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向生命提問


  

1.提問

   每一個生命歷程,都有不同的疑難,也需要不同於前,被更新過的答案,人生,是一個不斷 開發新題目或重新回答相同題目的問答題,答案隨年齡層隨經歷之不同而不斷豐富中。

   當一個人不再提問,或答案開始固定不變,就是生命框框開始出現之刻。

   我的孩子從兩歲起開始問問題,起先是問:這是什麼?他在探究他自己與世界之間的關係。 這是一種填充題。

   按理說,兩歲的小腦袋中裝不下多大的可能,回答問題不會太難,但偏偏就因為他腦袋裡裝 不下太多,就挑著很小的事物在問,都是些在大人眼裡根本看不見的事物。諸如地下的不知 名昆蟲,或冰箱上黏著的我早已視而不見的一枚極小的貼紙。這是什麼?這是什麼?總是叫 我看見那些天天存在、我卻沒有察覺的東西,或者是迫我承認就在我小小的生活圈裡,還有 許多我還不認識的小事物,是這世界尚需去認識的客體。

   更麻煩是他三歲以後。他開始問為什麼。

   於是每一天生活中的任何一個動作,任何一句話,都需要有一個理由。甚至理由本身還需要 另一個理由。為什麼?為什麼?我從來不曉得原來我的生活中有這麼多理所當然想當然爾的 事物,是我從來不去探究原因的。而這些都被他一樣一樣揪出來,他向我要理由。

   現在我的孩子上小學。他開始不斷的要回答問題。總是老師出題,他回答,對或錯,影響著 分數,影響著成績,也影響著獎品。而且我的孩子開始知道,最重要的疑惑,往往是最不能 問的。他不能問白髮外婆:妳什麼時候死掉?不能問:為什麼大人可以說我錯,我不能說大 人錯?不能問:為什麼大人老跟我講道理,等我跟大人講道理時,就說我頂嘴?不能問:大 人說不可以說謊,為什麼我不能誠實的跟某某阿姨說我不喜歡她?

   其實他漸漸也不想問了,因為他有太多答案要背,有太多題目要解答。

   好奇怪的是,當我的孩子把問題放進心裡不問出來,開始回答考卷,背誦答案,便有朋友們 跟我說,我的孩子長大懂事成熟穩重了。

   我一直到大學畢業進入社會,開始真正獨立承擔自己的人生,我才明白生命躍昇走出侷限框 框的關鍵,不是回答出一個漂亮的答案,而是提一個漂亮的問題。當我明白這一點時,我已 讀了近二十年的書,回答了近二十年的試題。

   於是隨著年齡與經歷的不同,我嘗試問很多不同的問題,譬如我的長才與潛力是什麼?我的 最大缺點是什麼?我該如何最適切的規畫自己的人生?怎樣是圓熟的性格與人際?如何溝通? 如何增進夫婦感情?如何瞭解教導我的孩子?......

   可是這些都是極平凡的問題,它們適足以呈現出我生命向度的淺薄。

2.不可言說的解答

   當我想向生命深度突破時,我開始渴望能有一些「大哉問」,並得著一些「大哉答」。

   於是我探究聖經,且稀奇的發現聖經中所有深度的提問,都是沒有答案的,那種深度屬於一 種不可言說的範疇,考驗著提問者對生命本身的信心,或對其所信賴的神的信心。

   聖經上有過幾個大哉問。譬如我曾提過的亞伯拉罕,他有一個非常特別的生命歷程,就是為 了追隨一個呼喚,離開自己的家鄉,去一陌生之地。很奇怪的是,他這人好像一直有一種信 賴感,願意去順從這個呼喚,而從來不去問那呼召他的聲音,憑什麼要他順從?聖經並沒交 代亞伯拉罕認識這聲音又信任這聲音的過程,這使亞伯拉罕的故事在我心中,一直有謎般的 神秘感。

   但是聖經另一人物摩西,就是個敢於大哉問的人。

   上帝喜悅亞伯拉罕的順從,但也能欣賞摩西的敢於詢問。

   摩西問上帝:我如何告訴別人你是誰?上帝回答:我是什麼,就是什麼!(I am what I am.) 這等於沒有回答。我有很長一段時間不能明白為何上帝要這樣回答。 為何祂不回答祂是光, 或祂是能量.... 等等我們可以稍稍理解的答案?

   當我愈來愈進入上帝的豐富,我便能明白上帝回答「I am what I am」的奧妙。因為上帝是 無限大,祂不能用任何有限來解釋自己。任何有限的解釋,都是瞎子摸象,不識真相。自人 類歷史以文字記載哲思,有沒有神,與如何識得神,就一直是哲思的主題之一,經過千年來 的各種角度的思辯,哲學大師康德終於說:人太有限,憑一點點理性,就想識得上帝?上帝 根本就是人類理性無法觸及的無限大!康德又說,反而是實踐道德,有可能走出人類理性的 極限,稍稍識得真理。

   康德是十八世紀的人。而根據聖經的記載,西元前一千五百年的摩西在問此大哉問時,上帝 就已用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回答了二千年來哲學家想摸索出來的答案。至於亞伯拉罕,又比 摩西更早活出康德的結論:實踐比思考更易接近真理。聖經說,這是信心,是人認識上帝唯 一的路。

   聖經另一處地方有一千古提問,就是關於苦難。深受苦難折磨的約伯,一直質疑為何他這個 義人要受苦?他吶喊,咒詛自己的生日......,最後神終於出現,稀奇的是,神根本不直接回 答苦難這千苦難題,他只是帶約伯偷窺「無限大」的堂奧,約伯便靜默無聲。因為在無限大 面前,極其渺小的人根本看不見自己的苦情,無限大的豐富帶出來的激情狂喜,遮蓋掩蔽了 塵世所有的卑微,這是不知多少人渴望經驗的、對生命向度的超拔提昇。

   還有一個類似的例子,是一生為上帝顛沛流離幾經性命之憂的先知以利亞。在一次轟轟烈烈 的成功以後,他突然發現所有的勞苦一點果效也沒有,一切都是枉然,有他沒他這世界不會 有什麼改變。他簡直要發狂,沮喪,灰心,想要求死。結果神也沒有直接回答他的質疑。顯 然這先知在這世界上重不重要成不成功不是重點。神要他看見上帝的主權,歷史是在神的手 中。神擁有智慧的主權,而祂是無限大的。然後以利亞就在重識上帝的無限大中,拾回他的 自信。

   於是人生最重要的幾個提問:有沒有上帝?上帝是誰?為何有苦難?人生的意義成就與使命 究竟是什麼?在聖經中,都是在上帝是無限大的豐富中,盡在不言中了。

   輪到上帝向人發問:如果渺小卑微有限如你,不將生命與我連結,你的人生盼望在哪裡?你 向人生有再多提問又有何意義?

   我想我較能明白何以我的人生提問如此淺薄了。

  


跟自己的心靈說話

下一篇:探尋深度的生命意義

走出框框的世界 陳韻琳•蘇友瑞專欄 讀者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