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像,原本應該講算術平均數、解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談比和比例的數學課,台上的老師卻說起了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裡的張無忌和張三豐,讓底下的學生不但聽得如痴如醉,還在數學的領域裡得到極大的啟發?
記得那時我國三,距離聯考已進入緊鑼密鼓階段,天天大考小考不斷。因為數學成績始終不理想,國一國二本來都不補習的我,也被逼的每週二、四,都得去一間數學補習班報到。
這間補習班的老師,向來風評就很好。雖然人很幽默,但絕對不是那種好好先生,幾乎每堂課都有很多作業,他會一一檢查,只要誰偷懶,少做一題,籐條就打一下(呵呵……那時候,體罰還沒像現在這樣限制的如此嚴格)。
不過,他最有特色的地方,還是在條理清晰卻又活潑生動的講課方式。一個又一個蝌蚪般的數字,他都有辦法用淺顯易懂的技巧,讓她們在黑板上排排站好,乖乖把答案給吐了出來。於是乎,方程式成了遊樂園裡的迷宮,數學題目像是白羅待解的推理事件,我一頭栽進數學的世界裡,天天樂此不疲。
只是好景不常,順利考上高中以後(因著那位數學老師,我的數學聯考好像還拿了個滿分),我的數學之路卻是越走越坎坷。高中的數學老師,上課非常不認真,有好幾次,鐘聲打了十分鐘,他老兄才姍姍來遲,更誇張的是,在黑板上寫了一題難得要死的數學題目,要我們這堂課自己想辦法把答案交出來後,就又在眾目睽睽之下,走出教室,直到下課鐘響都不再回來。
這位數學老師也很勢利,路上遇到我們這些數學成績不好的學生,跟他打招呼,他只會看你一眼,彷彿不認識你。但班上那些曾得過什麼縣內全國數學奧林匹克比賽冠軍的學生(ㄟ……因為我讀的是所謂的「資優班」,所以就有這些怪胎),每次一被他遇到,他就像頭揮之不去的蒼蠅,黏著我們的同學熱情到不行。在外人面前,他把這些數學天才講的好像都是他的功勞,但是班上同學都曉得,這些天才靠的都是自己的腦袋,他根本沒什麼貢獻。
在高二的時候,我們還發動了簽名罷免數學老師的活動,連署書都呈交上去了,最後還是因為班導師出面勸阻,才不了了之。在那之後,這位數學老師對我們更是不理不睬,上課上的有氣無力,台下同學也不想理他。
拜他所賜,我對數學越來越沒辦法。大學聯考也因為一個數字寫錯,平白被扣了二十多分。自此,我與數學更是恩斷義絕,算算從進獸醫系開始,也有十多年沒再碰過任何一題數學題目了。
直到最近,讀到《博士熱愛的算式》,國中時期那股對數學的熱情,才又再次點燃起來。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