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現代的靈異追求


世紀末的宗教狂熱

前年日本真理教演出的地下鐵毒氣案與殺警政署長案,已造成世界性的轟動。很多人都從日本戰後 「意義的虛無」來解釋此宗教案件。

但若詳查新聞檔案,我們會發現類似這樣的世紀末宗教,不是只發生在日本:

從這些資料中分析,我們發現「集體自殺宗教團體」的信仰內容具有共同特色:

( 1 )倡導世紀末觀念,認為世界末日即將來臨,信徒應預備好迎接死亡。

( 2 )都有一相當有魅力的宗教領袖。

( 3 )都有「泛靈」傾向,透過冥想瑜珈等通靈,並且不排除用藥物來引發靈 界幻象。

( 4 )宗教領袖都擁有神秘的靈力,並承諾信徒也會擁有這種「能力」(power)。

( 5 )相信末日之後的救贖。

( 6 )極權統治,信徒多受到嚴密監控。

( 7 )這兩年的集體自殺信徒,學歷程度提高,年齡層年輕化。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所有集體自殺的宗教團體,都出現於非集權國家中,不管其民主化歷程進展如何, 但都是在開發中甚至是高度已開發的國家。

一個民主化的社會,政治上打破了極權獨裁的可能,但卻以宗教的方式造成另一種小群的獨裁極權, 更奇怪的是這類團體信徒學歷有提昇的現象。

這趨勢,台灣一樣無法自免於外!

從八零年代至九零年代之間,台灣社會中間出現了兩股方向相反而性質相同的思想,那就是新馬克斯 主義的研究,與靈異的勃興。這兩股思想的相同處,是追求一種近似烏托邦的境界,而其不同,則是新馬 克思訴諸社會運動,以求得社會的正義平等,靈異則以靈界的修練,達到精神境界的完滿之境。

八零年代後期出現的靈異熱,與過往最大的不同,就是出現於知識份子之間。有非常多的官員,文藝 界人士,教育界人士參與通靈,打坐冥想,氣功或風水算命,從生命潛能中找到神力也十分的流行,出版 界更是打鐵趁熱的出版各種與此有關的書籍。譬如「前世今生」一書,就有至少整整一年高居暢銷排行榜 之首。這對十分重視知識份子的台灣來說,立即的影響就是促使靈異勢力更深更廣的普及於整個社會。

於是就在近幾年,台灣發生如下的新聞事件:

1994 出版「一九九五潤八月」, 連續多月蟬聯暢銷書排行榜前幾名,銷售量超過 30 萬本!出這本 書的前後,台灣興起一股移民熱,移民地點特別到像是在逃難。到 1995 當年,玄夢異象靈異謠言增多。 譬如二月二十八號晚上十二點之前需吃湯圓以逃避災難之說一起,當日湯圓立即銷售一空。日本推測花蓮 將有大地震,地震未起,已將全台居民「震的七葷八素」,旅遊業慘跌。完全是世紀末的不祥浩劫癥兆。

1995 另有一本暢銷書「完全自殺手冊」, 是一本「分享如何死」的書籍,薄薄一本,250 元,而書 籍的序中,已明確指稱此書並分針對纏綿病榻痛苦不已的病患,而是一般人。「... 為什麼年輕人要走向 死亡?... 為什麼不可以死?... 為什麼要活著?... 世界末日不會來,除非是作『那件事』。... 令人 顫抖的恐怖日常生活,為的是能帶來莫名其妙的安定將來... 人的生命很輕... 大眾就像陷入無力感的原子 .... 所以自殺是相當積極的行為....。」這種被稱之為「黑色書籍」的出版品,也是極其暢銷,直到政府 下令禁止銷售為止。

而在 96 年末,我們看見的台灣社會一方面女性主義與同性戀議題成為熱門話題,另一方面也出現宋 七力、妙天禪師等欺騙政治顯要、大學教授等光怪陸離的事件。曾因票據犯法的宋七力,與很有攝影天分 的羅正弘合作,以重複曝光手法,拍攝會發光的照片出書高價出售,並到處舉行「法會」,表演分身術定 身術,以騙術招攬信徒,甚至要建造「宋七力顯相紀念館」,離奇的是,信徒中知識份子多!

1980 年以後, 的確整個世界是呈現出一種詭異的靈異復興的現象,這可以說是「後現代徵候群」的 一個角度。

從這靈異趨勢,我們多少可以揣測,在多元的,相對的,民主的,後現代化的世界趨勢中,一定少掉 了什麼東西,變成在世紀末,呈現出詭異的宗教復興的狂熱,而自毀性宗教團體出事的比例也大幅上揚。

在這後結構後現代化時代,人們將一切真理完全拆解成相對真理; 民主,人權與自由成為絕對有效的 口號,甚至這些概念連同經濟發展已成為這時代的信仰....; 於是在這時代相信超越,永恆與真理,就變 成一種笑談。

但是沒有追求,並不表示內心深處沒有渴望。

當宗教領袖取代獨裁專制政治強人,讓多人甚至是知識份子尾隨,這是不是表示,在某些人的內心中, 真的是有被某種超越,永恆,真理領導的渴望?他們需要被規範,需要被約束,最重要的是,他們需要答 案。於是有領導魅力,宣稱有超能力,有智慧,並能給答案的宗教領袖出現,就將這些人心中的空虛填補 了!

所以二十世紀末,出現很弔詭的現象:

Power,這在政治上極具危險性的含意,轉成宗教上通靈的超能力的內涵,後現代的靈異熱,便出現 在一個民主化的社會,成為另一種型式的「開放社會的敵人」。

  

  

下一篇:新時代與信仰

  
過招 陳韻琳•蘇友瑞專欄 讀者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