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興聆樂】專欄:前言 ── 音樂的理性與感性

作者:蘇友瑞

  這一個專欄的文章是專論古典音樂的。

  以前曾經當過雜誌樂評,對於各種音樂環境生態下的稀奇古怪也見得多了; 個性不合而離開雜誌的我,在 bbs上反而找到一片天空。從 1993 年開始我第一 次玩網路,第一個投入的是古典音樂討論區;沒想到,剛好有一群志同道合的網 友恰好同時在該討論區內盡心盡力,因此造成一股熱潮,不但曾經使古典音樂板 拔得連線討論區中單日討論文章數最多的頭籌,而且使『交大資科 bbs站的古典 音樂板』成為一個別有名聲的討論區。

  當時的精華經過整理,有一位網友拿來當成碩士論文的材料;三年後看到這 樣三年前開始的一段,我的心中仍然是激盪不己。

  你也許會問:為什麼要討論這種布爾喬亞式的東西?

  我想也許有很多人會回答:因為這種音樂有水準!........但是我認為這是 錯誤的回答。

  對我來說,欣賞古典音樂,我個人的目的是追尋一個完美、最終的藝術心靈 。

  深入古典音樂世界後,常常發現:天才的痛苦,往往是自己攬在身上的;不 管他們曾經能享有多少安逸,他們總是有意無意地親自毀掉,然後,每當伴隨而 來的折磨被意志戰勝時,一件偉大的作品就出爐了。只要我們在偉大作曲家、尤 其是最後期的知心逸品的大千世界神馳,心中往往興起對人性的贊嘆:至樂是苦 ?至苦是樂?一首卓絕的作品可以反映這歷程,也可以超越此歷程。

  在這樣的藝術心靈中,我看到自我與自我、自我與環境、自我與超越性的真 理,進行激烈的爭辯:外表也許平和一如莫札特輕鬆怡人的樂曲,內在卻是一瞥 陰霾後的悸動與驚懼。

  因此我發現我『不是』在欣賞古典音樂,而是我發現古典音樂中有一個『五 大後期』的作品給我這樣的藝術心靈悸動:貝多芬、莫札特、舒伯特、布拉姆斯 與巴哈的生命末期作品。

  這是一種透過藝術向度找到自我超越的可能,如果在社會運動後沒有釋放、 在激烈抗爭後沒有安撫,終有一天人會崩潰。當然了,透過藝術向度是否就能真 正的自我超越,這是另一個問題,是我以前所開的『與音樂心靈相遇』專欄所企 圖回答的。

  我對「如何欣賞音樂」的立場可以用一個助記的名詞曰「心理主義」:在作 曲家賦與作品的意念眼下,每一段音樂在轉調時必須能為我們所察才算是接觸了 作品的中心意念,所以可不必在意有無轉調,在意的是能不能感受到「氣氛一變 」的滋味;同理也不必去區分誰是第幾主題、誰是內聲部,重要的是能不能感受 到那一個主題被賦與什麼重要地位;和聲也非關幾度,能不能在和聲一變時攫取 一剎那的冥思?請注意我是完完全全只站在一個純粹欣賞者的立場。

  以前與 SCCID合併時,我曾開過『與音樂心靈相遇』專欄,後來卻發現,那 種文章對我而言是可遇不可求,無法常常寫出來.......:P 再加上,有些網友會 質疑:我那種音樂與自我之對話,會不會跳得太快?所以,我決定改弦易轍,先 從最單純的音樂評論文章開始,最後再看看能不能擠出『與音樂心靈相遇』那種 文章。

  由於這些文章是延續『樂評』的手法來寫作的,所以依我習慣,要客觀的說 明一首音樂帶給我的情感反應,唯有正確指出是那一個人、那一年的演奏,所以 我往往得強調『這是某某人的演奏所帶給我的感覺』,甚至得說明是該曲子的第 幾分鐘會出現一個特殊風味的樂段......如果你也是一個古典音樂的欣賞者,你 可以嘗試這種『理性論樂』帶給你的『感性聆樂』。

  古典音樂在現在的台灣己經被商業化式的吹捧到太極端的地步,單單以CD價 格而論,台灣地區己經是號稱全世界價格最便宜的地區之一;換句話說,在這種 情況下,古典音樂不過也是流行音樂的另一種媚俗型式罷了。

  而我,卻企圖孤獨的指向古典音樂的藝術心靈。

  為什麼這個專欄要叫做【即興聆樂】呢?你不妨猜一猜.......:)

  這樣的音樂饗宴,但願你能與我心靈共享。

                    蘇友瑞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