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結構主義與信仰


作者:kkang

                                      Rafael
La Escuela de Atenas 1509-1510



這幅畫是拉斐爾的名畫「雅典學派」。這幅畫企圖表現「理性探求」與「真理 啟示」的融合。背景是一所教堂,所以又有哲學又有宗教的含意。最中間的兩 個人物是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亞里士一手拿倫理學一手指向前方。柏拉圖富 於象徵意義的將手指向天。他們的雙手表明一種方向。從倫理,藝術,文化的 時代前景,最後仍必須歸結於最古老的提問:「世界之上必定有真理與信仰。」








  我經常遇到對聖經許多教義加以質疑的人,這些人有從科學的角度,其他宗 教的角度,無神論的角度....,而近一兩年來,比較多碰到從後結構詮釋學 質疑聖經文本的角度。

  後結構詮釋學懷疑任何中心思想背後都有強烈的,被文字建構的意識型態, 所以會一再質問聖經中心思想來源為何?質疑所謂的異端或被排斥的派別,是否 是被文本主流故意輕忽掉的重點?

  後結構時代,其實是對理性主義時代的一個大顛覆。每一個新時代興起,都 會企圖矯正過去時代嚴重的缺失,但至今為止,沒有一個時代是完美到可以不被 後起時代所顛覆。後結構時代,一樣會出現一些思考體系中的弱點與弊病,必須 在被其後的時代所修正。

  我們固然知道,意識型態本身,已造成幾個世界性的禍害──諸如法西斯主 義,男性沙文主義,種族沙文主義....,所以意識型態必須要被批判,但若 為了拆毀意識型態,便把後結構主義視為不斷的拆解的過程,最終以拆解為目的 ,卻不敢去相信任何的重建企圖,不敢相信這世界上還有可以堅持的原則,可以 追求的真理,這一樣是會帶來很嚴重的問題。

把拆毀質疑當成目的,至少有如下幾點危機:


一.形式主義的錯誤

  當民主政治成為流行之際,許多人高舉民主為最終目的,卻忽略民主只是一 種手段,一種人類目前可以找到的最好的,但仍有太多缺點,問題,限制的社會 制度,因而隨意高舉民主,將之當成唯一標準,就是犯了形式主義的錯誤。

  最近很多人談科學也是這樣,以為科學就是檢驗客觀真理的標準,以為科學 檢驗就是萬能,但是對科學本質是甚麼?科學的侷限性為何?缺乏反省批判的能 力。

  再舉一例。有人大談邏輯,要求一切觀點都要合乎邏輯,卻不管任何推演的 前提,本身就是一種無法證明的,或只能循環論證的預設。這就是邏輯的限制, 可是許多人就只要求邏輯,不顧其前設。

  這些都是只拿外在形式來思考,卻不瞭解其內涵與本質所導致。這就是形式 主義的困境。


二.後現代思潮出現的前因

  從傳統到後現代,我們如果以文學的角度而言,我們可以大約分成三期: 第一期是傳統時代:這一代是以作者為重心,認為讀任何一作品都要以作者文化 背景為前提,必須先瞭解作者的個性生活婚姻家庭等等,然後才能看待作品本身。

  第二期稱現代階段:這期間是科學萬能時代,認為作品本身與原作者無關,作品 本身有客觀性,新批評等學說就是在這時候提出的。

  第三期就是所謂後現代:這階段是以讀者為中心,讀者愛怎麼讀就怎麼讀。

  對於聖經詮釋而言,由於這種思潮的影響,強調不以傳統解釋為權威,而以 拆解為方法,希望能為聖經帶來更多不一樣的詮釋,譬如反保羅的神學,以解放 婦女為主軸看聖經,或是專門收集上帝不仁的一些作為,來向權威挑戰,這是一 種對理性對科學的反動,是一種『西方思想漸進過程中的必然』,換句話說,是 對過去思想體系嚴重至極的缺點的一種制衡。


三.西方的思想反省是不是可以直接拿至東方來用?

  後結構主義對西方思想的傳承而言,真的是刻意摧毀真理,不相信一切只相 信後結構嗎?其實不是的。

  整個西方的思想體系中,「有神論與有真理存在」的觀點非常根深蒂固,所 以思想不論如何傳承,制衡,改變,對真理與上帝,都很少會走向「無神無真理 」的結局。其實這時代的信仰議題,就西方而言,也絕不是「有沒有」的提問, 而是「如何言說」「如何認識」的提問。在這種思想體系下的後結構質疑拆毀, 當然跟東方引用後結構於信仰,會有很大的不同。

  對於後結構的聖經批判部份,傳統的聖經詮釋觀點講究聖經字字無誤,而不 是聖經一貫思想的無誤,這種詮釋法導致聖經應用於倫理方面非常的僵化,很自 然的會有反省發生,但不管後結構主義是否是反省基督教的最好方法,但我們可 以看到這種反省是一個有如此深根地固信仰執著當基礎的,這種後結構拆解的引 用是會有底線的,是不容催毀一種信仰的堅持的,如果無窮地懷疑與拆解,那只 會導致『虛無主義』,這是與西方有神有真理的文化背景不相容的。而我們今天 理解後現代,是不是瞭解東西方文化背景不同這一點呢?有沒有仔細想過這種思 潮出現,它的原因是甚麼?它的限制是甚麼?


四.拿西方人本主義來做例子

  我想我再舉一個例子好了。

  我們都知道人本主義目前在台灣非常的流行,這觀念也是出自西方。

  人本觀點在西方的興起,主要是因為西方的宗教沒有一再的更新反省,信仰 不再能活潑的呈現其內涵,僵化變成了教條,個人在其中失去了主體性,因此重 新反省信仰中,人在神面前的獨特地位與寶貴的尊嚴身份。但基督教信仰仍強調 人在神面前的自律與謹守,不會因人本主義的反省,而把信仰中很重要的自律謹 守棄置。

  而在中國,其自律與謹守並非是人在神面前的互動回應,主要來自五倫的倫 理規範。人本的提倡,把人從這種倫理規範中解放後,卻沒有其他自律與謹守的 標準。中國本身沒有其他自律文化的基礎,很自然就使人達到無限的自由,這種 個人主義潮流自然使社會無法治充滿亂象。


五.後現代是一種『反省的方法』還是『拆毀真理的工具』?

  就基督教信仰而言,有絕對不能被拆毀的部份,那就是上帝存在,真理存在 。不管我們「如何去認識」,「如何去言說」,我們都可以接受,認識與言說的 部份就人的有限,是不可能完整的。所以我們容許任何一種反省的方法來質疑自 己,為的是「更進入認識與言說的完整」。

但是,這世間有上帝存在,上帝是完滿自足自有永有的,上帝可以給人啟示 使人認識祂,啟示的中心就在耶穌與十字架,這卻是不可以拆毀的。否則,基督 教就不配稱為信仰,只能說是一種哲理了。

  同樣的,企圖用後結構方式拆毀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對於相信有上帝,有真 理的人而言,也是沒有意義的一件事。信仰與懷疑,虛無本不相容,以自身的懷 疑,去質疑別人的信仰,以一種有限的方法,去挑戰本質屬無限的上帝,除了更 加深自己的懷疑與虛無,對於有信仰的人而言本身,如同用不同的語言溝通,雞 同鴨講罷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