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心靈小憩 ""
"" "" 讀書會課程 讀書會課程
成人說故事課程介紹 主領人培訓 心靈小憩首頁
""
電影《心動》何以讓人心動?(二)
作者:陳韻琳
 

日光之下無新事。能打動人心的故事,很早很早以前就已經被人講過了,但它還是需要一講再講,因為它仍舊繼續打動人心。很有趣的是,這種自古至今皆打動人心的故事,其實都不複雜,是非常簡單的故事,是不分貧富貴賤智愚肖不肖皆能體會的故事。

已經被講過的故事再重講,該怎樣講才不落俗套繼續觸及人心?身為創作者大概總得在某個時候好好想一想這個問題。

我覺得對年輕一代習慣圖像思考的人來說,有時候取法電影是蠻不錯的角度。

電影「心動」,正是重講一個被很多人講過的故事,卻講得讓人心動的例子,關鍵,是在電影技巧的巧思。


愛情故事最忌恨拖泥帶水,這會讓情感變得庸俗廉價。

張艾嘉很高明的迴避掉這一點,用的方法是重要場景都重複兩次,但用不同的觀看角度帶出完全不同的訊息、不同的敘事觀點,此外,張艾嘉用了非常高明的剪接。

重複的鏡頭、不同的敘事角度與剪接

譬如在籃球場,陳莉代小柔傳話,問浩君考試預備的怎樣,浩君煩亂之餘,順口說出他已賣了吉他是為了籌錢、總不能跟父母要錢開房間,這導致小柔前去找浩君興師問罪,儘管一齊過夜那晚他們什麼都沒有作,但小柔已受盡屈辱,她無法忍受這過夜竟然是浩君事先設計的。一場爭吵引發分手的導火線。

這重要的關鍵,張艾嘉就用了兩次重複場景鏡頭,一次只有籃球場旁陳莉的背影,彷彿是個沒頭沒腦的鏡頭,直到浩君考試時心不在焉,回想此段談話,方才恍然大悟小柔跟他爭吵是因他的無心之言,這段回憶,鏡頭就將籃球場上的浩君和陳莉的談話完整帶過。

類似這樣的鏡頭,還有浩君母親跟浩君說,小柔媽媽來電話,說要跟浩君父母談談,而後出現小柔母親坐在餐廳等人的特寫,也是沒頭沒腦的就跳開了,直到浩君離婚後回香港找小柔,小柔尚未返家,浩君跟小柔媽媽一齊等小柔,小柔母親說:「你真有心。」浩君方才回憶那次餐廳經驗:小柔的母親以母愛作為武器,終於讓男方妥協,答應除非考上大學、否則絕不再跟小柔聯絡。

最精彩的處理,是後來成為浩君妻子的陳莉找浩君談判的鏡頭處理。至少有三個重複、但敘事觀點不同的運鏡—包括陽台上翻飛的床單、信件、陳莉把門拉開說:「浩君,我要跟你談談。」

這三個鏡頭第一次出現,都是強烈的暗示卻不明指。翻飛的床單,第一次只出現浩君在憂愁的談吉他,並交叉小柔哭泣的鏡頭,因為此時浩君已告知小柔他已婚,但沒說妻子是誰,小柔也不想問。信的鏡頭,只出現拿信的手。而到門拉開,出現陳莉的臉:「浩君,我要跟你談談!」這才第一次告知觀眾浩君的妻子原來是陳莉,讓觀眾既恍然大悟又完全不明所以的,鏡頭再度跳開沒再繼續交代。

等這三個鏡頭再度出現並詳細交代,已是張艾嘉跳入故事中成為小柔,去參加陳莉喪禮與浩君碰面之時。成為小柔的張艾嘉到此才知道,浩君的妻子竟然是陳莉。

於是浩君交代他的婚姻。在這裡這三個鏡頭再度出現但詳細交代首尾。床單翻飛的後面,是陳莉在收衣服;信是陳莉從信箱拿的,她偷看,知道小柔跟浩君已秘密來往通信。當浩君發現信,立刻進書房看信並關起門,而陳莉偷偷坐在門外苦悶的抽煙,終於,她拉開門說:「浩君,我想跟你談談。」

這種鏡頭重複,帶出不同的敘事角度,透過剪接交織敘事,至少有兩重效果:一是把電影的敘事結構緊密邏輯化,使它不可能有拖泥帶水之感,其二就是在張艾嘉被編劇點醒浩君的立場後,大量把浩君的敘事角度重新引入,給人不同角度的觀看。

小柔兩度問浩君何以離婚?第一次是浩君跟她求婚時,那時她還不知道浩君的妻子是陳莉;第二次得知是陳莉,再問浩君一次為何離婚?浩君兩次都答「合不來」。事實上浩君有所隱瞞、而小柔根本知情,但他倆都基於珍惜陳莉的友誼,不明講陳莉是同性戀的事實。

那回陳莉找浩君談,就是在誠實表明這婚姻帶給兩人太多的痛苦。他倆都愛小柔,也都透過對方企圖找到小柔的影子,他倆根本是「同性」。陳莉問浩君:「我們還能不能作朋友?」浩君便握住陳莉的手,以表明兩人仍繼續是好友。浩君說:「我們都該為自己爭取一次。」所以浩君到香港找小柔,跟小柔求婚。

浩君、陳莉與小柔之間的友誼,張艾嘉處理的非常細膩、寬容而溫馨。

嚴謹的結構

《心動》這部電影是非常嚴謹的,電影一開始張艾嘉就已是涉入成為小柔的張艾嘉,電影終結處,又回到張艾嘉涉入成為小柔後那場浩君的吉他表演,同時張艾嘉被告知浩君終於要結婚了。隨著中間張艾嘉的丈夫、女兒的電話的出現,也暗示浩君再婚時,小柔已婚。小柔終究是在浩君離婚跟小柔再度求婚後,沒有選擇浩君。

至於小柔、陳莉、和浩君之間的三角戀情,陳莉愛的根本不是浩君而是小柔,以及陳莉最後腦癌過世,都在電影一開始就暗示了。

她們認識浩君那天,小柔在陳莉家過夜,陳莉就有意無意的拿手擁抱小柔入睡。

浩君終於鼓起勇氣追求小柔、兩人成為情侶的那天,大雨把陳莉精心製作送給小柔的書籤弄壞了,而當天陳莉爆發了第一次非常可怕的頭痛。

當浩君跟小柔吵架分手,小柔痛苦的去找陳莉,放聲大哭之際,陳莉卻放膽求愛,致使小柔遠離陳莉。

而後浩君小柔重逢,兩人談了很多陳年舊事,小柔不經意問:「不知陳莉現在怎樣?」浩君沒有回應。

這些全都把他們的三角關係緊密交織。

最精彩的是Fax影像的處理。

當這段敘事述及最後浩君遠赴日本,電影場景即將跳到多年後重逢舊情復燃之前,鏡頭出現一張Fax,它的出現是沒頭沒腦的,但當最後張艾嘉跳進電影敘事成為小柔沒有多久,她就收到一張Fax,是浩君告知陳莉腦癌過世的訊息。

再度導演張艾嘉用兩個重複影像,將非常重要的劇情頭尾連貫,Fax也非常精緻的把陳莉的死,和他們之間的三角關係再一次邏輯嚴謹的交織。正因為陳莉的死,小柔才終於知道當年浩君的妻子原來是陳莉。  

張艾嘉也會透過交叉敘事,將某些關係全局、卻又不值得細講的劇情交代過去。譬如小柔和浩君過夜回家後,跟阿姨講幾句話,立刻交叉小柔的媽帶小柔去醫院檢查是否仍是處女、以及小柔的媽去找陳莉的媽兩個場景,緊湊的帶過小柔跟浩君外面過夜,拿陳莉圓謊,不幸被媽媽發現的經過,卻不細講。

這種處理方式,還用在浩君考完試後自知落榜,不可能去找小柔,只好遠赴日本尋找另一種未來,交叉著小柔在他倆常約會的牆邊等浩君邊等邊哭,被小柔的媽擁抱安慰;簡單告知觀眾他們兩人的分手終成定局。

《心動》何以讓人心動?

說了這許多導演張艾嘉的導演技巧後,我們要談兩個最造成觀眾心動的運鏡,都是用著重複、但第一次沒頭沒腦,第二次方才恍然大悟的方式。這兩個運鏡其實密切相關。

其一是兩人過夜,沒發生性關係,但擁抱著直等到黎明。這個鏡頭,在浩君考試時胡思亂想時方才清楚說明,原來那時小柔是跟浩君說:「這是我第一次跟另一個人一齊看日出,不知結婚以後是不是這樣,兩人一齊看日出?」

其二是浩君去日本後,在一個工地躺著彈吉他,並拍照。到最終,陳莉喪禮結束,浩君即將結婚,他送給搭機返港的張艾嘉一份禮物,在飛機上,張艾嘉才知道這禮物是一連串紀錄日出的照片,浩君刻意拍的,浩君寫道:「我把我想念妳的日子送給妳。」

這其實意味著它們是浩君長久以來等候小柔允諾婚姻的紀錄。

不僅如此,最後一張照片紀錄著:「1992,非常冷!」

冷,不只是讓觀眾想到那天兩人會一齊過夜的原因,一齊過夜也導致家長介入終於分手;同時也讓觀眾推敲理解,1992那天非常冷,是因為浩君終於收到小柔婚事喜訊,知道小柔終究還是不願嫁給他。

《心動》最後的景象,是年輕的小柔和浩君站在大樹下,對著雲海,從日出到黃昏,風景非常美、也很有永恆感,但是刻意作的很假。這個影像已經解釋了小柔不肯跟浩君結婚的原因。

浩君求婚時,把戒指放到杯裡,說:「若妳答應,就把水喝下去。」小柔猶疑、扯其他話題,最後把戒指套到自己手上,卻不肯喝水,說,幹嘛逼我?我偏偏不答應。這很明顯是珍惜感情、卻不敢結婚的表示,這也導致浩君漫長的等待。

看完《心動》,所有的觀眾一定都會問:「這麼相愛,為何不結婚?」

其實張艾嘉和編劇在討論電影劇情時,已經說出來了。張艾嘉說,結婚後就不是這樣了。編劇也說,話說回來,其實他倆結婚也未必就是好。

小柔選擇讓初戀情感永永遠遠的方式,就是拒絕結婚。因此他倆站在永恆的日出日落之前,美麗燦爛,卻不是真實之景。而這一幕,不知牽動多少曾有初戀情感、未能結婚、將回憶藏諸永恆記憶之人的心!

一個故事簡單、內容俗套的電影劇情,就在導演張艾嘉的巧思經營下,讓人心動不已。

回【男女愛情篇】  回【為成人說故事

 
""
TOP↑
 
文學|電影|藝術|音樂|人文|趨勢文化|文藝創作|線上讀書會|影音|廣播|訂閱電子報|藝文節目|藝文網友的家

"" 本站中之圖形與文章權皆屬於原作者所有,非經許可,請勿任意轉貼使用。
瀏覽本站請用IE6.0以上,螢幕解析度1024*768, 以達到最佳視覺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