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想找時間對追夢人志薔寫的「賣時間的人」做點回應,未
料這兩週抓狂的忙碌著,連坐在電腦前好好獨處的時間都沒有,倒讓
我有了更多的思考。
我覺得志薔筆下那個「尋找出賣時間的人」的人,他要找的是知
音。可能背後是有尋找愛情的動機,但是他要找的,絕對比一般朋友
關係或浮淺的愛情關係更深一層。一個平日缺乏朋友的人,要透過「
尋找出賣時間的人」找到知音,難度真是太高了。
「三個月…嗯,三個月。三個月中很規律地執行這個見面的約束,
沒有意外、沒有爽約,可以一起吃飯聊天,可以一起去逛誠品。不一
定只做我想做的事,也可以一同參與對方的興趣。」
我一點都不想尋找這樣的陪伴者,如果有人對我抱以這樣的期待
,我也一定不勝負荷。與其勉強自己跟不可能是知音的人進行長期的
知性、心靈活動,我寧可在獨處中跟自己對話。
話說回來,志薔筆下的人「嚴格說來,她幾乎沒有朋友,與家人
也非常疏離。當然她也沒有愛情。她單身很久很久了,最近她發現,
辛苦工作了一週,卻沒有一個人可以陪她吃頓飯或一起做件什麼事。
這讓她感覺遭透了。」
我想,在這樣的情況下,想透過「尋找出賣時間的人」解決難題
,大概是另一次「糟透了」的經驗。
我驚覺的醒悟是,網路上是否潛在很多正在「出賣時間」與「尋
找出賣時間者」的人,尋尋覓覓的等候知音,解決現實中無法解決的
心靈寂寞。
在網路上尋找一夜情,跟在網路上尋找知音,哪種更顯出空虛之
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