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內容 這篇文章的背景是以一九八八年政府擬徵收證所稅,引起股票長黑的十九日政治事件為背景,藉著一名平凡的家庭主婦進入股市後,內心情感的轉變,及至進入股民激烈抗爭的十九日,她也意外涉入政治,把她的情感推向高潮。整個過程,我們可以看到女主角內心的覺醒及幻滅,也可看到當時台灣的社會及政治中的衝突及矛盾。 故事結構 這篇文章有兩個主軸,一是描述一名平凡的家庭主婦從封閉荒蕪的生活走向自主自覺的心路歷程。一是描述台灣當時政治及社會的矛盾及混亂。兩個主軸藉著股市族群的抗爭相扣像前鋪展。 敘述手法 作者用第三人稱來描述書中的女主角。但整篇小說的敘述,卻是用女主角的眼光及角度來看待周遭的一切人事物。所以敘述的筆觸是一個旁觀者的身分,緩緩的、帶著同理及同情,去述說女主角的心路歷程。以及透過女主角的眼光,用著軟性的筆調,去述說當時的政治環境及人事物。但也不失作者所想表達對當時時代背景大環境的批判。 呈現出來的主題 認份而幾乎被遺忘的角色 自主、覺醒的開始。 她自己的選擇 她是不一樣的 幻滅 當時社會和政治的荒謬
評論 主婦生活的靜黯、幽荒。 ——沒有自己的女人。 故事中的女主角是一位平凡、幾乎沒有自己的家庭主婦。她默默地操持家務,伺候一家老小,孩子們吃完飯拉開椅子就走,甚至在母親節那天都無法做到飯後把碗筷放到水槽,更遑論洗碗或其他的家事。假日,她則像照顧一個大嬰兒作息似的照顧先生而無法抽身。家人理所當然地享受她的付出,但卻沒有人關心過她的想法及感覺,以及家人上班上學的時候,『他們根本就不知道他們不在家的時間她都在做些甚麼(p153)』。 她不曾看過晚間新聞,因為那個時間她都在廚房裡忙。曾經有一次她忍不住站近電視,卻被家中等著吃飯的先生孩子同聲合力把她趕回廚房。大她十歲的先生,從結婚以來就事事教她,像教自己的學生。甚至連國民的基本投票權利,她也在先生盯著情況下按先生的指示投票。時常,她坐在靜黯的餐廳忘了開燈,但她不在意自己永遠屬於這家裡最幽荒的一角。她認分的覺得自己是無知沒用之人,在家裡是沒有地位的。狹隘枯燥的婚姻生活,讓她幾乎失去自己,新黨十九日,卻爆發出她強大的生命力。
荒原中綻開的花朵 ——從無知到自我肯定 她從剛開始的『不敢、也從未一人獨自進過速食店。(p151)』到『她開始喜歡並習慣每天下午在速食店裡的時光。(p150)』的股票族。從只知道柴米油鹽醬醋茶,晚間新聞的時段,被全家人趕回廚房,到期待『黑夜過了她又可以去號子裡看盤,一個上午聽來的話題加起來抵得過她有生以來知道的全部。(154)』以及『好興奮國家大事也可以被她們談論。(p150)』,所帶給她的滿足感。
從學校畢業後幾乎沒有買過一本書,到『一個人在餐桌上攤開她買的一本專業財經雜誌。』很有興緻的細細咀嚼書中的那些名詞。『原來世界如此之大、卻又與她這樣近,唸唸就都到眼前來。(p154)』帶給她求知的動力及感動。她開始可以冷眼旁觀家人,默默的覺得自己所知道的,足以和大她十歲、事事把她當學生教的老公,讀大學看影劇版新聞的女兒,以及聽ICRT卻肯定不知道財經專有名詞的兒子相抗衡。
從主婦的眼光,很不以為然女兒用二十塊錢點著茶包只要一塊錢的紅茶,或『無法忘情以家庭主婦的眼光估計那幾塊炸機的成本至多不過二、三十元。』到隨女兒的意思買口紅、腮紅和眼影、像百貨公司中買起保養品面不改色的太太們。她嘗到了經濟自主的快感。
從成長於眷村,婚後時常忘了投票,或在老公盯著的時候,按老公的指點投下與老公一致的選票。到面對邊看新聞邊開口痛罵的老公兒子,覺得他們好陌生,並忍受轉眼涎著臉,問要吃紅燒獅子頭的老公,她覺得他的老來顢頇。她參加民進黨的遊行示威,『好想去搖那枝自己選擇的旗子(P167)』好想與比自己家人還熟悉多了的陌生人齊心喊口號。『好想正式加入民進黨,在一個掛張大旗的大堂內,與一群同志舉手宣誓,並背誦一些莊嚴的字句,為一些共同的理想努力奮鬥。(170)』這讓她覺得『原來自己所能做的事還好多,至少不是個無用之人』。她為自己的發現感動起來。
自覺,她是跟別人不一樣的。 西洋都市風的速食店、國家大事、財經知識、經濟自主、政黨的理想及熱情等所撐起來的成長,對一個長期生活在狹隘荒蕪世界的家庭主婦,不管她所認知的是多麼膚淺,卻是深刻而真實的。她像個女性主義者,開始有了自覺,她覺得自己跟別人是不一樣的。 她看到一群上班族的女性討論股市,尚改不了玩那好土的大家樂六合彩的舊用語,她覺得無關乎職業,『她與她們是絕對不一樣的。(p169)』她是從知識面來進出股市,她甚至不是那麼在乎賺很多錢。 她也『絕不承認自己是定吾或報紙輿論版上非投資人所批評的那樣唯利是圖,也不覺得民進黨像定吾說的那樣不勘』。她清楚地記的上回賈太太帶給她看的那本郭婉容的表哥所寫的書中的片段,『理想、民主,足以使一些人終生不懈甚至數度坐牢的去追求與維護。』她覺得這些日子以來她在街頭搖旗吶喊的行徑,彷彿遙遠的與那些有某種關聯。『她好想正式加入民進黨,…好想為一些共同的理想努力奮鬥,她與眼前這些好多手搖小綠旗的人是絕對不一樣的。(p170)』她覺得她是為理想奮鬥,而非個人的利益,她的層次是不一樣的。
在速食店裡,『她且冷眼看身邊的人們,置身事外的覺得他們好可憐,乾淨西式的環境、彌漫不去的奶油香和鎮日播放的流行四十五情歌熱唱的卡帶,言談間再夾一兩個英文單字兒,一定就以為自己是在美國或其他類似諸國了。(p176)』她跟別人是不一樣的,而這些是她最後的據點。
第十九日,當她等著家人出門後急忙趕到往常集會的地點,卻只看到一地散落的綠色小旗和白布條標語,卻幾乎一個人都沒有。清掃了老先生好心的告訴她: 『剛才就這麼嘩一聲的全部跑回去,又有的錢賺?。….她覺得自己像,發了一場高燒,好虛弱,清楚看到好多好多、好多這些日子曾跟她一起在街頭搖旗吶喊的人,現在正擠在電腦螢幕前、或拿著磁卡無意識地在自動回報系統上沒事的刷來刷去,忙亂中一定搖頭暗笑起來,也一定想怎麼搞的那段自子跟發一場高燒一樣失了魂魄,並偷偷為自己的大膽行徑乍舌不已….但是她,跟他們,是不一樣的,她急切、但不知該去向誰如此表白著。(p176)』這些日子以來,她成長的好高好快,模糊的,她甚至有了自覺,也有了自己的選擇,她如同脹滿氣的氣球,已逐漸在往上上騰,她覺得自己是跟別人不一樣的。她是有著自己說不出來的崇高理想的,她甚至為著那理想落淚。她不是世俗之人。
歲月的殘酷與現實的幻滅 從無知到自覺,一切都讓她有了年輕、成長的感覺。甚至她也感受到時光的倒流,青春似乎又眷顧她,讓她也享受到『中學女生一樣的一面吃炸薯條洋蔥圈一面搶著訴說上午聽來的種種,好興奮國家大事原來也可以被她們談論。(p150)』和女性友人穿著球鞋,萬一警察追的時候才可以跑得快,兩人為這事偷偷笑得東倒西歪,『不知為什麼好期待好快樂,好像回到小學遊藝會的表演前夕。(p161)』也像回到學生時代,和好友做一些瘋狂的事,總是可以笑得歇斯底里,卻又夾雜著興奮、可怕。『她覺得才不過幾個月來,自己偷偷長的好高好大,好像回到青春時代每晚洗澡時地打量自己身體的變化。…她掩藏一個謎底似的仍然日日如常面對家人,時時要忍住快漏出來的笑意,覺得自己好頑皮、好快樂。(P155)』
原來,在枯燥寂寥的生活當中,是可以開出美麗的花朵的。她偷偷的成長綻放,如同青春的再次循環,P165中『把鹽的份量下的很小心 vs. 勉強料理出新鮮、刺激、冒險、自由。』這種文字的對比,更傳達出她過往生活的荒蕪及內心蠢蠢欲動改變的渴望。也可以了解她私密、偷偷的成長,帶給她新的生活多大的動力及熱情。
她高漲的為社會不同族群、階層、議題請命投身的熱情理想,甚至取代了對財經知識的求知慾。她覺得她跟別人是不一樣的。但突然之間,那些多日來,一起聚集為社會公義抗爭,比家人還熟悉的陌生人,隨著第十九日證所稅延徵,全部瞬間解體,大家回到股市為自己的財富奮鬥。她如同鼓漲著氣體,卻突然被戳破、洩了氣的氣球垂直墜落。她的自覺、熱情、理想,似乎都只是荒謬的一場鬧劇。她失落卻也執拗的相信,她,是不一樣的。
真正的幻滅是在她在女兒驚呼聲,從家人瞪大的雙眼,滿臉複雜的神情中。她看到雜誌中的一張相片,數名男女正不要命的翻越馬路分隔島上的欄杆,而最近鏡頭的一個人,那眼熟的灰底黑樹枝的毛衣外套,外銷成衣店三九九買的假皮黑長褲、女兒的白球鞋、蟑螂逃生的可憐樣子。而照片旁的一行說明文字: 『逃命要緊,支持甚麼黨以後再說。』她看到了這些日子來,成長、自覺的真正幻滅。她不過就是荒謬鬧劇中的路人甲。她看到自己的背影,真實到她無法確認此生她是否看過自己的背影,她才知道自己的臀部從背後望去竟是如此龐大滯重,歲月如此殘酷不堪,青春並沒有循環,那掩藏一個祕密偷偷成長的女孩只是一場幻滅,突然,她像個迷路的稚齡孩兒,在三名陌生的家人面前嚎啕大哭,哭得好大聲好無助。
當時社會和政治的荒謬 在這篇文章中,從作者的描述,可以看到當時社會和政治的荒謬和混亂。台灣解嚴,從中央日報到聯合報,是許多不同族群的家庭,面對解嚴後,世代之間歷不同的大環境及成長,而對解嚴有不同的不捨或期待。解嚴後蔣家的時代結束,政權交給第一位台籍總統。台籍的總統加上當時許多仍當權隨政府來台的的國民黨大老,政治的陰謀論調在書中赤裸裸的呈現。政商關係的糾結、族群的對立、台灣獨立、戰士授田證、榮民老兵、以及至今仍在上演的農民、環境汙染的議題。身為一個平凡的小老百姓股票族散戶,女主角卻被股友的利益、政黨的背叛、以及和家人的不同政治及利益立場,弄得混亂及困惑。當然這裡面也帶出作者個人的政治觀察及態度,有同情、有嘲諷、有批判。女主角在政黨理想及熱情的幻滅,或者也就是作者個人的心路歷程。
結語 以新黨十九日當時的時代背景,女主角所代表的,是某種族群在當時的政治及社會環境中弱勢的類型。不被期待的教育背景、默默付出的家庭主婦、年齡懸殊的婚姻、家中最沒有地位的角色。她的存在,對家人來說,好像理所當然的不被重視,但她不在,家中肯定大亂。但這樣的女性,仍會以她所及的方式,在某個時刻開始祕密的成長。這種私密的、覺醒的、感受到不同於以往的年輕活力的成長方式,成為她動力的來源。但這快速的成長,本來就不是在一個扎實的受教基礎上,或一個具有結構思想的啟發上。
以台灣當時才經歷解嚴、強勢政權的轉移,政治、社會仍在動亂當中,這弱勢家庭主婦的成長,很快就成為大環境的犧牲品。書中一開始的描述女主角才開始習慣每天下午在速食店裡的時光,在室內冬暖夏涼的空調中,總愛臨窗的位置,她長期下來,快失去了現實感。就已經開啟了她祕密成長的虛幻,書中結尾的嚎啕大哭,更道出了她成長的幻滅。這樣的結尾讓人心疼,但也為她的努力超越生命的限制而感動。
問題提問
Q : 請試著從書中的描述,拼湊出女主角在成為股票族之前,她的生活是甚麼樣的光景 ? 這當中有妳熟悉的部分嗎 ? 請分享妳的經驗及感受。 Q : 為什麼書中的女主角愛極了在速食店的美麗充實的時光 ? 請你對照出她成為股票族之前及之後生活的改變。 Q : 書中 P165 中的一段文字,『把鹽的份量下的很小心 vs. 勉強料理出新鮮、刺激、自由。』看這段文字,妳有甚麼感受及體會 ? Q: 女主角在書中的P169、P170、P176多處提到『她跟他們是不一樣的。』這幾處的情境為何 ? 她為什麼這麼說 ? 你又如何解讀女主角真心真正的感受及所要表達的。 Q: 女主角看到自己在雜誌中的照片後,有甚麼反應 ? 你可以試著描述女主角這些反應背後的心情嗎 ?
回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