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馬助夫兄弟們》網路讀書會 (一)p.23-61

歡迎在此分享您的讀書心得,或回應[url=http://life.fhl.net]心靈小憩網站[/url]的文章觀點!也可以投稿喔!

版主: Robertpsycho月童

版面規則
林映君
初級網友
初級網友
文章: 34
註冊時間: 2013-07-01, 22:21

Re: 《卡拉馬助夫兄弟們》網路讀書會 (一)

文章林映君 » 2013-10-07, 23:02

[quote="Cheng Ming-shih"]我必須承認,在過去的閱讀歷史中對俄國文學接觸認識比較少,這次讀卡拉馬助夫兄弟們確實很辛苦,但是,具有歷史的譯文,真的也沒提供較好的閱讀心情。
看完進度內的內容,我很好奇,是不是在作者寫書的那個世代中,男性在社會中的地位確實就是那個樣子,而且在鄉下地方,費道爾。伯夫洛維奇在家庭中就是一個不顧家的男人,但是在這層外衣的背後,他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似乎他也知道有神,他與小兒子阿萊莎的對話及自述,對我而言,還是很有意義的。他會擔心他死後下地獄的情形,他會想要知到地獄的樣子(有沒有天花板),對於真理,他還會寄望阿萊莎,等他搞清楚之後再告訴他。費道爾自己應該對他的一切有很清楚的認知,所以後來曹西瑪似乎也可以看透他這個人,長老告訴他,「主要的是不要羞恥自己,因為一切祇是由此而起」,可以看出費道爾是否用一種丑角式的假面具在隱藏自己。如果費道爾真的是一個無救的人,在他跪問:「叫我怎樣做,才能承受永恆的生命?」時,不覺得看到一個耶穌時代的少年官嗎?而長老的回答,也和耶穌好像。費道爾在書中好像被塑造成一個兩面人。我看費道爾,還有戲要唱,就再看下去囉![/quote]


是很好的分享~ :thumbsup:

林映君
初級網友
初級網友
文章: 34
註冊時間: 2013-07-01, 22:21

Re: 《卡拉馬助夫兄弟們》網路讀書會 (一)

文章林映君 » 2013-10-07, 23:19

Btw, 期待10/26與11/6的分享會,我有想要邀請四.五十歲的同事參加,希望可以趕快看到節目簡介~!!

頭像
月童
系統管理
系統管理
文章: 6842
註冊時間: 2003-07-18, 01:31

Re: 《卡拉馬助夫兄弟們》網路讀書會 (一)

文章月童 » 2013-10-07, 23:20

[quote="林映君"]

我對這樣的人抱著同情,因為他們實在是想要得到愛,但因為自認不配被愛,只能得到愛的替代品--注意。[/quote]

深刻。
我養了四隻貓,但是我最大的夢想是養老虎
[img]http://life.fhl.net/gospel/puma.gif[/img]

頭像
月童
系統管理
系統管理
文章: 6842
註冊時間: 2003-07-18, 01:31

Re: 《卡拉馬助夫兄弟們》網路讀書會 (一)

文章月童 » 2013-10-07, 23:21

[quote="林映君"]

對我來說,過於倚賴外在的權威,代表著自己內在的權威(信心與自信)尚未建立;但當我輕視外在的權威時,有可能要提防驕傲。[/quote]

深刻。
我養了四隻貓,但是我最大的夢想是養老虎
[img]http://life.fhl.net/gospel/puma.gif[/img]

張慧蓀
進階寫手
進階寫手
文章: 160
註冊時間: 2012-12-28, 22:43

Re: 《卡拉馬助夫兄弟們》網路讀書會 (一)

文章張慧蓀 » 2013-10-08, 12:03

[quote="林映君"]
每個人有感覺的點都好不一樣喔!我也在閱讀時不斷投射自己的心理問題。XD

譬如幼子阿萊莎,作者描述他「受了侮辱,從不記住」,因為他「祇是不把它當作侮辱」,這樣的人格特質讓我非常羨慕,因為自己經常無法接受自己「難以饒恕」的罪過。(不過當月童說阿萊莎感覺太屬靈時,我又感覺「得救了」。)(志文 35)

再談到父親費道爾。我對費道爾的好奇與同情多於厭惡,畢竟他是一個「真小人」,而非「偽君子」。相對於彼得‧阿歷山大洛維奇強調著在修院須有合宜敬虔的表現,心裡卻對初識的修士和長老嗤之以鼻,費道爾的「誠實多於高貴」反而讓人不那麼討厭。(志文 108)

至於他為什麼強迫性地非得扮演丑角不可,我覺得可能是出於「自我厭惡」與想引起注意(戲劇性人格?)。當一個人的自我形象是如何時,往往就表現出相稱的行為,再從別人的回饋中證實自己確實是這麼(討人厭、醜、放蕩等)。

我對這樣的人抱著同情,因為他們實在是想要得到愛,但因為自認不配被愛,只能得到愛的替代品--注意。[/quote]


真的分析的好精彩 ! :PA: :PA: :PA:

張慧蓀
進階寫手
進階寫手
文章: 160
註冊時間: 2012-12-28, 22:43

Re: 《卡拉馬助夫兄弟們》網路讀書會 (一)

文章張慧蓀 » 2013-10-08, 12:11

[quote="月童"]
「因為我們的修道院,直到那個時候為止,還沒有什麼特別著名的地方:裏面既沒有聖徒的骸骨,也沒有顯靈的神像,甚至沒有同我們的歷史有關的著名的傳說,也數不出什麼歷史上的功績和對於祖國的貢獻。它的興盛而且聞名全俄,完全是由於長老的緣故;香客們成群地從全俄羅斯各地,不遠千里趕來看他們,聽他們講道。可是,長老是什麼呢?長老就是把你的靈魂吞沒在自己靈魂裏,把你的意志吞沒在自己意志裏的人。你選定了一位長老,就要放棄自己的意志,自行棄絕一切,完全聽從他。對於這種修煉,對於這個可怕的生活的學校,人們是甘願接受、立志獻身的,他們希望在長久的修煉之後戰勝自己,克制自己,以便通過一輩子的修持,終於達到完全的自由,那就是自我解悟,避免那活了一輩子還不能在自己身上找到真正自我的人的命運。這種長老制的創立,並不是基於理論,而是基於東方一千多年的實踐。」(註:譯文是根據此網頁http://www.osho.tw/ebook/klmz/007.htm)

阿萊沙覺得自己跟米卡比較親,跟伊凡比較疏遠,這部份描述的很有意思。伊凡跟阿萊沙可是親兄弟喔!(步步驚心裡,親兄弟四爺與十四爺,好像也是這麼的疏遠。)就學問來說,伊凡與阿萊沙受過很好的教育,學問相當,偏偏一個「拒絕上天堂的入場卷」,一個對上帝對長老百依百順。米卡無學識,結果阿萊沙跟米卡比較親。我覺得這描述對後來的劇情發展,是非常重要的伏筆!

最後,注意到修道院的人馬:無賴、罪人、退還上天堂的入場卷的思想異議份子、崇拜西方的無神論、正徘徊在國內或去西方讀書的年輕人、單純的小見習修士(阿萊沙)、以及後來會出現的另一個修士拉基金。[/quote]

作者在文字中提到了長老制,定義了長老制下,我們至今看來不可思議的荒謬權力及能力。也看到了誠心懺悔的情慾受苦修行者至死靈魂不得安息。(志文P44) 這讓我想到是否馬丁路德曾經為了澆熄自己的情慾之苦,讓自己赤著上身躺在冰上?(我沒去查證,會不會污辱了偉人?引起公憤啊?)
不過看來,情慾之苦的確是人性裡面極真實而嚴峻的考驗。
相對於長老制的無邊、不可思議的權力,作者又塑造了靈性純美的阿萊莎,
以及如韻琳姊所說『在與人懇談的過程中,給人肯定、希望、幸福。他讓人看見自己生命中的美好。此外,他愛罪人,甚至他愛罪人好人愛的更多。』的曹西瑪長老,這些人物好像又讓信仰貼近了人們真實生活中的盼望與需要。
作者塑造出這一切,在信仰之於人性,他似乎有話要說…..。
另外一段文字『俄羅斯樸實民眾的靈魂,被勞力和憂愁所折磨,重要的是被永遠的不公平和永遠的罪孽所折磨,對於他們,獲得跪在聖物或聖者面前膜拜,是一種再也沒有比這強烈的需要和安慰的了。』
對於這一段,我有一種想法及自問,是否跪著膜拜,是人性中靈魂受苦時的一種需要及解脫的方式之一,而且他會被驅動及模仿,
所以許多人可以受廣大信徒膜拜,正是他們可以抓住人性軟弱的需要 ?
對於伊凡,這邊也有些描述,我總覺得他就是作者所要談論的無神論者的典型塑造。(志文p47)
阿萊莎深知伊凡是有學問的無神論者。在他的感覺中,他跟伊凡雖是同母所生,但卻不怎麼合得來。
他也注意到伊凡曾用深沉的、好奇的眼光觀察他,但是不久就停止了。對於全家聚在曹西瑪長老的修道院中,阿萊莎極擔心長老受污辱,『尤其是米烏騷夫精巧的、有禮貌的嘲笑,和有學問的伊凡話語裡高傲的絃外之音』(志文P48)
我想伊凡深沉的、好奇的眼光,表示他對於弟弟在信仰的熱切,他是思索過的,用他的『有學問』的邏輯思考訓練去思索過的,
而非如同米烏騷夫的『一個四五十年代的自由派,自由思想家和無神論者』那種盲目及輕浮。

頭像
月童
系統管理
系統管理
文章: 6842
註冊時間: 2003-07-18, 01:31

Re: 《卡拉馬助夫兄弟們》網路讀書會 (一)

文章月童 » 2013-10-14, 23:52

[quote="月童"]

阿萊沙出現以後,卻攪動了費道爾的心,諸如道德感與死後靈魂之類的。

怪的是,阿萊沙讓費道爾出現一些良心的問題,鮮少見的想悼念亡妻,但他卻不是悼念阿萊沙可憐的母親,而是悼念他第一個妻子、也就是很會打他的那個新潮女人。怪哩,為什麼?

志文 P38[/quote]

今天跟我們協會的理事長(在這討論區名叫psycho)吃飯,他自封「全台灣把卡拉馬助夫兄弟們讀最熟的人」。不過他在寫論文,不敢花時間討論,但他一直有在看討論。

他說,費道爾悼念第一個而不是第二個妻子,是因為他很清楚第一個妻子原本可以是怎樣的人生,而他把她毀得很徹底,卻從來沒有愛過她。所以遇見阿萊沙,出現了道德與靈魂的省思後,他悼念第一個妻子。至於阿萊沙的母親,也就是他第二個妻子,他曾經愛過一點點的,書上說驚愕於她「天真無邪」的眼睛。而這女人本就命苦。只是從這苦換到那苦。所以費道爾沒有特別覺得虧欠她。或者甚至覺得他救了她,所以他說他把她「從吊繩上救下來」(這女孩曾經在將軍夫人家中企圖自殺)。(志文 p29)
我養了四隻貓,但是我最大的夢想是養老虎
[img]http://life.fhl.net/gospel/puma.gif[/img]


回到「心靈小憩《網路讀書會》與文章閱讀回應區」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64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