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由 雨漣 » 2005-10-25, 11:43
<center>[size=125][color=indigo]【讀書慾】創作力最蒼白的時刻
[/color]
出處:<a href="http://blog.yam.com/linyuhangel" target="_blank">閱讀與書寫的美麗合謀</a> 作者:天使</center>
<img src="http://blog.yam.com/linyuhangel/b1cff372.jpg" align=left hspace=5>法蘭茲.卡夫卡(Franz Kafka)在《給菲莉絲的情書》(Briefe an Felice by Franz Kafka)一書中曾提及:
「……我筆下所有的人物都是手挽著手向你走去的,最終他們都只為了你一人服務。即使在妳面前,我也無法將我與我自己的小說分離,若我做得到,那對你也沒任何好處,因為唯有透過寫作才能讓我活著,讓我停留在你,菲莉絲,你站在的小船上。……最親愛的菲莉絲,一旦我失去寫作,我勢必失去你及所有的一切。」
為什麼愛情來時狂暴而急促,甜蜜的感覺濃郁而讓人懷疑愛是假的?為什麼分別的時刻,又往往綿長而遲遲無法果決地拿出當初為愛表白的勇氣?
將一份愛割離竟是如此難捨,彷彿要獻出生命般的只能停止呼吸,為了愛而讓自己無法繼續維繫存活的力量,或許因此才能丟掉人世間的牽掛,專心致意地愛一個人的力量方可使被愛的那個人為之動容。
卡夫卡在信簡中對菲莉絲娓娓傾訴:「對您的思念擴大了我的生命空間,當我醒著的時候,我無法無時無刻不想到妳,常常除此之外,什麼事也無法做。即使這部分也與我的寫作有關,因為我的生命是由寫作過程中的顛簸所構成,即使在我創作力最蒼白的時刻,也沒有勇氣向你求援。」
即便如卡夫卡之流的文豪,在情人面前亦渺如砂塵,連自己的寫作技能也得寄託於愛侶一顰一笑一言一語。
倘若有一個人具有左右作家生產作品的流量甚至是扮演觸媒的角色,我私以為這人最好是擔任介面的角色,頂好是和愛情無關的「載體」。
作家必須要有獨立思考的特質,並逐漸在思索脈絡中建立起一套邏輯推演的演繹功夫。假使有一個人可以任意進出作家縝密的讀與寫構成的「圖書館」中,而且不費吹灰之力就讓作家放棄想寫或連閱讀都感到吃力的念頭,她(他)同時又是情人的身分,我想這可能是作家這輩子最缺乏生產力的時光。
因為他正沉浸在愛情之中。多麼美麗的藉口。
而後來,浪費這段微小的時間並未顯得毫無意義,卡夫卡在與菲莉絲熱戀期間,他稱為菲莉絲寫了一個可愛的小故事,那是《蛻變》。[/size]
[color=blue]我們的勇敢應該是寧靜的[/col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