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序
作者:陳韻琳
「假想敵」一書與今年一連出的三本書,中間相隔了五年。
單篇單篇經營文章,尚無法清楚陳述出自己的成長之路,直到即將出書為書 寫序之際,我方才如此清楚的看見自己思想與生命的成長,刻痕進字字行行間。
寫「假想敵」一書的兩年間,我正思索著人性。人性中一切的冀望、苦痛、 歡笑, 渴望...,不管在自己,或在相識的不相識的人的生命某時某刻浮現,我 都充滿訝異不解。我既不明白人性,也不明白人生。經營小說時,便把在我自身 或在他人身上浮現的種種不滿足與種種冀望刻化出來。當時的我,正面臨許許多 多變化,結婚、生子、生涯變遷、住所搬動,總感覺好像有好多好多未知在人生 某處藏匿,又好像已不惑的知悉人生也不過如此!
因此,「假想敵」中每一篇短篇小說,都記錄了我質疑人性質疑人生的心路 歷程,對生死、夫妻、親子、邁向老年、人性深處的陰暗、生命中途突然衝出的 幾乎讓人無法接招的變數、愛、恨、渴求接納與饒恕、以及生命定型後每個人的 必經之路—追求在社會中步步攀高—而漸漸失落的愛、親密關係、赤子之誠、與 真實的自我、歡笑...。
當時的我,對即將定型、開始週而復始的生活型態充滿明知必然,卻很抗拒 的心情。這肇始我後來書寫「走出框框的人生」這本書的原始動機。
在「走出框框的人生」這本書中,我探求一切可能成為「框框」的理由:包 括心靈成因如疏離、傷痕、無法改變的性格、壓抑否認感性後的理性框框,或社 會成因如傳媒、文化本身的漸趨框框化、世紀末焦慮,甚至探究信仰何以最應助 人走出框框的,卻有可能自身成為框框,以及人這一生都會碰到幾次實在走不出 框框!
寫這本書的過程,是由每個月交一篇專欄文字慢慢累積而成,專欄推出後, 我收到非常多反響,甚至已有迫不及待等不到出書,就先跟我要全部文字的。這 多少反映出「走出框框」幾乎是大多數人的共同心願了!
我一直不相信任何一個人可以脫離社群單獨活在他自己的心靈世界或信仰世 界中。每一個人必然要對其身處的社會選擇某種回應,積極投身是回應,犬儒譏 諷是回應,遺世獨立一樣是回應。
因著對自己深處的社群的關切,我寫出兩本書,一本是論述性的「過招」。這本書分成兩大 部份,第一部份探討已被華人文化深深影響,而普遍存在的「思維模式」,第二 部份探討被資本主義深深影響,而產生出來的後現代社會議題。在這本書中,我 尤其關切明知這社會對上帝信仰大大反感,卻仍執著上帝信仰,變成「台灣世紀 末傻瓜」的群體。
另一本書是小說題材的「虛擬」。其中一篇中篇小說「失根的樹」,記錄了七零年代到 八零年代台灣社會的民主運動,我用一個外省第二代,和一個本省子弟的成長歷 程,間接敘述了我參與這段台灣歷史的心路歷程。還有一篇短篇小說「虛擬虛幻 虛擬真實」, 則是回應台灣九零年代後的社會議題。小說「雙面亞當」,其實是間接質疑教 會界不夠開放不敢真實面對衝擊,必然帶出來的僵化與「假面」現象。
小說集比較有特色的,是每篇小說都有作者與讀者的相互回應,拜新興媒體 網路之賜,作者不再是書房內關起門來的作者,他可以聆聽到讀者內心深處的聲 音,這種誠摯,常使我感動不已!我徵求其中幾位回應者的同意,把文章集錄其 中,因為對話中已陳述出我太多真實的心境與思考過程,實在無法短短數行道盡 ,只好邀請您展讀,參與進對話了。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