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神 (2018/7/19)電影「我出去一下」問題討論

歡迎在此分享您的讀書心得,或回應[url=http://life.fhl.net]心靈小憩網站[/url]的文章觀點!也可以投稿喔!

版主: Robertpsycho月童

版面規則
王 珣
初次見面
初次見面
文章: 2
註冊時間: 2015-07-04, 23:10

華神 (2018/7/19)電影「我出去一下」問題討論

文章王 珣 » 2018-07-20, 14:28

1. 是什麼原因促使漢斯彼得走上聖雅各路?他遇到哪些阻力?
2. 漢斯彼得在走上聖雅各路之前,他預備了些什麼?
從他在路程中的食衣住行,你觀察到了些什麼?
3. 他在行程中、日記上,所領悟的心得話語,哪些字句激動了你的心?
4. 聖雅各路沿途的景觀,哪些令你印象深刻?朝聖路的標誌有哪些?
5. 漢斯彼得尋找上帝的過程中,遭遇哪些困難,他有找到上帝嗎?
他是如何遇見神?他所提出的問題,有找到答案嗎?
6. 漢斯彼得的童年與青少年,對他走聖雅各路的影響有哪些?
阿嬤對他的幫助與影響有哪些?
7. 漢斯彼得在聖雅各路上遇到的朋友,對他有哪些影響與幫助?
8. 從史黛拉獨來獨往的路程中,是否能體會她的心路歷程?
她能面對孤獨的原因為何?
9. 劇中出現天空中老鷹飛翔的畫面,你覺得牠代表的意義為何?
10.你是否曾經勇敢的「我出去一下」?經歷心裡的力量剛強起來?

吳念安
初次見面
初次見面
文章: 8
註冊時間: 2018-06-21, 20:56

Re: 華神 (2018/7/19)電影「我出去一下」問題討論

文章吳念安 » 2018-07-21, 13:24

“我出去一下”,這一句話聽起來像是去辦一件小事一樣輕鬆的俏皮話。
當漢斯前一刻還活蹦亂跳在舞臺前,突然一個昏倒後醫生診斷他的身體因為長期疲憊出現了危機,強迫他要放下原先的生活形態。面對這些改變的他,有很多需要調適之處也有不知所措的無力感、甚至可以說是挫折感。突然間浮現在電視螢幕中的畫面,重新讓他思想起自小曾經就有對上帝的不確定感,加上經紀人嚴格執行醫生的指令,漢斯很沮喪於待在家中無喜愛的事可做了,也許此刻能夠從大家都走在朝聖之路上追尋出他可以倚靠上帝的方式裡,漢斯視為一種自我的挑戰對健康有益的事,當然不能說他不是真心想尋找上帝去理出結論來,但是他的態度是隨性而為,缺乏真實要去追尋上帝的事前準備。漢斯有的是遊戲人間的看法,從他準備採買的東西倒像是要去旅行郊遊可以看出端倪,主要該配備的貝殼他也沒準備倒是帶上母親遺留的藍色石頭踏上旅程,雖不像是真正做過功課要去走一條艱困的、是需要靠兩條腿徒步走出來的行程,幸虧碰上史黛拉的協助,才能採買了最務實的手杖。
果真才開始的第一天他就因著鞋子把腳跟磨破,他選擇了作弊:搭便車、搭巴士,甚至想住更舒適的飯店,遠遠離開了那些一起可彼此分享經驗的住宿環境和同伴交流分享的機會。日記裡他雖然寫「必需先設定有一位神」讓他可以持續走下去,但是他找機會就想躲過親自徒步的念頭,倒像是找到了一個大家朝聖我也去試試的活動,對漢斯而言是否抱著無聊去玩遊戲、打發時間的心情跟著流行的態度出發的,到底能否成功他自己也沒有絕對的把握。
從他記日記的態度,雖然是有類似心理喊話寫下格言的預備,但是這樣時而間斷記日記的方式,更多是漢斯不確定的懷疑裡反覆矛盾上演。其中在漢斯寫下這一句“每年都有許多人來尋找答案,而我,還在尋找那合適的疑問。”是他內心非常真實的寫照,在漢斯失去父母後奶奶給他的教育習慣類似以填鴨式的給予,奶奶在他還小的時候就讓他不要懷疑 神¬¬“別問任何問題,信靠上帝就對了!”,他也曾跟老師提問“為何上帝接走父母親…”成長歷程裡抹殺了漢斯內心深處的懷疑或是得不著答案放下尋求藏到心靈深處,這所有疑問在這次的恢復期得以重新開啟去重新認識 神或是找出自己解答內心疑惑的能力。如果因為習慣接受一個唯一、正確又不會有錯的正解,是漢斯自小被養成卻又不是能滿足他的答案,此刻就是他人生尋找 神的契機!
電影在領取「朝聖者護照」後,註記出發地點、個人資料,及選擇朝聖的方式(步行、騎馬或騎自行車),便可出發,只要是靠著“自己的力量”,抵達中途站,就能在護照上加蓋紀念戳章。反觀自信滿滿以為自己作弊也能抵達終點的漢斯,隨著旅途的進展,當他放下藍色石頭那一刻起,他願意獻上自己的過去珍藏的愛給 神為祭物,開始放下纏裹的過去,願意敞開與自己對話,漸漸的,他真正發現了自己內心的疑惑,自己和過去的自己能和平相處,心裡平靜安穩中也啟動了尋求 神的重要時刻。
漢斯和女記者蕾娜排在某個紀念章領取隊伍中…
漢斯:都快累死了,為什麼還要來蓋章?
蕾娜:人嘛~總是盲目跟從,而且用雙腳走那麼遠,總要留個紀念。
漢斯:有人規定一定得用走的才能蓋嗎?(因為他那段是搭巴士過去的)
蕾娜:那你沒資格來蓋這個章!
漢斯:那妳是怎麼來的?
蕾娜:計程車…
有趣的是這是兩個作弊的傢伙在對話,作賊的喊抓賊覺得對方怎麼有資格來排蓋章?可是搭小黃和搭巴士都不是靠自己的腿走來的啊~但也沒人說一定就得徒步朝聖才能取得一個個印章,就算有人都是坐車到的又怎樣?在終點,大家都得躺下,所以怎樣到站並不重要。在這段歷程中找到 神才是最最緊要關鍵。
電影中幾個主角都有呼應這段話的橋段,就和人生一樣,要怎樣過日子、怎麼選擇目標和止步點,其實都是自己怎麼想、怎麼去決定。不論大、小的目標想要回應起初的決定,就得付出相對的代價,倘若有天你決定放下,在那刻你確實是前功盡棄,也不代表著真的徒勞無功…能在黑暗中摸索,面對黑暗,就已經更認識自己是誰了,而認識你自己更多,挺重要在這當中也一定能學到不同的功課。我是一個老師,在教學的過程裡也深深覺得東方的教育比較不會問“為什麼?”甚至有一些老師會像劇中的奶奶一樣討厭孩子亂提問,乖乖相信就好啊!這樣思維模式下長大的成人有可能也不去質疑上司丟出的答案究竟是對還錯?會不會有其他的可能性呢?或是只在不確定之中內心積壓、咒罵,而缺乏對話機制而沮喪缺乏工作熱情呢?在我看“不能思考”、“不會思考”,是個可怕的退化…卻在我們的教育中不斷一次次重複上演是很讓我心痛的。慶幸的是我教自然科學能夠在實驗室中鼓勵並要求學生適時提問,每一次從假設到找到答案的科學步驟是很有趣的一種能力,即便是真做錯了實驗也能讓學生找出下次如何去迴避錯誤的線索。
人說這是一段尋找上帝的朝聖之旅,我倒覺得更像是尋回自我的深度旅程。無論是動筆動腦動嘴都能有時間讓你拿出勇氣和自己對話,進而悟出哪一部分的自己是過去自己不認識的”盲自己”。
我與劇中的漢斯對照,在一種毅力與決心的考驗孤單無比的朝聖之旅,面對的是最真實的自己,肉體承受的壓力,心理承接孤寂、自我和為什麼要來找罪受的疑問?這劇中的生活,也彷彿是我,今天是我信主的第五年第三天,接近半百去經歷上帝的過程中,也曾經因為不能被餵養,如同影片裡說,在這段路上每個人至少都會大哭一次,我是家中第一人信主,走在未知目的地的道路上,不知道哭過多少次,風吹日曬雨淋…,而且多數人看我是”人生勝利組”,工作家庭都在一個令人稱羨的狀況”為什麼要來找罪受的疑問?”,我不知道問過上帝多少次,甚至我決心離開小組團契,然後跟師母說允許我退到曠野去,但是一步一步踏穩前進找 神,大量閱讀聖經那是多麼私密與上帝接近的歷程,足足大半年之久。走著走著,接觸、面對、擁抱了最真實、最黑暗的所有的自己,也在這段經歷中明白祂的計畫…如同徒步走完「聖雅各古道」等於從法國走到聖地牙哥,總長791公里,光用想的腿就軟了的人一定不計其數,但是腳踏實地,無論是山路、泥路、石子路…整段道路上風景美不勝收是一種享受的同時,也如同我們這一生的生命,若是你願意追尋找出自己的那一份恩賜去使用、去服事祂,一定也有不少艱難險阻在這一路上,但是此刻回頭數算恩典應該也有動人的美景畫面在其中吧~

讓我們一起去完成祂的計劃:榮神益人!

老師 對於理科的學識背景要跟上這一次次的熬煉真是不容易,每每都要告訴自己相信這是 神的計畫,感謝主!!每一次的經歷都是可貴的,也感謝這其中老師和分享者的無私分享

顧瓊華
初次見面
初次見面
文章: 6
註冊時間: 2018-07-21, 21:23

Re: 華神 (2018/7/19)電影「我出去一下」問題討論

文章顧瓊華 » 2018-07-21, 23:29

為成人說故事-4 
電影名稱:我出去一下       

一、 喜劇明星的面具
當臉上滿是笑意,被粉絲追棒的”哈沛”,腦中浮現出哭喪著臉、生氣憤怒的小小”漢斯彼得”時,兩個對比的畫面顯得突兀、毫不協調。原來才六歲的小男孩漢斯彼得因為失去了媽媽,而感到傷心沮喪,當知道事實後,我的心陡然間抽動了一下。
36歲的喜劇明星哈沛日以繼夜地拍片,身體成為他的奴隸,他毫不留情地驅策自己,直至心肌梗塞,必須割除膽囊,卻仍不以為意。是的,他不了解自己身體的需要,就像他不在乎自己的內在生命一般。
這副討喜的面具是從他青少年期就戴上的。
當青少年期的漢斯彼得,第一次羞澀地登台,參加選秀比賽,以拙劣的演技在台上表演。台下的回應一片沉寂。但當他不小心撞斷牙齒,趴在地下,滿地找牙齒時,卻引起台下的哄堂大笑。不知別人感覺如何,當我看到這一幕時,一點都笑不出來,反而有一個疑問浮上心頭:這群台下的觀眾,老師和家長們,難道沒有一點同情心嗎?他們不擔心孩子牙齒突然崩裂的痛苦嗎?台下笑翻的這一幕讓不知所措的漢斯彼得也傻笑起來,隱約間他似乎以為自己的拙笨、搞笑是值得被鼓勵的,可以藉此為他贏得滿堂喝彩。此後,他甚至為自己改名為哈沛。
就這樣,那個生氣地揮拳,質問上帝會不會犯錯的小男孩漢斯彼得,被推到幕後了,台下的觀眾在意的只是讓他們開懷大笑的喜劇明星哈沛,他們不會也不想了解面具背後真正的漢斯彼得;畢竟,連哈沛自己也不在乎。
二、卸下面具的朝聖之路
當醫生宣布三個月不能工作時,對工作狂的哈沛無疑是判了死刑。終於,他選擇了去聖雅各的朝聖之旅,據說抵達聖雅各,一切的罪都會被上帝赦免。這時他的經紀人朵拉問他:你相信上帝嗎?這段話激起了他第一次的童年回憶。的確,如果根本沒有上帝,還要走這趟旅程嗎?不論如何,他選擇了「我出去一下」(I’m Off Then.)。這是卸下面具的一段旅程。這段旅程分為兩個階段:
1) 孤獨的「尋我」之旅:當哈沛開始朝聖之旅時,他終於展開內心的對話。最初他選擇獨行,並不想與其他同行者有任何交流。因為他以為「除了我自己,還可向誰對話呢?」日記成為他的媒介。他努力地尋找自己是誰,因為「不知自己是誰,又如何知上帝是誰呢?」但這個尋找「我」的計畫受挫了。此部影片似乎是馬丁布伯的「我與你」一書的詮釋。因為,馬丁布伯認為,「我」本身不具意義,人只能藉著一個「你」而成為「我」。「我」必需在面對另外一個主體「你」的同時,才能深切認識到真正的自我,擁有自我發展的機會。沒有「我與你」互惠交流的關係,人只有往極為有限的自我裡鑽,找不到任何出路。這正是哈沛的寫照,當他對有限的自我感到枯竭不耐,逐漸渴望和其他人交談,又一一被拒絕時。他的「尋我」之旅陷入了絕境。孤獨令他受不了,他陷入生氣、憤怒、沮喪的狀態,連日記都寫不下去了。甚至他打算放棄這趟沒有盼望的晦暗之旅。
2) 驚喜的「我與你」之旅:就在他預備放棄時,他遇見了一位曾拒絕和他對話的記者,她因腳傷而不得不放棄旅程。在哈沛的邀請下,她、史黛拉…一群同行者開啟了簡單的對話,交流出彼此的困境。這麼單純的「我與你」的交談,對長久封閉的哈沛具有重大意義。他說出重要的一句話:「宇宙驚喜永遠有庫存」。人際間生命「會遇」所帶來的力量是何等大。因著會遇,自我的生命才有發展的機會。懷著與人展開生命交流的興奮,哈沛來到一個村莊,見到牆上寫著「我與你」的字眼,又見到一個類似他童年時期蹲在地上無助孤寂的小男孩。這一溜煙就逃跑無蹤的男孩,莫非正是一直以來都躲藏在面具下,拒絕「我與你」真實交流的自己嗎?孤獨的尋我、尋上帝的旅程,似乎快到終點了。當他撫摸著一個又一個十字架時,這些朝聖者單純的信心似乎為他注入了強心劑。此刻,他說出第二句重要的話:「你必須發聲,祂不會不請自來」。他首次張開雙手渴望與超越的上帝會遇。從他滿足的表情來看,「我與你」(I and Thou)的連結成立了。因著這位「你」(上帝),「我」的價值也確立了。之後,他放下手上握著的藍色石頭;這塊象徵母親,卻無法交流的藍石已被與人、與上帝的交流取代。臨走時,他說出第三句重要的話:「現在只有真實的去愛」。接下來的旅程,他便是以真實的愛來協助他的同行者。
三、結論
1)哈沛走上一段卸下面具的旅程,這啟示我們,人生走到某個階段,都需要停下來想一想,自己是否戴著面具生活;你與人有真實的交流嗎?還是活在虛浮的彼此恭維中?你認識真實的你嗎?童年的你是否被推開、壓抑在被你忽視的角落?
2)漢斯彼得孤獨的尋我之旅走入了死胡同,在絕望中,因著上帝安排的「驚喜」,而開啟了他建立與人,與上帝的會遇之旅。基督信仰是徹頭徹尾「關係」的信仰。如約翰一書一章3節所說:「我們將所看見、所聽見的傳給你們,使你們與我們相交。我們乃是與父並祂兒子耶穌基督相交的。」我們走在孤獨的人生之旅中,企盼經歷「我與你」的驚喜。不僅如此,馬丁布伯說:「你知不知道上帝也需要你,在祂永恆的豐滿狀況裡,祂需要著你?…你需要上帝才能夠存在,而上帝也需要你…」因此,上帝一早就等待著與噘著嘴,問說:「死亡是一種懲罰嗎?」的小漢斯彼得會遇、等待著與將女兒的朝聖之旅看作是咒詛之旅的史黛拉交談。祂也等待著與我們建立真誠的友誼,只是我們準備好了嗎?

馬明仁
初次見面
初次見面
文章: 6
註冊時間: 2018-06-28, 18:46

Re: 華神 (2018/7/19)電影「我出去一下」問題討論

文章馬明仁 » 2018-07-22, 18:11

一、社會人的縮影
記得台大教授張文亮老師發表過一篇文章「是誰丟出那一顆石頭」,是這樣說的:當一顆石頭丟出去,
石頭運動的軌跡,----------------------------------------這是物理的問題。
石頭打到人了!-------------------------------------------這是法律的問題。
喂!你幹嘛丟石頭?-------------------------------------這是心理的問題。
難道,我沒有權利丟石頭?----------------------------這是政治的問題。
反正,你丟石頭就是不對。----------------------------這是倫理的問題。
用哪部分的肌肉來丟可以最遠?----------------------這是生物的問題。
肌肉裡進行什麼樣的反應?-----------------------------這是化學的問題。
咦?這顆石頭的組成成分是什麼?--------------------這是地質的問題。
為什麼石頭打到A,不打到B?-------------------------這是數學機率的問題。
幹嘛!有事沒事討論這問題?--------------------------這是哲學的問題。
丟磚頭會不會比丟石頭更賺錢?-----------------------這是經濟的問題。
吃了什麼食物,才有這種力氣丟石頭?--------------這是食品科學的問題。
是不是不同人種對石頭有不同的丟法?--------------這是人類學的問題。
那麼,古人是怎麼丟石頭的?---------------------------這是考古學的問題。
老兄,省省力,我設計一個機械替你丟石頭。-----這是工程的問題。
把這一切的感觸用文字寫下來吧!---------------------這是文學的問題。
今天,學校裡面的許多科目,都是被這顆石頭打出來的,但是更基本的一個問題是,起初是誰,把那一顆石頭丟出來的?
在這個分工細緻的社會體系下,每個人都必須在一個非常狹窄的領域下出眾,這代表著我們也許可以有很多不同領域的「達人」,卻在人際關係或品格上不及格,更別提去思想所謂生命的意義了!劇中的漢斯彼得好像就是這樣社會人的縮影,早早的在中年達到人生的成就,每天努力的工作,剩下的,還是努力的工作,跟「生活」相比較,人生好像用還「活著」來形容比較貼切。直到有一天,他好像就是被那顆石頭給砸到一般,他倒下去,再次甦醒的時候彷彿才是真正的活過來,開始注意到了藏在一切萬花筒般學問背後的永恆問題,活著的意義是什麼?人都有靈性的需求,這個需求其實就是尋找生命的根源,在影片中我們看見的就是尋找神,尋找自己的一段旅程。而我們人的困難就是在於好像不真的被石頭給狠狠的來一下,好像就很容易地陷入為了活著而活著,而不是真的在過生活、享受生活。

二、獨而不孤的旅途
影片中的智者史黛拉提醒漢斯彼得「如果你想達成自己的目標,就必須靠自己走到終點。」,這句話是影片中一句關鍵的話,人生就是這樣一段長途的旅行,在同個方向中必然會有許多熙熙攘攘的人群,有些是我們的知己,有些就是湊湊熱鬧的,甚至是有點白目的,這些都是這段旅途的一部分,終究人生的一些重大決定,或是核心的信念是不能讓別人幫你決定的,是必須要自己審慎的評估,認真的去尋求,旁人的話語終究只能有參考的價值,要做出決定的必須是自己,因為沒有人可以承擔別人的生命,每個人都為自己的生命負責。所以我們看見漢斯彼得在這段朝聖之旅中不斷的與自己對話,觀察著環境,與所相遇的人事物,漸漸地產生了領悟於是他說「前行的路上只有我自己,我已經明白這一點了。其實我可以現在回家了,但我為什麼要回家?」,當人生的意義漸漸清晰,好像是不是一個人上路,或是跟著好友一起上路也不會有什麼差別了,這也是漢斯彼得最後的一段路程是跟著兩位好友一起結伴而行,因著他的心已經自由,不再需要刻意地讓自己孤獨去撇開一切過多的雜訊。

三、與神同行
在影片中不斷的穿插過往的片段,最終讓觀眾看見原來這內心裡的空洞是從漢斯彼得孩童的時候就不斷成形擴大的。在這段認識自己尋找神的旅程中,漢斯彼得真遇見神之前,是來自於他的饒恕,饒恕他童年一切所不能諒解的,在這條風景壯闊的聖雅各之路,真的是見證了聖經詩篇中所講的「諸天述說神的榮耀」,當漢斯彼得從心底的對著童年的傷害、困惑先原諒、放下後,隨之而來的就是在這壯闊的景色中遇見上帝,這也是影片中最精彩的一幕,漢斯彼得雙手張開彷彿要擁抱這個世界,心裡吶喊著:「我遇見神了!!!」,當漢斯彼得再次遇到他的兩位知己時,知己們馬上看出來,漢斯彼得不同了!這是因為他心中有空洞的人了,原來上帝他都在,只是許多時候我們太忙了,上帝又太溫柔了,我們注意不到這位其實一直於人同在的神,所以當漢斯彼得注意到、認識到原來我是與神同行,他不再悲哀也不再自傲,如今他真活了!不再只是活著,他有的是生活,享受有神相伴這最美好的同在。

楊勝發
初次見面
初次見面
文章: 9
註冊時間: 2018-06-21, 21:05

Re: 華神 (2018/7/19)電影「我出去一下」問題討論

文章楊勝發 » 2018-07-23, 09:40

當我或家人、朋友、同事說<我出去一下>,都有一個方向、目標、大約時間、做甚麼?這次觀賞的電影主角漢斯彼得,因身體不適有三個月的長假,開啟了它的聖雅各朝聖之路,不只放假休息,更重要的事去找尋童年的信仰。

漢斯彼得的生命歷程正是我們人生樣式:
1.漢斯彼得不斷的工作,為生活忙碌日以繼夜,最後把身體操壞了 VS 為個人理想目標努力,身體逐漸損壞中
2.漢斯彼得因調養身體有個三個月的長假 VS 因公司裁員才有的無限期休假 :
3.漢斯彼得開始去尋找信仰為得心靈的答案 VS 開始去應徵工作
4.漢斯彼得立定心志要走完791公里的聖雅各朝聖之旅 VS 立定心志減肥、學好某項才藝、完成某事
5.漢斯彼得在旅途中不斷與自己對話尋找生命的問題 VS 胡思亂想、不滿現狀、尋找下一個會更好
6.漢斯彼得在旅途中遇見新的朋友,互相鼓勵、同行、幫助 VS 人生旅途中競爭、單顧自己
7.漢斯彼得信仰路上遇見上帝,生命的改變、心境的轉換 VS 信仰路上常去拜各樣神,只為求所需、心態依然故我

結論:世上有許多的信仰有些了解、有些不了解,就我所信的基督來分享,信仰的路上各人要到錫安朝見 神,一人獨行不好,要有支体陪伴,但路還是要自己走,路途上會有軟弱、灰心、犯罪、出軌、放棄、做不到、體貼肉體、用小聰明、難以忘懷的事、各自有不同的問題,也因各人條件不同,選擇前進的方式也不同,因價值觀所需不同,信心不同行為不同,到後來每個人對生命的啟示也就不同,但路是相同<面對人生>,方向相同<面對死亡>,

芮嘉玲
初次見面
初次見面
文章: 4
註冊時間: 2018-06-22, 00:05

Re: 華神 (2018/7/19)電影「我出去一下」問題討論

文章芮嘉玲 » 2018-07-23, 16:48

我出去一下原是任何人暫時解放的說話
但卻是成就漢斯彼得6 周
一趟前所未有 身心靈探索之旅 這是意志的決定和環境轉機
體力突破改善外 一個舞台上習慣掌聲的歡笑人物 原想一路上仍有同伴輕鬆完成 他嘗試尋找著
卻是換來拒絕 終究一個人踽踽獨行 造就他不得不安靜沉澱思考
日記展開了心靈對話和療癒
帶他回溯童年缺憾 母親 奶奶 牧師 包括同志取向 可望找尋真愛的重建
這更加推動他完成終點和尋找上帝的動力
我到底是誰 ---- 這問題如同拼圖般 一片片的完成 重整
直到明白上帝造他的 本意 計畫 上帝愛他

何久敏
初次見面
初次見面
文章: 9
註冊時間: 2018-06-29, 12:45

Re: 華神 (2018/7/19)電影「我出去一下」問題討論

文章何久敏 » 2018-07-23, 22:52

主角漢斯彼得因為繁忙的工作導致身體亮了紅燈,一個只知道舞台的人,拒絕聆聽身體抗議的結果就是必須聽從醫生的命令靜養休息。但是”不安於室”
的他居然對經紀人拋下一句:「我出去一下」而踏上了聖雅各的朝聖之旅。

這是一場歸零的旅程
首先漢斯彼得必須放下他的身段與名氣與其他的朝聖者享有同樣的待遇,他必須自己背著行囊,和別人一起走在相同的路上,過慣了舒適生活的他,居然要一起入住青年旅社和擠大通鋪,就算是位明聞遐邇的明星也會不時遭到旅伴蕾娜的戲謔,這對於身為大明星的他並非容易,他必須學習面對自己是漢斯彼得而不是哈沛。而由祖母手中所接獲的藍色石頭就像是母親的陪伴,對漢斯彼得而言就如同聖物一般,早逝的母親似乎總在長廊的另一頭,藉由這顆石頭,讓漢斯彼得可以抵達一個未曾在記憶中留下深刻痕跡的地方。當他將藍色石頭留在旅程中時,他意識到要放下對母親的執念,真正的思念不用再靠著有形之物,人生不是要去得,而是要學會捨。
這是一場不斷向人生提問的旅程
自小失去母親的他對生命和信仰充滿了疑惑,雖然祖父母有著虔誠的信仰,但是信仰卻不是藉由遺傳而得,真正的信仰是要自己去體驗和經歷。在這麼長的一條路上,如何面對孤單就成為了一個重要的課題,當沒人與他對話時,他就藉由寫日記的方式,每一天在日記上所寫下的短語就像是一顆投入宇宙中的小石子,到底何時才能得到生命的答案呢?經由這樣的提問,他漸漸找到了回歸自我的感覺,也就是和自己重要的情感和意志接觸,這是他找尋自我的途徑之一,他希望能再度擁有那曾經失去的堅定信仰。

這是一場互相扶持的旅程
影片中安排了另外兩位女性的角色:史黛拉看起來獨立又睿智,但在這樣的外表下有著一顆受傷又脆弱的心,她每晚搭帳棚,也拒絕與漢斯彼得同行,寧願獨自舔舐著受傷的靈魂,而另一位記者蕾娜總是帶著有色的眼光懷疑別人的善意,武裝自己也防衛著別人,也不時的嘲諷漢斯彼得。隨著放棄人數的增加,他們逐漸地走在一起,成為了互相鼓勵的夥伴。讓我動容的地方是這樣的旅程不但醫治了他們個人的心靈,也改變了他們彼此之間的關係:先是漢斯彼得將他的睡墊給了史黛拉,又和蕾娜一同照顧跌傷的她並將自己的拐杖借給了她,本來格格不入的漢斯彼得漢蕾娜還攜手幫助史黛拉與丈夫和好。他們能抵達終點的原因不在於他們堅強,而是他們用愛彼此扶持,讓我看到了愛的體現才是朝聖之旅的真正義意。

經歷身心破碎再重組
這樣的朝聖之旅是要藉由雙腳的行走,除去罪惡,洗滌心靈,然而,旅程才剛開始,漢斯彼得的腳便走出水泡,除了山路崎嶇之外,三不五時還要「望樓興嘆」,他的體能不斷的受到挑戰,同時也考驗著他的耐力和意志力。倦怠和絕望不斷地襲上心頭,他也感到無法融入群體的孤單。放棄是一個揮之不去的念頭,夾雜著懊惱與懊悔。放棄有什麼關係?只有百分之15的人到達終點,所以放棄是一種常態阿!其實,放棄真的很容易,但也就此揮別了終點的風光。『要嘛我就現在放棄,承認自己之前做的事很蠢。不然就得相信有奇蹟發生,而堅持下去。』漢斯彼得願意相信奇蹟而選擇堅持下去,經歷了身心靈的破碎與重建,他的生命在影片結局中有著不一樣的風貌。

經歷上帝無所不在的同在
到底人要先找到自己還是上帝呢?崎嶇的山路、單調的鄉間、踏在堅實的土地上、風的感覺和沉靜的聲音….這樣的徒步讓他的靈魂漸漸甦醒,目的地不是重點,真正的慾望其實是出走,在寂靜中,漢思彼得知道他與上帝相遇了!他痛哭了一場,暗示著禁錮已久的生命,似乎在彈指之間就得到了解脫,不用解釋,也不用說明,一切都是這麼的心有靈犀。在牆上模糊的「我和你」的字跡不但表示了人和上帝的關係的單獨的,也表示了上帝其實一路上都與漢斯彼得同在,只是他太專注在自己的困境中而忽略了一路上的啟示。
在忙碌的生活中,我們不知不覺的開始為別人而活,活在別人的期望中,活在別人的掌聲中,就像是影片中那一個個弔詭的印章,看到護照上的印章到底是滿足我們內心的虛榮的渴望,還是我們必須藉由有形之物讓我們得到鼓勵繼續走下去,有多少人能像史黛拉那樣的豁達認為真正的朝聖者是不需要印章的?在兩年前我生了一場病,迫使我不得不停下我最在意的工作專心養病,在一夕之間覺得一切似乎都被無情的剝奪,習慣忙碌的我必須學習慢活,讓我一時之間不知該如何過生活,心慌與疑惑不斷的在我心外扣門深怕別人把我視為廢人。我開始思索著我在這世上的意義,還有,當我所看重的都如煙逝去時,我究竟是誰?我所追求的夢想真的與我有益嗎?我想,不見得每個人都要去朝聖,但不可否認的是每一個人都有一條屬於自己的聖雅各之路,在這條路上我們會疲憊倦怠、灰心失望,不斷嘗試與自我挑戰,但也在同時我們會與上帝有著真實的相遇。

蕭富道
初次見面
初次見面
文章: 9
註冊時間: 2018-06-21, 20:58

Re: 華神 (2018/7/19)電影「我出去一下」問題討論

文章蕭富道 » 2018-07-24, 11:50

這是部尋找內心聲音的電影,我們看著男主角生活發生變化,不得不停下腳步面對自己,到最後踏上從法國南端踏上往西班牙天主教聖地——聖地牙哥的朝聖之路。
但是,隨著旅途的進展,他開始與自己對話,漸漸的,他發現了自己內心的疑惑。
人生旅途中,難免感到孤單。孤單也是哈普在旅途中,面臨的最大挑戰。他曾一度因為無法忍受孤單,而想中途放棄。在孤單的時候,我們難免都會想找人陪伴,但是,換個角度來想,能夠與自己相處,甚至去學會如何與自己相處,完全融入與享受獨處的時光,是多麼珍貴而奢侈的一件事。
「我出去ㄧ下」幾乎是每ㄧ個人都會說的一句話,而且是常常在說的一句話。但有時候這麼簡單的一句話,可能是說話的人經過長時間考慮而說出的話或者是說話者內心掙扎而後說的一句話。男主角卻因爲這麼簡單的一句話重信面對自己。想想我們的生活是不是過的太快、太緊張、太忙碌,以至於我們漸漸的不認識自己,不知道為何而生活、為誰而生活。我真的很羨慕男主角可以說了「我出去ㄧ下」而重新面對自己,面對神。

陳秋美
初次見面
初次見面
文章: 7
註冊時間: 2018-06-22, 16:20

Re: 華神 (2018/7/19)電影「我出去一下」問題討論

文章陳秋美 » 2018-07-24, 16:43

Q:他在行程中、日記上,所領悟的心得話語,哪些字句激動了你的心?
「這條路只有我可以攔阻我,想達到終點必須自己走。」
「要遇見上帝,要先發出邀請,創造出自己和神的關係。」
這幾句話突然觸動許多的想法,回想起初在與神建立關係的感動和心歷路程,在影片中漢斯在走上朝聖之路,愈見的困難、孤獨、挫折、威脅生命、腳的疼痛、從簡的生活…等等。朝聖之路要求步行,遇見朋友相陪伴,從淺入深的友誼情感建立,最後一起完成達到終點。觀看影片過程,漢斯說出的話突然扎入我心…
1. 「這條路只有我可以攔阻我,想達到終點必須自己走。」
朝聖的路崎嶇難行,最難克服的就是心理,在於以自己的感受為中心,。我覺得走在信仰的道路,和漢斯一樣要克服心理的自己。面對信仰許多艱辛歷練,不管是外在世界物價值觀拉扯,內在心理的我願不願意把我先放下,自我容易攔阻神放在我生命中的心意,漢斯知道自己要融入走在朝聖之路,與其他人一樣,放下原有的自己,不在是演藝人員而是藝術家,放下自己的聰明想法,就是想座車不走路,好多好多…。如果常留在自己的感覺與感受,或是用自己的意念走在信仰的路程,會正確的走上神的道路嗎?會不會遇到挫折就想回頭?決定仍然在我。
2. 「要遇見上帝,要先發出邀請,創造出自己和神的關係。」
漢斯從小在教會裡面成長,他因為父母親人已經是基督徒,自小是父母帶去上教會,漢斯與神的關係有可能是被動,影片中出現小時候與牧師的對話,與母親過世的衝擊,祖母的話在漢斯的生命中,留下信仰的根。存留在漢斯的心理,藍色石頭,感覺是給一個小孩的心靈依附與信仰傳承,當漢斯走在朝聖的路,決定放下石頭,將自己交託給神,心靈上不是依附在石頭而是神,這或許是漢斯在遇見神發出邀請,不再是依賴石頭給的安慰與思念母親的心,轉向神。神喜悅我們跟祂禱告,獨立與祂建立關係,自己與祂親近,為神預備時間,邀請神。
結論:
看了這篇電影看見了我的生命,走在神國的道路,有時孤獨的感覺,因為與神建立關係是獨自建立的,有自己抉擇的阻礙,該選擇神國道路?還是屬世道路?會在感動流淚中遇見神,願意把自己交託給神,相信自已在神的計畫中,遇見神過後,生命由外在改變觸動到內心。
在信仰中找到我是誰?如同影片最後,是我們的孩子…,找到自己是神的兒女,開始認真的面對自己,什麼是一生追求的生命?不輕看自己為神兒女的身分,不再尋找別人眼中的我,而是專注在神的眼光,活出健康生命得到深層醫治,生命的改變,起初是因為知道「我是誰?」
過去我常問神為什麼?讓我遇見那麼多的困難、挫折、傷痛,這部影片似乎又再次被體醒,別老是問神一些問題,而是要單單信靠神,神以自己方法把讓所有事情圓滿。「聖雅各之路」似「神國之路」不是憑自己想法,是交託與信心的旅途,有時真想放棄!因為看見太多而失望,倘若不是親身經歷神的救贖的恩典,相信祂是真實看不見卻感受的見的神,實在難以走上天父的道路。我左思右想,我信仰的生命態度,我需要再多反思自己有無完全交託,哪些部分還放不下或不願意交託給主,謝謝老師!謝謝主!我想我需要完全放下,教養的石頭,憂慮的石頭,交給真實愛我的父。

艾柄卿
初次見面
初次見面
文章: 8
註冊時間: 2018-06-21, 21:08

Re: 華神 (2018/7/19)電影「我出去一下」問題討論

文章艾柄卿 » 2018-07-24, 18:31

華神學生104628 艾柄卿

◆故事中主角問題意識
整齣電影中很撼動人心之一的是,漢斯彼得在寂靜的旅途中,發出了一個又一個有答案的、沒有答案的、或答案延遲的問題,在問題與答案之間,串連出了整個故事。聖雅各之路是知名的尋求上帝尋求生命的路,生活的精疲力竭的漢斯,選了去讓身心靈放鬆休息的旅程,用了三個大哉問作整個故事的連結:不知道自己是誰?(人從哪裡來) 不知道追尋甚麼?(要往何處去 ) 如何知道上帝是誰?

◆成年的漢斯與童年的漢斯相遇 (人與自己靈魂的對話)
童年遭遇特別是失去至親,對人的一生影響至深,漢斯彼得在旅途中不斷出現的小漢斯,讓我們知道因著在6歲時母親的去世,一方面難過失去至親、一方面擔心母親的去處、又擔心在失去祖母,讓觀眾看到一個孩子柔軟脆弱的心思的轉變,終至對上帝發出疑問及憤怒!藍石頭是小漢斯與母親的具體聯繫,小漢斯睡握著它,在大漢斯的家中靜靜躺在客廳燈下圓桌上,像是坐在燈下守候的母親!漢斯彼得vs.哈沛彼得一個有兩個名字的人生,內心外表如台前幕後戲劇化的人生,當我們看到漢斯在幡旗小石丘上放下藍石頭,好似放下對失去母親的傷痛和那段沉重的歲月,再看到小漢斯消失在街角,當漢斯彼得卸下了重擔,心靈漸漸挪出了空間,阿嬤口中那個用自己方法讓每件事圓滿的「上帝」回來了,鏡子裡的笑容可掬的「漢斯彼得」也回來了。

◆漢斯與他人相遇 (人與鄰舍的互動)
無論在生活中或是天路歷程,良朋益友都是不可少的,很明顯的漢斯是相當包容又和善溫暖的好旅伴,也遇到兩個不可多得的好同伴,史黛拉和蕾娜在路程中,時不時地呼應著漢斯彼得提出的問題,史黛拉帶著她喪女之痛走過多次聖雅各之路,特別像老練的引路者,當漢斯初始就想找個同伴一起,史黛拉就說: 這條旅程要獨自一人走!用雙關語告訴他,腳下是路,心中也要走路。蕾娜是無神論者,批判又冷靜的言語,在史黛拉丈夫來電時,卻見其真誠的介入,最後看似堅強的史黛拉又要放棄這次的旅程時,漢斯和蕾娜反過來成了史黛拉的扶持者,漢斯把手杖移給史黛拉時,是漢斯已非來時迷惘疑惑需要竿杖之人,抵達終點,當我們看到史黛拉與先生相遇時,不禁想起 蕾娜在包棟民宿中曾向史黛拉說: 你的目標就是應該找出你的目標。最後一幕,教堂中三個好朋友一起平靜喜悅的看著表徵祝禱上達神座的大香爐的擺盪,真是令人動容。

◆漢斯與神相遇 (人與內心神聖空間的依存關係消長 )
漢斯失去母親後的30年時間,年少到青壯年,大部分都是漸漸在成名忙碌的演藝工作中,許多事他沒時間學習、也許沒機會去思考、更或是不願去面對。童年因著母逝,小漢斯滿心疑惑而擱置了與神的關係。所以在他經紀人攔阻他去走聖雅各路時,問他 : 你相信上帝嗎? 漢斯彼得被問得無語以對,只說 :「我只擔心一件事,對人生其他事都不明白了」接下一個場景,下了火車啟程迎著一個告示牌 : 你認識真正的自己嗎? 起初是帶著懷疑神的心思上路,他就自言自語念著各個宗教的神,路程中他經歷…腳起水泡、摔在石上、疲憊、髒亂、惱怒、孤單、被槍射…他抱怨 : 是不是犯了罪才要在路上虐待自己? 他懷疑 : 受苦是開啟快樂的鑰匙嗎? 他行走在曠野 : 那些想被明燈指引的人,都必須經過黑暗! 漢斯42天耗盡體力精神,是甚麼力量支持他繼續下去?是阿嬤慈祥笑容中對上帝的堅定信仰?是友情(包括遠方的經紀人) 的扶持鼓勵?還是心底亟想重新擁有的信仰呢?在山徑小道上與神相遇一剎那,我們的心也與漢司一同在淚水中經歷了洗滌。

◆後語
10歲時一夜之間失去摯愛的父親,40年後,帶著未癒的傷,還在人間跌跌撞撞尋索生命的答案時,ㄧ夜之間又和慈愛的母親人天永隔,深沉的悲痛幾乎不能再站立在尋常日子中,兒時的傷口,再被深挖了一次。曾經常年坐在梵唄中,依然見不到黎明的曙光,直到與神相遇同行。
史黛拉和漢斯彼得、蕾娜的聖雅各之路,也是我們的路。當我們看到史黛拉一次又一次的回到讓她傷心欲絕的路上,找尋能讓她面對生活的力量,是不是看到上帝寶貝祂孩子,到冒險給我們自由選擇往前或轉身放棄?我們看到漢斯放下了舉重若輕的藍色石頭,是不是看到一個生命的契機?即使蕾娜仍然說她不相信上帝,在兩個好同伴身上她心底不也有了某種觸動? 說故事的說,生命不是一條而是千萬條的小旅程,每一天都是一個旅程的開始。縱然不知路的盡頭是否繁星滿天,我們依然要努力前行。

聶曉衞
初次見面
初次見面
文章: 8
註冊時間: 2018-06-22, 19:03

Re: 華神 (2018/7/19)電影「我出去一下」問題討論

文章聶曉衞 » 2018-07-24, 19:19

只有自己能走完的朝聖路程

被生活綑綁的現代人
哈沛,一個成功的藝人,自年輕走紅,三十幾歲已到事業巔峰,百分百的人生勝利組,但因為飲食百無禁忌,工作過度又逃避運動,終致在片場昏倒,送醫後膽囊被切除,並被醫生警告至少要休息三個月,習慣忙碌生活的哈沛,在無所事事一陣子後,無意間想起小時候曾問神父,上帝是否會犯錯?神父回答說,不會,上帝是何等奧妙,而且上帝肯定對你有所計畫。自小失去雙親,由篤信上帝的祖父母撫養長大,他不了解上帝為何要帶走他的父母,所以從小便對上帝充滿疑問,因為事業順遂,可以看出在哈沛的心中,相不相信神,其實一點都不重要,此時的哈沛雖決定要嘗試行走「聖雅各之路」,但哈沛自己心裡想要的原因,要比朝聖的想法大得多,這其實就是我們的寫照,不管是在社會的那個位置上,不論地位高地位低,我們都是被生活綑綁住的現代人,始終為了賺更多錢,為了更好的名聲,拼命地向前衝,也許就像哈沛,對自己的信仰一知半解,甚至可能根本不懂。

只關注自己的需要
國鐵站一張海報問旅客「你真正認識自己嗎?」,哈沛回答「不,完全不」,就這樣在領取「朝聖者護照」後,開始了朝聖之路,雖知道行走的規則,哈沛仍不時溜去住旅館,不跟其他人一起在青年旅舍同住,只關注自己的腳痛,有時作弊搭便車,有時搭巴士,到站卻仍排隊為護照蓋章,可見哈沛還是不知道自己來的目的,所以同理可證的認為,其他朝聖者將一無所獲,自然也沒興趣加入其他人。我們何嘗不是一樣不認識自己,永遠只關心自己的需要,那裡會想到,這世上還有比我們更需要的人。

孤獨中的奇妙
隨著旅程的發展,不斷的跟自己對話,哈沛開始感到孤單,孤獨的哈沛繼續前行,心中不斷懷疑質問「這條就是對的路嗎?」,就在要放棄時,忽然遇見一個陌生人,教導哈沛如何有效的呼吸,並鼓勵哈沛繼續走,走著走著哈沛開始祈求,能尋回當初的那一份信仰,於是在無人的荒野中,張開雙臂希望有所領受。當晚,在旅社意外遭人開槍,氣憤想放棄旅程時,那個教哈沛呼吸的人竟然又出現了,仍然要哈沛不要放棄,但言語不投機,令哈沛氣憤不已,但也適時轉移了哈沛對旅程不滿的情緒。換到另一家豪華旅館,在電話上抱怨這趟旅程,說到「這裡找不到我想要的,上帝八成也找不到」時,桌上的檯燈突然爆裂,驚嚇之餘,哈沛開始猜測神的同在,哈沛回想小時候的一次公演,其實很無聊,但一個意外的錯誤,卻使得表演獲得滿場的喝采,也改變了哈沛的人生,哈沛開始思索上帝存在的可能性,開始了解想要遇見上帝,必需要先邀請上帝,每一個人都可以和上帝建立關係,但要能有真誠的愛,這時哈沛放下了母親的遺物,一個藍色的石塊。走過村莊,看到跪在地上獨自遊戲的小男孩,勾起了小時候失去雙親的傷痛,走著走著,當走到一個小山丘頂時,哈沛忍不住嚎啕大哭,感受自己遇見上帝了。

開始關心其他人
哈沛整理自己的思緒,看到其他有同伴的同行者之間的爭吵,開始了解志趣相投的同伴的重要,途中遇到兩位女性的朝聖者,一位是想彌補失去女兒傷痛的史黛拉,一再回到這條朝聖之路,晚上搭帳篷過夜,堅持獨自行走,拒絕哈沛同行的邀約,他告訴哈沛「倘若你想抵達終點,就得自己走」。另一位是獨立報的記者蕾娜,被派來報導沿途的故事,因為旅程辛苦,又常遭騷擾,所以憤世忌俗,看甚麼都不順眼。哈沛在一次蕾娜遭騷擾時,適時伸出援手,這時史黛拉和蕾娜發覺,遇見上帝後的哈沛不同了,不再愁容滿面,哈沛這時也注意到,史黛拉的電話不斷鈴響,但史黛拉卻都不接,詢問才知道是史黛拉的先生,兩人因為女兒的逝世,而彼此互不諒解。隔天,因為史黛拉滑落山谷腳受傷,哈沛邀請三人同住包棟民宿,把酒言歡後史黛拉說出,她之所以會來這裡,是想找回她的女兒,寧靜的夜空下,哈沛問史黛拉「倘若此刻你女兒在這裡,你會讓她回家嗎?」,這時候屋內史黛拉電話又響了,蕾娜偷偷地告訴史黛拉的先生,明天終點站的位置.....

每天都會遇見上帝
終於三人到達了終點站聖地牙哥,史黛拉的先生竟然等待在那裡,三個孤獨的旅人,終於不再孤獨了,哈沛說「我每天都會遇見上帝」

心得
苦路的過程,與我信仰的經歷,真是非常相似,起初我對於信仰也是一知半解,甚至對於耶穌復活,抱持非常懷疑的態度,直到九年前回轉向主,一個偶然的機會,聽到保羅往大馬色的路上遇見神的事蹟,才忽然驚覺耶穌復活可能是真的。剛回轉的我,就如劇中人一樣,只看到自己或自己的需要,在教會也是獨來獨往,但慢慢的經驗到神,領受越來越多的恩典,經歷了醫治釋放,我才學會愛人關心人,學會憐憫,我也要說我「每天都會遇見神」

林麗玲
初次見面
初次見面
文章: 9
註冊時間: 2018-06-29, 12:02

Re: 華神 (2018/7/19)電影「我出去一下」問題討論

文章林麗玲 » 2018-07-25, 10:45

故事描述 漢特彼得柯林, 從18 歲走紅,到 36 歲事業巔峰時,過勞的藝人哈沛,拒絕傾聽內心聲音,差點因一次心臟病發而喪命,並因此接受了膽囊切除手術。醫生警告他必須休息三個月,不得不從自己光環, 掌聲暫時引退,引退下來他沒有接受心理治療, 選擇朝聖之路,從他的經紀人朵拉問他:你相信上帝嗎?深鎖在內心揮之不去的記憶,六歲童年失去母親的漢斯彼得,或許是他自小失去雙親,由篤信上帝的祖父母撫養長大,他不了解上帝為何要帶走他的父母,從小對上帝充滿疑問。他一直找答案,卻找不著他要的答案, 伴隨他不斷長大成人, 內心仍帶著空虛,去哪裡 尋找上帝?探索我不清楚自己, 又如何知道上帝呢?這段朝聖之路,箭頭指標,平指引方向前進 ,沒有懷疑思索嗎,讓我想到摩西上西乃山,經過荊棘之路,帶來他心與神深度探索之旅,漢特彼得柯林奇發而想的本日領悟,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
誰是我的陪伴者 :
展開一場「聖雅各之路」的朝聖之旅,不得不停下腳步面對自己,當人生關上一道門,且為自己開一扇窗,漢特彼得柯林決定一個人挑戰自己,正要去完成791公里朝聖之路,一個旅遊指標,一隻單飛老鷹飛翔天空,老鷹在40歲時必須做出困難卻又十分重要的決定。不再像昔日那般靈活。它的翅膀開始變得十分沉重開始老化,無法有效地捕抓獵物,它不得不面臨兩種選擇:一種是等死,另一種是須經過一個十分痛苦的更新過程,漢特彼得柯林正面臨即將身體出現危機,人生旅程的一個選擇,尋找探索真正的自己像老鷹盤旋還沒找到落角之處,

首先他也必須丟棄過度依賴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一個代步工具拐杖取代由舞台上賺錢的工具麥克風,從奢華裡脫去光環進入旅程,扎扎實實的雙腳,由於路程長滿了繭,傷口破皮水泡,包紮傷口,都存留這旅程經驗記憶,勇氣,失落,孤單,矛盾,內心療癒,他在找答案, 可以選擇放棄不繼續走, 但他沒有放棄,原本信誓旦旦的理想聖路之旅,因人性弱點,肉體安舒習慣,卻經歷不了長途跋,他曾一度因為無法忍受孤單,而想中途放棄,他除了徒步之外、不搭帳篷、不跟其他朝聖者一起走。甚至利用搭便車的方式,堅持只住旅館,對他而言也是生活習慣之一,抵達中途站,還跟著所有人排隊領取印章!他仍然有顆赤子之心,透過這些交通 住、行, 也正他把自己得迷失,疑問與神對話。交替出現他生命不斷矛盾挑戰,自己真有神嗎,但我在這裡有一種要把每個細節寫下來的欲望,因為在這裡,除了我自己,還能跟誰述說呢?在即將抵達終點的小鎮上看到一位小男孩,他哭了。像洩洪的瀑布,委屈中枷鎖解除,放下藍石頭時,心理落實遇見了神,也找到自己。
途中相遇的史黛拉,她的座右銘名言,是不忘記當初你要走聖路初衷,她說:真正的朝聖者,是不會要印章的。獨立外表,對事情見解幫助別人, 適時伸出援手,有顆同理心,安慰別人,鼓勵別人,而踏上這段朝聖之旅,手機響聲卻不接,害怕去面對內心抗拒面對,無法接受傷痛,朝聖之路來了幾次,自身困境,在生命轉彎處卻中途放棄卻無法跨過 ,也因跌倒摔傷因著哭泣不是皮肉之痛, 也道出堅強外表觸景傷情, 隱藏內心無助脆弱,女兒朝聖 途中癌症死亡陰霾,無法忘記當初要走聖路初衷 ,是內心傷痛疤痕被掀起來,要再蓋回去 卻補不回去的痛。因著傾聽難處,漢特彼得柯林,蕾娜成為史黛拉幫助,患難見真情。
而另一位陪伴者蕾娜個子嬌小伶牙俐齒,憤世忌俗的女記者,是被上司派來,記錄聖地牙哥之路沿途見聞,蕾娜的出現朝聖者的心境 ,她想寫下自己所聞所見之旅,與人相處也帶來防衛, 文章會很美可修飾本身的抱怨,因這趟之旅,相遇相惜至去學會如何與自己相處。

三位面臨的最大挑戰在遇見內心深處那個最真實、孤獨的自己。我應該邀請兩位女生同路,但是這樣一來,就會失去這個與自己相處的,珍貴而奢侈的機會了,誰是誰的陪伴者,孤單是他們陪伴者,彼此是陪伴者,,唯一能夠困住你的情緒的,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
天空不在是單隻老鷹,而是三隻老鷹盤旋在天空,它盡全力奮飛到一個絕高山頂,築巢於懸崖之上,停留在那裏,不得飛翔,反復流血的過程,但它有著強烈的再展雄姿的意志,所以再痛再苦,它依然堅持到底,直至它的喙完全脫落。靜靜地等候新的喙長出來。新喙長出後,,新的羽毛長出來了,老鷹一生一次“脫胎換骨”的工程結束。老鷹又開始飛翔,
男主角哈沛所言:「走在這條路上,每個人都會痛哭一次。」他們各自找到答案 答案就在這條路上

連惠玲
初級網友
初級網友
文章: 10
註冊時間: 2018-06-29, 12:03

Re: 華神 (2018/7/19)電影「我出去一下」問題討論

文章連惠玲 » 2018-07-25, 12:41

生命中有許多小段旅程,拼湊成一大段人生。每一小旅程都會設定旅程方向、目標、路程、尋找、最後找回、成功、失敗、這部電影"出去一下"有很好的end.主角漢斯彼得"找回自己,找回上帝",其實人生旅途最後答案不是有這麼多驚喜因旅程之前都設定好了而是旅程中那永不放棄的精神及翻轉人生的方向才是令人感動的------。
這部電影令我感動及思考的是:
一、孤獨的旅程:雅各之旅又為贖罪之旅。因為有很多人是為了的一張"罪的赦免"而走。人要罪的赦免需要勇氣獨自面對神。電影中漢斯說"自己走才能鄒出黑暗"。使黛拉說:達成任務需要自己走。雷娜說:自己走才能放鬆自己。告訴我們人生很多際遇都要靠自己獨自承擔,獨自歷練,才能開啟另一扇窗戶。
二、背負重擔的旅程:電影中漢斯一直帶著那一塊藍色石頭「媽媽的遺物」,生命中一直陪伴的是孤單與傷痛,直到將石頭獻上祭壇上,旅程改變了他,讓他懂得完全的交托,最後遇見神。史黛拉因女兒的死一路背負著咒詛的罪而走。直到受傷靠朋友的幫助重新找回祝福,終點與先生相遇,找回愛。漢娜在旅程中一直背負對人的偏見,害怕被騷擾,害怕與漢斯「同志」相處。直到三人同住民宿才知道漢斯是一位和藹可親的人。很多時候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也背負重擔。不知道在各各他的十字架耶穌已完全擔負了我們的重擔。
三、帶著力量的旅程:
1.朋友的力量:漢斯在旅程的困難中常出現朋友的力量。經紀人朵特說:不要放棄,這不像你。牧師說:神都會圓滿解決問題。
2.十字架力量:電影中常出現十字架。告訴漢斯十字架是旅程中指引方向及艱難中一切信靠的力量。
3.神秘力量:人生旅途中都有意想不到的遇見。而這些遇見都可以成為旅程中的力量。如電影裡白衣人的呼吸法,問路人,檯燈的出現。
結論:這部電影有很多感動,但最後要思考的是休息一下,出去一下。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一個人都努力向前奔跑,卻不知是為什麼而跑。只有蒙著頭往前衝怕跑輸別人而輸掉一切。有時休息一下,出去一下,人生的際遇會改變。生命又會有新的泉源,也會點燃生命的亮光,用聖經<賽>40章31節勉勵自己:那等候耶和華的必重新得利。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襖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與老師、同學們共勉之。

徐蓉蓉
初次見面
初次見面
文章: 8
註冊時間: 2018-06-21, 20:57

Re: 華神 (2018/7/19)電影「我出去一下」問題討論

文章徐蓉蓉 » 2018-07-25, 15:36

《懷疑》
序幕打開,閃亮的舞台,如雷的掌聲,男主角哈沛站上了人生巔峰,可惜,不致死的膽囊炎逼著他放下汲汲追求的腳步;
「休息一下,哈沛,我可不希望下次幫你開的是死亡證明書。」
「上帝不會犯錯!奧秘的神對你有計畫。」
「長途旅行可以找到上帝?」
「媽媽真的在最親愛的神那裏嗎?」
盤旋迴盪的疑問在哈沛的心裡呼喊著,這下終於有時間可以開始想想這生從來沒想過的問題,抱著被恥笑的準備,哈沛嘗試回答經理人朵特一個連他自己都說不清的疑問,一個他自己都無法解釋的狀態,「我出去一下…」,喘口氣吧!來趟聖雅各800公里的朝聖之旅,失敗也沒啥損失,但保證胖宅男一定會變瘦。

《我是誰》
800公里,全部徒步,沒有認識一個人、沒有人可攀談,只能自己與自己對話:
「我連自己是誰都不知道,我怎麼會知道誰是神?」
「我總得先知道我是誰,再去找上帝才對」。
德國人果然是有理性有邏輯的民族,但旅程才開始,考驗就來了,青年旅館的擁擠吵雜,山中的粗風暴雨,苦行僧似的苦己實在是折磨過慣養尊處優日子的哈沛,更慘的是腳上還起了個大水泡,如何面對隔天下山的24公里?還以為是自己的幸運,載著綿羊的小車,意外成了他的救星,搭上便車,輕鬆的配樂正唱著..praise to our Lord, praise to our king..,這時的哈沛還不知道上帝早在他身邊。腳痛是最好的藉口,坐著巴士應該是理所當然地,但是,那不就失去來朝聖的意義嗎?哈沛矛盾的想。小城階梯上與大夥排隊等著蓋印,史黛拉說真正的朝聖者是不需要印章的!為了集印章而來朝聖,豈不更可笑!軟弱、怯懦、虛榮、謊言,難道就是我?

《領悟》
一天天過去,路程過了快一半,哈沛走在一條稱為啟示之路的大道上,他心中以為的啟示是自自然然、沒期待、不恐懼、也不必盼望,但真正的哈沛卻相反的仍然期待有奇蹟能改變自己,可惜,沒一件好事發生,YH的混亂完全無法讓他忍受,炎熱、灰塵、難吃的早餐,一再打擊他的信心,最可怕的是「孤獨」,蕾娜的自我防備、史黛拉堅持踽踽獨行,就是沒人願意跟他說說話,當哈沛看似絕望時,啟示之路上出現一位白衣男子,提醒哈沛心煩要深呼吸,像他家貓咪一樣,閒閒沒事,白衣男認識哈沛嗎?怎麼知道哈沛家養貓?白衣男說完還是離開,孤獨還是留下,奇妙的是,哈沛心態開始起了化學反應;
「我想要信!」
開始試著釐清自己思緒的雜亂,用行動表現一無所有,貴重的睡墊送給史黛拉,留一口水給狗狗喝,過去受史黛拉的鼓勵,現在反到他激勵了史黛菈,可惜路上又遇上接連衰事與極度的孤獨讓哈沛很快又感到挫折,又動了放棄的念頭,當跟經紀人抱怨神根本不存在的電話時,檯燈突然爆了,晚上史黛拉適時的出現,再次鼓勵哈沛不能放棄,「巧合該不是一種機率吧?」讓他想起小時候,不斷有飛來的機會讓他完成自已的夢想,鼓勵著他持續向著目標走,這一切的一切又該如何用巧合來解釋?站在山巔,哈沛開始覺察萬物創造的奇妙,走在小村,牆壁上的「我和你」撞進哈沛的疑惑,當天地一無所有的時候,「只有我」是無法解答我的,還好有祢,除了「我和祢」之外,這世界又能給我什麼滿足,藍色的小石頭這時可以留下了,只要有「你和我」。

《三人行》
蕾娜和史黛拉都發現哈沛變了,但卻說不出原因,蕾娜卸下心防開始與哈沛同行,路上史黛拉不慎滑跤,她終於知道一個人孤獨地走,只對了一半,要撫平女兒過世的傷痛,靠著自己的苦行與懊悔只會把自己綑綁更死。山巔上哈沛哭過,史黛拉也終於崩潰,眼淚的背後,往往藏著真理。同行的晚上,哈沛說了一段絕妙的比喻,上帝像是一部絕佳的好片,祂從來沒有神隱,只是播這齣劇的一切設備太糟了,干擾因素太多,讓人看不下,更別想知道片子到底好在哪裡,哈沛已經領悟,但固執的史黛拉仍逃不出心魔,認為一切都是咒詛,所幸哈沛友誼的手杖讓史黛拉沒有藉口,只有繼續走下去。三人行,聖地牙哥終於到了,故事就近尾聲,沒想到,史黛拉又收到一份友誼的禮物,丈夫早就在教堂外等著史黛拉,並且用愛,無條件的接納史黛拉的一切。

《祂和我》
齊克果說:「人對造物主的信心,必須靠跳躍。」,縱使一開始,哈沛懷疑自己是這場荒謬宗教喜劇的一員,但過程中哈沛不斷坦然地與自己對話,他的心能跳躍,靈肯冒險,果然,拿但葉在無花果樹下時,上帝早就看到他了,「綿羊」同行的山上便車、穿著白衣的獨語使者、爆炸的燈泡、同路的好友,上帝總在轉彎處顯現。
加爾文說:「人一旦開始省察自己,就必然會立時轉念思想神。」,認識自己,認識神,兩者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哈沛最初信仰問號,只是盼望遙遠無極的對方能有所回盪,我是誰?祂又是誰!最終幕,教堂裡的香爐裝滿了眾聖徒的聖問,香煙祈禱冉冉上升充滿聖殿,上帝都聽見了,並且還給他三倍的力量,現在,哈沛不止用兩腳走完朝聖之旅,內心也早已行完無形的聖雅各之旅,當證書上寫下漢斯彼得科克林,哈沛知道他永不會再孤獨,即使世界只剩下祂和我。

余至家
初次見面
初次見面
文章: 8
註冊時間: 2018-06-22, 11:40

Re: 華神 (2018/7/19)電影「我出去一下」問題討論

文章余至家 » 2018-07-25, 17:15


漢彼注意在電視上有朝聖路, 他想起了以前孩童時, 牧師跟他說, 上帝對每個人都有人生美好的計畫… 他對於自己的工作, 道路, 人生充滿了不確定性, 透過一次三個月的休息, 他想去找上帝對話.. 一開始她想的很輕鬆, 連旅程時的背景音樂都感到輕鬆.. 輕快的吉他聲, 搭配彈指聲, 他在旅店那些悲慘的搶床經驗, 在觀眾看來卻是幽默無比.. 劇情若是不放些幽默, 這片可能從頭慘到尾.. 因此我很愛這音樂的安排.. 到了出發開始, 下起大雨, 漢彼跌倒了, 她的身型看來更悲慘, 卻因為拍攝手法, 讓觀眾卻看得更開心… 殊不知這大雨也暗示了, 灰暗的來臨..

-漢斯彼得
在每個人生中, 每一條都是朝聖之路. 漢彼遇到神之後, 看見原來她的成長過程, 從來不是偶然.
從小失去媽媽, 卻能得到一顆像媽媽一樣的守護石. 石頭帶給漢彼安全感, 與他同行..而遇見了上帝, 他可以失去(放下)石頭, 因為他相信上帝取代了石頭..
漢彼的初次表演, 以為自己的演唱功力能HOLD住全場, 完全不是如此, 但因為不小心弄斷牙齒, 成為一出很精彩的喜劇. 因此他也成為了一名喜劇演員找到工作方向..
漢彼在剛開始的生活, 似乎渾渾噩噩, 似乎是被週遭的人推動著.. 但透過這次朝聖之旅, 看見了自己的目標, 並且愛上自己所擁有的, 一切也是上帝所給的
電影中有兩個旅伴, 史黛拉 和 蕾娜.. 三人在朝聖之路 面對了失去, 和找回.
-史黛拉懊悔錯過黃金救援時間, 將生病的女兒帶來走朝聖之行. 因著失去女兒, 和先生的關係也僵住, 而每年一次的重遊, 無法讓她釋懷.. 她總是帶著愧疚, 也帶著堅持.. 而漢彼跟她說: 若是女兒還在, 她一定會希望你不要放棄, 完成此行.. 史黛拉這次摔倒受傷, 也終於崩潰, 承認自己的無力…從不願意接納同行的同伴互助, 到願意一起走最後一段路, 接受同伴的幫助, 是找回軟弱的自己.
-蕾娜說她信任友誼, 可是她在開始的旅程中是不太友善的.. 她一直以為漢彼在追求她.. 最後她放下許多的框架, 學習接納多元

在影片中 不只一次出現 “這條辛苦的朝聖路上唯一能攔阻我的人, 就是自己
別放棄你走這趟路的初衷
信仰是雙向的, 除了上帝會等著你主動尋求他. 透過朝聖之路, 人放下了堅持 驕傲, 自以為的價值觀, 體力… 當一無所有時, 只剩下孤單時面對自己的黑暗面時, 就能重新思考神的存在. 因此, 每個人都能發展出與神的關係,
只要先真誠的愛.

第三代基督徒的我, 很羨慕別人所說的”遇見神” 這影片的主題恰恰吸引了我… 歷經婚姻的困難, 家人的相處, 我也陷入了”神啊祢到底在哪裡?” 的迷思. 原來每個路程, 每個難處, 都是最後為了結出美好的果實..
test2.jpg
test2.jpg (31.09 KiB) 已瀏覽 168866 次
test1.jpg
test1.jpg (94.75 KiB) 已瀏覽 168866 次

陳明甫
初次見面
初次見面
文章: 4
註冊時間: 2018-07-11, 13:52

Re: 華神 (2018/7/19)電影「我出去一下」問題討論

文章陳明甫 » 2018-07-25, 18:21

獨來獨往 或與 朋友 同行 ?

1.漢斯彼得因為身體健康因素 需要休養, 在家休養又受不了閒閒沒代誌的生活, 想想不如出去走一下,就 開始了聖地之旅 。

2.他在途中大多時間是 一個人獨自走路 ,就像電影一開始時 ,一隻老鷹在天空獨自遨翔 ,但是途中 漸漸找到了 相合的同伴 (其中有一位當初拒絕與他同行), 最後 三個人 一起 抵達聖地 。

3.從電影中 思想自己追求認識神的過程中, 很喜歡一個人, 因為感覺自由自在 ,平靜 ,輕鬆 ,比較能專心 ,有時 停下腳步 享受喜歡的海邊活動 ,過 慢步調的生活。 就像漢斯彼得 旅行中可以照自己的 計畫.節奏來行走 ,可以住在自己選擇的旅館 ,不必住在吵雜擁擠的青年旅館 (連床位都要競爭), 累到走不下去了 ,可以 改搭車輛讓自己舒適一點 ,一個人也比較能靜下心來 ,漢斯彼得在 一個人時 也遇見了神, 醫治了童年的傷害 。

4.神也為我們安排朋友, 進入人群中 ,人的罪性互相衝撞 ,在教會中也不例外, 不是很舒適 。但是 像主日集體的敬拜 ,遇見神營會集體的醫治, 也是神的恩典 。
生命中有 幾位好朋友(包括結婚27年的愛妻), 可以 互相分享,這是神的恩典 ,就像片尾有三隻老鷹一起飛翔在天空。

5.人生的路上,有時候需要一個人 獨處,有時候需要進入團體 ,都有神的恩典~

張祐慈
初次見面
初次見面
文章: 3
註冊時間: 2018-06-30, 17:02

Re: 華神 (2018/7/19)電影「我出去一下」問題討論

文章張祐慈 » 2018-07-25, 21:39

6. 漢斯彼得的童年與青少年,對他走聖雅各路的影響有哪些?

我想對於任何一個人而言,不可能只是單純地活在當下而已;其實生活中有很多以為是由「我」個人自己所做的決定或選擇的事,都是和我們過往的經驗和生活周遭的人事物有關。

人是會學習的動物,更是會從經驗中找出脈絡和答案,在過往的他總是勇敢的追求自己的夢想與理想,為了自己的興趣,不怕丟臉的從無名小卒,努力不懈的直到擁有屬於自己的舞台與光圈,這是需要多大的努力和堅持;但在這樣的過程中,有了得,自然也有了失,若沒有失去一份心靈的平靜,我想他就不會一直想去找尋「我是誰」以及一直在思索「神是否存在,而祂又是誰」。

在世界打滾的我們,有時候真的很需要再回到神的面前,攬心自問我到底在做什麼,是否合神心意,而神對於我們的計畫又是什麼,是否就是我現在的所做所行。機械用久了需要校正,樂器每隔一段時間就需要調音,人難道就不用需要再天天在神的面前調整自己的行為,自省自己的內心與心靈。

這令我想到提摩太前書中所提的「常存信心和無虧的良心。有人丟棄良心,就在真道上如同船破壞了一般。 」(1:19)

漢斯彼得用這趟路。遇見上帝,放下以前的傷痛,找尋自我,而我們呢?

姜復華
初次見面
初次見面
文章: 6
註冊時間: 2018-06-23, 00:06

Re: 華神 (2018/7/19)電影「我出去一下」問題討論

文章姜復華 » 2018-07-26, 07:28

厭倦的上班族
聽說這部片在當年創下德國影壇5億票房總冠軍,小說蟬聯亞馬遜榜首熱銷400萬冊,有人說是因為上班族工作過勞、壓力過重、生活過累,看了之後心有戚戚焉,也很想放風一下,所以在電影和小說的助瀾之下,朝聖人口十年間增加了3倍,姑且不說朝聖之路,光是每年的寒暑假旅行的人口,就像動物的大遷徙般的壯觀,也許人們過度的隱藏自我,需要到一個陌生的地方,遠離舒適圈,好好的和自己對話一下。

休息之旅 (當人生關上一道門.且為自己開啓一扇窗 )
休息3個月 無所事事 看到主角哈沛科可林無聊到如坐針毯般,甚麼都不用做,對他真有那麼難嗎?曾經一切以工作為重心,過勞過累惹出了一身病,休息是為了走更長的路,休息是要知道「神是誰?」先找到自己,再找上帝!

尋找自我之旅 (你認識真正的自己嗎?)
他有許多身分:漢斯彼德科可林.藝術家.老菸槍.觀眾.讀者.聽眾.朝聖者
孫子.男人.同性戀者.哈沛科克林…..影片中也常常出現他的童年,和青少年時代的種種對話……
當一個人獨處時,很容易和自己對話和省思,他在尋找內心深處的自我,他想要認識真正的自己,
為自己尋找一份真理,可以讓自己安身立命,並且可以坦然無懼的活著……

年輕的我,也曾經如此尋尋覓覓,雖然生活多采多姿,玩了許多地方、做了很多事、也學了很多東西……但內心深處總是不滿足,總是有一個空虛感存在,到底是甚麼才能讓我滿足不空虛呢?又是一陣子的尋尋覓覓……「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我自從35歲信主受洗後,日子就像平常一樣溜過去,有一天,我突然驚覺~~咦!我怎麼沒有再繼續尋尋覓覓呢?我何時被滿足了呢?我已經不空虛了,到底是甚麼東西讓我滿足的呢?思前想後~我的條件沒變,一樣單身一樣工作,只不過多了個「信仰」而已,就徹徹底底改變了我的人生觀。

贖罪之旅
像苦行僧般,路走到盡頭……罪就赦了,真的嗎?受苦是開啟歡樂的鑰匙嗎

友誼之旅
漢斯期待交到新朋友嗎?他孤單嗎?他喜歡被別人認出來嗎?
史黛拉最後終於說了自己來朝聖的目的,為了女兒而自責,為了罪惡感,當她願意分享自己的秘密時,三人的關係微妙的改變了……雷娜為了忠實紀錄,像隻刺蝟般拒人於千里之外,最終三人互相照顧互相幫助,讓友誼開了芬芳的花朵,也吸引了蝴蝶飛來。

朝聖之旅 (人生的解答.就在這條路上)
大家朝同一方向 朝同一目的前進---康波斯特拉古城
這趟路有791公里,每個人用自己的方法,用自己的速度…來走這條路
「在這條路上只有一個人能攔阻我,就是我自己,倘若我真的辦到了,它能扭轉我的人生嗎?」
「不能!」、「能!」,人生的解答真的就在這條路上嗎?
「媽媽在哪裡?」,牧師的回答沒有感同身受,傷了小漢斯的心,以至於後來長大的漢斯,常常懷疑
「神真的存在嗎?」、「相信上帝嗎?」

遇見上帝
旅遊指南上說:每個朝聖者走這趟路,至少都會大哭一次!
當漢斯彼得看到美好的大自然,他說他想哭……

這讓我想起20多年前,我曾經一個人在北海道速寫旅行一個月
一個人踽踽獨行,似乎天地之間只剩下我一個人……
有一天,當我走到原生花園,看到一大片無盡頭的水芭蕉綠濕地
我突然感覺靈魂出竅分成兩個人,一個我在地上.另一個我在天上看著地上的我
想到台灣的家人不能與我一同欣賞美景,
想到「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這時的我如喪考妣般大哭特哭,我從來沒這樣過,也不知我為什麼會這樣?
幾年過去了,我在預備寫受洗見證的前一晚,腦袋中反覆出現,當年我在北海道大哭的那一幕
……我遇見上帝了! 但我當時並不知道……

我出去一下(老鷹之歌)
我寧可是隻麻雀,也不願做一隻蝸牛沒錯,如果可以,我會這樣選擇
我寧可是支鐵鎚,也不願是一根鐵釘沒錯,如果真的可以,我會這樣選擇
我願航行到遠方 像來了又去的天鵝
一個人如果被束縛在地上
他會向世界發出最悲傷的聲音 最悲傷的聲音
我寧可是座森林,也不願是一條街道沒錯,如果可以,我會這樣選擇
我寧可感受大地就在你的腳下沒錯,如果真的可以,我會這樣選擇
我出去一下
遠走高飛 我想要航向遠方 我寧願感受世界在我的腳底下

温淑瑛
初次見面
初次見面
文章: 9
註冊時間: 2018-06-21, 21:20

Re: 華神 (2018/7/19)電影「我出去一下」問題討論

文章温淑瑛 » 2018-07-26, 10:15

温淑瑛 我出去一下
你是谁?
屬世界?V.S屬神的?
哈沛是屬世界的,只有<忙>,<茫>…..忘了<自己是誰?>,活著的意義與價值!
漢斯彼得(隱藏的自我),我們都有選擇,每個人都能創造出自己與上帝的關係,但為了能這樣做,你必須真誠的去愛.

孤獨是思想的窩:自我對話與求證
哈沛在旅程中的自我對話中尋求生命的答案
~我是誰?上帝是誰?上帝在那裏?我來對了地方嗎?這條路是對的嗎?
當我走完這趟旅程,它會扭轉我的人生嗎?
~凡事欲速則不達
~身在啟示之路,仍處會暗中
~我很想知道這趟旅程對我人生,會有何作用,還是每有作用?
倘若我沒有盡快遇到志趣相投的人,我就會變得更詭異.
~保持靜默是容易的,但要我的思緒沉澱下來,幾乎是不可人的,我總會想東想西,
倘若我曾經有過堅定信仰,那我想重新擁有.
~有人說人們朝聖是為了洗滌罪惡,但我總覺得很多人是來這裡犯罪的.
~為何除了我之外,沒有人質疑過這趟旅程.
~宇宙的驚喜永遠會有庫存.
~他們討論著啟示:這段旅程很棒!如何扭轉了他們的人生.
~你們質疑自己為何在這裡?
~你們在旅途中會跟上帝說話嗎?
~倘若沒有思考,我就無法去表達,無法擁有世上值得眷戀的事,這樣的景況著實可憐,雖無痛苦,卻也沒有快樂.讓我驚訝的是,我在旅程中所遇到的人, 沒有人質疑過這趟旅程的力量,他們堅定相信著,造物者的存在,以及祂所創造的,令人驚嘆的鬼斧神工.
~為了能遇見上帝,你必須先發聲邀請,祂不會不請自來
~我們都有選擇,每個人都能創造出自己與上帝的關係,但為了能這樣做,你必須真誠的去愛.(他將母親的珍貴的遺物藍色石頭放在祭壇上),他放聲大哭了.
~<昨天我遇見上帝了>,他對著鏡中的自己說<我和你>,他笑了.
~我遇見上帝了,其他一切都在我與祂之間,我自己能照顧好自己,我現在明白了
其實,我現在就可以回家了,但我為何要回家呢?
~地點度是讓人感覺像家的重要因素
~走著趟旅程會消耗你所有的力量,之後卻會還給你三倍多的力量,院康莊大道引你向前,而那些無法走完全程的人,放心,這趟旅程只是人生無限的可能性之一,
它不是唯一的路,而是一千條的康莊大道.
~這條遲早會震撼每個人的心靈,你得獨自上路,否則無法揭密.
~我內心的領悟,敲響了這座巨大的鐘,著中不斷在迴盪.
~我知道它終將漸漸淡出,但我只要隨時豎起雙耳,就能感受到那永恆的迴響.
~每當我想起自己這段旅程,尤其領悟了一件事,
<我每天都會遇見上帝>
~漢斯彼得科克林最後也成為別人的重要他人
結論:
他只問每個人一個問題:<你是誰?>
他回想到他要上台作秀時,告訴工作人員說:我事哈沛科可林
但他現在告訴世人:我是漢斯彼德科可林
你是誰?
我們都是上帝的孩子

心得分享:
一個美麗的家鄉跟一個最美的家鄉差別在哪裡?
~是按照誰的方法走?
~按照人的方法?
<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麼益處呢?>馬太福音16:26
~按上帝的方法走?
<耶和華所賜的福使人富足,並不加上憂慮.>箴言10:22

湯崇玲
初次見面
初次見面
文章: 8
註冊時間: 2018-06-28, 14:38

Re: 華神 (2018/7/19)電影「我出去一下」問題討論

文章湯崇玲 » 2018-07-26, 11:18

20180719我出去一下

出去

一場突發的身體危機,德國喜劇演員/編劇/作家/音樂家(或許還有其他title)的哈沛.彼得.科可林不得不從滿檔的工作中抽離。不能工作,陷落在柔軟紅沙發中聽著無數電話留言,窮極無聊的哈沛看到自己竟然連貓都不如,他的生活只有工作,工作詮釋了他,工作也綁架了他。

「我是誰?」對哈沛無疑是生命的大哉問! 他必須出去,他必須去尋求「我是誰」,於是他走向聖雅各路。



走出慣常的舒適圈,聖雅各路的艱難,風雨、山路、磨腫的腳、孤寂的旅程都讓哈沛看到自己肉體的軟弱、意志力的薄弱。但,這也讓他拿起日記本與自己對話。

冗長的旅程使平常被工作塞到角落的記憶油然而起,他記起當年從漢斯.彼得.科可林變成的哈沛.彼得.科可林的過程,他記起祖父母的愛,他記起祖母鼓勵他不要害怕輸,「不要被比賽擊垮」,記起祖母如何得意洋洋地跟眾人介紹「這是我的孫子的漢斯.彼得.科可林」,他拾回被鎂光燈所擠落的那個原來的自己----成長在祖父母愛中的漢斯。

當然,他也看見更小的自己,那是母親剛過世時的漢斯,小小的漢斯擔心母親去哪裡了,他問祖母、他問牧師許多問題,但是沒有人可以給他滿意的答案,反而讓小漢斯更加疑惑。祖母將母親收藏的藍色石頭送給他,叮囑他:「別老問一堆問題,信靠上帝就好,總之,祂會以祂自己的方法讓所有的事圓滿的。」

出去一下,讓哈沛又找回幼年那個傷心的漢斯。

可是找回當年的自己又如何? 當年的傷心與無助更加提點旅程中的孤寂,無人相伴的旅途吞吃人的意志,正如同小漢斯的孤單一點一滴地瓦解堅實的信仰。


一下

誠如旅遊指南所言:「無人能質疑這旅程的力量。」就在漢斯準備打道回府的時候,檯燈突然奇妙地閃爍,向來冷漠疏離的朝聖者竟然可以齊聚一堂,她們鼓勵漢斯「你絕對不能放棄,否則一切毫無意義。」

無意義,就是漢斯所恐懼的,如果旅程結束,他發現幼年所信的主不存在,那麼現在所找回來的「我」是否也毫無意義? 他不想再一無所有,於是他決定像祖母所說的「信靠上帝就好」,他選擇先「信」,他選擇把深藏的藍色石頭放在路上的十字架上,把喪母之痛交給耶穌。

空無一物的山上,只有風和漢斯,但是當風吹過漢斯的頭、拂過他的全身,吹掉他的帽子,卸除他多年的武裝,那一下子,漢斯空了的心竟被風充滿。

走下山,暗喻死亡的黑衣老婦坐在街角,沒有了母親的小小漢斯在空蕩蕩的街道踽踽獨行。中年漢斯近前來,幻象消失,卻在牆角看見粉筆書寫:「我與祢」。

一下子,死亡被打碎,多年的孤寂也被打碎,原來漢斯並不孤單,神一直與他同在,從未離開,天父溫暖的陪伴使他枯冷的心重拾溫度。


從祢到你

找到了神,也找回了有溫度的「我」,聖雅各路應該已經算走完了吧? 漢斯猶疑著,卻繼續踏上旅程。

尋求神的路程從來就不只「一下子」,經歷神的那一下子,徹底改變了漢斯。「我與祢」連結的那一下子使漢斯充滿溫度的心開始與人連結,一個個的「你」進入漢斯的心,漢斯將手臂張開擁抱「你」,於是漢斯拉著蕾娜、史黛拉、史黛拉的先生一起完成旅程,咒詛之路成為恩典之路。

出去,走一條我向來沒走過的路,與祢連結,使我的靈魂甦醒,在祢的溪水旁,乾枯的心腸再次被滋潤,祢用油膏了我的頭,讓我重新有了力量,可以與「祢」、與「你」-----我們一起完成未竟的旅程。


回到「心靈小憩《網路讀書會》與文章閱讀回應區」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0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