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過去我從來不覺得「生死」有何好討論的。人好好活著、保握現在最重要。 現在回想過去,我才發現過去我的觀念其實是來自升學時代的「中國文化基本教 材」,亦就是受到一些儒家的影響。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 焉能事鬼?」死的世界不可知,所以我們應該定睛於現在。雖然死亡終究會臨到 ,但是那就是天命所注定的、死亡不過是一種自然之道。因為「有生者必有死, 有始者必定有終,自然之道也。」而天命、自然之道是不可違的。人人都不可逆 自然之道、人人不免一死,我們的重點應放在現世。那麼如何解決中心的那份永 恆性的需求呢?就是用公民課本說的「三達德」。

  「三達德,立德、立功、立言。」儒家認為透過三達德可以達到不朽。「立 德」:用內聖外王之道修養,體現道德圓融,留給後世一個永恆的人格楷模。就 是像文天祥的正氣歌「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當道德圓融與生命 發生衝突時,我們要以道德、真理為最高價值。亦就是「殺生成仁」、「捨生取 義」的意義。而次一等的不朽「立功」就是做出一件大事,功垂天地,惠及後世 。換成今日用語大概就是要得到「諾貝爾獎」吧!最後就是「立言」,著書立說 ,留下思想給後代作精神財富。

  除了這些還有一個就是透過子孫、家族延續以達不朽。我還記得有一次我與 我爸爸在夕陽下山的時候,我們父女在陽台乘涼聊天。我問爸爸說,這些「三達 德」萬一我都作不到呢?爸爸就指著夕陽說,我生了你、以後你會成立家庭生小 孩、小孩也將會成立家庭生小孩的小孩。就像夕陽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落下又起 來。而我們的生命透過傳宗接代的方式,一一傳遞下去,永遠不朽。

  過去我就是這樣相信的。好好的活、用力的活。以至於我可以在活著的時候 透過實現「三達德」而超越死亡。而達不朽、也可以與我的家族、國家在代代延 續中進入一種永恆的生命之流。生命的意義被高舉、死亡的事實被淡漠。而且我 相信每一個中國人,上從堯舜,下至我們,都是用這樣的人生觀價值觀活著。

  然而當我進了大學,我發現事情根本就不是這樣。大家背後的哲學不一樣, 帶出來的人生價值觀也都不一樣。我們有個同學也是相信「有生者必有死,有始 者必定有終,自然之道也。」但是他詮釋這句跟我不一樣。依據這句他認為死就 死了、終就終了,人生就只有現世。所以要好好活著、特別是要對自己好。他認 為沒有所謂的什麼三達德。因為那種不朽對他沒有任何意義。吃不到又摸不著! 傳宗接代的意義也是一樣無聊。你是你!子孫是子孫!於是他實踐出來的生活就 是男友一個一個的換!money 一把一把的賺。那個男的成績好就跟那個交往!家 教那個地方價碼高就轉向那裡!

  致此我才發現原來生死觀可以帶出不同的生活態度。我同學的生活態度建立 在「死是一種終結」,於是「生要極盡所能的生」!而我過去的生死觀,雖然可 以讓我積極的活著,而且可以為著眾人的利益、為著大我而努力貢獻出自己。但 是這生死觀似乎也不太禁得起現實的衝激。例如「三達德」我雖嚮往,但是我這 個凡夫俗子窮極一生大概也很難做到。而且我知道最後更有可能變成另一種「沽 名釣譽」的墮落。追求「立德、立功、立言」墮落成追逐「立名」。這種「立名 」的不朽有何意義呢?而「傳宗接代的延續」只要不是生殖系統有問題的大概都 作的到。但仔細深思,事實上這也沒多大的意義。因為動物不也是一樣?昆蟲不 也是一樣。所以對於我個人,我需要更有生命承受力的生死觀作為生活的動力。 到此,我已經將儒家的生死觀,很簡略的交代過了。接下來,因為回教比佛教較 清楚易懂,所以我們先一同來看回教的生死觀。

二、 回教的生死觀

  回教的創立是在許多神學爭議的背景下所產生。當時已有猶太教、基督教、 多神教、泛靈論、、每一種宗教對於上帝本質,都有不同的看法。而穆罕默德就 想著既然大家都堅持要崇拜上帝,雖然大家的上帝觀都不太一樣,但是那就表示 一定存在著上帝,而且人們一定要崇拜這個上帝。這種說法是認為回教是穆罕默 德用腦袋想出來的。當然另一種說法就是神秘的說法,認為穆罕默德在一個山洞 裡遇到天使向他天啟,因而他真正認識了上帝(就是其他宗教對上帝的認識都不 正確或說不完整)、於是他將之整理(將新舊約聖經作修正),寫下了「可蘭經 」。故我們後面討論的回教的生死論主要就建立在「可蘭經」上。

  這本「死亡的意義」對於回教的生死觀有很多資料。但因為我習慣用歷史脈 絡去分析整理其形成因素,所以我想就我的系統整理回教,以幫助自己與大家理 解與記憶。

  基本上我認為回教站在猶太教基督教的基礎上發揮,並且當時的背景在古希 臘哲學(柏拉圖、亞理斯多得)在阿拉伯文化中被重新挖掘出來的時期!!所以 回教對於生死觀的整體架構,我認為根本就是猶太基督教被嚴重希臘化的結果。 我們回到死論第三、四章,就可以發現 Jungel 第三章重點闡述蘇格拉底柏拉圖 的生死觀。而第三章最後一節說要致力基督教的非柏拉圖化。承接第四章聖經: 舊約、新約對死的觀點。你們就可以知道基督教被希臘化的多嚴重。

  這裡我先要交代基督教被希臘化嚴重的影響在那裡?甚至蘇格拉底被護教家 Justin 稱之為世界上第一個基督徒。理由在哪?

  蘇格拉底的哲學建立了兩個世界。一個是「理念世界」、一個是「感官世界 」。這個詳細的介紹可以參考一些哲學導讀的書。簡單的說我們這個世界就是感 官的世界。充滿許多紛亂無序的表象。而蘇格拉底所定義的「知識」是:人們所 公認的普遍命題、或說一般概念。舉例。白馬、黑馬、花馬、、!而「馬」這個 就是「理念」就是「知識」!而蘇格拉底認為我們生活的目的是「認識」這個「 知識」!這個不是指認識感官世界的表象。而是指透過感官世界的表象要去認識 背後的「理念」,就是永恆事物真實的知識。 於是「理念世界」與「感官世界」被二分!「理念世界」的東西是不存在在 「感官世界」的。例如:「馬」的概念並不存在於感官世界中,感官世界中只有 「黑馬」、「花馬」、「白馬」。並沒有「馬概念」這個東西!蘇格拉底就是認 為感官世界中只有「黑馬」、「花馬」、「白馬」都會朽壞,都會過去。而「馬 」這種概念是永恆的,永遠的存在於「理念的世界」。「理念的世界」都是這些 永恆的東西。

  但是這裡就會產生一個問題,因為我們處在的世界是感官的世界,那有人就 問蘇格拉底「你如何處在感官世界去研究一個你看不到、摸不著、不存在我們感 官世界中的理念世界?如果你碰上你想要研究的東西,你如何用感官去得著?」 於是蘇格拉底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就說我們的靈魂是屬於理念世界的東西,永 恆不朽。因為我們人的構成不再單單只是感官世界的「肉體」,而有來自理念世 界的「靈魂」,所以我們可以去認識到理念世界的東西,例如:馬概念這些東西 。(其實在當時的環境中就已有靈魂不朽的一些宗教的觀念)。

  致此蘇格拉底或說是柏拉圖開始有了「人論」。簡單的說他們的人論是:人 由肉體與靈魂所構成,靈魂被感官世界的肉體囚禁而成為人。所以人即使尚未被 教(例如小孩子),對複雜的表象,也會有「理念」的觀念。故在這個哲學下, 人的靈魂與肉體也被二分。靈魂是永恆不朽的。而肉體是會朽壞的。故推論哲學 家歡喜死亡。因為死亡是一種解放、死亡可以使靈魂不再受肉體感官世界的影響 。而能真實的「認識」永恆的東西!

  而在聖經中你可以找到一些經文例子。如:肉體的私欲啦!肉體死後仍有靈 魂、基督徒不畏死、、、。等等。跟蘇格拉底的這三個觀念很類似的經文!在這 裡有一件有趣的事,就是第二或第三世紀(如果沒記錯的話)護教家游斯丁認為 蘇格拉底是第一位基督徒,就是因為他的哲學觀有三個特點:1. 靈魂不滅、2. 否定感官與肉體、3. 對死不懼。這三點與早期基督教教義有著很類似的關係。 我想我們可以另闢章節討論。基督教與希臘的這三個觀點到底有沒有不一樣?

  簡單的說回教的生死觀是哲學與神學的結合。在神學方面回教保留上帝的 權柄的觀念。回教認為人的生與死都在上帝的權柄下。「未經上帝許可,沒有 人可以死亡」而「生命長短由上帝所定規」。 然而「生」的目的不是為了什麼個體實現,也非為了增進人類全體之生活! 而是為了個體在期間可以恢復對於上帝的記憶,並且回轉歸向上帝。因為在創世 記裡我們知道亞當夏娃的犯罪本應馬上受死,然而他們並未當下就被毀滅或受永 久的審判。而上帝給人類的生命,就是要人悔改,好不被毀滅或受永刑。當然因 著自由意志人類也可以選擇背棄上帝。而死亡(或說肉體死亡)的意義就是在設 置一個「期限」。因為生命本身成為上帝給每個必死者(就是當初的犯罪)的一 個機會,所以當然這個機會不能永遠持續下去。而當然要有終止的時候。那即便 是死亡!當然死亡也另有懲罰性的觀點(例如:英年早逝,相當於選擇回轉的時 間縮短)。到這裡其實會發現跟 Jungel 死論的第四章中提到舊約對死的觀念很 類似。例如 P77:提到上帝對死有統治權。

  而我認為回教中的靈魂不朽觀念,其實就是蘇格拉底的觀念。蘇格拉底認為 靈魂從理念世界來到感官世界,死亡後,靈魂又歸回理念世界。而回教認為靈魂 是上帝所給予人的永恆的實體。死亡的時候,靈魂與肉體分離。到了復活日那天 靈魂與新的身體重新結合接受審判。

  回教中清楚的「二元對立」劃分或許就是來自希臘的哲學思想。靈魂與肉體 、天堂與地獄、信與不信、、。而對於這些我們基督教還停留在概念的問題。例 如天堂長什麼樣子(男人有幾個女人服事)、地獄有火、死後復活的情形都一一 交代。而回教都直接用空間、環境狀況來清清楚楚描述。這就是用極端的形式主 義來提供人們對於死亡的理解。故「二元對立」與「形式主義」則帶來回教的問 題。

  其實形式主義發生在許多宗教。這算是一種宗教簡化運動。或說教條化運動 。例如:猶太教原本最重視的該使人與上帝的關係,然而教條化、形式化的結果 就是死守律法。例如法利賽人的罪,簡單的說就是把教條的地位取代的上帝。而 基督教中也有很多類似的情況。例如,當強調十一奉獻回應主恩僵化時,反而使 會眾都只奉獻十分之一,十一變成一種義務,而忘了我們全人屬主的真意,甚至 導致許多人不願超過十一多奉獻。也好像有人會用禱告時間多寡、奉獻多少來評 定一個人使否愛主!這些都是形式主義的流弊。

  所以簡單的說回教的觀念就是「二元論」的觀念。

三、佛教的生死觀

  而佛教的觀念則擺脫二元論的觀念。這一點我非常非常的佩服釋迦牟尼。釋 迦牟尼取一種「動態論法」來觀看天下事物,不向我們易流於二元思考方式。也 因為佛教用「動態論法」來處理人事物,所以造成佛教的真意不容易懂。所以我 就直接舉幾個例子(他們稱公案)來讓大家體會!

  這是記載在佛教的阿含經(相當於基督教的聖經,)中的兩個具有代表性的 故事。

  第一個故事:釋迦牟尼有兩個弟子。一個以苦行為第一的叫「迦葉」、另一 個以智慧為第一的叫「舍利弗」。有人跑來問他們一個問題。他們問「請問尊者 舍利弗:你師父死後還存在嗎?」舍利弗說「我們師父不談這問題」。他們繼續 問「那麼你師父死了之後就不存在了?」他們不語。「你師父死後也許在,也許 不在?」「你師父沒有死後存在或不存在的問題?」舍利弗一概回答:「我師父 一概不談論這個問題」。那些人就非常失望!他們覺得他們已經問遍各種的可能 性了。而以智慧第一的弟子都只用一句「師父不談這種問題」來回答。無法說明 、不會辯解,真是像嬰孩一般沒有智性。這些人便離去了。這些人走後,迦葉就 把為何舍利弗這樣回答的原因作個說明。他說「師父死後存不存在是形體問題, 是認知問題。但是師父已經超脫這種形體與認知的拘束,所以被尊稱如來。」

  第二個故事:有人三問釋迦牟尼「何謂我?我是實在的嗎?」釋迦牟尼再三 不答。後來那人就走了。弟子就問原因。釋迦牟尼就說:「若我回答:是實在的 。這會增加他原來的邪見。認為人的身心是常駐不滅的。若我回答我是不實在的 。那麼他的邪見也會增加。他會認為我們的身心由於一期的生命的停止而斷絕。 」

  由以上的故事我們可知我們不能用過去習慣的思考推理方式用理解。我們必 須用「動態思考方式」來思考這個問題。在理解上面兩個故事之前我們要先介紹 佛教的基本教義。佛教的最基本原理就是「緣起說」。可用「此有故彼有,此生 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來表示。「緣起說」意思就是任何事情或 現象都依一定的因(根本,內在作用)緣(輔助,外在條件)的集合而起生、起 變化、與消滅。即任何事情都是特定條件的暫時集合。而整個「緣起說」是在時 間軸的觀念上建立。在時間軸的橫切面來看,任何一個集合體無法抽出其一因或 緣。缺一因或緣就不再是其本體。而這就是「此有故彼有」和「此無故彼無」的 意思,而這也稱「俱時因果」。就時間橫切面來看,現在的集合體是過去已滅的 事物或因緣的「果」,現在的集合體也是未來事物或因緣的「因」,在連續時間 變化的過程中就是「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的意思,也稱之「異時因果」 。

  舉例子來說,例如佛教的「人論」,就是認為一個人是由五蘊來結合而成。 五蘊就是色(基本物質)、受(六種感官活動,眼鼻耳身口意)、想(接受並統 合各種感覺的意識活動)、行(心裡活動的組合)、識(持橫的意識或單純的感 性)。就時間軸的橫切面而言,人即由此五種東西所組合。就時間軸的縱切面來 看每一瞬間我們的五蘊都一直變化!就好像我這一秒鐘跟前一秒鐘的我一定不一 樣!因為至少有些老舊的細胞已經被新的細胞所取代。簡單的說就是「色」已經 不一樣了。更別提其他四種變化更大。我前一秒鐘的心裡活動、意識與下一秒鐘 的心裡活動與意識也不同。所以我們用這種流動的時間來看上面的的二個故事, 就不難理解,為何釋迦牟尼不回答「人的本體是否存在」的問題!!因為那個本 體一直在流動變化。有一個佛教徒說的好。他說我們中國人常用道家的「無」的 觀念去理解佛教的「空」的觀念,其實這是非常不正確的。因為簡單的說,「無 」是存在不存在的問題!而「空」是一種變化流動的問題。

  佛教建立在「緣起說」上面,因著眾生生命流轉而衍生出「四諦」、「十二 因緣」、「六道輪迴」。「十二因緣」與「六道輪迴」是將眾生的生命世代流轉 過程詳細說明。例如「十二因緣」共有過去二因、現在五果三因、未來二果。構 成三世的起惑、造業、受生的因果循環,週而復始。而「六道輪迴」詳細說明流 轉過程中,有眾生處在六類(六道)中輪轉,即在天、人、阿修羅、畜生、惡鬼 、地獄等六種情況下輪轉。過去我們都是以為佛教的輪迴是「靈魂」在輪迴。但 是因為佛教並不認為有什麼永恆不滅的本體存在。因為如前所述,本體都是五蘊 的結合。所以一直在變化,故無固定的本體。所以當然無所謂靈魂輪迴 -- 這種 所謂固定本體輪迴。既然佛教不是「有本體輪迴」那麼佛教是不是「無本體輪迴 」呢?好像也不一定!因為在每一個當下存在都是實在的!!所以難怪上面的故 事,釋迦牟尼沈默不回答。因為無論是「有本體輪迴」或是「無本體輪迴」都對 !也都不對!!

  而佛教面對人生苦難的問題就是在「四諦」中。四諦即為「苦諦」、「集 諦」、「滅諦」、「道諦」。「苦諦」是說明人生多苦的真理。人生有三苦、八 苦、無量諸苦,苦是現實宇宙中的真相。「集諦」是說明苦怎麼來的真理。人生 的痛苦來自自身的愚癡、無明、貪嗔等煩惱的掀動,而去造作種種惡業,便召集 種種痛苦。故「集」就是「集起」的意思。「滅諦」是指多苦的人生最理想的歸 宿。佛教認為涅槃是最好的歸宿。涅槃是常住、安樂、寂靜的世界。「道諦」就 是說明如何才能脫離這苦難的人生,進入涅槃?主要的方式就是要修習八正道。

  簡單的說佛教的罪觀就是「產生」。有個西班牙 dramatist 說的好!他說 'The most sin of people is that he had born in this world.' 任何事物的 產生就是落入因果循環中,而這就是落入苦難中。對於佛教而言,痛苦與快樂是 一體兩面的事。落入輪迴中,就是落入苦難。整個佛教就是要幫助人們歸回「尚 未產生」之前的狀態,就是涅槃的境界。所謂涅槃的境界是一種無狀之狀。那裡 沒有物質、沒有無限意識、沒有空無、沒有無意識、也沒有無無意識。沒有現世 、沒有天堂、沒有天地混合、也沒有日月。沒有來生、沒有生生轉化、沒有持續 性。沒有墮落和升遷。沒有固著、沒有運動、不基於任何東西。這就是苦的終結 。簡單的說,在那裡業的流程已經停止,他就是停止的本身。

  而佛教的生死觀,簡單的說就是在時間軸上,既然本體一直流動變化。所以 生與死(誕生與死亡)不過是時間軸上的兩個對我們意義較大的點。但實際上也 並不代表什麼!對佛教來說當他們把時間軸像一根細線頭尾連接起來成為一個圓 時,生死可能就是同一個點!而這一點意義較大在於這個點會決定這條現以什麼 狀態進行?以天?人?阿修羅?畜生?惡鬼?地獄?佛教認為「人道」比較容易 進入涅槃。而進入涅槃的意義遠遠大過「生死」問題。

  過去在網路上我們許多基督徒常與佛教徒辯論。我們常常想要以子之矛、 攻子之盾。但是我在整個準備專題的過程中,我發現很難用他們的思想中的矛盾 去找出他們的矛盾。因為佛教的道理其實非常完整、博大、且嚴謹。其實回教也 類似,雖與佛教相較,回教說不上思想高妙,但有其一定的嚴謹與完整。因此我 得到一個結論,就是如果一個宗教或哲學體系能夠經過時間的考驗仍是一家之言 ,那麼我們其實可以先放下這種尋找矛盾的嘗試。但是我們可以嘗試要從這些哲 學神學理論在生活中實踐出來會帶來怎樣的影響?來作比較。難怪 psycho 一天 到晚把「社會實踐」掛在口上。因為這或許是另一條對話的出路。

  而我認為佛教的哲理雖然高妙,但是在現實社會中實在很難落實。至少對於 我個人而言。因為既然強調「緣起」,那麼我們要做任何一件事就得要問這是不 是又增加了一項「因」?增加「因」就會產生「果」。善因不見得會有「善果」 !「惡因」不見得會有「惡果」!所以甚至當我面對宗教版時,我都會想著,在 這麼繁多的文章中,我需要多增加一篇文章(增加一個因)嗎?這時我不禁回頭 看到釋證嚴、釋昭慧等人,有人謂他們是基督化了的佛教徒(意為從事社會實踐 的佛教徒),我不禁要問,究竟他們所依循的佛法是哪一個?因為照著原始佛教 的教義而言,他們豈不對人世加增許多「因」?依照「緣起說」這樣不是會減慢 全體歸回涅槃的速度?

  另外,對於面對苦難的問題,雖然佛教有一套非常高妙的法理。然而對於真 實存在苦難中的我們,腦中即使可以對這些苦難視而不見,認為其終將消滅(因 為沒有永恆的本體,包括苦難本身。),然而有些苦難就是會藉著折磨人的身體 ,而使人心智扭曲,甚至喪失。基督教過去雖然對於「人論」有靈肉二分、靈魂 體三分、等等的說法。然而目前已有多人不再用有靈肉二分、靈魂體三分法。僅 保留靈魂體的字的用法。然而對於「人」處在這世間,大家都知道靈魂體根本不 可分。特別是從醫學角度,就說明人的肉體不健康絕對會影響靈魂(所謂意識或 意志或心靈)。人的心靈不健康,也絕對會對肉體造成影響!

  反觀佛教,即使我接受這種高妙的教義,相信一切都在流動變化,苦難終將 過去。但是這是在我現在健健康康、活活潑潑的時候。如果當我被環境或是病體 折磨時,我根本不能確定我那時的心靈活動或理性意識是否能保持這種超然的想 法,而使自己繼續朝向涅槃而努力?說真的,我想我作不到!雖然佛教留下「八 正道」幫助人們修行。然而同上所述,我相信我正常的時候我能依循「八正道」 修行,但是對處在苦難狀態下的我,我就沒有任何把握了。

  回到基督教中,我慶幸有一個超越的本體可以在人生路上陪伴。無論是處在 順利豐盛的環境或是處在黑暗的幽谷中,都有一個超越的本體關心我。同享快樂 ,同擔愁苦。在面對死亡也無所畏懼。因為祂本是生命的源頭,他就是生命。所 以與他同行則能超越死亡的轄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