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羅馬,我們脫隊(拜我老公是領隊,他實在熬不住老婆撒嬌之賜。)刻意去一個不愛藝術的觀光客絕不會去的小教堂,就為卡拉瓦喬這幅真跡:
(請參考圖冊中拍下來的卡拉瓦喬「利未蒙召」)
我曾跟雨漣、psycho仔細研究過卡拉瓦喬,再看這幅真跡,忍不住的震撼!
卡拉瓦喬是光的先驅大師。面對真跡,只能感嘆:「這光!這光阿!」真跡比任何印刷品都更傳神的傳達了耶穌手指向利未,便也把光帶了去的震撼力,就在那一刻,利未成為了馬太。
跟這畫對襯的,是音樂。音樂一樣讓我震撼!因為這教堂若干廊柱、若干拱頂、若干牆邊,都放了跟建築對襯的長方形貼牆喇叭,因此環場全是文藝復興時期對位的人聲清唱。喇叭跟建築形成對襯的美感,一如對位人聲音樂。
那時刻,在我們渴望的藝術真跡面前、在盤桓頭頂、環場的人聲清唱音樂面前,我們只能選擇靜默無聲。這時,音響器材、CD版本都放第二了,因為,它們置放在這教堂、這繪畫真跡當中,它們只是整體感動的一部份!
照片中,我抓住了從窗口流洩進來的光。於是在照片中,五百年前卡拉瓦喬在畫布上摸索著繪出的光,還有我們那日看到的從窗口射進來的光,相應和著悠悠而逝的時間感,以及瞬間與永恆的對比。
當我們最終得離開這小教堂時,窗口的光已逝,剩下的是卡拉瓦喬畫中永恆記錄下來的光。
藝術真的是不朽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