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由 沈雅惠 » 2013-06-16, 14:11
看完「我要回家」,有兩個禮拜了。腦海中迴響的幾幕片段情節:
1. 瓦倫丁隔著窗簾看陽光下的孫子上學去,然後,窗簾內昏暗的光線,他拿起桌上的照片看著.(不知是全家福照 或是 他與妻子的獨照?)只是靜靜的看。 2. 瓦倫丁看似優雅的購物、咖啡店看早報、接孫子回家、劇場的演出、有管家打點的家務,……日子似乎照常運轉,我們沒看到台下的他獨自時的落寞、哭泣,是因為瓦倫丁是中上階層,有成就的演員,經濟也優渥,生活的步驟大致在掌握中?
3. 直到,被搶劫的隔天,平靜的對話中,穿著舊鞋的腳不安的疊來疊去,透露著瓦倫丁的情緒。直到在「尤里西斯」所演的角色與現實心境衝突,瓦倫丁演不下去,說了句:「我要回家。」然後,沿路上複誦著「尤里西斯」的:多麼美好的一天……他的表情是落寞疲乏,也沒注意路人狐疑的眼光。即使進了家門也沒發現在院子騎腳踏車的孫子。當大人處理不了自己的情緒,也就顧不了孩子了。我在想:如果瓦倫丁是勞工階層,是否情緒會更早出現?因為太多無法掌控的現實面了。
4. 孫子沉著的看著不一樣的爺爺,那眼光令人心疼,沉著也許是瓦倫丁家的特質吧。
導演奧利維拉70歲才開始拍片,豐富的創作力從何來?真令人好奇。年歲讓他生命更寬廣,看世事的眼光有更多面向。如何年紀限制了一般人卻框不住藝術創作者?還有哪些人是不受歲月的常態绑約呢?
謝謝陳老師的導讀,不然很多鏡頭、情節都會看得一頭霧水。為成人說故事課程很有質感,可是寫心得報告很可怕,特別是在那麼多高手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