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關於麥克魯漢

發表於 : 2011-09-08, 16:47
月童
  我看到goes作的書摘,搜尋出以前讀的麥克魯漢。2001年華福。是哪一次?應當是吉隆坡那一次吧,懶得查日記。共襄盛舉,PO書摘。

  現在goes想的應該是數位書,而我當時當然想的是網路福音工作。

2001.

一:前言

  去華福的飛機上,我讀著「預知傳播記事──麥克魯漢讀本」這本書,感覺
就像坐飛機──如墜五里雲霧中。幸而手邊還有一本「數位麥克魯漢」,讓我漸
漸撥雲見日。
  想讀點這方面的書,一方面是為了e 世代趨勢文化研究,一方面是給自己些
思考默想的時間。網路福音團契因為網站資料格局已十分穩定,準備再度微幅轉
型,開始要往虛擬社群、網路視聽節目努力。這次轉型想十分緩慢漸進,因為實
在太害怕再度承受1997到1998第一次轉型時的劇烈壓力。
  轉型,也是為了更進步,時代趨勢的趨迫力太大,不進則退,資訊網路福音
工作尤其如此。但是我也得記住同工psycho一再對我的叮嚀,不要逼自己過甚,
讓自己變成讓人有壓力的瘋女人....。

  所以,讀點書,思考,優遊其中,是我在娛樂中微幅轉型的舊有方式....。
而麥克魯漢其實也可以刺激我思考各種媒體在網路上的整合,這對網路福音工作
的未來是有幫助的。


二:關於麥克魯漢

  麥克魯漢於1950到1970年間,在傳媒介衝擊力很強,某些傳媒專家很討厭麥
克魯漢,覺得他像學術流氓。
  「數位麥克魯漢」的作者保羅李文森說,麥克魯漢的學理竟然準確的預測了
數位時代的傳媒,而他那被學術界深深不喜愛的非嚴謹似邏輯思想架構、與各種
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譬喻、隨興的文體,竟然也是網路傳媒新興文體。
  而麥克魯漢卻死於一般通稱數位時代開始的1980年除夕。

  李文森說:「不管是自然科學或社會科學,要裁定某人方法是對或錯,最好
的辦法就是檢測他所提出來的預測是否準確,但麥克魯漢發表媒體論的那三十年
間,卻沒碰上好時機可以檢測他的看法,直到如今的數位時代,但他卻於1980除
夕──也就是正式進入數位時代的除夕過世。」
  這大概是研究趨勢文化終會碰到的難題吧?趨勢文化觀點,是需要時間檢驗
的,它是向前看的。他晚年寫的媒體四大律,近似媒體通論,但是避開了歸納理
論需要付出的代價──拘泥與拘限──或許正是基於趨勢文化研究需要某些彈性


  李文森說:「麥克魯漢不喜歡對自己的創發作態多解釋闡述,學術界往往在
創發出現時,同時要求批評、系統的理論架構,而這功夫往往要花一生的時間;
麥克魯漢選擇了只注意創發,這造成學術界多人的不諒解與誤解。麥克魯漢說:
『一旦前提定下來,邏輯就不太容易出錯,心理學家都說,瘋子的邏輯都是嚴絲
合縫的,但他們的前提不對,所謂探討,就是找出恰當的前提。』而麥克魯漢的
筆法,不合學術要求,卻是網際網路線上環境最適合的筆法。如他的重要著作「
古騰堡銀河系」,順著「聯想」特性運作,不論腦裡出現什麼念頭,都可馬上連
到別的念頭去。....如果學術界絕大部份人都終生套牢在嚴謹架構的要求中,讓
有些人專心創發,有何不可?....」

  而我讀麥克魯漢,得承認麥克魯漢的創見其實非同小可,正像他自己說的:
「我們往前邁進未來之時,眼睛其實是盯著後面看的。」同樣的他的創發背後,
博古通今旁徵博引,(大概正是少花時間於正統要求的學術,才會有這麼多時間
唸旁徵博引博古通今的雜書吧。)是站在歷史上往前看的,這是我最欣賞他的地
方。
  當然,最終是他的觀點在數位時代的印證,也就是他比時代早了二十到三十
年,最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最近我會陸續把「數位麥克魯漢」的書摘與思考post出來,同時在training
版和Belief_Media版,(或許可以激勵些讀大眾傳播的出來,為長久荒蕪的此版
,作點努力。)
  我很希望聽到一點討論與回應。當網路傳媒出來後,我多多少少略略感受到
廣播、電視、報章雜誌媒體對網路媒體的抵抗,麥克魯漢的媒體論卻告訴我們,
整合是必然、且可行的。這對網路媒體是個思考點,對文字工作、廣播電視工作
,一樣是個思考點。

三:

  這段是媒體四大律的精華。基於往前邁進時,眼睛是盯著後面看的的趨勢文化
論,媒體演變,會按放大、淘汰、重拾、轉化四大點,重新整頓所有的媒體。
  這不僅意味著,網路媒體是按這四大定律在諸媒體中搶灘,也意味著,其他媒
體包括報章雜誌、廣播、電視等等,也會按這四大定律重新調整自己的定位。

  一個精明的媒體使用者,一定會避開諸媒體間內容的同質性、功能的同質性,
然後找到諸媒體沒有經營的內容、與諸媒體無法強化的功能。
  譬如說,電視出現開始有連續劇,廣播媒體的廣播劇就會被電視搶灘了,從電
視角度,電視放大了廣播媒體的廣播劇、淘汰掉廣播媒體的廣播劇,於是廣播媒體
就要想辦法讓廣播劇轉化出另一種型態,它們要思考的是,還有什麼人們嚮往的內
容,是電視不宜作,而廣播可以重拾回來的?

  再舉例,網路媒體以其快,搶灘新聞功能,以其對話、輕薄短小,搶灘笑話功
能,電視就要轉化重拾網路作不到的功能:電視不能搶快,需要企畫更有深度報導
的節目,此外,電視還可以轉向「美」。這部份我下篇文章就會談。

  如果你現在是媒體經營者,或者正預備經營媒體,千萬不要以為網路是媒體新
寵,就懼怕戰驚或者以為自己萬無一失,其實按照媒體律,網路不一定是贏家,其
他媒體不一定是輸家。
  你有見過教會把網路媒體當成週報在使用嗎?你有見過網路媒體當成雜誌在使
用嗎?你試試看去找其他媒體正要轉型成網路媒體的,看他們有沒有清楚區隔各媒
體的異同,按放大、淘汰、重拾、轉化原則變形?
  找幾個案例來分析看看:)

Re: 關於麥克魯漢

發表於 : 2011-09-08, 16:51
月童
數位麥克魯漢Digital McLuhan Paul Levinson 貓頭鷹

一:緒論與結論──媒體演化的螺旋

  不同的媒體掌握世人心理的方法,會有何不同?在電視上看電影,和在電影
院裡看電影有什麼不同嗎?為什麼?從報上讀新聞,和聽收音機裡的新聞會有什
麼不同?和看電視撥報新聞又有何不同?麥克魯漢在1950到1970年代就提出這些
問題,並縱橫古今,上溯到文字發明以前。

  不管是自然科學或社會科學,要裁定某人方法是對或錯,最好的辦法就是檢
測他所提出來的預測是否準確,但麥克魯漢發表媒體論的那三十年間,卻沒碰上
好時機可以檢測他的看法,直到如今的數位時代,但他卻於1980除夕──也就是
正式進入數位時代的除夕過世。

  後視鏡理論:我們往前邁進未來之時,眼睛其實是盯著後面看的。
  媒體四大律:瞻望未來時,有時也該把染著過去色彩的眼鏡摘下來看看未來
的風景。不論對哪一種媒體,不論是對什麼效應,我們都可以問四大問題:其於
文化可有何加強、放大之處?其於文化又有何淘汰、削弱之處?其於過去、於先
前被淘汰的世界裡,重拾了些什麼回來?還有──這「媒體四大律於此就投射進
了未來」──其於潛勢消耗殆盡之時,又轉化成了什麼?
  轉化時會重拾以前淘汰掉的元素,新媒體會以類似後視鏡的作法,將前一個
媒體的部分面向融入自身當中。
  例如廣播,它將口語傳播距離拉的很大,讓報紙因此失去新聞傳播的領先優
勢,重拾文字傳播出現前的口語傳播的部分優勢,後來又搖身一變,結合聲音影
像變成電視。例如電視,將視像立即傳輸拉的很大,淘汰有聲無影的收音機一部
份的功能,如連續劇肥皂劇,又將曾被收音機淘汰的視像條件重拾回來,而現在
不斷延伸分歧,出現有線電視、錄放影機、網際網路....。
  因此這媒體四大律近似媒體通論,但是避開了歸納理論需要付出的代價──
拘泥與拘限。
  四大律的四大效應絕少各自為政。媒體反而是放大、淘汰、重拾、轉化等四
大效應,兼行並施在許多事上,而且,多種媒體也可以放大、淘汰、重拾、轉化
等四大效應,同時作用在一件事上。媒體及其效應之間,有一種循環但前進式的
關係,類似螺旋,這關係,在依四大律剖析時,就會清楚起來了。

  這多少有受到黑格爾思想的影響,不同的是,黑格爾新反題和先前的合題之
間,不必有任何關係,只要和新合題某些面向相反就好,因此充滿革命野勁。
  但麥克魯漢多了「重拾」,也是黑格爾辯證論中沒有的東西,正因此,黑格
爾的辯證論,沒辦法提供深厚的歷史基礎去投射未來。


  麥克魯漢不喜歡對自己的創發作態多解釋闡述,學術界往往在創發出現時,
同時要求批評、系統的理論架構,而後者往往要花一生的時間;麥克魯漢選擇了
只注意創發,這造成學術界多人的不諒解與誤解。麥克魯漢說,一旦前提定下來
,邏輯就不太容易出錯,心理學家都說,瘋子的邏輯都是嚴絲合縫的,但他們的
前提不對,所謂探討,就是找出恰當的前提。

  (註:不好的著述,往往在於前提不對、前提不周延不普遍、或者結論老套
庸俗。)

  麥克魯漢的筆法,不合學術要求,卻是網際網路線上環境最適合的筆法。如
他的重要著作「古騰堡銀河系」,順著「聯想」特性運作,不論腦裡出現什麼念
頭,都可馬上連到別的念頭去。

二:網路的內容

  「媒體即訊息」是麥克魯漢最有名的句子,它的意思是:「不論我們選用哪
種媒體,這一選擇內蘊的影響,遠大於我們加諸該媒體的內容,或該媒體可以傳
播的內容。例如看電視的過程,意義大於我們看的節目內容;講電話這動作對人
類事務生活的革命,大於電話中講的內容。
而後麥克魯漢對此句話出現很多變種

  媒體即訊息 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
  媒體即按摩 The Medium is the Massage
  媒體即亂世 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
  媒體即大眾 The Medium is the Mass-age
  媒體即我聖 The Medium is the Me sage
  媒體即媽祖 The Medium is the Ma sage

  當媒體收納一切傳播,包括個人情書、報紙、電話、廣播、電視、聲光動畫
,這一切內容有一個公約數,就是文字。而這時的文字,是由大眾進行闡發的,
於是書寫從歐洲第一架印刷機問世以來,即不斷在掙脫修道院的晦暗陰影,而這
動勢運轉至此,終於得以完全迎向光明。大眾參與節目製作,大眾參與書寫,大
眾參與討論注疏。
  因此網際網路內容不只包含先行媒體,也包括使用媒體的人而使用這媒體的
人和其他大眾媒體的消費者不同,他們每使用一次網路,就在網路上製造了新的
內容,換言之,網路媒體的內容就是其使用者。
  使用者即內容有如下三方面:
  a.世人對出現在面前的一切,不作詮釋就是不行,因此使用媒體的人即等於
(或說決定)了媒體的內容。(這也可以看做是康德哲學裡,以人類知識為人類
對外世界的認知組合的媒體版)。
  b.使用媒體的人,透過收音機、電視這類單向電子媒體進行「神遊」,因而
成為這類媒體的內容。
  c.網際網路集合過去所有媒體內容之大成。
  而當媒體內容已有前人做出決定時,這樣可以行使個人絕無僅有的權力,再
決定一次。

三:網路空間的文字

  媒體三大傳播媒介:聲音、影像、語言文字
  語言文字的概念特性,讓我們感覺的到不存在的東西,感覺的到不屬於現實
的世界──這便叫做「抽象概念」,數位語言十分抽象,二進位編碼可以代表聲
音、影像、文字;至於網際網路中的溝通文字,基於其抽象特性,一定也會佔據
重要位置。

四:網路天使──脫殼性行為

  電報的內容有三重的抽象性質──先是以電子訊號(像摩斯密碼)代表字母
,再由字母代表語言,語言進而再代表現實。
  電視的脫殼:電視暴力到底是觀眾心理的反應?還是暴力的成因?
  筆友、廣播聽眾、網友的脫殼性行為,是很伯拉圖式的,只以文字聲音談戀
愛,讓大腦補足欠缺的部分,而且自動補的很完美,個個都像柏拉圖理想國的子
民,此時,僅此唯一的防線,就只有千方百計抗拒更進一步的親身接觸,循而保
持住這份柏拉圖式的理想,免得出現和血肉之軀抵觸的問題。
  網路跟其他媒體不一樣的地方是,雙方都在脫殼。
  透過電訊脫卻軀殼神遊,會對我們存在的其他方面──諸如宇宙裡的位置─
─有什麼影響呢?
  人類思考和頭腦之間的關係,很類似DNA 和生物體之間的關係。思考需要物
質卻又可以超越物質,思想還可以重組物質,這就是科技成就。

五:從偷窺到參與

  網路地球村的政治與經濟。
  智慧財產免費?這等於是處罰創造資訊的人,而不是在獎勵創造資訊的人。

六:中心的命運、螢光幕後的大腦

七:勁酷文本

  麥克魯漢媒體論老師殷尼斯認為,文化會在「世代傳遞」或具有「保存」功
能的媒體,以及「空間擴展」或具有「散播」功能的媒體二者之間,自動作拉鋸
似的制衡。麥克魯漢再將這想法進一步擴張,推衍出他的「媒體律」或稱「四大
律」。
  讓文本自己發言。
  你可以點一下「麥克魯漢」這幾個字,「刷──」一下,天知道你會連到哪
裡去?你可能連進麥克魯漢的作品集,可能連進討論麥克魯漢的討論區,這是一
個沒有人知道到底有多大的知識庫,因為隨時隨地都有人在重組這資料庫,添加
新的東西,接上新的連結,幾乎可以無限擴張下去。正向「黑色追緝令」電影,
將一段段故事零散錯落又糾纏不清湊合在一起,召喚觀眾自行組織起來,成為他
自己的故事。饒舌歌極簡又開放的結構,也有類似的召喚。

八:生鏽的把關人

  印刷術推倒了教廷把關,但卻以更新更多的關卡來取代,每一處出版中心,
挾其准許出版的作家之名,成為新的教廷,一開始最大的受益人是民族國家。
  當媒體沒有政府把關,媒體自己就會變成勢力強大的把關人。媒體需要廣告
營收,需要收支平衡,導致無法什麼都登、都出版,必須過濾。甚至讀者投書都
會被過濾到只有某些能登。
  直到網路興起,人人成為出版家終於推倒媒體把關。

九:網路衝浪奴

  在家辦公

十:美的機器

  新媒體取代掉舊媒體的,絕不是全部,往往是該媒體的鼎盛用法、或說是該
媒體堪稱為時代媒體或時代精神的那些面向。
  而多半舊的媒體,就開始成為藝術。譬如醃肉、敞篷車,繼續存在是因為藝
術美學。而網路出現後,電視開始出現懷舊節目一樣如此。
  媒體自己不會製造這種結果,而是大環境作背景造出這樣的結果。這表示環
境變化,媒體即使不變,也會對媒體的作用造成變化,或使大眾對媒體作用的觀
感產生變化。

十一:數碼

  數碼時代,儘管音樂影像文字使用的介面不同(MIDI、掃描器、鍵盤),但
相同的都是:其資料傳送儲存的語言是二位進碼,但輸入輸出的內容(讀的文字
看的圖像聽的聲音)則各自有各自的特質,因為二位進碼不是我們憑感官或認知
便能直接辨識的,二位進碼和它傳送的內容一點都不像。
  人類史上第一次用這種策略傳播,就是字母。字母散播所及的人群,絕對比
象形文字要大,其能傳播的觀念,也廣的多。
  DNA 其實也可以看做是這一類的天然數位媒體,因為DNA 指揮蛋白質所組成
的生物體或器官,和生成的源頭沒有一點相似的地方。
  其他還有:唱片上凹槽的高高低低、電話線裡的電波、無線電的類比似電波
,這些儲存存送模式,耳朵根本聽不到。這就是「編碼」和「解碼」──就是將
某種人類可以感知的能量,編成和該能量完全不同形式的暗碼,以供儲存或傳送
,之後,再以解碼還原成其原來的型態。在數位電腦出現以前,編碼模式因媒體
而異,如凹槽、電波等等,數位技術的貢獻就是將編碼統一。

  數位時代對藝術的貢獻,就是可以將音樂或藝術數位編碼,不需要透過弦樂
器管樂器演奏,甚至不會演奏都沒有關係,只要有曲調,以及在電腦鍵盤上敲出
該曲調的常式──其實這常式甚至都還不必一定要用鍵盤敲進電腦,因為常式已
發展到可以口述了。於是演奏者、指揮在這裡都變的無足輕重。

  其實利用電子原理將音樂創作和實體樂器分離開,1919就已開始了。電子琴
本身就是創造音樂的東西,而不是複製音樂的東西。這導致音樂創作可以更集中
於思想、感覺、想像。虛擬藝術,透過數位,可以讓我們的想像變成音樂繪畫,
在大腦外展示美好的事物,而其他人也可以欣賞到我們表達出來的東西。所以它
不止增加我們實際能作的事,也增加了我們想像中能作的事。
  不過一般人不容易立刻接受這觀念,是因為它跟過去的藝術創作很不一樣。
一般人可以接受用數位處理文字書寫,是因為它跟過去的打字機比較像。可是要
接受用數位創作音樂藝術,就跟我們與生俱來的音樂創作觀念有衝突了。

十二:


回應一:

  將手邊書籍按分類放置,將細索資料諸如CD、錄影帶等等
,編了碼,鍵入電腦,這些事情雖然很繁雜,但是妙用無窮,
不僅尋找方便,更重要的是,在電腦中,資料可以透過不同的
並比,產生新的資訊與創意。

  麥克魯漢說,會用資料的人,不是讓資料以原始資料方式
呈現,而是讓它產生全新的資訊,不同的排列對比,就會出現
不同的、新的資訊。

  因此,當多種資料在腦海中開始「打架」,正意味著它在
資料到資訊的整合過程。往往,因著夜晚夢境,用完全非理性
的方式做出白天作不出來的對比組合,因而發揮不可思議的力
量,最終出現意想不到的靈感與全新的方向。

  靈感與創意的一線曙光,埋藏很多繁雜瑣碎的努力過程。


作節目中,有感2002.3

《媒體即訊息》書摘

發表於 : 2011-09-08, 17:57
goes
《媒體即訊息》書摘,原書於1967年出版

我們這個時代的媒體或過程—電子科技—正在重塑和重構社會互賴(social interdependence)的模式。

一向以來,社會的塑造與其說是取決於溝通內容,不如說是取決於人們藉以溝通的媒體之本質。

字母和印刷術蘊育並鼓舞了一種支離的過程,一種專工化和超然的過程。電子科技則蘊育並鼓舞了統合和涉入。

舊訓練的基礎來自被舊有科技—機械化所制約的心理反應和觀念。

我們這個「焦慮的年代」很大一部分肇因於人們試圖用昨天的工具—昨天的觀念—來做今天的工作。

在電子資訊媒體所創造的新環境裡,戰爭、革命、公民暴動,都是新環境內部的介面(interface) 。

媒體研究者不斷被被攻擊是逃避現實,盲目地專注於研究手段或過程,而非「實質」。……「實質」正以戲劇化的方式快速變化。

你:正導致一種非常嚴重的困境,讓我們夾在隱私權和社群知的權利之間左右為難。

你的家庭:家庭的圈子擴大了。……產生的大量資訊,遠遠超過爸媽現在所能產生的任何可能影響力量。

你的鄰里:電子迴路已經推翻了「時間」與「空間」的統治方式,而把其他所以人關注的問題,即時且不斷地傾瀉到我們身上。你再也回不了家了。

你的教育:

你的職務:「當這個迴路學會了你的職務,那你要怎麼辦?」

你的政府:今天,大眾閱聽人(the mass audience),可以被當作一種創造性的參與力量。客廳已經成了一個投票亭。

我們的新環境迫使人們投入和參與。我們已經涉入彼此的生活,也必須互相負責,這是毫無退路的。

媒體即訊息,如果不瞭解媒體環境的運作方式,便不可能理解社會和文化變遷。

所有媒體都是人類某種能力的延伸—無論精神上或肢體上。

輪子是腳的延伸…書籍是眼睛的延伸…電子迴路,中樞神經系統的一種延伸。

媒體,藉由改變環境,在我們身上喚起了不同獨特感觀知覺比例。任何一種感官的延伸,都會改變我們思考和行為的方式。

當這些比例改變,人就變了。

[愛麗絲]竟然先宣判!

在前字母社會裡,就感官和社會走向而言,主要是靠耳朵來熟悉情況--「耳聽為信」。

人類的耳朵被眼睛所取代。

字母的使用養成並鼓勵了一種習慣—以視覺和空間的方式來感覺整個環境—尤其根據的空間和時間是一致的連續的和連貫的。

把言說畫下來,訴諸於雙眼……藉由描畫神奇的線條,我們學到了如合體現,和渲染思想?

印刷術,一種複製的方法。

文藝復興藝術的觀賞者有系統地被定位在經驗的框架之外。一個萬物皆有所歸、各安其所的廣場。電子資訊媒體的即時世界,讓我們所有人都同時涉入。不可能以任何超然或框架存在。

藝術,或者是一種文化的圖像轉譯的塑造,來自人們感知空間的方式。

原始和前字母時期的人把時間和空間合而為一,生活在一個聽覺、無地平線、無疆界、嗅覺的空間裡,而不是視覺的空間。

電子迴路在我們身上重新創造出「原始人」的多向度空間方位。

當時,我們身處的西方世界正在發展透視法和繪圖空間。把圈封當作一種限制和分類的手段,這整個概念在我們的電子世界已經不那麼適用了。

人們對罪惡有了新的感受……一個完全涉入的世界,這裡每個人都和其他人牽扯甚深,再也沒有人能真正想像得出一個人罪行會是什麼—這種感覺正是新大眾文化的面貌之一。

我們的世界也是一個同時性的嶄新世界……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地球村。……一個同時發生的事件。我們又回到了聽覺空間。

環境是不可見的………一不留神就很容易忽略過去。

如果想要清楚了解新媒體的影響力,最主要的障礙是一種根深蒂固的習慣:我們採取一成不便的觀點來看待所有現象。舉個例子:我們談到「取得觀點」,這個心理過程乃是在無意識忠從印刷術衍生而來的。

印刷術創造了公眾,電子科技創造了大眾。公眾的構成份子是懷抱著各自獨立的固定觀點、各自分離、各行其是的個人。新科技要求我們不能再擺出這種姿態,要揚棄這種支離的態度。

過去往那裡去了。面對一個全新的情境,我們總是很容易依戀剛過去不久的東西、氛圍。我們是透過照後鏡來看待現在,我們倒退著邁向未來。郊區居民憑著想像力生活在發財福地。

詩人、藝術家、偵探—凡是讓我們的感覺更加敏銳的人,往往具有反社會傾向;……反社會者彼此往往存在著一種奇怪的連結,他們都有能力看出環境的真面目。

專業化將個人融入完全環境的模式中。業餘化追求的是發展出個人的全面覺之,以及對社會基本規則的批判性決之。業餘者輸得起。專業人士往往喜歡分門別類和專工化,不加批判帝接受環境的基本規則。

專家是不動如山的人。

他(指年輕人)的神話世界充滿了電子處理的資訊,以及他清楚直接的反應所回報的經驗。

神話的意思是觸發觀眾、觸發一個人的環境。披頭四就是如此,他們是一群人,突然間能夠用音樂的影響力觸發觀眾和英語語言—觸發了一整套服裝、一整個時代,和一種時代精神。

年輕人正在尋找一種觸發宇宙的公式—參與的秘訣,他們尋找讓自己與世界聯繫的方式,但不是十九世紀那種超然於外的模式。

當我們可以親眼看見,就比較有安全感。

人類已經發展出各式各樣的「速記」系統,協助我們看見自己聽到的事物。

在日常生活的語言表達上,我們大量使用視覺和空間的隱喻。

在一個印刷文字的世界裡,是為了在頁面的視覺組織上,加入聽覺的面向……報紙的版面設計藉由活字印刷的協助,提供了比普通書籍頁面更多樣化的聽覺效果。

這短短幾秒鐘根本來不及發展敘事形式(這種形式出自較早的印刷術)。必須揚棄故事情節。

若非觀眾在看電視廣告的時候,預先適應了鏡頭突然伸縮、省略敘述剪接、沒有故事情節、跳躍式快速剪接等,這些電影根本不會受到閱聽大眾的青睞。

藝術可以是任何東西,只要你能蒙混過關。

真正的、全面性的戰爭,已經變成了資訊戰。交戰的是高明的電子資訊媒體—環境冷酷,大小戰役不斷。冷戰是真正的戰爭前線,一種圍困—把所有人涉入其中—不分時間—不分地點。

環境作為資訊的處理器,是一種宣傳手法。一旦對話展開,宣傳便從此告終。你必須和媒體而不是內容編排者對話。和內容編排者對話,就像是在球場跟賣熱狗的小販抱怨,你支持的球隊打得有多爛。

電子迴路正把西方給東方化。受控制的、獨特的、分離的—我們西方的文化移續---正被置換為流動的、統一的、融合的。

「上帝已死」這句話套用在那個已經死亡的牛頓宇宙上,不淡貼切、正確,而且有效。那個宇宙的基本原理,也就是構成我們西方世界的基石,早已經消融瓦解。

媒體,藉由改變環境,在我們身上喚起了不同的獨特感官之覺比例。任何一種感官的延伸,都會改變我們思考和行為的方式。--我們感覺這個世界的方式。1965年那一夜的大停電如果再延續半年,電力科技無移會塑造、重建、改變—按摩—我們生活的每一刻。

由於能理性地抽離自己的處境……水手才能高高興興地憑著對漩渦動向的瞭解而趨吉避凶。他的洞見提供了一個可能的策略。藉此瞭解我們所處的困境,我們這個電子組態的漩渦。

「……你是誰?」
「我—此時此刻,先生,我一點頭緒也沒有—至少,今天早上起床時我還知道我是誰,但我想從起床之後,我一定變了好幾次。」

「麥克魯漢教授說人類所創造的環境成了他的媒介,用來藉定他在環境中的角色。類型的發明即創造了線性或按序的思維,讓思想和行動分離。如今有了電視和民謠歌唱,行動和思想變得更加緊密,社會也愈加涉入。我們又重新生活在一個村子裡。明白嗎?」