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後現代的宗教趨勢看基督教
本文要處理的,是後現代的宗教趨勢,並在此趨勢中的基督教會,範圍先從世界性趨勢著眼, 再回到台灣本土。
在處理時代趨勢時, 有幾個非常重要的影響因子:
任何一種思潮趨勢,一定有跟過去相貫通的時間傳承。
- 傳媒資訊
- 商業消費與廣告
- 資本主義式的個人主義與民主主義式的多元與相對
- 專業與都市。
同樣的,在處理後現代的宗教趨勢過程中,也不能忽略它跟現代社會宗教趨勢的傳承關係。
一:後現代的宗教趨勢
歸結後現代的宗教趨勢,有如下這些特徵:
1.宗教復興
全球出現的宗教復興,有如下幾個特徵:綜合性:企圖將各種宗教信仰,各民族文化的精華融合於一龐大體系中。
人本性:這種宗教復興可看見文藝復興以來高抬「以人為本」的影子,要將人的博愛, 公義,和平的潛力呼喚出來。相信人內在的「尊貴性」。
超越性:在人本主義的基礎下,現階段的宗教復興是倡導人所有的尊貴,其源頭乃是人 內在的超越神性,因此企圖將人的超越性與人本主義作一種思想的連結,並認為這種超越性的宗教 探索並非「非理性」,而是「超理性」的。所以這波宗教復興仍是與理性革命以來的思想一脈相承 ──在以人為本的情況下講求人自身的超越。
泛靈性:訴諸超越性之後,這宗教復興透過宗教與文化的綜合,闡釋出泛靈觀點。不僅 人內在有神性,大自然界也也神性,人神性與大自然神性的交會,便是人性的顛峰。
靈異性:因為大自然中有神性,所以對於大自然界的靈異膜拜,也就接納為體系的一種 觀點,所以舉凡星象,占星術,卜卦風水相命....,都合情合理,與人本主義式的世紀末宗教復興 不相違背。
神秘性:走向完全體驗式的宗教感受。所以冥想,靜觀,內在體驗,成為一股風潮。
十字架與基督的貶抑或扭曲:在這波宗教復興中,因為以人的尊貴為本,最拒斥基督教 信仰中的罪觀,把基督與十字架貶抑成壯烈的英雄形象,世界和平的推動者,烏托邦未來的建構者, 或泛靈神中的一個。十字架與罪的關係消失,人的罪,不再需要上帝主動的救贖,而是要透過呼喚 內在的神性而克服。而對未來世界的盼望,也是透過呼喚人內在的神性而達致。基督再來的信息要 不就是消失,要不就減損成是世界和平來臨的象徵。
2.後結構與後現代思潮的持續影響
後結構與後現代,其實基本上是同一的思潮,都源自存在哲學與新馬克斯,只是前者著重於哲學 語言學,後者著重於文化社會領域。這兩者都是企圖對資本社會的理性組織結構大反撲。後現代以社 會的,文化的,文學藝術的批判與嘲諷來反抗,後結構則以語言的重新建構來反抗。後結構語言學,透過辯證所謂的「主流」,其實是掌權者透過語言文字建構的體系,企圖推翻 「主流」,將之視為歷史的產物。也因此,後結構就推翻了人的「主體性」的可能,強調人的認識的 主觀性,根本沒有超驗基礎的可能性。於是後結構主義宣稱是語言構成了世界,語言有其主觀性,有 它本身的生命。
但這種哲學方向,最大的危機是宣稱一切皆主觀後,就解構掉人認識真理的可能,也解構掉真理。
後現代則是透過對社會文化的批判,將資本主義社會指向窮途末路。
所以後結構與後現代,在批判與解構後,非常容易蔚成完全的虛無與懷疑。這是比 50 年代存在 主義式的虛無懷疑,要更加的嚴重,因為它不是僅僅指出上帝與人的割裂及人在社會中的疏離,它更 推翻了有真理有信仰有上帝的可能。
3.弱勢團體的拯救
譬如女性主義爭取男女平等,同性戀爭取尊重平權,弱勢族群爭取權益。雖然爭取平權平等用的 是政治抗爭,但其背後的哲學基礎正是解構正統的後結構主義。透過質疑各類正統的合法化,弱勢群 體可以爭得更合法的地位。因為這已是有思想系統支持的抗爭,所以為弱勢請命必然是持續不斷的歷程,因為一旦某弱勢成 為「正統」,它又必然要被「解構」掉。所以弱勢團體的拯救,就在各項政治性議題中禿顯出來,成 為一種思潮,而且會雖運動變化,重新定義「現階段的弱勢」。
4.另一種語言的興起
這思潮的興起跟科學語言的侷限性相當有關。一反文藝復興的理性主義,現在的人因著各種科學 憧憬的破滅,也質疑實證自然主義的邏輯性思考是否能真的獲得真理?因此高揚另一種語言,以企圖 接近真理。譬如重新發掘藝術文學語言,甚至是象徵語言。所以會宣稱:藝術也是認識世界的一種形 式,它一樣的擁有真理主張,它不同於科學也不低於科學。因此詮釋,想像,象徵和判斷觀察是一樣 的重要,甚至以象徵神話詮釋宗教。
5.倫理系統的繼續瓦解
自現代化過程中信仰的逐步減弱以來,倫理就持續在瓦解中。儘管世紀末出現宗教復興,但這波 宗教復興刻意排除了對「罪」的探討,與「十字架」的真義,所以對倫理系統的瓦解,並沒有多少幫 助。除了一般倫理的瓦解,專業倫理,尤其是熱門的基因學,遺傳學,生化領域,會因其技術的日益 精進,帶出一波又一波的難題。
6.資訊收集與雙向溝通
媒體與科技結合後的發展,對人類最大的改變就是越來越習慣雙向溝通,單方面的宣講不給回應 機會,會變成是非常不吸引人的信仰傳遞模式。此外,因為資訊大量流通所造成的資訊焦慮與資訊壅 塞,會使人非常渴望聽到經過吸收消化資訊後的信息,因此不僅接觸資訊成為重要課題,消化吸收並 回應資訊,更是重要課題。吸引人的單純的信仰,必須是「反璞歸真」後的單純,而不是一無所知反 智的單純。
二:基督教信仰在後現代世界的發展趨勢
基督教信仰在世界也有若干趨勢發展值得注意:1.開放對話。現在基督教界已醒覺:若不開放對話,只是對一切趨勢發展嚴加批判,徒然使基督 教界劃地自限,對世界沒有一點影響力,所以都開始強調對話與開放。
2.發展親密關係。形式化的宗教活動,與大眾性的籠統宣道,越來越不吸引信徒,基督教會逐步 打破形式化的聚會,發展各種非組織化的小群體,以建立親密關係。
3.對人性人道的新關注。所以基督教界也會關心弱勢團體,倡導世界和平,協助戰爭受難者,讓 教會對社群有新關懷。
4.傾向內在論的,從深度而不是高度去探詢上帝。以這深度構成生活,關係與世界,透過現實存 在,去與上帝相遇。
5. 與上述有關的,是強調在世界與人類事物中活動的上帝。 君主式的,形上學的有神論都不再 受歡迎了。
6. 神秘經驗的重視。 密契經驗愈來愈多人希望去經歷。不過與泛神體系不一樣的,是基督教有 一具體對象,就是位格神,這神秘體驗是嘗試與上帝發展「我─你」的密契經驗。
從這些分析中可以看出,基督教在世界的發展,跟其他的宗教復興運動,有若干雷同性質。但基 督教信仰中對上帝的主體性,對罪的透測瞭解,對十字架救贖是信仰核心的堅持,便導致基督教與其 他宗教,有根本上的差別。
三:基督教信仰與後現代宗教趨勢的對話
基督教信仰若要與時代對話,需迫切思考如下幾個問題:1.如何在後結構思潮「相對的, 反主體反真理」的思想體系中,維持對話,又執著於真理與傳遞 真理?
2.弱勢團體的議題,尤其是女性主義議題,基督教信仰若要對話, 需要重新調整其傳統對女性的 看法,及傳統教會中對女性地位的輕視。因為女性主義已發展出有系統的哲學的歷史的理論,教會還需 更新詮釋聖經經文中的男女關係,發展神學理論,以使女性在基督教文化中,跟男性有一合理的互動 關係。
3.基督教的神學體系,基本上都是「理性語言」,現在面臨另一種語言的興起,也必須重新調整。 至少要讓文學的,象徵的,故事的語言,也能成為護教語言。
4.目前在世界趨勢中明顯興起神秘主義風潮, 尤其其宗教復興,更是傾向泛靈的。而基督教本身 又正產生內在的,密契的經驗,所以如何使基督教信仰中的靈恩體驗與其他宗教的神秘經驗有所分別, 並強調信仰不只擁有內在體驗,也有超越內在體驗的部份,甚至其超越現世的信仰內涵,正是批判現世 的力量,就勢必成為走靈恩經驗的基督教教會一大挑戰。
5.為要清楚分別「獨一神」與「泛靈體系」的不同, 關於基督教信仰密契的內向的經驗中,對對 象的清楚陳說,如馬丁布柏的「我─你」對話經驗,而非僅止於被吸納進靈界的感受,就變得十分重要。
6.此外,基督教信仰早已遭遇的,在相對思想下對倫理道德的堅持, 會愈來愈加艱難。堅持道德, 又不流於被批判「不關心弱勢諸如同性戀」或被後結構觀點駁斥為:對「主流」的姑息,對「非主流」 的迫害,必然成為基督教信仰對倫理觀的一大挑戰。
7.不管是大陸或台灣,基督教信仰與中國思想的對話仍是重要課題。 唯其對話按現實需要,應更 多走向對「民主」對「法治」等觀點的異同處,而不直接沿用過去的「會通」方法。因為邁向民主法治 的過程中,最後還是觸碰到文化的根的問題。不過,大陸曾被馬列思想強烈影響,台灣則是被道教佛教、 並文化本土化思想持續影響,所以基督教信仰在台海兩岸思想對話,應當會有不同的著重點。
四:無法自外的台灣教會
台灣教會並沒有自外於社會,它是置身於時代處境與歷史限制裡的,因此台灣教會的趨勢,會跟時 代趨勢在很多地方有異曲同工之處。在處理教會趨勢時,一定要將教會已發生的趨勢跟時代趨勢作參照比對,這種參照比對,會促使我 們注意兩個錯誤的思考角度:一是太輕易的把教會趨勢解釋為信仰的墮落,而忽略這趨勢的發生的確有 人心靈深處的需要;二是忽略趨勢有深受時代囿限的特質,因此太武斷的把趨勢解釋為教會唯一的可能, 唯一的希望,使某些趨勢特質,被高抬到成為信仰唯一的可能。
1.九零年代的台灣教會趨勢之一:聖靈充滿
台灣教會界近幾年再度出現強烈的意欲被聖靈充滿的靈恩運動,這被稱為第三波的靈恩運動,其實 比較多是受到韓國的影響。但這第三波的靈恩運動,本身正是一種時代趨勢,因此其影響範圍具有普世 性。為何會出現普世性的靈恩的強烈需要呢?這跟高度現代化社會的心靈需要相當有關。
身處高度現代化社會的人,透過科技的聲光色影模擬真實等效果,會出現時空的斷裂性格,強烈的 活在此時此刻,與周遭的空間,時間的延續性等脫節。
此外,透過大量傳播媒體的資訊傾倒,也會使人沒有時間也不想作深度的思考,只想不斷擁有新事 物新刺激,思想平面化。
都市化,專業化使人疏離,消費廣告主導,傳媒資訊氾濫,又使人傾向於零散,無法自我統一,成 為無身份無中心的自我。但相當衝突的,是高度發展的資本主義社會,卻又會使人有強烈的個人主義自 我中心傾向。於是兩者間有強烈的衝突矛盾,導致高焦慮值。
據社會學者詹明信說,當人處在這種焦慮近乎精神分裂狀態中,會想要「歇斯底里的崇高」和「閃 爍發亮的表面之興奮」(the hysterical sublime and the exhilaration of the gleaming surface), 從瞬間進入永恆的「非人本主義的經驗」。
這出現於非宗教場合,就是製造強烈興奮狀態的歌舞演藝,或是透過吸食毒品達到瞬間進入永恆的 幻覺感..., 而宗教經驗,就是「與靈合一」的超越個體的強烈感受。
另外一個與後現代社會辯證性的共生現象,就是出現一種反現代化徵候。此徵候根據社會學者艾滬 的研究,可概括稱為「文化守成主義」。其特點是:重直覺,重宗教情操,重精神靈界,傾向神秘主義 的,主觀自由心證的,與大自然認同尋求渾然一體感受的。
所以我們會發現,不管是從高度現代化後的人心需要,或從對現代化的反動來看,都可以解釋何以 會在高度現代化的社會出現普遍性的宗教復興,並且這宗教復興又具有泛靈性,靈異性,深入心靈性, 重視神秘經驗的雷同現象。
只是這種普世性的雷同,會因地域性的文化特點,各自突顯出其特色來。譬如說在台灣,這種宗教 復興會與佛教趨近,但在西方,就會趨近基督教,而有外表狀似的混雜現象。
因此教會界出現的靈恩現象,其實是一種普世性的趨勢中的基督教式的呈現。
但在基督教出現的靈恩運動,絕不一樣的就是靈恩充滿絕不只是一種不可名狀的渾然忘我與靈合一 的感受而已,這種經驗應當是要帶領人到一種高峰經驗,那經驗是榮耀基督。也就是說,即或在靈恩經 驗中,禮拜敬讚的對象應當是一位獨特的位格的「他者」。因著與這位他者透過靈恩而親密無間,當事 者應當在經驗之後,從思想到行為都被更新,更活出那位獨一真神期望活出的聖潔生活來。
所以對於台灣教會持續增長中的靈恩需要,我們應當有一個平衡的審視。這運動的出現,的確是表 明在信徒之間已經不能僅只滿足於過去形式化的同一化的禮拜模式,信徒渴望親密的經歷與神之間的愛 的關係。
但重視靈恩的教會卻不能因此認為這種信仰的呈現已經臻至完美。在這種普世的趨勢中,靈恩的基 督教會至少有如下幾點挑戰,是需要不斷被提醒的:
1. 如果信徒僅只滿足於這種個人自由心證式的密契感覺, 不斷追求一個又一個的高峰,卻對神的 話語或生活行為中義的呈現缺乏興趣,要小心這信徒其實只是個典型的後現代徵候:想要「歇斯底里的 崇高」和「閃爍發亮的表面之興奮」,從瞬間進入永恆的「非人本主義的經驗」。
2. 如果教會與神親密關係的建立, 只能依賴個人的密契感受,而對聖經沒有比較客觀嚴謹的查考, 則教會與教會之間,或信徒與信徒之間,會容易落入自說自話自行己事的極端個人主義窠臼中,無法溝 通。
3. 而最大的挑戰就是在與他人言說信仰時, 會因為過於傾向主觀感受,使他人根本無法分清基督 教信仰與其他也越來越走向神秘體驗的宗教之間有何差別。因而如何強調基督教信仰的超越性,如何對 基督教信仰的信仰對象清楚陳說,並能據此與其他密契經驗的宗教信仰對話,就成為非常艱困的挑戰了。
2.九零年代的台灣教會趨勢之二:心靈醫治
目前台灣教會界興起的心靈醫治,基本上與靈恩運動是有密切關係的。所以我們會發現心靈醫治目 前已經不是基督教信仰的專利,其他宗教也有透過靈界行創傷醫治的心理療法。而企業界或輔導界結合 靈界醫治,也已經相當普遍。因而在趨勢中的靈恩運動所碰到的困難,也一樣會出現在基督教的心靈醫治中,就是很難讓非基督 教信徒區辨聖靈所行心靈醫治,與其他靈界醫治的差別。
社會上普遍出現的心靈醫治需要,正充分表明社會已出現普遍性的人心病徵,而人無力自救,渴望 另一個力量來拯救。
但基督教與其他宗教最不一樣的,就是醫治絕不是唯一的目的,被醫治得釋放,也不是信仰的終站, 恰相反的,醫治往往是一個信仰的起站,要帶領人脫離捆綁過聖潔的生活,而醫治也不會是一次永遠有 效,每一個人都還是要背起自己的十字架,在人生路途中持續不斷的學習捨己改變。
所以若信徒在教會中只求心靈醫治的立即效驗,或教會過於依賴一次又一次的心靈醫治特會,雙方 都忽略醫治不過是信仰的一個起點,沒有持續跟進信仰中必然要面對的十字架功課,則基督教界的心靈 醫治,將會沒入時代趨勢的洪流中,無法讓人看見信仰中永遠超越時代具有永恆性的福音信息。
3.九零年代的台灣教會趨勢之三:小組教會與社區工作
目前在高度現代化的社會中,都已出現了反制過度專業化,大企業化,與過度都市化導致的疏離關 係。譬如在技術界與學術界,則有專業中的統合溝通,或複合學科的設計,大企業界也不斷發展小組織, 以修正企業組織非人性化的科層制度,企業界與大公司,都漸漸將公司的體制由垂直化改為扁平化,分 出許多小組織,並賦予小組織足夠的權限和彈性空間,以使公司組織人性化。尤其是科學界出現「渾沌」 理論後,最立即的應用就是在組織管理學上。這種嘗試,更透過電腦網路,使公司的分化仍可維持有效 的溝通模式。這種種變革,都顯示「大」必然產生的「疏離」,已不在能滿足現代社會人心的需要。從這趨勢來看,就比較能掌握住教會界開始發展「小組教會」,並蔚為趨勢的原因。
大教會為顧慮到所有受眾,勢必在禮拜設計上會傾向形式化,宣道上會傾向普遍原則,不特別關注 少數特例,這都是導致信徒感覺與教會疏離的重要原因。而在民主發展炙熱的現代社會,智識階層的信 徒也漸有牧長不宜過度樹立權威性,並渴望自身參與的想法。所以基督教會逐步打破形式化的聚會,發 展各種非組織化的小群體,以建立親密關係,並設計合適少數成員聚會的內容與形式。這種改變,有的 是信徒間自發性的行為,諸如成立定期讀書會等,至於小組教會,則是這種改變中由上而下推展,比較 具有革命性的一種作法。
小組教會人數少,關係就顯的緊密,機動性強,彈性大,也比較能隨需要隨機改變。而其最大挑戰, 就是它會迫使信徒高密度高投入的參與教會,也迫使信徒的信仰生命無法過度依賴牧長的領導。
另外一個比較明顯的教會趨勢與社會趨勢互動的例子,就是社區工作。
都市發展到極至,一定會出現以社區交流關係取代血緣交流關係。因為忙碌的都會生活,並人口大 量離鄉集中於都市,都會促使家族性聚會越來越難以進行。如果不發展社群關係,都市中的人將成為一 個個以家庭和工作環境為主要生活圈,與其他人老死不相往來的孤獨而自私的存在。所以社區交流,會 是挽救都市疏離感的重要策略。相應於此的,就是在都市中的教會,也會開始反省大門向社區關閉的合 宜性。
尤其當大教會走向小組教會以後,信徒間的聚集若是以居住地域為劃分原則,就更會使聚會不必然 非得走離社區遠到教會去,自然在聚會設計上就會考慮到社區的需要。
小組教會與社區工作對福音傳遞來說,是有其比大教會彈性大,信徒參與度高的特點,但也會因著 信徒高比例的參與,而使「信仰如何傳遞給這時代的人」,不再能只依賴牧長,而變成每一位信徒立即 的挑戰。
甚至可以這麼說,小組教會的推展是否能成功,關鍵將不在於牧長的魄力與遠見,反而在於參與信 徒的對聖經的熟悉度,對福音傳布的熱誠與否,以及是否有領導才幹。
而小組教會與社區工作的推展,必然的就會使教會更走向民主與多元。教會牧長是否能在未來因應 這種民主多元化對教會牧長的帶領模式產生必然的衝擊呢?
從這些觀點來看,小組教會與社區工作,都仍只在起步,還有很長一段路要摸索,有很大的挑戰等 在前面,它尚未能定案,仍需要給予反省和調整的空間。
下一篇:後現代的靈異追求
過招 陳韻琳•蘇友瑞專欄 讀者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