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作業:說一幅畫

版面規則

發表回覆


這個問題是防止廣告機器人自動表單提交的一種手段。
表情符號
:d :P :oops: :badgrin: ;) :flyangel: :2gunfire: :boubou2: :PA: #-o :^o :-X :-o< :-k :bou: :BangHead: :cucu: :fist: :drinking: :agrue: :bad-words :crazyeyes :shocked!: :sleeping: :multi: :snipersmi :onfire: :bduh: :brushteet :crybaby2: :director: :dontknow: :evil5: :icon_salu :notworthy :occasion1 :drinkbeer :knockyou: :middlefi: :crazymad: :thumbsup: 8-[ :-& :-({|= :-$ :angryfire :-# :doubt: :evil:
顯示更多表情符號

BBCode 允許使用
[img] 允許使用
[flash] 禁止使用
[url] 允許使用
表情符號 允許使用

主題瀏覽
   

展開瀏覽 主題瀏覽: 本週作業:說一幅畫

Re: 本週作業:說一幅畫

文章李彩霞 » 2013-08-06, 00:47

謝謝兩位老師的鼓勵,我沒有什麼能力,有的只是感動,我被約拿感動,也被米開朗基羅感動。

Re: 本週作業:說一幅畫

文章月童 » 2013-08-05, 21:59

[quote="林潔儀"]
<觀察>
另外,我發現在船上的人不像都是同一國家的人,有的人膚色較白、有的較暗,
感覺是許多不同國家的人在同一條船上。

<信息>
各國各族各方的人,都可以來依靠這位造物的主! 在祂的同在裡,我們不用害怕人生會碰到的各種風浪! 有祂掌權。[/quote]

這畫還有一個特點是,船上的人都是現代人,畫家顯然是想讓我們知道,平靜風海的耶穌,是我們此時此刻處境中的耶穌,不只是門徒的耶穌!

Re: 本週作業:說一幅畫

文章林潔儀 » 2013-08-05, 21:41

<觀察>
這張圖看起來時間是在天較暗的夜晚拍的,
上面的人們感覺起來是驚恐不安的狀態,
從下面的海浪波動、人身上的衣服、帆布吹的樣子
,可以看得出來海浪看似波濤洶湧的來到。

這張圖最亮和明顯的地方,在有個人看似不怕風浪的樣子,
向外舉手,且那人的周圍有白光籠照,顯出他和船上的人不太一樣,
他的表情看起來平靜、冷靜、勇敢,加上動作感覺上有像有權柄的人要發號什麼。
另外,我發現在船上的人不像都是同一國家的人,有的人膚色較白、有的較暗,
感覺是許多不同國家的人在同一條船上。


<解釋>
耶穌平靜風和海
( 路加福音8:22-25、馬可福音4:35-41、馬太福音8:23-27 )
「有一天,耶穌和門徒上了船,對門徒說:「我們可以渡到湖那邊去。」他們就開了船。 正行的時候,耶穌睡著了。湖上忽然起了暴風,船將滿了水,甚是危險。門徒來叫醒了他,說:「夫子!夫子!我們喪命啦!」耶穌醒了,斥責那狂風大浪;風浪就止住,平靜了。 耶穌對他們說:「你們的信心在哪裏呢?」他們又懼怕又希奇,彼此說:「這到底是誰?他吩咐風和水,連風和水也聽從他了。」

在希臘故事裡,能馴服自然界的多半是神祇,或是半神半人的神祇;他們能在遠距離行事。猶太文獻則記載,有些早期的教師能以禱告讓雨降下,或不下雨,如以利亞。可是以絕對的權柄吩咐風浪,在猶太人的文獻中,只有神才能這樣做。大半猶太人相信,自然界,如風和海是由天使在掌控,不過,這些天使都必須向造物主負責。在猶太傳統中,風與海的真正主人是神自己(參詩107:29、拿1:15),難怪門徒對耶穌的能力會大感驚異。


<信息>
各國各族各方的人,都可以來依靠這位造物的主! 在祂的同在裡,我們不用害怕人生會碰到的各種風浪! 有祂掌權。
附加檔案
圖片.jpg
圖片.jpg (252 KiB) 已瀏覽 202276 次

Re: 本週作業:說一幅畫

文章張詠雯 » 2013-08-05, 17:23

[quote="Robert"][quote="張詠雯"]耶穌平息風浪
畫家在處理畫面時,黑暗時刻卻也顯出耶穌特別的安穩,成了全畫中一大特色。而他選擇用與海浪同色系的外袍覆蓋在耶穌身上,表現出耶穌並不是無意識到風浪的存在,甚至也被風浪覆蓋中。
[/quote]
[size=125]很細膩的觀察。
這個點或可發揮:一個一同經歷、同受苦難的耶穌

:PA: 懂了~更貼近現實生活

[quote="張詠雯"]
在【圖二】畫中,[/quote]
由於之前有看過這幅,所以找了一下。
作者是一個摩門教畫家 Ted Henninger
[/size][/quote]

#-o 這個出處真的是難了我~多謝指點

Re: 本週作業:說一幅畫

文章Robert » 2013-08-05, 16:22

[quote="張愛華"]約拿的命運

不從水中行動,直接躍上水面,超越過這艘船,要將好像要撲向落入水中的人,大魚為何放過這麼多人的船,而特定對一個落水的人下手,這條大魚是奉了什麼命令嗎?
[/quote]

[size=125]這個點很棒。我們就是[color=#8100FF]由講畫來帶入故事、帶入解釋、從而信息[/color]。

於此,畫家強調著魚吞約拿的「刻意」。
之後約拿雖抗命遇上暴風雨,沒有死掉;約拿被魚吞吃,也沒有喪命。
掌管萬有的上帝,並沒有就要了約拿的命。這便連結到愛華姊設計的問題4.[/size]

[quote="張愛華"]
這幅畫是Roberta Rivera於2012年畫出的。她是一位美國的插畫家。是Society of Children’s Book Writers and Illustrators的成員。
問題:
4. 你覺得人生中的事,是否有超然的力量在安排周遭環境?如果有的話,這個超自然的力量是如何的原則?[/quote]
[size=125]
提醒一下,這張圖放到公開網站使用的話,務必確認有獲得授權。

我們找古典畫作有另一原因在此:因其為公眾權利(Public Domain),較無此問題。[/size]

Re: 本週作業:說一幅畫

文章羅沛茵 » 2013-08-05, 16:05

[img]http://www.artbible.info/images/janbruegel_jonawalvis_grt.jpg[/img]

[b]畫作觀察[/b]
背景:黎明的海岸
人物:有一位穿著紅衣服的老人,從容不迫地從大魚的口中走出來;雙手合十,像是在禱告,而且眼睛張開,面帶微笑,目光望向遠方。大魚的眼神無奈,朝天嘆氣。
色彩:這幅畫的顏色沉穩、溫暖,光影的對比不是很強烈,呈現出海面上風平浪靜。光線打在岸邊,和黎明快要升起的太陽,互相呼應。
[b]分析解釋[/b]
為什麼這位老人會從大魚的口中走出來?這是約拿的故事,(聖經故事省略),他在大魚的肚子裡待了三天三夜之後,神吩咐大魚把他吐在岸邊,這幅畫第一眼抓住我們目光的,就是穿紅衣服的約拿,約拿的手勢和表情可以看出他的禱告是感謝讚美的禱告,而不是驚惶哀求的禱告,他的動作很像是從容不迫走下船的動作,不是被動的被大魚吐出來;那種手足無措的樣子,感覺上約拿已經知道耶和華 神要拯救他,所以在魚肚子裡早就準備好,這正好表達出聖經約拿書記載的,約拿在魚腹中的禱告:「但我必用感謝的聲音獻祭與你。我所許的願,我必償還。救恩出於耶和華。」另外,從大魚的眼神看起來,略帶無奈,彷彿在說:肚子好餓喔,食物已經到了嘴裡,神卻不讓我吃掉他。魚的眼睛望天興嘆,約拿的眼神充滿敬虔和感恩,望向岸邊遠方,他們看的對象都是神 耶和華,一個是創造宇宙萬物的神,一個是拯救人類的神。在此點出約拿被大魚吞進肚子,是神的安排,被大魚吐出來也是神的吩咐。

背景顏色和光影對比都不是很強烈,給人沉靜的感受,表示此時暴風已過,海面上風平浪靜,光線打在左方的岸邊,約拿也朝著同一方向走出來,臉朝著光源的方向微笑,表現出盼望的源頭來自耶和華 神。從畫面的比例配置來看,約拿在整個空間當中,占的比例很小,畫家已較多的篇幅描繪微露的天光,岸邊風暴後的寧靜,也再次將這個故事的主角指向掌管宇宙的神 耶和華。

[b]畫家資料[/b]
Jan Brueghel the Elder (1568 - 1625)是巴洛克時期,佛蘭芒的畫家
他出生在一個繪畫世家,他的爸爸和弟弟都是畫家,他偏好的花卉、靜物畫,使他的繪畫風格在家庭中更為突出,因為他習慣用平絨光澤來表現質感,所以有一個別稱:“天鵝絨勃魯蓋爾”。

Re: 本週作業:說一幅畫

文章Robert » 2013-08-05, 14:59

[quote="張詠雯"]耶穌平息風浪
畫家在處理畫面時,黑暗時刻卻也顯出耶穌特別的安穩,成了全畫中一大特色。而他選擇用與海浪同色系的外袍覆蓋在耶穌身上,表現出耶穌並不是無意識到風浪的存在,甚至也被風浪覆蓋中。
[/quote]
[size=125]很細膩的觀察。
這個點或可發揮:一個一同經歷、同受苦難的耶穌

[quote="張詠雯"]
在【圖二】畫中,[/quote]
由於之前有看過這幅,所以找了一下。
作者是一個摩門教畫家 Ted Henninger
[/size]

Re: 本週作業:說一幅畫

文章Robert » 2013-08-05, 12:33

[quote="簡東昇"]
為什麼中年婦人頭部有光暈?為什麼中年婦女要雙手放下展開?
(解釋光暈意思,是在四世紀以後的拜占庭藝術中出現的,它擁有「借重他人得來的榮耀」的意義,就是身上被描繪出有光暈的那個人。「金色光暈圍繞在頭部,表示該人享有神聖光芒所帶來的智慧,同時顯示他與上帝之間的親密關係。」
之所以圍繞著頭部,是因為頭部為精神、思想與聰明才智的中心點)。
畫家,繪圖在中年婦女頭部有金色光暈圍繞,雙手放下展開迎接表現一種愛和包容,智慧, 婆媳主僕和諧親密關係
直接從査考圖畫名和畫家: 畫家:出生於1757年出生地倫敦,威廉•布萊克,英國浪漫主義詩人之一
畫名作品,出於1795年,畫名描述,拿俄米懇求路得和俄珥巴回到摩押地,
[/quote]
[size=125]東昇兄選得這幅畫作有William Blake畫其他聖經題材的大部分作品一樣,
有版畫一般的質感以及厚重的色調。
也因此讓我想到一個挑戰:
William Blake畫過另一幅同主題的畫作,使用的媒材、構圖、色調不同,乃至於表達出來的情感都截然不同。
或可一併分析比較。[/size]
[img]http://www.artfund.org/gallery/800x442/assets/what-we-do/art-weve-helped-buy/artwork/1949/southampton-city-art-gallery/001538_002831_0.jpg[/img]

Re: 本週作業:說一幅畫

文章Robert » 2013-08-05, 12:19

[quote="李彩霞"]愛與逃

拉斐爾看到米開朗基羅在西斯汀大教堂的天篷壁畫時感動地說﹕『感謝主讓我和米開朗基羅生在同一時代!』看了約拿記及米開朗基羅畫的約拿讓我很感動也想說:『感謝主讓我可以看到約拿記及米開朗基羅的畫而體會神永不止息的愛!』[/quote]
[size=125]
感謝主讓我可以看到彩霞姊寫的故事而體會上帝的愛!

這篇非常高竿:
一、[b][畫作]--[故事]-- [畫家故事][/b]的轉換結合得順暢自然
二、轉換間又確實地扣連回主題,
三、信息層次明顯。

誠然是「為成人說故事」進階的功力了! :flyangel:
[/size]

Re: 本週作業:說一幅畫

文章Robert » 2013-08-05, 12:03

[quote="曾淑津"]
正中間這艘船,巨高的浪推擠著船身,船身傾斜,波浪都打進了入船內,眼看船就要積水了,船上至少有九個人,這些人是什麼身分呢? 為什麼有這樣的風暴呢? 這樣的風暴他們是如何看待呢? [/quote]
[size=125]我覺得這段非常好。值得大家學習。 :d

說故事的時候,這段連續的提問會迅速地將聽眾的焦點集中,並思考畫中人也是故事中人的處境。
使他們更能融入故事並反思自身。[/size]

Re: 本週作業:說一幅畫「平靜風和海」

文章Robert » 2013-08-05, 11:57

[quote="陳啟鳳"]
[b]觀察:[/b]
這幅畫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捲起的白浪、漂蕩的風帆,接著看到船中13個表情動作各異的人。
左上方看見大浪將船身舉起,洶湧的浪花彷彿要灌入船艙中;船身往右下傾斜,船緣幾乎與水面平行,感覺船好像要翻覆了。
船上一共有13個人每個人看起來都在忙著,頭髮、鬍鬚、衣服被風吹起,有人控制船舵,有人抓緊風帆,船尾幾個人賣力搖槳。搖槳的人打著赤膊,露出堅實的肌肉,奮力地控制船槳,但船槳被浪的阻力扭曲了槳身,濺起層層水花。這中間只有一個穿著白衣的人舉起雙手抬頭望天,張口好像在對天說話。瘦小的身影與其他孔武有力的人形成對比。他旁邊還站著一位穿黃衣的人定睛注視他,不像其他人忙著控制船身,與風浪搏鬥。[/quote]
[size=125]
啟鳳姐很有章法地依序以觀察描述、分析構圖及顏色來著手,
最後再加上查考來的背景知識(Pieter Paul Rubens的背景)正是上堂課講到的方法[/size]。 :PA:

[quote="陳啟鳳"]
[b]構圖:[/b]
橢圓形的船身圍繞著捲起的波浪,衝撞船身,給人一種上下起伏,動盪不安的感覺。畫中船身左上右下好像已經失去平衡,船尾集中的幾個壯漢更加強了船向右下傾斜的重量,而使船更加不平穩。
畫中視覺得焦點自然落在船中間的兩個人:一個身穿白衣,另一個穿黃衣的人身上。一方面白色和黃色明度和亮度高;另一方面這二人站在畫中央(左右對角線中交點),這二人應是畫中的主要人物。

[/quote]
[size=125]構圖上,通常可以省略不說對角線交叉點。因為一般而言,畫面正中央即是正中,也容易是焦點所在。
這幅畫或可試著講的是包覆著傾斜船隻的白浪花(增強不穩定感)以及似乎有指向性的前頭浪。[/size]

Re: 本週作業:說一幅畫

文章月童 » 2013-08-05, 11:55

[quote="林玉淨"]其實,我在寫作業時,發現我還是不太會描述畫,所以很主觀,且不太會鉅細靡遺的描述,只能大概,,只是在邊看畫邊想畫的時候,就會有故事和可以提問討論的問題跑出來,我把故事和問題穿插在描述畫的中間,不知道這樣可以嗎?


對於畫的資料背景更多呈現,我想我還需要更多得找資料
不過我覺得靜下來看著畫講聖經故事,更多的刺激我去描述聖經故事,想到的也更多,更能想到生活人性,比單看經句很不一樣,謝謝老師[/quote]

妳這樣的寫法是ok的,它比較是講章似的寫法,當我們在台上透過畫作講聖經信息,會根據台下人的反應,隨時穿插,碰到小孩、青少年和老人也會故事多提問題,免得老人睡著、小男孩拿橡皮筋k前面女生、青少年滑手機,而且故意問快睡著的、搗蛋的、不專心的人問題,也是凝聚全場注意力的好辦法。

說畫的確能幫我們讓信息生活化,由此也可見,這些畫家對聖經需要多熟:)

Re: 本週作業:說一幅畫

文章月童 » 2013-08-05, 11:46

[quote="李彩霞"]愛與逃
[/quote]

彩霞,妳竟然做到了將藝術家心靈世界跟畫作、跟聖經故事結合,這在我們「為成人說故事」培訓,是進階之後的第三階培訓,妳真是天才兒童,跳兩級耶!寫的太好了。

Re: 本週作業:說一幅畫

文章月童 » 2013-08-05, 11:36

[quote="李秀珠"]

老師:我用這幅圖來做本週的作業可以嗎?因為對此圖比較有感動,反正我只是練習老師所示範的方法,我是不需要學分的。[/quote]

當然沒問題:)
你這麼認真,一定有學分的啦!

Re: 本週作業:說一幅畫

文章張愛華 » 2013-08-05, 04:50

約拿的命運

這一幅畫中最明顯的就是一隻龐大兇惡的鯨魚,佔了畫面大半的篇幅。它騰起在一艘搖搖擺擺的船的上方,帶起一陣很高的大浪,這浪甚至佔據了大半個天空,帶給這船很大的威脅。這時這艘船上的人正奮力地搖著船槳,設法前進,但因為大魚在他們周圍,因此這艘船很不安穩,船上的人應該是很驚慌吧,船旁邊有一個人落入水中,舉起手來好像在呼救,但船行駛的方向並不就近這落難的人,船上這麼多人,卻沒有人設法救落水的人,似乎有點奇怪,難不成是他們把他撇棄的?是為了什麼?大魚,真的很大,他的眼睛很邪惡,嘴巴張的大大的,好像就要吞吃什麼對象,這隻魚很急的樣子,不從水中行動,直接躍上水面,超越過這艘船,要將好像要撲向落入水中的人,大魚為何放過這麼多人的船,而特定對一個落水的人下手,這條大魚是奉了什麼命令嗎?

原來,這條於是奉了上帝的命令要來吞下約拿的,約拿是一個不聽上帝命令的先知,上帝要他去傳講悔改的訊息給尼尼微城的人,他們若不悔改,上替就要毀滅他們了,約拿身為上帝的僕人,應該要去執行命令,但他卻有個人的想法,違抗、逃避上帝的命令,他也不像上帝愛尼尼微城的人,他躲到一艘出發到別的方向的船裡,想說,上帝會找不到他了,別人也不認識他,因該就沒事。但上帝卻使浪大作,船上的人意識到有天神要懲罰他們,用抽籤的方法找到他,他坦承得罪神,要人們把他丟到海裡,風浪果然就平靜了,人們因此也覺得不需要把他救上來了,這時上帝安排了一條大魚,要把約拿吞下去,約拿在大魚中三天,他在大魚中並沒有被咬碎,或腐蝕,他在於魚腹中禱告悔改,上帝竟然讓他被吐出,到岸上,還活著,可謂一大神蹟,他後來去執行上帝的命令,叫尼尼微城的人悔改,他的訊息很快地被他們接受,約拿達成了上帝交給他的任務。

這幅畫是Roberta Rivera於2012年畫出的。她是一位美國的插畫家。是Society of Children’s Book Writers and Illustrators的成員。

問題:
1. 約拿想要規避上帝的任務,他可能是怎樣想?你有沒有類的經驗?想要走自己的路?
2. 約拿走自己的路,遭遇了怎樣的結果?這些結果引起了旁人何種反應?
3. 你覺得人生中的際遇有沒有讓你想到,是你之前做某些事情的結果?
4. 你覺得人生中的事,是否有超然的力量在安排周遭環境?如果有的話,這個超自然的力量是如何的原則?
5. 約拿在大魚中三天,向神深深的禱告,如果你是他,你會有何想法?你會向神祈求什麼嗎?
附加檔案
Johan and the whale March 9 72 dpi copy.jpg
Johan and the whale March 9 72 dpi copy.jpg (725.62 KiB) 已瀏覽 273101 次

Re: 本週作業:說一幅畫

文章李彩霞 » 2013-08-05, 01:38

愛與逃
[img]http://www.greatmastersdisasters.com/wp-content/uploads/2012/01/michelangelo-jonah.jpg[/img]
大家一定都聽過米開朗基羅,這幅畫是他最有名的濕壁畫之一—在梵諦岡西斯汀教堂的天篷壁畫中其中一幅。在這幅畫中,中間的人物非常明顯,這位人物用很不自然的姿勢仰望,瞪大的眼睛、微張的嘴彷彿在訴說著驚訝?!驚嘆?!或啞口無言?不自然的坐姿是擊倒在椅子上嗎?而旁邊由左至由有剛好遮住畫中主角頭的樹葉、露出天真臉龐卻無笑容並伸出小手的孩子、低頭婉約在思索的女子及大魚。
在構圖上由於主角趨向左側,給人強烈的感受不平衡,也強調出畫中主角的不自然姿勢。由於此畫為西斯汀教堂天篷壁畫的其中一小塊,畫中看到的裝飾條紋是為區隔各畫面主題,而主角頭部高的兩旁柱條裸體,是每個天篷壁畫中七位先知及五位女祭司畫皆有的裝飾。此天篷壁畫中央為九幅聖經創世記故事的畫,四週再圍繞七位先知及五位女祭司(此幅為七位先知之一),四個角落則畫了三個聖經故事及一個希伯來民族傳說。由於是組合溼壁畫,在顏色上須搭配其他畫作之配色,採用灰白色基底再配合部份的暖色系,所以雖然畫中主角姿勢不自然,畫卻給人感受到溫和。
這幅簡單的畫究竟這要傳達什麼?為何畫家要用那麼不自然的姿勢呈現畫作的主要人物?有什麼勉強嗎?小孩伸出手是在和畫中主角打招呼嗎?還是要告訴他什麼?而葉子中又有幾片枯葉,又有什麼函義?其實這當中蘊藏了二個逃的故事:一個是畫家所畫的故事;另一個是畫者自己逃的故事。

第一次的逃
這幅畫是根據聖經中一位不斷逃的先知故事而繪製,這位先知叫約拿,先知的工作是古時候將上帝的話傳達給一般人的人,但約拿不是一位聽話的先知,當他聽到上帝差派他一個他不願做的工作時,他就逃跑了。這份工作是神要他去總是欺凌他自己國家的敵國—亞述首都(尼尼微)宣告上帝刑罰警告的宣言:『因為這城的惡行已達到神的眼前,所以四十天後神就要毀滅這個城市了。』約拿不願意,因為不想自討苦吃,宣告這種討人厭的言論,可能還沒做完就被打死了,那可是各國都十分畏懼的殘暴國家;另外,萬一,萬一這個城市的人突然悔改,神不降下刑罰毀滅,那豈不是慘了,這可怕的國家可是立志要消滅四周圍國家的民族,讓他們被神拯救,到時毀滅的不是自己國家嗎?於是約拿就決定逃,逃到當時世界認為最遙遠的角落—他施(現今的西班牙西南岸)去。

米開朗基羅也是一位逃的藝術家,充滿天份及才氣的米開朗基羅自認是雕刻家,不喜歡畫畫,但原本答應讓他去做陵墓的教宗,卻突然改變心意,決定暫停陵墓的建造,這讓米開朗基羅很生氣,因為陵墓他都設計好了,石材也採購了,現在錢付不出來了。教宗又突然決定讓他去畫西斯汀大教堂的天篷壁畫,這讓米更生氣,因為擅長雕刻的他幾乎很少畫畫,現在要畫長40.50公尺,寬14公尺,高20公尺的天篷壁畫(總面積超過1000平方公尺),根本是強人所難,一定是教宗聽信其他人的讒言才叫他來做的,生氣的米開朗基羅就逃回了佛羅倫斯。

愛的挽回
約拿還沒逃到他施就在乘船的路途中遇到大風浪,他明白是神在找他,只好請全船的人將他丟入海中,落入海中的約拿被神所安排的大魚吞吃,但在魚腹中約拿並未死亡,經過這特別經驗,他體認到神是如何的愛他並救他性命,於是他開口向神悔改及感謝。神接受了約拿的悔改,並再次給了他機會,讓大魚將約拿吐在岸邊。重獲新生的約拿前往尼尼微城去執行神要他做的事—宣告尼尼微城再四十天後就要毀滅。

雖然不知道教宗倒底用何方法,但眾所皆知的是愛才的教宗不斷三催四請米開朗基羅回到梵諦岡,米雖然不願意但仍懼於教宗的位高權重,在和教宗討價還價後爭取到有自己決定畫作方向的自由權下,才又回到西斯汀教堂做畫。

第二次逃
約拿來到了亞述首都尼尼微城,開始繞行城市宣告神的刑罰:『因為尼尼微城的惡行已達到神的眼前,所以四十天後神就要毀滅這個城市了。』邊走邊大聲疾乎了一天才走了尼尼微城的三分之一,整個事情就轉變了,尼尼微城上下的人都非常緊張,不但沒打死或和約拿爭辯,反而從國王到走卒全部都穿上麻衣並禁食來禱告,更誇張的是尼尼微王甚至下令連動物都要禁食禱告,可見尼尼微城的人是多麼的重視及痛悔。就因為這樣的心,神憐憫他們而不毀滅尼尼微城了。這應該是皆大歡喜的好事,但約拿卻為此而很生氣,他生氣神救了敵國、生氣神耍了他—以後他的宣告還有人相信嗎!約拿氣到和神吵架:『我知道啦,你是有恩典、有憐憫的神,不輕易發怒,有豐盛的慈愛,並且後悔不降所說的災的神啦!』又在尼尼微城外搭了一個棚,要來看神接下來怎麼對等這萬惡之城。約拿再次的逃避神了,這次不是行為,而是心理的遠離。也就是說在魚腹裡約拿的禱告並未完全,在他心理仍有不甘願不順服的部份,所以當神拯救尼尼微城人時,他的不甘願和不順服就出來了。

來到西斯汀大教堂的米開朗基羅,面對巨大的天篷,心中的第一句OS是:『1508年五月十日,我,”雕刻家”米開朗基羅.波納洛提,…這天開始畫西斯汀天篷壁畫…』顯示出他的無奈和不甘願,他不滿意別人為他作畫架的鷹架,他自己重新設計,他幾乎沒有畫溼壁畫的經驗,所以聘了人來幫他作畫,結果他又不滿意別人的畫而全部毀掉再重畫。教宗也不時想來看看進度,造成他作畫中斷,又有時因為教宗去打仗了,米已沒錢付畫材錢,又要中斷作畫去催款,這一切的一切都讓米想要逃,而且這次想乾脆逃到法國去算了(但還好沒去)。

再次的挽回
神問約拿如此生氣有道理嗎,約拿不僅沒有不好意思反而理直壯的在自己搭的棚待著,他質疑、他生氣,他就是不願離開尼尼微城。神很奇妙的讓一顆蓖麻樹長高過約拿,為約拿遮陽,約拿想總算有件好事而非常開心。但第二天這顆高高的蓖麻樹就被蟲咬死了,被日頭曬昏的約拿,再次氣得發昏,甚至向神說:『我死了算了,我死了比活著還好!』而當神詢問這樣生氣合理嗎,約拿還理直氣壯的說,就算生氣到死都應該。這時神回答約拿,『你連不是你種的蓖麻都愛惜,更何況尼尼微城中不能分辦左右手的人有十二萬人,神豈不愛惜呢?』神的這番話對比約拿,約拿心疼蓖麻完全是自我的考量,而神的心意是完全的愛人,祂願意給每個一人機會,讓人有悔改的機會。不只是尼尼微城的人,更是約拿,祂讓約拿看到自己的偏見及自私而全然悔改,更讓約拿明白神的心意是要每一個人都能認識祂,祂的慈愛願意臨到每一個人。

在十八公尺高鷹架工作的米開朗基羅,忍受著一直仰頭作畫的痛苦、承擔著因上下鷹架費時的不方便、耐心招呼因關切作畫進度而頻頻來訪的教宗。同樣的在作畫過程中,教宗忍耐著米開朗基羅的壞脾氣及孤僻,因著米無法和他人共事,於是整個工期就拖得很漫長,教宗一直催一直趕,但就是不換掉米開朗基羅,他欣賞米的藝術天份,知道他就是神為西斯汀教堂所預備的。

無條件且永不止息的愛
就算約拿逃了,神還是愛他;就算約拿亂發脾氣了,神還是不離棄他;就算約拿求死,神仍然顧惜他的生命。神愛尼尼微城的大人小孩,神也愛不順服又脾氣暴燥的約拿。在約拿的故事中,神用各種方法:風浪、大魚、蓖麻、愛惜尼尼微城的人來告訴約拿祂愛他。相信約拿最後真正的體會了神的愛並悔改,文章是作者與讀著的心靈交流,所以約拿用約拿書來揭發自己不足為外人道的過往來和讀者分享神對約拿永不止息的愛。
同樣的,米開朗基羅也用他在西斯汀教堂天篷的壁畫見證了神永不止息的愛。雖然米開朗基羅逃避的是教宗,不也是在逃避神藉教宗所託付他的使命嗎?在作畫的過程中,米一定不停的思索在聖經中神的話語和作為,他藉著畫不斷的和神對話,於是畫下的令人驚歎的”創世記”一系列壁畫,這是他與神對話的結晶,與我們這些觀賞者心靈交流。所以,在【約拿】這幅畫中,他畫不自然仰躺的約拿驚訝的看著神,他終於領會神藉著蓖麻(畫中約拿旁的樹葉)、不會分左右手的小孩(伸出小手的小孩)、大魚來告訴約拿:『約拿,神永遠愛你,永遠會等你回轉來接受他的愛的!』來暗喻自己的逃與被神的愛挽回的感動。
拉斐爾看到米開朗基羅在西斯汀大教堂的天篷壁畫時感動地說﹕『感謝主讓我和米開朗基羅生在同一時代!』看了約拿記及米開朗基羅畫的約拿讓我很感動也想說:『感謝主讓我可以看到約拿記及米開朗基羅的畫而體會神永不止息的愛!』

Re: 本週作業:說一幅畫

文章王依惠 » 2013-08-04, 20:55

[浪子回頭]

畫作裡父親與小兒子在正中間,直接吸引欣賞者的目光,是全畫的焦點。

父親與小兒子臉上充滿了亮光,父親的眼神全然看著小兒子,而小兒子跪在地上,雙手合起,看起來充滿了悔恨,並祈求原諒,然而在被接納的同時,他的眼神也望著慈祥的父親。

父親披著紅袍,象徵著地位與權柄,而他的雙手正抱著衣衫襤褸的小兒子,小兒子甚至還掉了一雙鞋,表示他這段漂泊的日子確實艱辛。

拿著衣服、鞋子的僕人隨侍在側,另一位僕人似乎正在想他打聽詢問什麼,畫作中多數的人,以及一隻很搶眼的小狗,看起來都很歡迎小兒子的回來,惟有在右後方的一位,臉色非常的暗,似乎是冷眼旁觀這一切,正好似大兒子矛盾的心情。

遠方的灰天也透進的白光,正述浪子回頭金不換,撥雲總有見日時。

依惠
附加檔案
浪子回頭.jpg
浪子回頭.jpg (146.16 KiB) 已瀏覽 272224 次

Re: 本週作業:說一幅畫

文章潘麗如 » 2013-08-04, 19:09

耶穌平靜風和海
[img]http://www.islingtongallery.com/skin/frontend/islington/default/images/banner.jpg[/img]

這幅畫有14個人在一艘船上,天氣非常不好,風浪很大,所以在船上的每一個人都必需緊抓住一樣東西,好讓自己可以穩住,不被搖晃到船下,甚至畫的左邊可以清楚看見有一塊暗礁,船幾乎要撞上去。
船頭的5個人正努力要讓這艘船穩定,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想法與看重的部位,我們看每一個人手,在危急的時候,他們正緊抓著什麼?有的人將被風吹開的風帆重新再補好,有一個人則是抓緊風帆避免被風吹跑,還有人幾乎快被大浪給拋出船外,所以緊抓桅杆,或許是看見需要補位,或是努力想讓船身避開暗礁,但是都是需要緊緊抓住一個物體,圖畫最上面那個人雖然雙手在忙碌,可是他的雙腳緊緊夾入其中一條繩索。
而在船尾呢?相較之下,船尾的9個人在做些什麼事情對這艘船有所貢獻或者是有幫助的事情呢?身穿白色衣服的人背對這幅畫的觀眾們,所以看不出他的表情與舉動,他身後的則是一手摸頭,一手撐在船的繩索上,身體的重心也呈傾斜狀,顯示出船身的不穩定,船尾中最上面的一人卻是全身縮在一起,眼睛的視線落在船頭的風浪中,表現出懼怕的樣子,另外穿紅衣服的那人,似乎因為暈船正在嘔吐,另外有三個人似乎正在交談,討論中有一人抓住當中一個人的手臂,是因為重心不穩還是因為所要說的事情很急迫,怕在風浪中聲音無法傳達,所以加上肢體動作,希望對方將視線轉到他的身上。
這幾個人在發生同樣的危機情況時,他們的直覺肢體語言說出他們所看見的及看重的,在我們生命的高低起伏,甚至人生的巨變時,我是先倚靠自己看是否能夠努力些什麼來轉變情勢,還是我懼怕躲在一邊,即使我的幫助就在我旁邊,我也不知,我們的神都知道,祂是萬事以先的神,祂是不打盹的神。

Re: 本週作業:說一幅畫

文章李秀珠 » 2013-08-04, 14:26

by 伯威:
格式是這樣 :
[img][color=#FF0000]網址放中間[/color][/img]

所以妳要貼的圖是:
[img]http://www.missionariesofchrist.com/wp-content/uploads/2012/01/Jesushealsmanwithwitheredhand.jpg[/img]
謝謝伯威老師這個圖是我作練習時做錯的,但是因為不會刪除所以就留在這裡,我的作業是上面那個。

Re: 本週作業:說一幅畫

文章李秀珠 » 2013-08-04, 12:21

[img]http://4.bp.blogspot.com/-_b34LbN3dlo/TgmUe4CR6bI/AAAAAAAAAVU/mCF6V2uG_NE/s1600/man-born-blind.jpg[/img]
一.對這幅畫的觀察:
1.明暗對比強烈
整幅畫我看到是瞎子的背面暗色調,且比率佔大部分,那按住瞎子眼睛行醫治的雙手以及瞎子握住耶穌的手是亮的。
2.一雙信靠的手和一雙醫治的手
從瞎子握住耶穌的手腕彷彿讓人感受到很強的力道,就像一個即將溺斃的人緊緊抓住唯一的浮木一般,耶穌是他唯一的盼望。而那一雙按住瞎子眼睛的手讓人感覺是無比輕柔充滿憐憫,卻是大有能力的。
二.討論問題:
1.對於疾病得醫治你的看法如何?
2.你需要耶穌醫治按在你身體的那裡?是你的眼還是你的心?你真的沒瞎嗎?真的看得見?
三.所要帶出的福音訊息~信心是醫治神蹟發生的必要條件~

老師:我用這幅圖來做本週的作業可以嗎?因為對此圖比較有感動,反正我只是練習老師所示範的方法,我是不需要學分的。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