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整理自柯林‧杜瑞茲所著《聖經、魔戒與奇幻宗師》
一、兩人感情最要好時
a.兩人都喜歡奇幻文學
托爾金對奇幻文學的看法:
奇幻文學使讀者脫離有限的經驗世界,以檢視時間和空間的深度
,成功的奇幻文學是一種「潛創造」,是幻想的最終成就,是最高級
的藝術,是人類語言自身衍生的力量。成功的奇幻文學作家「創造人
類心靈得以進入的另個世界,在其中,作者的敘述都是真實的,與那
個世界的規則相符合。」
一篇好的奇幻文學作品,必須具有三項構作面向,首先,它必須
協助讀者,回復對於平凡且卑微事物的真實意義觀,那些事物正是構
成人類生活的要素,如愛、思想、樹木、山丘、食物等,托爾金稱這
個過程為「治癒」,其次,它能使讀者逃離對於真實偏狹且陳腐的觀
念——像囚犯一樣逃跑,而不是因厭惡而捨棄。第三,好的奇幻作品能
提供慰藉,帶來歡愉。
b.兩人都反對現代主義
托爾金和路易師的友誼核心,在於他兩人對現代世界同樣具有反
感,他們並非反對牙醫、巴士、生啤酒以及其他二十世紀的摩登產物
,而是反對底層的現代主義。他們不反對科學和科學家,但反對現代
主義迷信科學,及一元化思維方式。現代主義者反對,經由多元化的
認知,即藝術、宗教和俗民智慧,可以獲致真知。托爾金和路易師覺
得,這些觀念腐蝕人心,將導致嚴重後果。虛構的藍森博士表徵古老
但永恆的人性價值觀——路易師後來稱之為「道」(Tao)。
c.兩人個性互補
儘管托爾金是吉光片羽社的要角,但這群人確實是靠著路易師的
熱情凝聚起來的,和路易師比較之下,托爾金的個性比較保守,雖然
他個性很好,與人為善,要好的朋友不多也很自然。
托爾金記憶深處,埋藏著巴洛社成員的濃密交情,追懷不已。可
惜四個好友也被戰爭拆散,兩個戰死,其他兩個也各奔東西。之後,
托爾金在里茲大學任教的時間甚短,不足以結交好友,來到牛津大學
後,他得以和路易師分享創造語言的秘密和中土世界的奇境。
事實上,托爾金在創作的道路上,越來越仰賴路易師的鼓舞,托
爾金創作的內容經常使路易師感動落淚。
哈佛醫生形容他初識托爾金與路易師的印象:
「他們是完全不同的類型。托爾金雖然有自己的看法,但從不堅
持己見,也不衝撞他人意見。托爾金說起話來婉轉迂迴,路易師則直
接了當。他們倆個都聰明過人,但個性迥然不同。令人驚異的是,這
兩個個性完全不同的人,竟然成為莫逆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