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是中鋼真善美社最近一次(6月底至7月初)讀書會研讀的書,由我負責帶領。全書除序曲、終曲外,主要內容分成7章,規劃為一週七天的課程。針對每一章主要內容我設計了幾個問題,讓讀書會成員可以先準備「書上說的是什麼」及「我的看法或經驗分享」。這一篇讀書報告就是根據這些問題整理而成,當然不包括成員之間的分享內容,另外部分斜體字則是我個人的補充。我相信,只要好好看過這些問題和說明,應該大致可以掌握整本書的內涵了。
如果要更精簡地用幾句話來歸納本書的要旨,可以這麼說:
1. 領導始於服務,領導就是服務(服事)。
2. 領導建立在威信−犧牲奉獻−愛−決心之上。
3. 愛是動詞、是行為,是需要決心、也可以學習的。
4. 不只是愛,所有領導的特質也都可以學習,也需要學習−
(1) 可以學習,因為它們是一些技能,可透過學習而得;
(2) 需要學習,因為它們違反我們的本性,不經過學習或訓練的過程是無法學會的。
5. 能否成為好領導人在於領導人自己的選擇和決心,代價是紀律,回饋是喜樂。
當然,一定有人會對本書所強調的領導模式是否適用於現今的企業環境產生疑慮,在讀書會的討論中,許多成員也表達了同樣的關切。這一點我們還沒有明確的答案,不過至少有二種組織是相當適用這種領導模式的:直銷型公司和志工組織。至於一般企業,恐怕還需要更深入的探討。
有一位讀書會成員也舉了一個「久病無孝子」的例子,提到他的一個朋友的父母長期臥病在床,身為獨子的他無可選擇的必須負起照養的責任,然而常年的身心壓力卻使他說出「恨不得可以逃避」這樣的話。參考本書的觀點,我們也發現這種情緒其實是很自然的,當事人不必因此而有愧疚感,以為自己不孝,對父母沒有愛。因為愛是動詞、是行為,不是感覺或情緒。只要「正確的對待」−對父母做該做的事,就是孝和愛了。另外,依照「付諸實踐」的觀念,當你越去實踐愛,裡面也會越來越有愛;反之亦同。
基本上本書對「僕人式領導」的闡述十分精闢,不過似乎有過於強調「行為是一切」的傾向,尤其「愛是動詞」的看法,更是帶有濃厚的人本主義味道。為了避免造成只有行為、只靠意志、只需技術的偏差,我另外寫了一篇「愛的實踐」,強調行為和誠實的平衡,請大家參考。
無論如何,對於現今強調「勢」與「術」之管理技巧的各種領導理論,本書的觀點仍有相當的啟發性。特別對台灣教會,近年來似乎也有過於強調權柄和順服的傾向,而逐漸忽略那最根本的服事態度:「你們中間誰願為大,就必作你們的用人;誰願為首,就必作你們的僕人。」本書的提醒,也值得所有關心台灣教會的人一同來省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