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話說公元2002年9月,真善美社的讀書會,研讀了一本叫作「世紀之書」的廉價書,透過心得報告、觀念分享、延伸閱讀、討論辯證等方式,快速的瀏覽這本書的精華,不知不覺中文化水平似乎提升不少,也擴張了大家的思想領域。顧名思義,「世紀之書」是收集了20世紀各重要學術領域的經典之作,提供簡要書摘和導讀,成為忙碌的現代人快速汲取前人思想精華的一條便道。原書分上下二冊,上冊以哲學、歷史學、文學、心理學、社會學等為主,下冊以科學、經濟學、政治學、軍事學等為主,真善美社此次讀書會即研讀上冊。結束了連續5週的讀書會之後,婉惜這麼好的內容,這麼多寶貴的觀念和資料,只有少數幾人能接觸和認識,因此筆者大膽野人獻曝,在此開闢紙上讀書會,以饗讀者(當然也順便賺點稿費)。更期望的是藉此或能引起更多中鋼人閱讀好書,吸收新知的興趣,使我們人生的下半場,更加的真善美。
(為便於說明,以下凡是稱「書」(本書、全書等)者,指的是「歷史和階級意識」這本書;凡是稱「文」(本文、全文等)者,指的是「世紀之書」中對「歷史和階級意識」這本書的評論文。)
這本書在「世紀之書」中,被列為「哲學」類,其實更適於歸入「社會學」,因為自1923年出版以來,它一直是所謂西方馬克思主義和批判社會學(特別是法蘭克福學派)的理論經典。作者盧卡奇(Georg Lukacs,1885年-1971年)為匈牙利猶太人(很有意思的是,20世紀哲學、心理學、社會學許多大師都是猶太人),是一富有的銀行家之子,以文學批評家及馬克思詮釋者的身分享譽國際。1909年盧卡奇獲得布達佩斯大學哲學博士學位,進入布達佩斯文學界;之後,他到柏林、海德堡與齊美爾、拉斯卡及韋伯交往,其思想逐漸由康德轉向黑格爾,並深受馬克思的影響;其著作也漸由哲學、美學轉向社會學。此外,他也是個行動家,曾加入共產黨,從事匈牙利革命,並參與實際戰鬥,失敗後流亡於蘇聯,並於1956年的匈牙利流產政變中擔任文化部長之職。除了「歷史和階級意識」外,盧卡奇的主要著作尚有「心靈與形式」、「藝術哲學」、「小說理論」、「理性的毀滅」、「審美特性」、「社會存在的本體論」等,可說是著作等身。
在介紹本書之前,有幾個名詞需要稍加解釋:
西方馬克思主義:1920年代流行於中、南歐,不同於蘇聯的官方堅持以辯證唯物主義為馬克思主義的核心,而以人的主體性、哲學與文藝來重塑馬克思學說。開創人物為盧卡奇、寇士、葛蘭西等,包括法蘭克福學派、布達佩斯學派、存在主義的馬克思主義、結構主義的馬克思主義等,為1960年代以後流行的新馬克思主義的前身。
法蘭克福學派:德國的法蘭克福於1923年成立“社會研究所”,是第一個以馬克思主義為方向的研究中心。早期以歷史研究及綜合社會理論為主,30年代後逐漸發展社會批判理論,成為法蘭克福學派的特色。1933年希特勒掌權以後,由於研究所的大部分成員既是猶太人又是馬克思主義激進分子,被迫逃離德國,研究所也在次年遷往美國,直到1949年才又遷返法蘭克福,但部分學者仍留在美國,繼續發展批判理論。較著名的學者有霍克海默、弗洛姆、馬爾庫塞、哈伯馬斯等。
批判社會學:近代社會學發軔於19世紀中,一直到二次大戰前的社會學理論可概分為三派-(一)實證社會學:試圖以科學化分析建構嚴謹的社會研究,重視實證經驗和數量分析的方法,代表者為涂爾幹;(二)詮釋社會學:認為社會學研究的是有意識的人,不能以研究純自然科學的方式分析,而須以詮釋學的方法去找出社會現象背後的內在主觀意義,代表者為馬克斯•韋伯;(三)批判社會學:以馬克思主義為核心,批判資本主義條件下的社會關係,代表者為法蘭克福學派。批判理論和西方馬克思主義的關係密切,以馬克思的辨證法、歷史唯物主義、政治經濟學批判資本主義的種種病態,套用孫中山先生的說法,可以說是社會學中的病理學。
接下來進入主題。本書號稱西方馬克思主義的聖經,主要是因為它是最早發掘青年馬克思著作中有關異化及實踐的概念,來重新詮釋馬克思主義的一本書,不但讓世人得以認識馬克思的另一面貌,也開啟了其後的社會批判理論。全
書按「世紀之書」解析,可歸納為歷史辯證、批判異化和總體性原則三大重點,簡述如下:
一、歷史是馬克思社會哲學的本體論基礎
盧卡奇強調只有歷史辯證法,沒有自然辯證法。在盧卡奇寫本書的時候(1923年),蘇聯共產黨已經奪權成功,蘇聯官方對馬克思主義的詮釋是以唯物辯證主義為中心,既然相信一切都是物質,也必定符合自然科學的定律。反過來說,唯物辯證也就不只是歷史和社會的規律,更是合乎自然科學的真理。盧卡奇在本書中的基本理論便是批判這種突出自然科學的觀念,強調馬克思理論的歷史和社會功能。「認識到辯證法被限定在歷史和社會的範疇內,這是特別重要的。……恩格斯錯誤地……,把這種方法擴大到自然界。然而辯證法的決定因素-主體和客體的相互作用,理論和實踐的統一,……-都不存在於我們對自然的認識中。」盧卡奇認為恩格斯應為這種實證主義傾向負責,因為他誤解了辯證法的真義,將其科學化、機械化;也批評列寧將心靈當作物質的映像是將二者之間的辯證關係過分地簡化。可以說盧卡奇以來整個西方馬克思主義對唯物辯證法的中心理念是重歷史,輕自然;重辯證,輕唯物。
所謂辯證法(dialectic),原是指一種邏輯論證的辯論技巧,藉由論證過程以逐漸逼近真理。後來它的意義漸漸擴充,但不同的哲學家對辯證法也有不同的定義,其中以黑格爾的「正、反、合」三段式辯證法最為有名。黑格爾認為人類的歷史、思想、社會是個不斷變化的過程,起先是所謂的「正」的狀態,但歷史必然會形成一個對立面,也就是「反」的狀態,「正」、「反」互相矛盾,產生對立和緊張,最後一種新的狀態出現,能調合二者的矛盾,即為「合」。然而此「合」又成為下一過程中的「正」,再次進入「正、反、合」的循環。如此循環不息,歷史於是不斷的前進。馬克思繼承黑格爾的歷史辯證哲學,相信歷史本身有一種不斷辯證前進的動力,然而人類和這種辯證動力一直處在鬥爭狀態中(人類基本上是保守的),只有通過革命才能消除這種衝突。無論黑格爾或馬克思,其辯證主義都是以歷史為中心,這正是盧卡奇所要強調的重點。
二、批判異化是馬克思社會哲學的主題
1. 資本主義下商品經濟的勞動異化
盧卡奇認為在資本主義制度下,人的異化是存在的本質特徵,批判此種異化現象則是馬克思社會哲學的主題。本書之所以能成為西方馬克思主義的經典,最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它是最早有系統的研究異化理論的著作。在1923年那時候,人們所認識的馬克思較接近官方馬克思主義的馬克思,直到1932年馬克思的「一八四四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又稱「巴黎手稿」)出現後,世人才重新發現青年馬克思的異化和人道主義思想,對於盧卡奇十年之前在未讀到馬克思的「手稿」情況下能有類似的理念,不能不給予高度的評價,也造就了本書在學術上的特殊地位。
所謂「異化」又稱疏離(alienation),源自拉丁文alienus,原意為「異己」,指的是原本親密、友好甚至統一的事物,由於某種原因而異質化,形成陌生、冷漠乃至厭惡的狀態。盧卡奇解讀馬克思的異化理論,是從商品入手,分析資本主義條件下的勞動異化。當商品成為一個普遍的社會範疇時,就會在主客觀兩方面產生重大變化j客觀:人的勞動創造了一個與自己疏離的商品世界;k主觀:人的勞動成為與自己疏離的商品。另一方面,商品化的世界也必然導致生產的合理化、數字化與專業化,這種提升生產效率的過程被資本主義社會視為理所當然,但對於勞動者卻產生兩種深遠的影響-j人內在存在的分裂:人存在的意義被專業化的過程所否定,人的價值只在於他對生產的貢獻而不在人的本身,勞動者失去了他原本完整的人格,成為一個分裂的人;k原子化:生產過程的分工越合理,機械化程度越高,勞動者的相對價值就越小,成為一個龐大系統中可有可無的小原子、小螺絲釘,失去了勞動的主動性、獨立性和有機性。這樣的影響,最終導致二種現象-人的價值喪失和物的價值上升,也就是「物化」(reification)的結果。
2.資本主義下社會結構的異化
盧卡奇進一步認為這種異化和物化的現象不僅存在於經濟和生產的領域,更滲透到資本主義下的整個社會結構的各層面-政治、法律、學術、婚姻。資本主義越發達,社會分工越精細,這種異化、物化、非人化的現象也越嚴重。相較於馬克思對異化現象的研究焦點只鎖定在經濟基礎之中,盧卡奇更擴大研究至上層建築,也就是將原本對生產關係、經濟層面的批判轉而到生活與文化之中。盧卡奇發現最嚴重的異化現象就是在意識型態、文化層次中的「全人」異化,因此必須先喚醒大眾的階級意識,社會革命才有成功的可能。
三、總體性原則是馬克思社會哲學方法論的實質
總體性(totality)又稱整全性,簡單的說就是能從整體性角度來總合一件事物或問題的各個面向。所謂整體性,指的不僅是1+1=2的全體等於部分總和,更是指1+1>2的有機性組合。總體性的反面是局部性,二者的差別有點像中、西醫之間的差異:西醫著重的是分解和分析,把人體分成許多系統和器官來研究和處理;中醫強調人的有機性整體,任何病症都不能只從局部現象來了解,更不能當作孤立的症狀來解決(有趣的是,中醫也講辨證-只是此辨非彼辯,中醫的辨證是syndrome differentiation,指的是辨別症狀,和dialectic的意義並不相同)。馬克思說明人類社會各歷史階段,特別是現今資本主義社會,無論是經濟、政治、家庭及社會體制,各個環節及其各部份的思想形態,是互相關連的,絕無孤立的社會現象。盧卡奇肯定總體性原則貫穿整個馬克思理論,認為所有的社會現實必須以辯證的總體分析方法來研究,即將社會現象置於歷史的總體過程中,從它們在此總體過程中的地位與作用來確定其意義。盧卡奇進一步從哲學的三大範疇來闡述馬克思的總體性原則:1.總體性原則的本體論-「歷史唯物主義」揭示歷史本質,統一了主客體。2.總體性原則的認識論-「資本論」提供總體性認識方法的典範。3.總體性原則的價值論-馬克思批判異化,關懷工人的總體性人格,顯示出人道主義特徵。
**********************************
後記:
透過盧卡奇及其後許多西方馬克思學者的研究,我們可以發現早期的馬克思基本上稱得上是個人道主義者,關懷人-特別是社會下層的工人-在資本家的剝削下喪失人性價值的異化現象。這和從小在反共教育下成長的我們所認識的那位以「仇恨」為出發點,以「鬥爭」為中心手段的「邪惡馬克思」無疑有天壤之別。進入21世紀,意識型態的對立已成昨日黃花,一方面代表這一個馬克思的共產「邪惡帝國」已走入歷史,另一方面堅決反共的台灣也早已開放對共產主義的自由研究,使得馬克思的真貌得以逐漸還原。儘管在政治上共產主義經過將近一世紀的實驗,已經確定是條走不通的死路;在學術上,由西方馬克思主義、新馬克思主義以至後馬克思主義,也已與馬克思本尊漸行漸遠。然而馬克思的一些理念,特別是對異化的批判,即使在後現代的今天,仍值得我們深思。事實上,在盧卡奇的研究中,對異化現象的批判已經由經濟層面擴大到生活與文化之中。所關心的不只是勞動異化,更是全人異化。這也已經不只是資本主義的問題,而是基本人性的困境。隨著資本主義繼續擴張著它的地界與影響力,異化的人性困境,勢必會繼續是全人類的最大難題,因此盧卡奇的批判理論,不僅有其先知灼見,也很值得我們繼續著力研究思考,他的觀點,的確是『世紀之書』當之無愧。
參考資料:
本文主要摘自晨星出版社「世紀之書」上冊第一章第三節「歷史和階級意識」,該書評作者為王君琦。另參考文章如下:
- 盧卡奇生平與法蘭克福學派簡介,部分轉載網路文章,出處已不詳;
- 西方馬克思主義簡介,主要摘自「跨世紀的馬克思主義」,洪鎌德著;
- 辯證法和異化的意義,主要摘自貓頭鷹出版社的「哲學辭典」,另參考王崇堯著的「解放神學與馬克思主義」;
- 社會學三大學派簡介,摘自「西方社會學名著提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