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神(2017/6/28)電影「記得童年那首歌」問題討論

歡迎在此分享您的讀書心得,或回應[url=http://life.fhl.net]心靈小憩網站[/url]的文章觀點!也可以投稿喔!

版主: Robertpsycho月童

版面規則
張詠雯
進階寫手
進階寫手
文章: 148
註冊時間: 2013-07-01, 22:52

華神(2017/6/28)電影「記得童年那首歌」問題討論

文章張詠雯 » 2017-06-28, 23:47

在這個故事中您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個角色?或哪一幕?

【夫妻篇】
1.年輕的法蘭西斯最大的興趣是甚麼?成家後的他最大的夢想是甚麼?
2.望子成龍的法蘭西斯如何栽培長子與次子走上音樂路?過程中遇到哪些攔阻及挫折?
3.妻子在丈夫法蘭西斯瘋狂追夢的過程中,她扮演甚麼角色? 當經歷喪子之痛時,她說:「我們錯了,但我們盡力了」對法蘭西斯來說的意義是甚麼? 孩子成年以後,當她對法蘭西斯說:「那是你的夢想,我只忙著撫養孩子。」是甚麼意思?
4.當大哥傑傑成為一名追夢的音樂人後,他的妻子如何成為他的幫助?

【親子篇】
1.望子成龍的法蘭西斯如何栽培長子與次子走上音樂路?過程中遇到哪些攔阻及挫折?
2.喪子之後的法蘭西斯是否有改變教養方式?當最小的兒子希望走上音樂路時,法蘭西斯做了甚麼?為什麼?
3.當兄弟倆第一次以走唱賺取家用,幫助了家庭經濟時,長子特別在收銀台結帳時說:我是法蘭西斯的兒子,你覺得這是甚麼意思?
4.為什麼兩兄弟在成名以後會說:街坊鄰居都說他(父親)很瘋,其實瘋的是我們。
你認為兩兄弟可以成就夢想的背後是因為什麼?那些人曾經為其付上代價?

【兄弟篇】
1.電影的原名是Two Sons of Francisco,法蘭西斯的兩個兒子指的是哪兩個呢?
2.身為長子的米洛斯馬為何會踏上音樂路?當他第一次登台唱歌、二弟開始走唱事業、封琴之後再度重操舊業,這其中「音樂」對他來說有何不同意義?
3.二弟伊默瓦跟么弟威爾森都成為大哥的歌唱拍檔,他們對大哥來說有何意義?當么弟威爾森對歌唱一竅不通時 ,為何大哥卻告訴他「至少你五音俱全」?

【夢想篇】
1.你覺得這部電影用【記得童年那首歌】為中文名稱適合嗎?為什麼?
2.夢想與童年有甚麼關係呢?小孩子與成人對於夢想的理解有何不同?
3.你知道孩子的夢想是甚麼嗎?當你第一次聽到孩子的夢想時,你的回應是?
4.你曾經跟孩子提過自己的夢想嗎?夢想後來如何呢?為什麼?
5.你還記得自己小時候的夢想嗎?在你築夢過程中曾經有人推動你或幫助你嗎?
6.關於這個故事,請您設計3個問題。
附加檔案
20170628.2.jpg
20170628.2.jpg (411.73 KiB) 已瀏覽 136876 次
20170628.1.jpg
20170628.1.jpg (293.96 KiB) 已瀏覽 136876 次
最後由 張詠雯 於 2017-07-01, 16:04 編輯,總共編輯了 5 次。

林 芑
初級網友
初級網友
文章: 11
註冊時間: 2017-06-22, 09:45

Re: 華神(2017/6/28)電影「記得童年那首歌」問題討論

文章林 芑 » 2017-06-29, 13:02

故事中法蘭西絲跟岳父租地成了岳父的佃農,還是地主的女兒因為愛情或是經濟考量嫁了佃農,並不清楚。但在當時那個情境下,妻子與地主父親的關係卻也頗為微妙。故事中妻子無論是因當時當地(巴西多信奉天主教主張不可節育及農村鼓勵生子的觀念影響?)的風土民情還是因為支持丈夫法蘭西斯要生一對鄉村二重唱,很紮實的生了7個孩子。而且還讓丈夫(顯然至少沒有大吵大鬧或抵死不從,地主女兒身分的妻子如果強烈反對應該有點影響吧!)將所有農地收穫變成樂器拿來完成丈夫的培育夢想。對妻子而言,身為母親的角色,兒子的出人頭地是最重要的。因此在面對地主父親的提醒勸戒,活著就老老實實耕地餵飽家人是首要的觀念時,她展現出對丈夫培育兒子成為有成就的人的堅持與支持,也顯現出她與父親觀念及情感上的分離與獨立。雖然當面對丈夫決心舉家搬遷至城鎮謀求發展時,帶著一家幼小離開應該是她自小生活及生養兒女的小窩時,她的頻頻回首及眼神還是露出不捨與不安,但是她還是順服的、默默的支持著丈夫的想法,因為那是為了孩子好。她與故土、原生家庭正式分離了!她的丈夫及孩子是她唯一的依靠與目標。然而等待在決心與行動背後的常常不是順利與成功,一連串經濟窘境、養兒艱辛、甚至最讓她在意的幼子分離,一再的需要她用盡力量及以仰望孩子可能成功的盼望來克服。甚至跳脫一直以來順服妻子的角色,扮演強勢的做判斷及決策的母親。因為她相信與持守,她要盡力讓孩子有出頭的機會!雖然方法可能會錯!
林芑

黃永慶
初級網友
初級網友
文章: 11
註冊時間: 2017-06-22, 21:15

Re: 華神(2017/6/28)電影「記得童年那首歌」問題討論

文章黃永慶 » 2017-06-30, 00:33

【親子篇】
4.為什麼兩兄弟在成名以後會說:街坊鄰居都說他(父親)很瘋,其實瘋的是我們。
Ans.
(父親)法蘭西斯年輕時便甚熱愛鄉村音樂,婚後雖為佃農(向岳父租地),但對音樂之熱愛似無減反增,甚至期盼將所愛之鄉村音樂傳承後代,計劃生一對鄉村二重唱(接續共生了7個孩子),實現他熱愛音樂無法完成之夢。於是,老大(米洛斯馬)及老二(伊默瓦)出生後便順理成章授於法蘭西斯之音樂夢想計劃進行(法蘭西斯變賣所有農作收成購買樂器,聘請老師教授二子樂器彈奏及歌唱)。

影片中得見(法)一家之農村生活並不富裕。然由此段所述初見,(法)於此生活環境情況下將所有農作收入投入購買兩個樂器(手風琴&木吉他),個人亦真覺得些許瘋狂(難怪街坊鄰居都說他(父親)很瘋,應是實至名歸)。於此,自己想起孩童時期家境小小康,小四時得見音樂天使異象(全家剛信主)後突狂想學鋼琴,沒想到父親(鋼鐵業務員)似被聖靈充滿感動似的,將一筆購買房子之全額轉買一台鋼琴並讓我去學琴。當時,也是左右鄰居、親友們無不超大訝異(可能很多人無法理解,甚至可能有人覺得父親有點瘋狂有點傻,萬一小孩只是一時興起學1、2年後不學不就…)。

兩兄弟成名以後說:「其實瘋的是我們」。因為音樂在倆兄弟生命中已扎根太深,實甚難不為之瘋狂也。個人當時從影片中聽到倆兄弟此言一出,自己著實心有所感忍不住大笑,因為自己學音樂之路也是些許瘋狂---上課時眼睛雖看著老師,但腦筋確多在想著鋼琴五線譜,10隻手指放在大腿或桌上虛擬輕敲練鋼琴,回家後大多是在練琴,六日練琴,寒暑假每天練琴超過12小時,有時彈到太晚遭鄰居抗議。高中開始學吉他/爵士鼓/爵士鋼琴/MIDI電腦音樂製作/編曲/錄音/…。退伍後,音樂教學、個人(百萬)音樂工作室、音樂製作、出個人演奏專輯、樂團演出、敬拜團司琴、…。小的時後,父親些許瘋狂,長大後,自己真的更瘋狂(哈…)。

你認為兩兄弟可以成就夢想的背後是因為什麼?
Ans.
個人認為是「被肯定」與「成就感」。當老大(米洛斯馬)找老二(伊默瓦)一起為家庭生計之需第一次在極為生疏之大城市街上生澀地演出獲得街頭眾人掌聲、喝采、金錢時,此對小孩而言,是為一極大之成就感,甚至會在心中種下甚為根深柢固,不易抹滅之榮譽感(特別是對鄉村貧困小孩而言)。不可否認,「成就/榮譽」是很多人堅持到底、實現夢想、追求成功之很大的原動力來源之一。

老大(米洛斯馬)主因是「被肯定」與「成就感」,么弟(威爾森)則是因「羨慕」哥哥的成就,且從小被哥哥的音樂強烈感染吸引而崇拜之。威爾森雖然完全不懂且不會音樂,但從小跟哥哥一起生活在一個屋簷下,想必也聽了不少大哥的「音樂之聲」。日積月累,他很愛聽,也很會聽。沒錯,愛音樂多是從聽音樂而起,而後力行學之。我的弟弟每天聽、聽、聽我練琴,最後他的吉他/爵士鼓都彈/打的比我優,曾任陸軍軍樂隊的薩克斯風手,錄音師,現是公關公司老闆(年入百/千萬),成就後來居上。么弟(威爾森)受大哥(米洛斯馬)的影響,我的弟弟受我的影響。環境人事物的感染力常是很強的。

現世代的基督徒父親若身體力行,在家中建立對的屬靈環境(家庭祭壇、一起與家人讀經、禱告、靈修/生活分享)或讀書環境,相信對家中所有成員之感染影響是深遠的。

那些人曾經為其付上代價?
Ans.
一個人的成功,除自己努力外,俗語言,「天時(機會)、地利(條件)、人合(人脈)」實乃成功之三要素。劇中,父母及大嫂之支持均絕功不可沒。然其中,個人覺得較關鍵之處在於(父親)法蘭西斯。(法)一聽么弟(威爾森)說晚回家是因去夜店駐唱,於是(法)在威爾森回來前黯黯買一把木吉他放在他的床上,並告知可去找哥哥一起發展音樂[(法)用實際行動表示肯定與支持]。(法)一聽老大(米洛斯馬)的唱片公司老闆要幫他出專輯前,要先通過電台的高點播率方可出專輯。於是(法)私下換了很多銅板,自己變換不同角色、請路人甲/乙/丙/丁、請工地同事們協助打電話去電台點播兒子的歌(就是愛),大力推銷兒子的作品。最後,兒子的歌(就是愛)終於排行電台點播冠軍而順利發行專輯,接續演唱會,夢想成真。(父親)法蘭西斯在兒子們之音樂路上,付上「關鍵性」的支持行動,翻轉了兒子不一樣的人生結果。

思想,我是否也在兩個兒子人生的道路上,常扮演許多「關鍵性」的支持行動。

永慶

邱垂銘
初次見面
初次見面
文章: 9
註冊時間: 2017-06-23, 19:41

Re: 華神(2017/6/28)電影「記得童年那首歌」問題討論

文章邱垂銘 » 2017-06-30, 22:04

兄弟篇
法蘭西斯的兩兒子似指大兒子與二兒子 二兒子過世後 便是指大兒子與小兒子。
長子的米洛斯馬會踏上音樂路當然與他懂事後面對家中窘境有關,倘非家中困窘他即使有音樂才華也不見得會想辦法出頭賺錢 我比較深刻感受的是那時代巴西雖普遍很窮但音樂仍受一般大眾喜愛及重視。
音樂對長子的米洛斯馬來說刺激是家境的轉換最終是完成他的最愛。
二弟伊默瓦跟么弟威爾森成為大哥的歌唱拍檔,對大哥來說一起撐起這個家,善用他們遺傳基因。
么弟威爾森對歌唱一竅不通,但有遺傳天份加上同想扶持家計,所以大哥加強他信心,只要五音俱全就有希望。

黃仲雄
初次見面
初次見面
文章: 8
註冊時間: 2017-06-30, 08:50

華神(2017/6/28)電影「記得童年那首歌」問題討論

文章黃仲雄 » 2017-07-02, 21:08

為成人說故事
電影: 記得童年那首歌 黃仲雄 20170701

這個故事發生在巴西,爸爸法蘭西斯是一個佃農,媽媽是海倫,育有七個兒女,長子是傑傑米洛斯馬,次子是伊默瓦,家庭經濟並不好,爸爸熱愛音樂,希望有天能組成二人樂團,用所有的收成買了兩個樂器(手風琴及木吉他),希望他的長子及次子,在音樂方面成材,給孩子一些夢想的啟示及引導。 長子米洛斯馬如何從為爸爸唱到為自己的夢想而唱的心路歷程。

因爸爸的指引和鼓勵,自學和觀摩,為了孩子在音樂上能成材,他們全家就搬到城市來,也許會有比較多的機會。 在市集上,兩個孩子首次的表演,得到不少的喝采,也貼補了一些家計,得到一位長者的賞賜,願意帶他們有些巡迴表演,父母親也放手讓他們去,為他們禱告。 但兩個禮拜的巡迴表演後,就不見他們的蹤影,就到處尋找他們,後來這位長者帶著他們回來,他們父母親就不再讓他們離開。

爸爸法蘭西斯就帶著他們去電台表演,後來那長者又再次出現,帶兩兄弟再出去闖,但在一次的車禍中,弟弟伊默瓦在車禍中喪生,哥哥只受了一些傷,這是家中最沉痛的時刻,法蘭西斯不再對孩子有什麼夢想,讓他們自己去發展。 沒有弟弟後,就沒有再碰音樂,但對音樂的喜好,一直深埋在他心中。 成年後,跟朋友組成的二重唱樂團而得名,再次走上音樂,也改善家中生計。

來到聖保羅發展,為別人寫的歌都大賣,而自己的就不是很好,他曾經灰心過,他一直在想如何寫一手有代表性的歌,後來他寫了一首歌名『就是愛』,在電台登上最受歡迎的冠軍歌曲,也很順利發片,也有自己的演唱會,成功的實現他爸爸法蘭西斯和他自己的夢想。

如何從低潮中再起?
從失去弟弟的傷痛中出來,小時候音樂就開始在他心中萌芽,在追夢中,也經歷過一些失敗,從失敗中再次起來,在成功之前,都要付出一些代價和學習,使自己能變得更好,有夢想的父親,才有追尋夢想的兒子。

黃天賜
初次見面
初次見面
文章: 6
註冊時間: 2017-06-22, 17:52

Re: 華神(2017/6/28)電影「記得童年那首歌」問題討論

文章黃天賜 » 2017-07-02, 22:40

【夫妻篇3】
妻子在丈夫法蘭西斯瘋狂追夢的過程中,她扮演甚麼角色?
Ans.
妻子為這個家任勞任怨,奉獻犧牲。並且為了她的先生,圓小時候的夢想,扮演著配合的角色。
當經歷喪子之痛時,她說:「我們錯了,但我們盡力了」對法蘭西斯來說的意義是甚麼?
Ans.
每個孩子的興趣個性不同,老二(伊莫瓦)喜歡踢足球更甚於音樂(尤其哥哥送給他足球其興奮之情及不喜歡巡迴演唱可以看出),對法蘭西斯而言喜歡音樂是其個人喜好及其小時候的夢想,並非每一個孩子都如同他一樣,所以在二兒子車禍死亡後,他的太太傷心難過的說:「我們錯了,但我們盡力了」。也就是說沒有因材施教,只單教孩子音樂,所以後來丈夫法蘭西斯不再那麼堅持自己的興趣,對孩子所採取較開放態度,讓孩子有自由選擇自己的興趣。
孩子成年以後,當她對法蘭西斯說:「那是你的夢想,我只忙著撫養孩子。」是甚麼意思?
Ans.
精疲力竭。她被綁住了,以至於沒有多餘的時間來實踐她個人心中的夢想,逐夢成空。
個人感想
這一部電影是真人真事,大兒子和他的么弟在音樂方面地確有其成功的一面。但我想到那個二兒子喜歡踢足球,那何嘗不是他的夢想嗎?爸爸是否扼殺了兒子的夢想?如他爸爸能照兒子的興趣去栽培,可能以後成為「巴西球王比利」在運動場上一展長才,如同他的哥哥在音樂上一樣,也說不定呢?
黃天賜

陳和瑛
初次見面
初次見面
文章: 4
註冊時間: 2017-06-29, 23:12

Re: 華神(2017/6/28)電影「記得童年那首歌」問題討論

文章陳和瑛 » 2017-07-02, 23:17

【夢想篇】

記得我曾經有看過一本書叫做「彩影與蝙蝠」(是德國作家安瑟●布朗,同時也是爲自閉症患者寫下的自傳體小說),是一本描述走入自閉症兒安瑟的世界,作者安瑟雖成功的克服了自閉症所造成的生活障礙,學會了一般人的語言與生活方式,然而卻始終保有與生俱來的奇特世界。這與生俱來的奇特世界應該等同於我們生命原有的夢想起點,開啟這起點最親密的推手是來自於父母的啟發,我非常羨慕法蘭西斯告訴我們每位父母如何啟動那個推手,除了瘋狂、不膽怯、堅持、信念還有架構在愛的原點上的那個勇氣,一點一滴逐起自己與孩子的共同夢想。

法蘭西斯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想給孩子的是什麼,但是「貧窮」是通往這條路最大的障礙,可怕的是他沒有被貧窮打倒,如果我是法蘭西斯我敢嗎?如果是大兒子我願意嗎?這讓我想到小時候自己家境也不是很好,每天為了三餐都已經愁苦連連了,哪裡還有什麼夢想,簡直是奢求,更別奢望父母成為那夢想的推手,不禁讓我蒙生羨慕的念頭,羨慕爸爸築夢的開始更羨慕兒子們圓夢的勇氣。

「人因夢想而偉大,夢想因人而實現」法蘭西斯給我們ㄧ個很大的信念,有想法要付諸行動、要持之以恆,成為我們的恆毅力,不要害怕跌倒、挫折、代價。透過時間累積經驗、磨練生命這是法蘭西斯一生的寫照。對我而言我無法回到兒時的夢想起點,也無法為我兩位已經長大成人的兒女從新築夢,只能用分享的角度希望在他們下一代兒女的身上築起如法蘭西斯與他孩子間的夢想。

廖杞燕
初級網友
初級網友
文章: 10
註冊時間: 2017-06-23, 16:57

Re: 華神(2017/6/28)電影「記得童年那首歌」問題討論

文章廖杞燕 » 2017-07-03, 13:29

站在夢想的起點直奔標竿 廖杞燕
在基督的信仰裡面,神會給人一個完成人生計畫的目標和歷程,以聖經的教導來說明,是指聖徒前進的異象和屬靈經歷。如果以屬世的語言來表達就是完成夢想和吃苦患難的磨鍊過程。在《記得童年那首歌》中,父子直奔人生夢想的過程中,有神無形的手引導著人生方向,也有完成夢想必須付出的代價。
我們觀看這位父親瘋狂的喜愛音樂,甚至要延續這個音樂夢給孩子們去成就,這樣驚世的負擔和行動,真是令人感動。或許,這是神埋放在人心靈裡的需要,必須透過吃苦和付代價的歷程去完成夢想。因為這是完成神所託付的人生計劃;所以,最後吃到的是甘美的果實。
想一想,每一個人皆有承擔管理世界的責任和才能,只要秉持著正直和誠實,遵守神的誡命和引導,依靠神的帶領;最後,終將對自己的人生意義找到出路和詮釋的意義。回想自己童年的志願是擔任一位稱職的老師。這個志向在我的人生當中逐一展開。首先,在大學時期,我研究的領域是中國文學;所以,自然而然的就走上教職。雖然在擔任流浪教師時吃了不少苦頭;但是,最後成就了許多專業領域的能力,在這個世界的小角落裡撐起了一片天。雖然,文學是我的最愛;但是,教職生涯卻成為我寫作的素材。這是魚幫水、水幫魚的活絡生機,也是上帝的賜福和帶領。
回到這個音樂傳承的故事,讓我想起亞伯拉罕的父親他拉帶領家族離開故鄉,最後讓兒子成為信心之父的故事,我還聯想到以色列大衛王想要為神建殿,神讓他的兒子所羅門完成建殿的事功,也讓王國富裕並疆土擴增。我在猜想,有一種可能,就是當我們有一個不肯放棄的渴望,有一種日夜想要完成的任務在心裏盤旋時,這個明確的計劃在心靈紮根時,我們要抉擇的是「不顧一切的去實現夢想」,想想自己已經要邁入五十知天命的年紀了,想要寫作的渴望一直在心裡燃燒,從去年陸陸續續參加華神推廣部課程、作文班和參加寫作比賽、投稿的經歷,一度有想要結束教職的念頭和全日認真寫作的企圖心。這些渴望和掙扎好像日日夜夜在腦海盤旋,久久無法散去。但是,為了完成「先考上教甄再寫作」的計畫,所以,只好隱忍下來。
在基督信仰的次序順位中,神國的權柄是從神的命令所下達的行政次序,透過基督的肢體完成工作。雖然我們不一定知道這接二連三的夢想是不是神的託付,也無法得知自己手頭的工作是不是可以給人類更多的福祉;但是,我們可以透過基督徒同心合一的工作,完成心中的計畫,神無形的手會降下春雨和秋雨,就像影片中一家人築夢踏實的豐盛!

張佳恩
初次見面
初次見面
文章: 9
註冊時間: 2017-06-22, 21:25

Re: 華神(2017/6/28)電影「記得童年那首歌」問題討論

文章張佳恩 » 2017-07-03, 15:32

【兄弟篇】
1.電影的原名是Two Sons of Francisco,法蘭西斯的兩個兒子指的是哪兩個呢?
兩個兒子的角色隨時都在轉換,鏡頭中以大哥為固定主角,那鏡頭外呢?還有其他的孩子,不論是二弟,或是么弟,甚至是那個被醫生宣判病了的孩子,個個都是珍寶,依照不同階段,重視度也會有所不同。

2.身為長子的米洛斯馬為何會踏上音樂路?當他第一次登台唱歌、二弟開始走唱事業、封琴之後再度重操舊業,這其中「音樂」對他來說有何不同意義?
剛開始,米洛斯馬是為了要討父親喜悅,才開始接觸音樂,新的嘗試總是非常的新鮮,雖然沒有得獎,讓父親失望了,但也悄悄在心中開啟一道縫隙。當搬到城市中,因為家庭經濟困難,看見父親跑去做工程水泥被刁難,只為了養家餬口,聽見母親落淚哽咽聲,卻不讓孩子們知道的無助,米洛斯馬也踏出身為成熟大哥的第一步:帶著二弟一起在火車站唱歌!儘管遭受店家驅趕,在有一個人願意給他們機會唱歌的情況下,還是放膽地唱了起來,開啟了知名度,音樂不但減輕了家庭壓力,得到的還有來自於內心極大的滿足;但自從二弟車禍過世,帶給米洛斯馬的是對二弟的思念與對音樂的怨恨,把手風琴還給了父親;隨著時間流逝,直至某一天再度拿起麥克風和樂器上台彈奏,才發現音樂的種子早已和生命融為一體,表演歌唱創作的渴望是無法壓抑的。

3.二弟伊默瓦跟么弟威爾森都成為大哥的歌唱拍檔,他們對大哥來說有何意義?當么弟威爾森對歌唱一竅不通時 ,為何大哥卻告訴他「至少你五音俱全」?
弟弟們之於米洛斯馬不僅僅是血緣關係,還有更深一層的夥伴關係,共同度過開心與困難的時刻,二弟的存在,讓米洛斯馬在外演出時不致於孤單,在台上也有親人可以直接的分享榮耀;然而么弟的存在,當時正走在世俗音樂追求流行文化的趨勢下,對於落到音樂低谷的米洛斯馬來說,無疑是一根救命稻草,至少么弟也喜歡音樂,雖然唱歌不見得可以速成,但是在一步步的訓練與合作中,哥哥寫歌,么弟合唱,建立了更深厚的感情。米洛斯馬的這句話,我相信參雜了很多情緒在當中,不論是對於想起二弟再也不能與他歌唱的遺憾,或是對這個後天努力型的么弟有所期待,又或者是重新燃起對於寫歌的熱情,都使於這個么弟對他的崇拜。

周蓓雯

Re: 華神(2017/6/28)電影「記得童年那首歌」問題討論

文章周蓓雯 » 2017-07-04, 07:27

「記得童年那首歌」
Q:在這個故事中您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個角色?或哪一幕?
Answer:
在這個故事中我印象最深的角色是大兒子米洛斯馬,於電影尾聲時,米洛斯馬在成名後開車帶著家人回到幼時家徒四壁的鄉下老家,他卻說出:「住在這裡的日子是我最快樂的時光...」,或許在巴西政治及社會十分動盪的時代,米洛斯馬幼時雖過著沒受甚麼教育的貧窮生活但確是純真快樂,物質的極度貧乏使他的童年無法對任何事物可以予取予求,他可能也不是在音樂或學習樂器上是天資聰穎一學就會,但是父親積極栽培他與弟弟成為樂手的夢想、熱誠與持續的行動儼然影響他發展出能在任何環境與處境中生存所需的勤勉與自尊心(例如:積極練習樂器、爭取演出機會,接受而非抗拒父親的影響,並且不為自己的條件感到自卑或挫敗)。
此外,隨著全家搬遷到城市裡逐夢,生活與現實的差距使得米洛斯馬身為大家庭中長子的特質逐漸凸顯出來,他懂事、對父母親的服從性高,完全接受父親為他設計與規畫的夢想,儘管他未必有擁有絕佳的先天音樂資質,但他願意付上挫敗的代價,也不怕嘲諷,憑著像父親一樣對音樂的熱誠,終於出人頭地。

電影中幾個米洛斯馬與親人互動的場景也令我感動
一、 米洛斯馬看父親的眼光帶著崇拜與尊敬
當他去為做粗工的父親法蘭西斯送便當時,法蘭西斯正遭受工頭的挑剔與責難,但法蘭西斯一看到米洛斯馬,馬上顯得一臉滿足,好像兒子正是他跳脫厭煩粗工實現夢想的惟一指望,而米洛斯馬靦腆地看著父親的眼神則是帶著尊敬的愛,整部片中法蘭西斯與兒子之間從未有說出口的愛,但這種父愛子,子羨父的愛意卻洋溢其中。
二、 米洛斯馬看母親的眼光就像一個「提早長大的小大人」想要代替父親照顧母親
他想要像父親一樣負起照顧母親及家庭的責任,當米洛斯看見妹妹因不能賒帳買食物空手而回時,母親表示會請父親去跟商店老闆說,母親一面安撫饑餓的孩子,要孩子平躺著比較不會覺得餓,等到安撫好小孩,卻再也按捺不住地放聲哭泣;看見這些家中的貧窮景況,這似乎迫使米洛斯馬想要趕快長大,於是他帶著二弟伊默瓦出去賣唱,想要幫助父親照顧母親,解決家計問題。當然,電影最後米洛斯馬與威爾斯成名後在演唱會中父母現身上台打氣所唱的歌曲,竟是米洛斯馬與二弟伊默瓦兒時賣藝所唱的「記得童年那首歌」,我認為這不只是Welson接替Emiva完成了父親的美夢,也是孩子們真正脫離母親的臍帶,獨立圓夢並找到自我認同的宣告。
三、 米洛斯馬看二弟伊默瓦的眼光是即使迫於生活的現實仍不忘燃起弟弟夢想的初衷 - 踢足球
帶著伊默瓦為家計離家賣藝走唱,他藉著玩投擲遊戲贏得足球,這足球重燃伊默瓦心中的夢想。
四、 米洛斯馬看么弟威爾森的眼光似乎複製了父親對他自己夢想的傳承
因二弟伊默瓦出外賣唱車禍意外過世的陰影,父親法蘭西斯似乎封存讓么子威爾森走上音樂之路的想法,這當然除了可能因伊默瓦的意外改變法蘭西的教育方法,但也可能是法蘭西對於么子的期待本來就遠不如對長子與次子殷切,因此威爾森原本似乎不在父親為兒子們所逐的音樂之夢中;但終究,法蘭西斯仍是將吉他放在威爾森的床上,威爾森正式接替伊默瓦傳承父親的音樂之夢;這逐夢的過程是非常曲折,米洛斯馬即使努力仍經歷許多挫敗其中也可能有對父親要他走上音樂之路感到不滿,但是當面對對唱歌一竅不通的威爾森尋求自己指導時,米洛斯馬似乎有著父親看自己的眼光,他告訴威爾斯「至少你五音俱全」,這似乎是想讓么弟知道他自己也非擁有絕頂天賦,同時他也對么弟複製了父親對他一樣的夢想傳承與信心。

Q:當兄弟倆第一次以走唱賺取家用,幫助了家庭經濟時,長子特別在收銀台結帳時說:我是法蘭西斯的兒子,你覺得這是甚麼意思?
Answer:我認為這是米洛斯馬於首次完成父親期待後成就感的宣告,也傳達了自己能獨立賺錢並證明自己能代替父親照顧母親與生活家計的自我實現

Q:關於這個故事,請您設計3個問題
Answer:
題目一:你認為米洛斯馬與父親法蘭西斯有什麼相像之處?
題目二:你認為母親對米洛斯馬有什麼重要的影響?
題目三:你是否看見這個家庭中表達家人之愛的方式為何?
周蓓雯

孫宇瑩
初次見面
初次見面
文章: 2
註冊時間: 2017-06-29, 15:53

Re: 華神(2017/6/28)電影「記得童年那首歌」問題討論

文章孫宇瑩 » 2017-07-04, 13:36

印象最深刻的,是父親為了逐夢的堅持和付出。
剛開始果決的用自己的所有換取樂器,可說是為了目標不顧一切,讓我想到,馬太福音 13:44 天國好像寶貝藏在地裡,人遇見了,就把他藏起來,歡歡喜喜的去變賣一切所有的,買這塊地。 自己是否能這樣不顧一切,跟隨耶穌呢?就像這位父親,充滿了勇氣和信心,所以毅然決然做出這樣的行動,需要下定決心,勇敢向前。
當這個父親決定走出自己的舒適圈,往未知的方向前行,就如同亞伯拉罕離開本族本家一樣,也許是因著信心,也許是因著自己的眼光,也許是一股傻勁或是衝動。但面對未知的旅程,他仍選擇踏出這一步。當我們習慣處在熟悉且安逸的環境中,或許就只能日復一日平凡的度過一生,卻失去了讓上帝擴張自己眼目.信心.境界的各樣機會。
父親用自己能做到的方法,以時間.金錢.行動支持孩子,讓人非常感動,有一位無私的父親,無論金錢和環境如何辛苦,願意放棄一切成為孩子前進的助力,儘管遇到許多困難,還是想辦法克服。這樣的精神,是一個很好的榜樣,因為放棄往往比較容易,但他設法面對及解決問題,是很好的榜樣。
除了望子成龍的父母心,有些父母更期待自己的孩子去完成他們的夢想,但往往夢想的追求和實際支持行動不符,這位父親言行一致,並有破斧沉舟的決心,加上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如此才能幫助他們走上成功之路,是現代做父母值得去省思的。

陳秀良
初次見面
初次見面
文章: 3
註冊時間: 2017-06-28, 14:36

Re: 華神(2017/6/28)電影「記得童年那首歌」問題討論

文章陳秀良 » 2017-07-04, 13:56

記得童年那首歌:

有人說: 『If you want to dream, then dream big. 』在這部描述一個鄉下窮困的佃農父親,夢想兒子一定要成材的故事中,如何叫做dream big? 他能夢多大多遠?不就是成為大地主不再為人作嫁,對吧?No,No…not even close. 法蘭西斯瘋了,還帶著一家人跟著瘋,這是個父親和三個兒子及一家人,實現不可能的瘋狂夢想- -成為傳唱鄉村歌曲的二重唱,如何不負眾望站在舞台上發光發熱,照亮一整個家族的故事。『夢想』這件看似是家中男人們在忙翻了的事,我試著想透過片中三位女性的身份,來看這個牽繫著整個家族的故事,是否真的跟這些女性沒有關係呢?

首先是排行在七個孩子中間的小姐姐,雖然在劇中她沒有太多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因父親的夢想重心在哥哥或弟弟身上,粗淺看來這個”夢想”跟她似乎沒有太大的關係,但幾次出場都攫住觀眾的心。當爸爸決定要進城才有前途,一家人分別坐在公車上,前往城市的長途旅程中,鏡頭從父親的傻勁固執和母親的不安卻順服丈夫的表情,切換到小小年紀的她身上,這個理應當還是個需要被人照料的小女孩,卻安靜和熟練地,輕輕拍著靠在她懷中的弟弟,哄著他安睡。第二幕,是她和兄弟撐著一塊破紙板,在雨中踩著污濁的黃泥水,努力別讓自己淋太濕奔跑回家。母親見到孩子們終於進門了,忙著為她擦乾身上的雨水,為她脫去濕漉漉的衣裳,孩子們卻帶回了壞消息,店家不願再給他們賒帳買食物了。被擦乾的小女孩此時幽幽的呢喃一句: 『我餓了。』這句輕輕的話語不只聽在母親的耳中,還刺穿了她的心腸,強自鎮定的母親輕聲吩咐了一句: 『躺著比較不會餓!』女孩就這麼乖巧安靜的躺在床上,沒有哭鬧沒有抱怨。不需要言語就告訴觀眾這個小女孩超乎她年紀的懂事讓人心疼,是的,這個夢想看起來與她無關,但她正用她的懂事,默默支持這個夢想的成形茁壯,她是這個家的一份子,她用她的方式和這個家一起追夢,她盡力了。

第二位是大嫂。這個嫁給心愛丈夫,而成為這個大家庭一份子的女性,看似嬌弱的年輕臉龐,卻擁有著最堅毅的性格。要支持一個身為歌手的丈夫成就他的夢想;還是要腳踏實地面對養家活口,是無法閉眼不看就能解決的事情。她從未外顯的擔憂,鐵了心的支持,在丈夫處在壓力下寫不出自己的新歌,又被客廳中吵雜的家庭主婦擾攘聲中動怒時,她輕聲解釋著: 『我只想養家!』讓身為丈夫和觀眾的我們,頓時心都揪了一下,從丈夫臉上虧欠和後悔方才血氣的表情,她大可藉機發洩屬於她的壓力的,或者狂哭或者開罵或者…, 但她默默收拾桌上物品,不忍苛責丈夫,這背後需要多少的愛、體諒和順服呢? 當小叔搬進家中,要和丈夫一起打拼演唱事業時,他那未經琢磨的歌唱技巧,讓兩個純真不做作的女兒摀住耳朵,她從廚房的忙碌中探頭查個究竟,臉上寫著的不是失望沒有取笑,有的只是無盡的包容和瞭解。這『就是愛』吧?! 愛屋及烏之愛。所以丈夫寫下這首二重唱的成名曲- -就是愛,來刻畫這個妻子在他心中的地位: 她所帶來的幸福,他無法否認;她是他生存所需的寧靜;她觸動他最深層的熱情;他的生命沒有了她變失去意義,帶領觀眾感受他們之間深刻的愛情。他的世界就是她的世界,他的夢想就是她的夢想了!

最後一位是母親海倫。有句話說:『父親若是個大帳篷,為家人提供寬闊的肩膀成為遮蓋;那母親呢?就像是支撐起這個帳篷的主要支架。』而海倫就是這樣的媽媽。每當鄉下或是城市中的大家,笑話丈夫瘋了的夢想之時,她或許不讚同丈夫的蠻勁,但她選擇順服跟隨。她的話語,每每能適時地制衡丈夫看似輕狂豪不顧忌的莽撞,她成為這個家庭中的男性,可以衝闖事業夢想的支柱,讓他們忘記背後努力面前,只管向著夢想的標竿直跑到終點。她的幾次落淚均深深觸動觀眾的心:在店家不願再賒帳,女兒聽話懂事躺在床上忍受饑餓,她抱起襁褓中的小兒子,躲到廚房啜泣,身為母親最大的夢想,在此時此刻,僅僅只是想為心愛的孩子們,備上熱騰騰的晚餐,看他們吃得飽足吧? 成為大明星前至少要吃飽喝足活下去吧? 但是孩子們成年以後,她對丈夫說:「那是你的夢想,我只忙著撫養孩子。」一句話輕描淡寫其中無盡的磨難,真是天冷飲冰水,冷暖自知啊。當兒子車禍身亡,載著受傷的長子和運送次子的靈柩,一同回到家門口前,她那心碎的哭號: 『我的心肝啊,老公你救救我啊!!』一個失去摯愛兒子的母親的心痛,讓曾經失去摯親的人都懂,都心痛。就在一切看似越來越順利,兒子們的巡迴成功,每周固定回報佳音,都讓她為母的擔憂慢慢卸下,眼看著夢想就在眼前之際,卻似乎被命運狠狠地擺了一道,從天堂霎時摔落地獄,面對喪子的撕裂心傷。她沒責怪丈夫的決定,沒有自怨自憐,她反而對丈夫說: 『我們錯了,但我們盡力了! 』,這是句讓丈夫的罪疚得到原諒與安慰的一句話! 是的,任誰都是當了父母時才學做父母的,在一步步跌跌撞撞摸索中,孩子長大父母也跟著一起成熟。 最後一幕是在舞台上,長子與么子再也不需要拿起鋤頭,而是拿起麥克風唱給世人聽,與這對兄弟一起站在舞台上的父母,那溫暖緩緩流下的欣慰淚水,讓身為觀眾的我們,也為他們這平凡人所能成就的不平凡而感動。

「No Dia Em Que Eu Saí De Casa 離家的那一天」歌詞中: 『媽媽倚著門,在我離去時淚眼祝福我。』這來自母親內心深處的祝福,是:『願上帝與你同在,因你擁有全世界。』電影起頭年幼的兩兄弟唱起這首歌時,我不太明瞭為什麼媽媽說他們擁有全世界,但到了電影尾聲,我有點懂了: 一個原本只是爸爸異想天開的夢,漸漸變成全家人共同的夢,並且每個人付出自己能做的,一起追逐這個遠在天邊的夢想。或者說這個夢想實質上,正是緊密牽絆維繫著這個家庭的主要因素呢! 它把這家人的心緊緊繫在一起,不論是站在幕前,還是在幕後看守支持的,每個人在自己的崗位上為這夢想盡力守護,我想這整個家庭的牽絆,在其中那溫柔卻真實的力量,就是他們所擁有的全世界了吧。世上還有甚麼比得上最親愛家人的守候呢?

最後,我想說這部電影教了我一課: 真的,追夢不用想得太複雜,努力就對了!!

左曉娟
初級網友
初級網友
文章: 35
註冊時間: 2015-06-23, 23:33

Re: 華神(2017/6/28)電影「記得童年那首歌」問題討論

文章左曉娟 » 2017-07-04, 14:50

記得童年的那首歌

  當媽媽對爸爸法蘭西斯說:「那是你的夢想,我只忙著撫養孩子。」我想到路得對她的婆婆拿俄米說:「不要催我回去不跟隨你。你往哪裏去,我也往那裏去;你在哪裏住宿,我也在那裏住宿;你的國就是我的國,你的上帝就是我的上帝。」在家鄉雖然日子不富裕,只要法蘭西斯不將收成及家當都拿去買樂器,一家人是過的下去的。但是,法蘭西斯不僅賣了收成,又要舉家搬遷。要離開她熟悉又有爸爸照應的家園,到一個未知的城市,我想她的心中應該有不小的掙扎,她沒有大吵大鬧或是質問,她選擇默默地與故鄉道別後,與法蘭西斯帶著七個孩子踏上未知的旅程。她雖然不明白法蘭西斯的夢想,但因著信仰,法蘭西斯往哪裡去,她也往哪裡去;法蘭西斯在哪住宿,她也在哪裏住宿。因為她相信她們的上帝會與她們同在。如同當時的路得,對於未來有許多的事情是不知道的,但路得她相信拿俄米的上帝必引導她們未來的道路。

  這首歌我反覆地看著歌詞,越看越感動,母親對孩子的愛,是放手。當法蘭西斯要媽媽對傑傑說,不要唱歌了去當工人。媽媽看到兒子的臉龐後,默默的支持了父子的願望。但當歷經喪子之痛時,媽媽沒有對法蘭西斯嘶吼,媽媽對法蘭西斯說,我們錯了,但我們盡力了。道盡了媽媽的哀傷,道盡了媽媽她對孩子們夢想的盡力支持及對於稚子意外過世的傷痛。

  最後這首歌,雖說是獻給過世的二弟,但歌詞在我看來卻是孩子們對母親深切的感恩。雖然媽媽一直在小鎮陪著父親,但媽媽的愛如同她曾經一步步陪著孩子們走過,因為她相信,上帝與孩子們同在。我想每當孩子離家時,媽媽都是擔憂的,但媽媽卻仍是選擇放手,媽媽對孩子說:無論你在何方?我永遠惦記著你。我會祈求上帝,為你照亮前路。即使萬般的不捨,媽媽知道該讓孩子們展翅高飛。媽媽倚著門流著淚為即將出門的孩子祝福,也教導孩子們世道艱辛,讓即將遠行的孩子不要害怕,她對孩子說:但是我的孩子,不要害怕,願上帝與你同在。

  我想每個人童年都有夢,雖然不是每個人都夢想成真;也不是每個人都遇過夢想的助產士,將童年曾有的夢想生出。但是,我想現在的我們可以成為夢想的助產士,放手並祝福我們的孩子,讓他們有展翅高飛的勇氣與機會,我相信我們的上帝必引導她走過世道的艱辛,因為擁有上帝就是擁有全世界。

林舒甯
初次見面
初次見面
文章: 4
註冊時間: 2017-06-29, 15:36

Re: 華神(2017/6/28)電影「記得童年那首歌」問題討論

文章林舒甯 » 2017-07-04, 15:26

在這個故事中您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個角色?或哪一幕?

這個故事中吸引我的角色是瘋狂的老爸----法蘭西斯,
有夢最美, 築夢踏實,瘋狂的老爸----法蘭西斯,雖然為樸實佃農每天在大太陽下的農田工作中流著汗水辛苦耕種,但工作之餘一邊聽著老舊收音機裡傳來的鄉村音樂,是他最大的享受他一點兒都不覺得勞累,因為音樂是他心中唯一的寄託,.但總是不放棄對音樂的熱愛,雖然生活貧困辛苦。但孩子陸續出生之後他們一家人唯一的享受就是在吃飯時聽收音機裡傳來美妙的音樂, 而隨著孩子漸漸長大,也展露對音樂的喜好興趣,於是法蘭西斯將農收的微薄收入,一點一滴投入夢想之中(並各自幫大兒子與二兒子買了一台手風琴與一把吉他),終究培育完美的鄉村二重唱天王巨星。這是瘋狂的老爸----法蘭西斯留下的珍貴榜樣,勇於去做夢、去行,儘管會遭遇阻礙,但夢想已經很近,不能輕言放棄。唯有往前走,過去的淚水和汗水,是今日的成功,如同聖經上寫的腓3: 13~14節說忘記背後,努力面前,向著標竿直跑。
在這個故事中您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幕?

法蘭西斯看著自己的夢想就要實現了,他主動將二兄弟的唱片送到電台公司, 而自己卻站在公共電話亭敲喬裝成聽眾拚命的點播他們的歌曲,甚至將他的工資全部換成零錢發給同事要求他們幫忙點播,衝人氣為的是幫兒子的歌曲能到榜首,只是希望圓了孩子的夢想,其實也完成他一生最大的心願總算可以實現。詩126:5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

林煒傑
初次見面
初次見面
文章: 4
註冊時間: 2017-06-21, 19:13

Re: 華神(2017/6/28)電影「記得童年那首歌」問題討論

文章林煒傑 » 2017-07-04, 16:48

身為長子的米洛斯馬為何會踏上音樂路?當他第一次登台唱歌、二弟開始走唱事業、封琴之後再度重操舊業,這其中「音樂」對他來說有何不同意義?

米洛斯在小的時候就知道父親喜歡音樂也希望可以讓父親開心,所以報名音樂的比賽希望可以讓父親以自己為榮,真正的開始是因為家裡已經沒有糧食而米洛斯剛來到這個城市看到有人在唱歌有人打賞,認為這可能是可以嘗試的方式,沒想到因此開始了走唱的人生,感覺父親小時候所種下夢想的種子初步的發芽了
人生總是起起伏伏在認為一切都會很美好的狀況下,卻出了車禍導致弟弟在車禍中喪生,米洛斯也因此封琴,這段封琴的時間我覺得應該是米洛斯發現以前的歌唱是為了父親的開心,家人的需要,直到封琴才醒悟自己是熱愛音樂也希望為自己而唱,將父親的夢想真的變成自己的夢想

1.年輕的法蘭西斯最大的興趣是甚麼?成家後的他最大的夢想是甚麼?
最大的興趣是音樂,當時的狀況要聽到音樂只能從收音機,也許想像自己可以變成收音機裡的歌手而不是個佃農
成家後就是希望生兩個小孩長大後可以組成二重唱可以變成全國都知道的音樂團體,而這個過程父親也是盡自己的一切去培養孩子,這個過程父親的信心真的是很堅強,雖然自己什麼都沒有但是卻可以勇敢的去做,也勇敢的跳出自己的舒適圈,離開自己熟悉的地方,尋找改變的可能

陳麗如
初次見面
初次見面
文章: 3
註冊時間: 2017-06-22, 22:45

Re: 華神(2017/6/28)電影「記得童年那首歌」問題討論

文章陳麗如 » 2017-07-04, 21:26

在故事中引發思緒想法的主角以及片段
一:法蘭西施的妻子她其實身陷於順服自己的先生為追逐孩子未來夢想的藍圖而遠赴它鄉是否為正確選擇的矛盾之中以至於當她面臨遺失孩子訊息的當下,內心的衝突,對先生的埋怨全然湧現也顯現人在面對未知的疑慮及脫離舒適圈所需的勇氣,然而在全家人不斷調整邁向目標夢想的旅程中,二兒子却在意外的車禍中喪生,此事件對於為人父母是何等的震撼和悲痛,也道盡了為人父母在引導孩子過程中的取捨與煎熬然而不完全的我們又豈能完美無缺?在~我們錯了,但我們盡力了~這句話也成為在世上我們這些不完美的人,不完全的父母最大的接納,寬容的駐腳!
二:長子米洛斯馬的妻子,當自己的先生成為一位追夢的音樂人,却在背負層層的家庭經濟壓力之下,導致挫折,信心,夢想的摧毀,然而她却沒有因現實環境的困頓埋怨和打擊先生的信心,反而報以鼓勵,支持協助的態度,甚至在先生面對壓力所產生對她的情緒宣洩,她的愛因著理解,體諒,全然的接納……
三:幼年的長子米洛斯馬,當他看到家中所面臨的生活困境,他毅然的帶著弟弟背上樂器到市集也模仿起他人賺錢的方式,也因而開啟了一線的生機,從兄弟倆的喜笑中透露出其滿足與成就感……於是相信孩子總有自己的天賦,也有能力為自己找到問題的出路,或許身為父母的我們需要的僅是對孩子的放手與支持~陪伴他們找到屬於他們自己的天空!也是對身為父母的我們一生學習的課題!

程瑞玲
初級網友
初級網友
文章: 30
註冊時間: 2016-06-30, 09:33

Re: 華神(2017/6/28)電影「記得童年那首歌」問題討論

文章程瑞玲 » 2017-07-04, 22:59

這是一部有關夢想的故事,我們常說有夢最美,也有人說「夢要夢的遙遠」,但世上又有幾人作得到又能實現呢?在這個故事中,父親和兒子的夢想,在常人看來,都覺得他們瘋了,但最後他們卻能夢想成真,我想他們夢想得以實現的原因有下面幾點:

1. 父親的引導:
這個音樂夢原是父親的夢想,就像我們一樣,父母可能有一些遺憾,就很想由兒女替我們完成,但我們也知道最後常常只是變成親子的衝突,並不會像電影一樣,真的實現了夢想。那麼這個父親有甚麼不同呢?我覺得他不是用一種強壓的態度,逼著孩子來完成他的夢想,他是用引導的方式,跟孩子述說這夢想的美好,並傾其所有投資在孩子身上,盡可能的提供應有的環境,父親的付出也感動了孩子,父親的精神能讓夢想不受限,但夢想是需要努力的。另一方面,夢想雖然可以引導,卻強求不來,我想大兒子本身也是喜歡音樂的,所以這個夢想,後來不但是父親的夢想,也成為大兒子的夢想,所以長大後,才會又選擇回到音樂之路。至於二兒子,我們可以看出來,他雖然跟著哥哥四處演唱,但他最愛的是足球,如果他沒有死,又會有甚麼樣的發展呢?在演唱遇到不順或阻礙時,他也能堅持突破嗎?

2. 環境的造就:
夢想的成就,必有環境的配合。一開始是父親盡其所有的提供音樂的環境,甚至像孟母三遷,從能提供足夠安全感的鄉下,搬到人生地不熟的城裡,自己除了種田,不會其他的事情,以致一家在城裡連每餐的溫飽都有困難,但父親從不猶豫,這也影響著孩子。至於母親總是作個順從的妻子,只是在家帶著孩子,不抱怨阻攔,盡力支持著先生與孩子的夢想,這使得他們雖然貧窮,卻給了夢想的溫床。另一方面,我覺得貧窮也幫助了夢想的成就。人往往在艱苦中更能磨練其心志,如果他們家是富裕的,父親所做的就不是犧牲,那麼兒子是否還有感恩的心,是否會珍惜所得來的呢?至少我想老二就會去踢足球,而不是學音樂。另外,若不是因為家中沒吃的,長子看到了母親的淚水,他和弟弟也不會出去走唱賺錢,而這個經歷,我認為對大兒子的影響很大,我相信,這些經歷,一方面建立了他的自信,二方面從中他發現音樂能幫助到家裡,三方面他在其中找到了快樂,這也奠定了他對音樂的夢想。我記得高中時,美術老師曾跟我父親說,要免費教我畫畫,去考美術系,雖然我喜歡畫畫,但當時我衡量了美術系的出路就放棄了,因為我覺得我可以考到一個較有出路的系所,後來,對自己比較認識時,又覺得當時應該讀建築系,但卻沒勇氣放下已有的一切,重新開始。人總是如此,當擁有豐富時,常不願放下已擁有的,而錯失了追求夢想的機會。

3. 永不放棄的精神:
在片中追求夢想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不斷的出現逆境考驗他們,最大的一次考驗就是老二的過世,任何一次的考驗,如果他們投降了,就沒有後面的成就。其中最令我佩服的是父親的永不放棄的精神,若沒有父親不斷的堅持,並立了一個好的榜樣,我相信夢想也無法實現。我們可以看到父親一路以來,從花盡所有的收成買了手風琴和吉他、將農舍改為教室、全家搬到城裡、把小弟送去找大哥、到用全部的月薪買電話卡打電話點歌,他總是竭盡所有的往前衝,也就是這永不放棄的精神,使夢想得以實現。

4. 旁人的支持與鼓勵:
在追求夢想的過程,身旁的"貴人"也很重要,因為在追求的過程中,難免遇到困難、低潮、或沮喪,這時候需要別人的幫助與支持,在片中母親和大媳婦的一路支持,是有著關鍵的腳色,還有他們在車站遇到的那位想聽兩兄弟唱歌的叔叔,以及後來遇到的經紀人,都是夢想實現的推手之一。

5. 敢於夢想:
夢想的主角畢竟是自己,所以最重要的還是自己,要敢於夢想,不為自己設限,如果大兒子第一次參加歌唱比賽就因走音而為自己設限,那也得不到後面甘甜的果實了。

彭龍英
初級網友
初級網友
文章: 11
註冊時間: 2013-06-26, 23:13

Re: 華神(2017/6/28)電影「記得童年那首歌」問題討論

文章彭龍英 » 2017-07-04, 23:27

回應【親子篇】1.望子成龍的法蘭西斯如何栽培長子與次子走上音樂路?過程中遇到哪些攔阻及挫折?

法蘭西斯把對音樂的熱情灌注在大兒子和二兒子身上,將音樂的夢想栽種在他們的心中。他變賣所有的產財、舉家搬遷到城市生活,因為進到城市才有機會實現夢想。
縱然面對貧窮、困乏乃至小孩的疾病都沒有將法蘭西斯擊潰,逼仄的生活沒有叫法蘭西斯低頭。為了家中的弟弟妹妹不再捱餓睡覺,長子米洛斯馬他帶著二弟伊默瓦在車站賣藝,因此有機會遇見了伯樂--米蘭達。
當法蘭西斯的兩個兒子再度隨米蘭達巡迴演出,一場車禍,帶走次子伊默瓦的生命。從此音樂成了一家人不能碰的傷痕,法蘭西斯不再主導孩子們的發展,只要能在城市生存,做什麼都好,米洛斯馬也不再碰琴歌唱……。
米洛斯馬始終無法忘情音樂和歌唱,因為已經生根萌芽了。懷抱音樂的熱情,他來到更廣大的城市聖保羅追夢。
故事裡法蘭西斯無法做到的,最後由兒子來完成。是他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孩子身上嗎?如果孩子沒有音樂的天賦或興趣,恐怕是的。我認為把美好的東西、事物傳遞給下一代,遠勝過家財萬貫。
這使我想起一部大陸的電影:《那山、那人、那狗》。
故事講述兒子要繼承爸爸的職業,在湘西的大山裡當一個鄉郵員(郵差)。這是父親要求上頭指派的,不是因為郵差是捧國家的飯碗,而是因為他放心不下交給別人做,他希望由兒子來接手。一趟郵路就要走上三天兩夜,其實相當辛苦。退休的鄉郵員如何讓兒子明白這份工作的價值和意義?於是他帶著兒子走這一趟郵路,過程中父子間情感從疏離到親近。父親如數家珍道來每家每戶的情形,兒子看見父親跟山裡人的互動、與他們建立深厚的情感,也看見山裡人是多麼渴望山外頭的兒孫們稍來的訊息……,兒子漸漸貼近父親的心,領略到鄉郵員的使命和價值。故事的最後,天未亮,兒子奮力拉起郵包再出發,那個動作,義無反顧如同父親。這回,留在家裡守候等待的不再是兒子,望著離去背影人的人換了,生命已經有了傳承,這個傳承,不是傳承一份「職業」,傳承的是那份溫厚、對人的關懷以及對工作的熱愛與看重。

江成猷
初級網友
初級網友
文章: 11
註冊時間: 2017-06-25, 22:20

Re: 華神(2017/6/28)電影「記得童年那首歌」問題討論

文章江成猷 » 2017-07-05, 12:49

記得童年那首歌
很感謝張老師介紹這部片子,濃濃的親情撫養兒女成才、深深的手足之愛伴隨著兒童的成長、悅耳的歌曲襯托了人的微小,只有仰望上帝依靠上帝才有盼望。看完後後仍久久縈繞腦海中,一再的品味情節中的喜怒哀樂,體會生命間的情感律動。

在這個故事中您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個角色?或哪一幕?
答:當父親法蘭西斯了解當佃農無法翻身,雖然他已窮盡一切力量,比如開放家庭當教室讓週遭小朋友都能就學,將農業收成及所養的豬甚至手槍拿去換手風琴及吉他,但他深深的知道在鄉下永遠無法出頭,整個家庭世世代代都將是佃農,自己已是如此,無法改變了,但孩子應該要有美好的未來,不去爭取的話太可惜了,所以他講出了自己的判斷---這地不是我們的,進城才有前途,當孩子都上車了,媽媽看著屋內依依不捨,父親再度說這裏永遠不是我們的,母親才勉強上了車,當看到這一幕時,腦海中飄過了一首詩歌---這世界非我家,我無一定住處,我積財寶在天…故我不再貪愛這世界為我家。
另外,當經紀人要求法蘭西斯夫妻同意帶大哥二哥出門演唱,父母親內心的掙扎糾葛,的確讓觀眾設身處地設想,如果是讓我來決定呢?不答應固然可確保孩子的安全,但事業成功的機會不高,如果讓經紀人帶走事業成功似乎舉目可待,但是經紀人可不可靠?孩子會不會被賣掉?做這決定真的很難很難。

【親子篇】
3.當兄弟倆第一次以走唱賺取家用,幫助了家庭經濟時,長子特別在收銀台結帳時說:我是法蘭西斯的兒子,你覺得這是甚麼意思?
答:當女兒說雜貨店老闆不肯賒帳,又說肚子餓,媽媽無奈的說,躺著比較不會感覺餓,這是多麼淒涼多麼無奈,這時大哥米洛斯馬不忍再看下去了,帶著二哥伊默瓦到了車站當起街頭藝人,先被排斥趕跑,再被接納,有一幕很令人莞爾,二哥本來不太敢在外面表演,但當發現群眾越來越多,便把收錢盒慢慢移到前面,鼓勵大家付費,賺取了許多收入,他們去雜貨店買了許多東西,結帳時大哥故意說:我是法蘭西斯的兒子,他表達了---你們不要瞧不起我們家,我們一樣可以用現金購物,將來更會輝煌騰達的。

【兄弟篇】
3.二弟伊默瓦跟么弟威爾森都成為大哥的歌唱拍檔,他們對大哥來說有何意義?當么弟威爾森對歌唱一竅不通時 ,為何大哥卻告訴他「至少你五音俱全」?
答:因為父母對全家的愛凝聚了全家的向心力,血濃於水,哥哥的努力向上發展成為弟弟們的榜樣楷模,對於哥哥來說這也是個動力;而么弟威爾森平常忙著賣物品,對音樂一竅不通,大哥米洛斯馬卻安慰他「至少你五音俱全」,沒有放棄他,果然么弟威爾森頗堪造就,音樂素養快速成長,逐漸可以跟大哥搭配了。
在這些兄弟發展的過程中,有個耐人尋味的事情,他們的藝名一改再改。先是爸爸取的戴比與傑伯森、再來是經紀人取的大卡馬哥與小卡馬哥、最後是孩子自己取的JJ狄卡哥與路西安諾,代表著這兄弟二重唱逐漸走出自己的風格,不在是附屬於誰,而是活出了自己。
這影片的主題曲好聽,旋律優美,易學,會紅是有道理的,而且歌詞寓意甚佳,兒子長大要展翅高飛了,但是世道艱辛,媽媽非常擔心,卻也無法攔阻,只能邊流淚邊為孩子祝福,祈求上帝照亮前面道路,並願上帝與孩子同在,讓孩子擁有全世界。其實這就是基督徒該擁有的心態,當將你的事交託耶和華,並倚靠祂,祂就必成全(詩37:5)。
(江成猷)

洪志承
初次見面
初次見面
文章: 2
註冊時間: 2017-06-22, 10:06

Re: 華神(2017/6/28)電影「記得童年那首歌」問題討論

文章洪志承 » 2017-07-05, 14:48

在這個故事中您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個角色?或哪一幕?

父親法蘭西斯,他為兩個兒子的單曲,打盡所有銅板或請同事朋友打電話給電台,以點歌兩個孩子所出的單曲「愛」。那份不放棄的鬥志,愛子心切,不計所有困難,勇敢向前的心志,最讓我心動。


【夫妻篇】
1.年輕的法蘭西斯最大的興趣是甚麼?成家後的他最大的夢想是甚麼?

音樂,他最大的夢想是栽培他的兒子成為音樂人。
興趣加入熱情及不間斷的努力,就會成為可實現的夢想,也成為不斷解決問題的原動力。夢想讓法蘭西斯有勇氣離開,離開穩定的家,進入未知的都市叢林,是否能養活全家人,也是一個未知數。但法蘭西斯願意為他的夢想,孩子的未來,放手一搏。
表面上看是為了孩子的未來,這也是目的之一,但實際上,那放在法蘭西斯根深蒂固,夢想已久的心願,才是摧促他勇敢前行的動力。
我看到的是一個父親(法蘭西斯)的夢想,至終成為驅動孩子追求自己夢想的原動力。兩個孩子在父現為夢想努力實踐,不屈不撓,用盡一切資源的過程中,潛移默化,逐漸成形在孩子的心中。使得音樂不再是法蘭西斯的夢想,而是孩子自己的夢想。
夢想,一定要由自己的心田裡長出來,別人強加的夢想,少了原味,也可能是突破障礙的攔阻。因為夢想的實現,常常伴隨著堅毅不拔與處理挫折的心理質素。
夢想,有夢想隨,人生最美,常是激勵人生的好詞。但夢想其時要伴隨著堅持、忍耐、突破障礙、面對挫折與樂觀的素質,才能提高成功的可能性。


【親子篇】
4.為什麼兩兄弟在成名以後會說:街坊鄰居都說他(父親)很瘋,其實瘋的是我們。
你認為兩兄弟可以成就夢想的背後是因為什麼?那些人曾經為其付上代價?

法蘭西斯瘋是因為夢想在驅動著他前進,為了孩子可以走上音樂的路並功成名就,他可以犧牲一切,就因為可以犧牲一切,可以不在乎人的看法,可以投下所有的資源,放下自己的身段,所以鄰居會看到一個像瘋子的法蘭西斯。兩個兒子的瘋,也是奮不顧身的瘋,老大瘋到養不起家,老么瘋到為了音樂,把所賺的錢拿去買哥哥的唱片,更騙了爸爸說自己會彈吉他懂唱歌,而促使父親願意把他送到哥哥那裡,一起發展。
父親法蘭西斯是關鍵性的人物,從小栽培老大,把最大的資源放在老大身上,買樂器,找老師。么兒對音樂有興趣時,父親也是趁機送上吉他,表達對他的支持。當唱片尚未得到支持出片時,法蘭西斯費盡心思,打了每一通可能的點歌電話,也請同仁朋友打電話點其兒子所創作的歌,終於點唱率成為第一名,為兩個孩子的音樂事業推上高峰。最重要的是法蘭西斯一直鼓勵孩子要脫離貧困,音樂是可行之路。家人付上的是,全家人的資源,貧困地渡日,母親守候這個家,愛護著孩子,成為另一股支持的力量。另外,他們也是遇到貴人,願意栽培他們走上音樂路。


【兄弟篇】
2.身為長子的米洛斯馬為何會踏上音樂路?當他第一次登台唱歌、二弟開始走唱事業、封琴之後再度重操舊業,這其中「音樂」對他來說有何不同意義?

米洛斯馬為了討父親的歡欣而踏上音樂路。封琴之後再度重操舊業,是心裡面的音樂魂喚醒他對音樂的熱愛。這份熱愛的彰顯是經過挫折歷練的,是經過水火的,這中間歷經二弟的車禍死亡,傷心,把二弟的死歸究於音樂,而對音樂失去熱情,死亡和打擊使得心中的熱情沉寂而冷漠。然而,重操舊業之後,才發現那深藏心中對音樂的熱愛是誰也不能奪走的。從此之後,音樂不僅是父親的夢想,已轉化成為自己的夢想,這一次音樂不再是為了討父親歡欣,而是為了實現深藏內心深處的夢想。


【夢想篇】
1.你覺得這部電影用【記得童年那首歌】為中文名稱適合嗎?為什麼?

適合,名稱畫龍點睛地呈現了從片頭到片尾的精神。音樂是整片電影的素材,為要點出夢想對人生的影響。「記得童年那首歌」,「童年」點出了,那是一段由童年開始的歷程,是由父親在孩子未出生前就有的夢想,逐漸建立在孩童的心靈中。「那首歌」,指得是音樂,這影片是與音樂脫離不了干係的。「記得童年那首歌」名稱帶出回憶、由童年到成年、精彩的人生歷練,也讓主題曲的意涵,幫我們帶入更深的領悟中。


6.關於這個故事,請您設計3個問題。

1、為什麼法蘭西斯有勇氣,帶著全家離開安全的鄉村,進入令他們不安的都市叢林?
2、人的一生中,能遇到幾個人,如同法蘭西斯為兩個孩子出的單曲,打遍每一個電話筒,動用每一個可能的關係,竭盡所能向電台點他的兩個孩子所出的歌,以造成第一名點歌單曲,以成功地出專輯?我們當如何行事為人,才比較有可能碰到這樣的貴人?
3、從這部影片中,身為父親的你,是否有得到啟發,要如何啟動孩子對夢想的追求?當你要鼓勵任何人勇敢追夢時,你可以怎麼做?


回到「心靈小憩《網路讀書會》與文章閱讀回應區」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0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