首鋼琴奏鳴曲與最後之作『岩石上的牧羊人d.965』 所要表達的意念。

  我回顧我一生所遭遇的各種心靈渴求的人們,『追求境界』永遠比『追求誠 實』多上幾千倍。好像表達出我們本性中的各種軟弱就是大逆不道的事,一個人 應該要脾氣高尚、修行完美、完全慈愛、完全利他、愛護一切眾生......這樣子 的心靈渴求不是不對,只是會不會是一種過度期待超人偉人的重擔呢?又有多少 人做得到呢?

  我寧可我是一個誠實的舒伯特,縱使我可以表現的很天真純樸與完美,但是 ,若能與有位格的『他者』進行對話,我將毫不保留的、誠實的、大聲的說出我 真正心底的一切。(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