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te="羅沛茵"]我後來看了一下原著的書摘,才知道老師整理的ppt和原書目錄不同,老師整理過的大綱,容易讓參與者,在短時間內,更快的抓住重點,但事後跟著作者的脈絡細讀,感覺比較不會像直接跳到論述的重點,那麼尖銳。想請問一下,帶這類非小說的書,是不是最好要整理出適用於「說故事」的大綱?[/quote]
好問題!你好用功!
我這次的示範,是一次分享全書重點,重在連貫,讓沒讀過書的人可以一窺堂奧。
如果是分四次,當然就會依著書上的重點,較為深入明白,尖銳還是難免,但也會更具說服力。
這本書經過導讀,幫助人比較能夠抓到思想脈絡,「說故事」可能就藏在說明論點的舉例中了。
[quote="羅沛茵"]
傳統文化認為男人要養家活口,成家的男人不敢「靠興趣謀生」,有些丈夫會因為太太的事業成就較高,而心生挫折。
「男兒有淚不輕彈」,我們家的爸爸在處罰完一對兒女時,還是只會對兒子說:「男生,哭甚麼哭!」,女兒哭著說要抱一下,馬上手就伸過去。
我的兒子今年才七歲,卻有著明顯的男性特質;在語言上喜歡占上風,用辯論的方式和我溝通,蒐集笑話,挖空心思調侃,好讓自己感覺很酷。
在情感上,男性表達情緒的原始反應,讓女性倍感威脅,於是用言語打壓,用文明制度讓男性就範。
教育者錯誤的解讀男孩的行為,讓他們很受傷,男孩從小就因著羞辱和自我否定,而越來越沉默,不願意和外界有真實的情感交流。
[/quote]
你對男性有很深入的觀察和理解,你非常適合帶領這本書!

期待看到你帶領這一類聚會的心得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